本技术属于钢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
背景技术:
1、钢结构是指用钢板和热扎、冷弯或焊接型材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和传递荷载的结构形式,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
2、现有技术中,通常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通过螺栓对结构之间进行连接固定,在实际安装中不同的使用场景,所需钢结构的高度也是不同的,从而使得钢结构高度调节起来较为麻烦,且较为费力,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
3、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结构高度不易调节,操作起来较为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包括两个下支柱,两个所述下支柱的内部均滑动套设有上支柱,两个所述上支柱的相靠近的一侧上端均固定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杆套,所述杆套的表面对应横杆设置有调节限位机构,两个所述下支柱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下支柱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矩形通孔,两个所述上支柱的外表面对应矩形通孔固定有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下支柱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两个所述上支柱的外表面对应矩形通孔均设置有与下支柱相配合的抵接机构。
3、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抵接机构包括固定于上支柱外表面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固定有安装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侧面与安装座的底面贴合,所述下支柱的一侧均匀固定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搭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与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搭杆抵接,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固定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分别与转动杆的侧面固定,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置有卡接件。
4、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卡接件包括多个均匀固定于下支柱表面且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块,所述安装座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两个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两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的卡槽与限位块卡接。
5、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板的一侧固定有拉环,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有握杆,所述第三齿轮的表面固定有转杆。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限位机构包括四个开设于杆套表面且呈矩形分布的滑槽,两个所述横杆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杆套的两侧固定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滑槽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固定板的限位孔对应限位座插接有插杆。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杆套的两端对应横杆固定有两个限位板,位于一侧两个所述限位板与横杆的表面贴合。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支柱与横杆之间固定有支撑杆,两个所述下支柱的底面固定有底板。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第三齿轮、第二齿轮、转轴和第一齿轮等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对上支柱高度调节的功能,并通过抵接机构对移动后的上支柱进行限位,保持移动后上支柱的稳定,然后通过卡接件的设置进一步对上支柱进行限位固定,进一步提高钢结构调节后的稳定性。
11、(2)通过将两个下支柱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使得横杆在杆套内移动,并带动限位座在滑槽内滑动,通过限位座提高横杆滑动时的稳定性,从而对钢结构的宽度进行调节,增大钢结构的使用场景,调节好后,将插杆从固定板的限位孔插下并贯穿限位座,从而对限位座进行限位,进而对横杆进行限位,保持横杆与杆套之间的稳定,限位板与横杆相贴合,在横杆滑动至杆套的端部时提高杆套与横杆之间的稳定性。
1.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包括两个下支柱(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支柱(1)的内部均滑动套设有上支柱(2),两个所述上支柱(2)的相靠近的一侧上端均固定有横杆(3),两个所述横杆(3)的外表面套设有杆套(5),所述杆套(5)的表面对应横杆(3)设置有调节限位机构,两个所述下支柱(1)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11),两个所述固定块(11)相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12),两个所述下支柱(1)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矩形通孔(9),两个所述上支柱(2)的外表面对应矩形通孔(9)固定有齿条(7),所述第一齿轮(12)与齿条(7)啮合传动,所述转轴(13)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齿轮(14),两个所述下支柱(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15),所述第三齿轮(15)与第二齿轮(14)啮合传动,两个所述上支柱(2)的外表面对应矩形通孔(9)均设置有与下支柱(1)相配合的抵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机构包括固定于上支柱(2)外表面的连接座(16),所述连接座(16)的一侧固定有安装座(17),所述连接座(1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侧面与安装座(17)的底面贴合,所述下支柱(1)的一侧均匀固定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搭杆(6),两个所述转动杆(18)与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搭杆(6)抵接,所述安装座(17)的两侧均固定有弹簧(23),两个所述弹簧(23)的底端与分别与转动杆(18)的侧面固定,所述安装座(17)的顶面设置有卡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多个均匀固定于下支柱(1)表面且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块(8),所述安装座(17)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矩形凹槽,两个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杆(20),两个所述固定杆(2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杆(22),两个所述滑杆(22)的顶端固定有卡板(21),所述卡板(21)的两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21)的卡槽与限位块(8)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1)的一侧固定有拉环,所述转动杆(18)的表面固定有握杆(19),所述第三齿轮(15)的表面固定有转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限位机构包括四个开设于杆套(5)表面且呈矩形分布的滑槽(28),两个所述横杆(3)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座(26),所述限位座(26)与滑槽(2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杆套(5)的两侧固定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固定板(27),所述固定板(27)与滑槽(28)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板(27)的顶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孔(24),所述固定板(27)的限位孔(24)对应限位座(26)插接有插杆(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5)的两端对应横杆(3)固定有两个限位板(4),位于一侧两个所述限位板(4)与横杆(3)的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柱(2)与横杆(3)之间固定有支撑杆,两个所述下支柱(1)的底面固定有底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