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古建筑修缮,具体为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1、古建筑是指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积淀,一旦损毁,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因此,对古建筑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古建筑一般由木质结构建成,在存时间长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损害,需要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柱根糟朽的处理方法一般是柱根包镶或者墩接。对古建筑横梁进行修缮时需要夹持固定,提高整体稳定性,防止在修缮过程中承重力造成修复件的损伤。
2、如中国专利:“cn220226332u”,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涉及古建筑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支撑体、夹具推进单元、卡箍单元和夹具缓冲单元;支撑体: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支撑体的中部开设有矩形通槽;夹具推进单元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卡箍单元设置在支撑体的前侧中间位置;夹具缓冲单元包含有弧形块、橡胶条、固定夹块、滑动柱、弹簧、侧方固定块和限位螺母,所述夹具推进单元的两个移动块顶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侧方固定块,两个侧方固定块上的滑动孔内分别横向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本加固装置通过设置丝杠进给单元,手动控制夹具的松紧程度,并且在加紧过程中设置缓冲单元,提高加固效果。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该专利通过固定螺栓孔将装置进行固定,无法根据现场环境调节夹具的位置,影响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槽、单向螺纹杆、第一旋钮、第一移动块、移动板、固定板、支撑杆、滑槽、定位孔、第一滑块、定位销;
5、所述移动槽开设在顶板的顶部,所述单向螺纹杆一端通过轴承贯穿顶板的侧面并与移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钮固定连接在单向螺纹杆的一端,所述第一移动块螺纹套设在单向螺纹杆上并与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块的顶部。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移动板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移动板的侧面铰接,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板的侧面,所述定位孔开设在滑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与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定位销活动贯穿第一滑块并延伸至定位孔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十字槽、双向螺纹杆、第二旋钮、第二移动块、连接杆、侧板、夹块、第二滑块,所述十字槽开设在固定板的顶部,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通过轴承贯穿固定板的背面并与十字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钮固定连接在双向螺纹杆的一端,所述第二移动块螺纹套设在双向螺纹杆上并与十字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移动块铰接,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十字槽的内壁上,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的顶部,且侧板与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夹块固定连接在侧板上。
8、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通过设置防滑垫,是为了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顶部设置有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与顶板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液压缸和旋转阻尼器,是为了调节顶板的高度和方向。
10、优选的,所述夹块的形状为l型,且夹块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垫,通过设置弹性垫,是为了提高夹持效果,同时也能对夹持的古建筑柱体进行保护。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一、该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通过设置单向螺纹杆和第一移动块能带动移动板移动,从而便于调节固定板的位置,通过设置支撑杆、滑槽、定位孔、第一滑块和定位销,能调节固定板的角度,从而便于对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的古建筑柱体进行夹持修缮,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14、二、该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通过设置双向螺纹杆能带动两个第二移动块反向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两个夹块相对移动,对古建筑的柱体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将夹块设置成l型,是为了更好的对柱体进行夹持,稳定性更好。
1.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上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移动槽(201)、单向螺纹杆(202)、第一旋钮(203)、第一移动块(204)、移动板(205)、固定板(206)、支撑杆(207)、滑槽(208)、定位孔(209)、第一滑块(210)、定位销(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6)与移动板(205)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207)的一端与移动板(205)的侧面铰接,所述滑槽(208)开设在固定板(206)的侧面,所述定位孔(209)开设在滑槽(208)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块(210)与滑槽(208)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210)与支撑杆(207)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定位销(211)活动贯穿第一滑块(210)并延伸至定位孔(20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6)上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十字槽(301)、双向螺纹杆(302)、第二旋钮(303)、第二移动块(304)、连接杆(305)、侧板(306)、夹块(307)、第二滑块(308),所述十字槽(301)开设在固定板(206)的顶部,所述双向螺纹杆(302)一端通过轴承贯穿固定板(206)的背面并与十字槽(30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钮(303)固定连接在双向螺纹杆(302)的一端,所述第二移动块(304)螺纹套设在双向螺纹杆(302)上并与十字槽(30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05)的一端与第二移动块(304)铰接,所述第二滑块(308)滑动连接在十字槽(301)的内壁上,所述侧板(306)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308)的顶部,且侧板(306)与连接杆(305)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夹块(307)固定连接在侧板(30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输出端顶部设置有旋转阻尼器(6),所述旋转阻尼器(6)与顶板(1)的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修缮用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307)的形状为l型,且夹块(307)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