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传统建筑行业正在往工业化方向进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具有绿色节能、高质量、高效率等特点的装配式建筑,以及作为装配式建筑集成度最高的模块化建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模块化建筑会先将建筑空间预加工出一个或多个标准化的模块箱体,例如房间模块箱体、走廊模块箱体、楼梯模块箱体等单元,随后,再将各模块箱体运至施工现场组装为完整建筑物。
2、目前的模块单元的组装方式为:在模块箱体安装之后,在两模块之间采用灌浆、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这种方式的现场工序较多且施工难度较大,且组装后无法拆卸实现异地重建,只能一次性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单元的组装方式在模块箱体安装之后,在两模块之间采用灌浆、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存在现场工序较多且施工难度较大,且组装后无法拆卸实现异地重建,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模块箱体组件以及每一所述模块箱体组件中上下设置的上模块箱体和下模块箱体;
6、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板和固定件;
7、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上模块箱体的底部且具有空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操作孔;
8、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下模块箱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模块箱体组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形成能够依次向上穿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壁的凸台;
9、所述固定件能够由所述操作孔进入所述空腔内,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凸台上且抵压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壁。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接件开设轴向竖直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过所述凸台,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和抵压件;
12、所述螺栓穿设所述抵压件后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螺栓将所述抵压件抵压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壁。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抵压件的底部开设用于容纳所述凸台的凹槽。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板上间隔设置两个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开设安装孔;
15、当所述连接板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模块箱体组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时,所述连接孔连通对应的所述安装孔,所述凸台能够穿设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安装孔。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下模块箱体的顶部的板体,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板体的顶部。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操作孔的顶角为圆孔,所述操作孔的直径至少为50mm;或者,所述操作孔为方孔,所述操作孔的长度和宽度均至少为50mm。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用于支撑所述上模块箱体的柱体结构。
19、(三)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模块箱体组件以及每一模块箱体组件中上下设置的上模块箱体和下模块箱体。组装时,先将上模块箱体、连接板和下模块箱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以使连接板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模块箱体组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并使第二连接件的上部能够依次穿设连接板和第一连接件的底壁。随后,将固定件由操作孔进入上模块箱体的空腔内,并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连接件上且抵压于第一连接件的底壁,以使第一连接件的底壁和第二连接件的顶壁抵压于连接板的上下两侧,实现上模块箱体和下模块箱体的上下锁紧。而第二连接件的上部穿设连接板的第二连接件的底壁的设置能够实现上模块箱体和下模块箱体的水平锁紧,避免二者水平相对移动。同时,左右相邻两个模块箱体组件分别通过固定件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对连接板的锁紧,能够经连接板连接相邻两个模块箱体组件。
21、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能够通过各结构之间的插接配合以及固定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左右相邻两个模块箱体组件的组装以及上模块箱体和下模块箱体之间的组装,且组装后可拆卸,以便于异地重组,实现模块的再利用,节约了施工成本。
1.一种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用于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模块箱体组件(1)以及每一所述模块箱体组件(1)中上下设置的上模块箱体(11)和下模块箱体(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开设轴向竖直的螺纹孔(221),所述螺纹孔(221)穿过所述凸台(223),所述固定件(24)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22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4)包括螺栓(241)和抵压件(24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242)的底部开设用于容纳所述凸台(223)的凹槽(242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上间隔设置两个连接孔(231),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底部开设安装孔(2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下模块箱体(12)的顶部的板体(222),所述凸台(223)位于所述板体(222)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211)的顶角为圆孔,所述操作孔(211)的直径至少为50mm;或者,所述操作孔(211)为方孔,所述操作孔(211)的长度和宽度均至少为5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箱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为用于支撑所述上模块箱体(11)的柱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