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屋面防水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1、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防水材料、防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建筑物的管理等各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保证建筑物不受水侵蚀,内部空间不受危害,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2、屋面防水为防水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屋面进行的防水工程,能够大大降低屋面上的雨水渗透进入屋内的概率。目前,屋面防水通常是通过在屋面上涂刷防水涂料、粘贴防水卷材等实现,通过防水材料将水分与屋面隔开,从而降低雨水渗透屋面的概率。
3、但是,雨水在防水材料上长时间停留将会侵蚀防水材料,从而使防水材料丧失防水效果,进一步的,雨水还将会对屋面本体进行侵蚀,最终雨水将渗透进入屋面本体中,导致屋面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雨水积存在屋面,并长时间与屋面接触,容易导致屋面防水材料失效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安装在屋面上的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屋面上的安装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架上且位于安装架上方的集水盒,所述集水盒的边缘与楼顶四周的女儿墙内侧面接触,让雨水能够流入到集水盒中。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情况下,雨水能够落在屋面上方的集水盒中,并通过集水盒向外排出,避免了雨水直接落在屋面上,并对屋面防水材料造成侵蚀,提高了屋面的防水效果,并且还能够将雨水进行收集二次利用。
5、可选的,所述集水盒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集水盒内部连通,另外一端穿过女儿墙并连接到楼顶外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在集水盒中的雨水能够通过连接在集水盒上的排水管向女儿墙外部流出,避免了雨水接触到屋面。
7、可选的,所述集水盒在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集水盒在安装架上均匀排列设置,相邻集水盒上的排水管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多个集水盒能够分别进行收集雨水,防止设置成单独较大的集水盒,盛装太多的雨水后,容易造成集水盒的损坏,当单个的集水盒损坏后,方便进行更换。
9、可选的,所述集水盒可拆卸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横杆和多根平行设置的竖杆,多根横杆和多根竖杆组成网格状框架结构,在横杆和竖杆上固定有多根支撑到屋面上的支腿,多个集水盒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网格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集水盒时,能够将集水盒安装到安装架上,设置的安装架能够将集水盒抬离屋面,多根横杆和多根竖杆能够在安装架上形成独立的多个网格,让每个集水盒可以放置在对应的安装架网格中,减小了集水盒的尺寸,使其更耐用,同时让安装架更好的对集水盒进行支撑。
11、可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对集水盒进行固定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设置在相邻两集水盒相连接边缘上的多根压紧杆、设置在相邻四个集水盒十字连接点处的十字压紧板以及压紧在最外层一圈集水盒边缘处且呈矩形的压紧环,所述压紧杆压紧相邻两集水盒的边缘处,所述十字压紧板压紧相邻四个集水盒的直角边缘处,所述压紧环的外边缘贴合到女儿墙的内侧面上,所述压紧杆、十字压紧板和压紧环上均设置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穿过压紧杆、十字压紧板或者压紧环并螺纹连接在横杆或者竖杆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盒安装到安装架上后,再将压紧环、压紧杆和十字压紧板安装到安装架上的横杆和竖杆的对应位置处,最后通过压紧螺栓,将压紧环、压紧杆和十字压紧板固定在横杆和竖杆上,从而将集水盒的边缘固定在安装架上,避免集水盒从安装架上掉落;当其中一个集水盒损坏后,工作人员可以方便进行拆卸,将集水盒周边的压紧杆和十字压紧板拆下,并将集水盒取下更换即可,避免需要将其它压紧环、压紧杆和十字压紧板拆下。
13、可选的,所述横杆和竖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集水盒的边缘卡接配合在安装槽中。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集水盒时,能够让集水盒的边缘卡接配合到安装槽中,防止集水盒在安装架上发生滑动,从而让集水盒更稳定的固定在安装架上。
15、可选的,所述压紧杆、十字压紧板和压紧环与集水盒边缘处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能够覆盖在集水盒的四周边缘处,压紧环、压紧杆和十字压紧板能够对密封垫进行压紧,增加了集水盒四周与横杆和竖杆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雨水从相邻集水盒之间的缝隙流入到屋面上。
17、可选的,在女儿墙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呈环形的防水侧板,在女儿墙的顶面上固定有呈环形的防水顶板,所述防水侧板的下端竖直延伸到安装架下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水顶板和防水侧板能够防止雨水沿着女儿墙流动并渗透到女儿墙的墙体中,使墙体含水量提高,并且设置的防水顶板和防水侧板能够对女儿墙进行保护,防止雨水对两者进行渗漏。
19、可选的,所述防水侧板的内表面上固定有呈环形的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倾斜向下且朝内侧延伸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落女儿墙上的雨水能够顺着防水侧板向下流动,并经导水板直接落在集水盒中,避免雨水沿防水侧板向下流动,进一步防止了雨水流在屋面上。
21、可选的,所述支腿的下端设置有调节安装架水平的调节组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设置安装架时,由于屋面上为方便进行排水,屋面通常不为完全水平的结构,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来调节横杆和竖杆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从而让集水盒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在屋面上方设置集水装置,在下雨情况下,雨水能够落在集水盒中,并通过排水管,将集水盒中的雨水向屋面外排出,防止雨水直接落在屋面上积存,让雨水避免与屋面进行接触,从而避免了屋面上的防水材料被雨水侵蚀,提高了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屋面上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渗漏到屋内。
25、2.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压紧组件能够通过压紧环、压紧杆和十字压紧板对集水盒的边缘进行压紧,并通过设置的密封垫,将相邻两集水盒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雨水从两集水盒之间的缝隙渗漏到屋面上。
26、3.在屋面上设置有进行最后防护的防水层,能够防止集水盒中无法再收集雨水后,当雨水渗漏到安装架下方的屋面上后,通过防水层进行进行防护,防止雨水渗漏到屋内。
1.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屋面上的集水装置(1),所述集水装置(1)包括设置在屋面上的安装架(11)以及设置在安装架(11)上且位于安装架(11)上方的集水盒(12),所述集水盒(12)的边缘与楼顶四周的女儿墙内侧面接触,让雨水能够流入到集水盒(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12)的底面上设置有排水管(121),所述排水管(121)与集水盒(12)内部连通,另外一端穿过女儿墙并连接到楼顶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12)在安装架(11)上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集水盒(12)在安装架(11)上均匀排列设置,相邻集水盒(12)上的排水管(1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12)可拆卸固定在安装架(11)上,所述安装架(11)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横杆(111)和多根平行设置的竖杆(112),多根横杆(111)和多根竖杆(112)组成网格状框架结构,在横杆(111)和竖杆(112)上固定有多根支撑到屋面上的支腿(113),多个集水盒(12)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网格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上设置有对集水盒(12)进行固定的压紧组件(2),所述压紧组件(2)包括设置在相邻两集水盒(12)相连接边缘上的多根压紧杆(22)、设置在相邻四个集水盒(12)十字连接点处的十字压紧板(23)以及压紧在最外层一圈集水盒(12)边缘处且呈矩形的压紧环(21),所述压紧杆(22)压紧相邻两集水盒(12)的边缘处,所述十字压紧板(23)压紧相邻四个集水盒(12)的直角边缘处,所述压紧环(21)的外边缘贴合到女儿墙的内侧面上,所述压紧杆(22)、十字压紧板(23)和压紧环(21)上均设置有压紧螺栓(24),所述压紧螺栓(24)穿过压紧杆(22)、十字压紧板(23)或者压紧环(21)并螺纹连接在横杆(111)或者竖杆(1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11)和竖杆(112)上开设有安装槽(114),所述集水盒(12)的边缘卡接配合在安装槽(114)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杆(22)、十字压紧板(23)和压紧环(21)与集水盒(12)边缘处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女儿墙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呈环形的防水侧板(3),在女儿墙的顶面上固定有呈环形的防水顶板(31),所述防水侧板(3)的下端竖直延伸到安装架(11)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侧板(3)的内表面上固定有呈环形的导水板(32),所述导水板(32)倾斜向下且朝内侧延伸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楼顶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13)的下端设置有调节安装架(11)水平的调节组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