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墙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82258发布日期:2025-04-11 17:32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附墙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附墙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中,相关技术中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集成平台,主要有爬模施工平台和顶模施工集成平台,其中的顶模施工集成平台又分为少支点低位顶模施工集成平台、微凸顶模施工集成平台和轻量化顶模施工集成平台。爬模施工平台受制于支点形式及附着位置等因素,很难实现大承载能力需求,需布置较多机位,施工难度大,对结构要求高。低位顶模集成平台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但支点构件尺寸庞大,必须根据各项目的结构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很难做到多项目通用,经济性差;而且因其支点较少(一般为4~6个,必须布置在支撑梁两端有墙的位置),集成平台很容易出现空中抗扭转偏移,存在安全隐患。微凸顶模集成平台支点布置更灵活,但因其承力件必须作为模板的一部分,制造加工工艺要求高;单套承力件重达2.5吨,跟随模板同时安装,安拆周转劳动强度大。轻量化顶模施工集成平台主要针对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结构施工,无法覆盖超高层建筑外框施工,适用对象单一。

2、基于相关技术中常用的施工集成平台的优缺点各异,主要体现在爬模承载力需求不足;低位顶模施工集成平台经济性差,适用结构的通用性差,安全隐患多;微凸顶模施工集成平台支点加工工艺高,安拆周转劳动强度大;轻量化顶模施工集成平台适用对象单一。

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用于施工集成平台的附墙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墙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施工集成平台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墙支撑装置,包括:顶端固定连接有施工集成平台的支撑架体、至少两个附墙连接件,以及与所述附墙连接件的数量对应的附墙支座和支撑抱爪;

3、至少两个所述附墙连接件分别安装在混凝土墙体表面的相同竖向高度方向上的目标位置处,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混凝土墙体表面可提供承载力需求的受力点;

4、所述附墙支座的一端对应安装在所述附墙连接件上,所述附墙支座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抱爪挂座;

5、所述支撑抱爪按照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间距,对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体上,所述支撑架体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抱爪对应挂设于所述支撑抱爪挂座上。

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体的主立杆在竖向高度方向上开设有预设数量的小孔,所述支撑抱爪按照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间距并通过所述小孔与所述支撑架体可拆卸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抱爪设有第一卡槽板,所述支撑抱爪通过所述第一卡槽板挂设在所述支撑抱爪挂座上。

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抱爪挂座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一卡槽板为c型卡槽板。

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附墙支座包括底板、支撑抱爪挂座底板、支撑抱爪挂座连接板;

10、所述支撑抱爪挂座底板、所述支撑抱爪挂座连接板依次从下往上堆叠固定,并在侧面与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侧通过附墙连接件螺栓与所述附墙连接件固定连接,以将所述附墙支座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墙体的表面;

11、所述支撑抱爪挂座与所述支撑抱爪挂座连接板通过支撑抱爪挂座连接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抱爪挂座与所述支撑抱爪挂座底板配合贴紧,以限定所述支撑抱爪挂座仅可绕所述支撑抱爪挂座连接销轴朝向上方翻转,所述支撑抱爪挂座在未向上翻转的状态下可与所述支撑抱爪抵接,以为所述支撑架体提供支撑力。

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附墙支座还包括附墙支座连接件防转钢板,所述附墙支座连接件防转钢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附墙连接件之间,以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附墙连接件固定连接时,将所述附墙支座和所述附墙连接件夹紧,防止附墙支座和附墙连接件在受力时发生转动。

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附墙支座的另一端还设有可朝向上方翻转的支撑钩爪,所述附墙支撑装置还包括导轨立柱,所述导轨立柱两侧分别设有导轨,靠近所述混凝土墙体一侧的导轨上设有第一卡槽承力块,所述导轨立柱通过所述第一卡槽承力块挂设于所述支撑钩爪上。

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钩爪的钩起部分具有倾角向外的斜面,以引导所述第一卡槽承力块顺利落位。

1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附墙支撑装置还包括液压油缸,所述导轨立柱还设有第二卡槽承力块;

16、所述液压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抱爪的下端相抵接,所述液压油缸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卡槽承力块抵接;

17、所述液压油缸用于通过驱动活塞杆朝向所述第一端方向顶出,使所述支撑抱爪连同所述支撑架体整体向上移动,以完成所述施工集成平台的爬升任务。

1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为t型槽导轨。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墙支撑装置,包括顶端固定连接有施工集成平台的支撑架体、至少两个附墙连接件,以及与附墙连接件的数量对应的附墙支座和支撑抱爪,至少两个附墙连接件分别安装在混凝土墙体表面的相同竖向高度方向上的目标位置处,目标位置为混凝土墙体表面可提供承载力需求的受力点,附墙支座的一端对应安装在附墙连接件上,附墙支座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抱爪挂座,支撑抱爪按照目标位置之间的间距,对应安装在支撑架体上,支撑架体通过至少两个支撑抱爪对应挂设于支撑抱爪挂座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墙支撑装置的布置需求低和布置结构少,具有承载能力强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将施工集成平台的荷载传递给混凝土墙体,保证了施工集成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固定连接有施工集成平台的支撑架体、至少两个附墙连接件,以及与所述附墙连接件的数量对应的附墙支座和支撑抱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的主立杆在竖向高度方向上开设有预设数量的小孔,所述支撑抱爪按照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间距并通过所述小孔与所述支撑架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抱爪设有第一卡槽板,所述支撑抱爪通过所述第一卡槽板挂设在所述支撑抱爪挂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抱爪挂座的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一卡槽板为c型卡槽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支座包括底板、支撑抱爪挂座底板、支撑抱爪挂座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支座还包括附墙支座连接件防转钢板,所述附墙支座连接件防转钢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附墙连接件之间,以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附墙连接件固定连接时,将所述附墙支座和所述附墙连接件夹紧,防止附墙支座和附墙连接件在受力时发生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支座的另一端还设有可朝向上方翻转的支撑钩爪,所述附墙支撑装置还包括导轨立柱,所述导轨立柱两侧分别设有导轨,靠近所述混凝土墙体一侧的导轨上设有第一卡槽承力块,所述导轨立柱通过所述第一卡槽承力块挂设于所述支撑钩爪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钩爪的钩起部分具有倾角向外的斜面,以引导所述第一卡槽承力块顺利落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支撑装置还包括液压油缸,所述导轨立柱还设有第二卡槽承力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t型槽导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附墙支撑装置,包括顶端固定连接有施工集成平台的支撑架体、至少两个附墙连接件,以及与附墙连接件的数量对应的附墙支座和支撑抱爪,至少两个附墙连接件分别安装在混凝土墙体表面的相同竖向高度方向上的目标位置处,目标位置为混凝土墙体表面可提供承载力需求的受力点,附墙支座对应安装在附墙连接件上,附墙支座设有支撑抱爪挂座,支撑抱爪按照目标位置之间的间距,对应安装在支撑架体上,支撑架体通过至少两个支撑抱爪对应挂设于支撑抱爪挂座上。本技术提供的附墙支撑装置的布置需求低和布置结构少,具有承载能力强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将施工集成平台的荷载传递给混凝土墙体,保证了施工集成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强,王磊,孙庆,滕洪园,赵彦文,张雷,佘大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18
技术公布日:2025/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