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751350发布日期:2025-04-25 17:4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框架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在建筑框架结构内施工二次结构,其中二次结构包括二次墙体和二次构造柱等。对于转角处的二次构造柱来说,支模时不易固定,传统的支模方法是采用木模板加对拉螺杆或步步紧,现场切割、打孔、固定,施工随意性强,导致现场砖墙上随意开洞,且混凝土浇捣效果差,施工质量大打折扣,外观效果差,还存在开裂风险,影响二次结构柱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以解决转角处二次构造柱模板需要在已有墙体上开孔固定导致破坏已有墙体结构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包括:安装在墙体转角处的阳角模板组件,安装在墙体转角处的阴角模板,以及通过墙体转角处的马牙槎区域贯穿连接在所述阴角模板与阳角模板组件之间的对拉螺栓组件。

3、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所述阳角模板组件包括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以及将二者连接为整体的连接角板,所述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靠近墙体的一端均跨越马牙槎区域贴合在相应侧的墙体上。

4、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所述连接角板通过纵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插销或者螺栓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上。

5、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所述阳角模板组件还包括纵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外侧的多道背楞,所述背楞之间在阳角处通过斜拉螺栓连接。

6、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所述背楞上设置有供所述斜拉螺栓连接的加固构件。

7、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所述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的下端均设置有底部撑板。

8、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所述第一向模板或者第二向模板的上端设置有簸箕口。

9、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所述阴角模板的各板面上纵向间隔设置有供所述对拉螺栓组件贯穿的多道通孔。

10、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所述通孔为竖向分布的腰形孔。

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包括:

12、围绕施工墙体内在墙体转角处施工的柱钢筋根据上述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进行二次构造柱的支模;

13、通过支模体系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次构造柱。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通过贯穿马牙槎区域连接在安装在墙体转角处的阴角模板与阳角模板组件之间的对拉螺栓组件形成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成品化拼接、施工效率高,加固效果好,避免了在已有墙体上开孔对已有墙体结构造成的破坏,不影响已有墙体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开孔造成的扬尘,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降低了施工难度,避免了环境污染的优点;通过该支模体系施工的二次结构柱,能够提高二次结构柱浇筑的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从而提高二次结构柱的整体施工质量。

16、本发明提供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该支模体系拆装方便,可持续周转利用,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墙体转角处的阳角模板组件,安装在墙体转角处的阴角模板,以及通过墙体转角处的马牙槎区域贯穿连接在所述阴角模板与阳角模板组件之间的对拉螺栓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角模板组件包括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以及将二者连接为整体的连接角板,所述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靠近墙体的一端均跨越马牙槎区域贴合在相应侧的墙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板通过纵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插销或者螺栓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角模板组件还包括纵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外侧的多道背楞,所述背楞之间在阳角处通过斜拉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楞上设置有供所述斜拉螺栓连接的加固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向模板和第二向模板的下端均设置有底部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向模板或者第二向模板的上端设置有簸箕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模板的各板面上纵向间隔设置有供所述对拉螺栓组件贯穿的多道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竖向分布的腰形孔。

10.一种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墙体转角处二次构造柱的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该支模体系包括:安装在墙体转角处的阳角模板组件,安装在墙体转角处的阴角模板,以及通过墙体转角处的马牙槎区域贯穿连接在所述阴角模板与阳角模板组件之间的对拉螺栓组件。本发明能够成品化拼接,施工效率高,加固效果好,避免了在已有墙体上开孔对已有墙体结构造成的破坏,不影响已有墙体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开孔造成的扬尘,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降低了施工难度,避免了环境污染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谭云飞,卫茂森,唐泓麟,汪子威,傅鸿禧,贾雪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