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罐吹-旋吹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597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瓶罐吹-旋吹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瓶罐生产技术,是一种玻璃瓶罐的吹-旋吹成型工艺。
传统的玻璃瓶罐生产中,其成型工艺有压-吹法和吹-吹法两种。一般生产过程是将粉碎的矿物原料与化工原料经配料后送往窑头料仓,配好的物料从窑头料仓经加料机送入玻璃熔炉中经高温熔制,再经澄清、均化后的玻璃液进入供料道缓慢均匀冷却至适合成型的料滴温度,由供料机供给符合制品成型重量和形状要求的料滴,滴入制瓶机初型模,经朴吹,倒吹而形成瓶口和初型料坯。口模带初型料坯离初型模后进入成型模,此阶段是料坯进行重热阶段。即料坯在初型模中,接触金属模具的壁,由于玻璃和金属传热速率不同,致使料坯的内外表层之间形成温度梯度;当料坯离初型模进入空气中,空气传热速率低于金属,料坯内层热量传向外表层,重新加热外层,称重热。适当的重热时间有利于料坯温度均匀,并使成型的料坯在扩展过程中能提高厚薄均匀度。料坯在离初型模进入成型模而未正吹时,料坯因其自重而向下延伸。在此成型工艺过程中,料坯各质点只能作向下和范围较小的左右位移,再加上各种因素影响,料坯冷却速度不一,硬化速度不一,瓶壁在吹扩过程中,厚薄很难达到一致;特别是口模、体模、底模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而料坯在成型模腔内只作向下延伸和吹(扩展)到充满模腔内壁的运动,因而成型的制品不可避免地在模瓣接口处形成模缝线,同时由于生产过程中模具的磨损和碰损,又会带来制品的若干模缝线缺陷。轻度模缝线缺陷为模缝线突出,闷头印,初型模缝线与成型模缝线不相重合,这类缺陷会影响瓶罐外观质量;较为严重时,横竖模交汇处(主要是瓶颈和瓶根处)的飞翅与毛刺除影响外观与使用外,还会伤害人身;更为严重的缺陷是模缝裂纹,在灌装或储存及运输过程中,造成内容液体渗漏,而且除漏瓶本身失去使用价值外,还会污染其它瓶外表及外包装箱,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另外,由于模缝线的存在,商标粘贴亦受限制。在自动贴标机上为固定模缝线与商标相对位置,需设置定位装置,相应的在瓶体上的定位凹槽或突起点由于应力集中而影响瓶罐的机械强度。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作了许多工作,但基本上都是从延长重热时间,改进料槽及模具材料,改进初、成型模冷却系统,改善制瓶机构调节系统等方面着手,比较复杂,且消除玻璃瓶罐上的模缝线仍是一个难题。
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瓶罐吹-旋吹成型工艺,采用本发明的成型工艺生产出的玻璃瓶罐,瓶壁厚薄均匀,表面光洁度高,无模缝线存在,外形美观,无渗漏现象,能适应现代化瓶罐高强度、轻量化的要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廉价的衬碳模作为瓶体模型,在此体模上开有若干个排气孔,体模的两半只能开闭,不能绕轴心转动,而口模和底模则可绕轴心同轴同步转动,在初形料坯进入成型模之前,先以水冷却体模,使衬碳层吸满水份,同时保持底模具有较高温度,当口模带着高温初形料坯移至衬碳模内之后,由于体模固定不动,口模和底模即带动初形料坯同步往复旋转,并以较低压力的压缩空气同时进行正吹,故初形料坯从进入衬碳模至整个旋转过程中,均在成形模内作延伸、旋转和扩展运动,所以成型制品的瓶壁厚薄均匀而无模缝线存在,又由于体模衬碳部份在初形料坯进入之前吸满了水分,故当高温的初形料坯移入成型模后,衬碳模内的水分受热迅速蒸发,由于体模上所开排气孔数量的限制,使蒸汽在体模与初形料坯之间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压力的气垫膜,可使料坯旋转时几乎不与体模内壁摩擦,既可保证制品表面光洁美观,同时还可以减小模具损耗;由于口模和底模与瓶体料坯一起同步转动,因此经此成型工艺可以制得瓶罐所需的各种瓶口和印制特殊花纹和字样的瓶底;由于料坯在体模内的旋转消除了模缝线,因此,自动贴标机上的定位装置与传统的瓶体上的凹槽与突起点均可取消,可以避免应力集中所致的瓶体破损现象。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成型工艺可简化为滴料、初型模受料、朴气、倒吹、体模冷却、口模带初形料坯转移到衬碳成型模、重热、口模和底模带动料坯同步往复旋转、正吹、出模,然后进入后续工序。
与已有技术压-吹法和吹-吹法成型工艺相比较,本发明的吹-旋吹成型工艺可以消除玻璃瓶罐上的模缝线及其模缝线所产生的各种缺陷;再与玻璃薄壁空心制品的吹制成型工艺相比较,采用本发明的成型工艺,不仅可消除模缝线,使瓶壁厚薄均匀,还可以同时直接制得各种所需瓶口,本发明虽然采用了旋吹,但由于其底模与口模和料坯同步旋转,并保持底模所需成型温度,因此可以在成型过程中同时得到所需花纹图案及字样的瓶底,以上两个方面都是薄壁玻璃空心制品成型工艺所不能实现的。所以,采用本发明的成型工艺所制得的玻璃瓶罐,瓶壁厚薄均匀,瓶壁内外平整光滑,无模缝线存在,表面光洁美观,无渗漏现象,破损率低,粘贴商标不受限制,从而可以提高自动贴标机的工作效率。采用本发明可以达到现代化玻璃瓶罐高强度、轻量化的要求,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瓶口(包括具有保险口或称防盗口的瓶口)及不同厚薄要求的以轴线对称的玻璃瓶罐,例如乳白玻璃茅台酒瓶,各种透明玻璃园柱形酒瓶及其它液体包装玻璃瓶。
实施例利用吹-旋吹成型工艺生产乳白玻璃茅台酒瓶采用乳白玻璃配方进行配料,经加料机送入玻璃熔炉进行高温熔制,再经澄清、均化后进入供料道缓慢冷却至所需成型温度,由供料机按规定的成型重量和茅台酒瓶形状要求的料滴滴入制瓶机初型模,在初形料坯移入衬碳成型模之前,用冷却水冷却衬碳体模,同时保持底模所需的成型温度,随即将经朴吹、倒吹、重热的初形料坯由口模带着移入衬碳成型模,合拢体模后,开动旋转机构,使口模、底模带动料坯同步往复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同时进行正吹,成型后,打开口模与体模,成型的无模缝线的乳白玻璃瓶即可进入玻璃瓶罐生产的退火等后续工序,最后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无模缝线、具有防盗瓶口的乳白玻璃茅台酒瓶。若再在其表面进行蒙砂处理更为美观大方。采用吹-旋吹成型工艺生产的乳白玻璃茅台酒瓶,瓶底可印制五星等特殊标记,由于无模缝线存在,商标粘贴不受位置限制,可提高贴标机生产效率,并可保证酒体包装质量。
权利要求
1.玻璃瓶罐吹-旋吹成型工艺涉及玻璃瓶罐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滴料、初型模受料、朴气、倒吹、重热、成型、正吹、出模等工序,本发明其技术特征在于采用衬碳模作体模,并在初型料坯进入体模前用水冷却体模,使其衬碳层吸满水份,同时保持底模所需成型温度,当口模带着高温料坯移入衬碳模后,体模固定不动,而口模、底模与料坯同轴同步往复转动,同时以较低压力的压缩空气进行正吹,使料坯在成型模内同时进行延伸,旋转和扩展运动,停止转动后,成型的无模缝线的玻璃瓶罐即可出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无模缝线的玻璃瓶罐可以是各种以轴线对称的乳白或透明玻璃瓶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瓶体成型时可同时得到一定形状的瓶口和具有一定花纹图案的瓶底。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玻璃瓶罐生产技术,是一种玻璃瓶罐的吹-旋吹成型工艺。已有的压-吹法和吹-吹法玻璃瓶罐成型工艺,成型模固定不动,故成型过程中料坯各质点只能作向下和范围较小的左右位移,所得产品壁厚不均匀,产品表面留有模缝线,破损率高,易渗漏,粘贴商标受限制。本发明的成型工艺采用衬碳模作体模固定不动而口模、底模和料坯可同轴同步转动,因此所得产品无模缝线存在,瓶壁厚薄均匀,光洁美观,无渗漏,便于商标粘贴。
文档编号C03B9/14GK1060640SQ91111290
公开日1992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4日
发明者刘树林, 刘国民 申请人:刘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