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仓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仓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构造简单、出入速度迅速及有效节省等待时间的仓储机构。
汽车数量增加,就会有停车问题,如
图1所示是以往停车塔的立体图,以往的停车塔是利用链条10传动多数个车台12在同一回路中运行,每一车台12可供一辆汽车停放,但是一般在停车塔底端只具有一台车辆的出入口,所以每一辆汽车在进出停车塔时都必须由同一个出入口进出,因此,造成汽车在进出停车塔时,容易产生迟滞等待的现象,且以往停车塔是借该链条10带动所有车台12一起运行,所以在取车或等待停车时,会因该车台12至出入口的距离不断改变,而造成出入车辆在时间上的等待,使得车辆出入时间缓慢,另外,如果以往停车塔中的车台12停满汽车时,则带动该车台12运行的链条10承受到最大的负载,且该传动链条10运转的动力源(图未示)也必须较大,因此,以往停车塔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该链条10的结构强度,以及动力源的可输出动力所能负荷的最大负载,所以,造成以往停车塔的构造、设备成本高。
如图2所示是以往另一种多层式立体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该多层式立体停车场同样是将多数个车台17枢结在循环输送机构15上,使所有车台17能在上、下层作循环运行,但是在该循环输送机构15运转时,所有车台17也随着一起循环运行,并且使用同一个出入口出入车辆,因此,此种停车场也会产生出入车辆时间缓慢,且构造、设备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储机构,该仓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出入速度迅速以及有效节省待待时间的功效。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该仓储机构可呈单一设置形态,或两仓储机构上下叠设形成停放组型态,以构筑出数个分层,使承载物体的车台与空的车台可以分开储放在每一个停放组的上、下仓储机构中。该仓储机构也可分层排列形成一储置区,且在接近出入口处设有供空的车台停放的置放区,该储置区与置放区分别设有升降机构与辅助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只在储置区内载运物体升降,而该辅助升降机构则在置放区内载运空的车台出入及载送物体出入,因该升降机构与辅助升降机构可各别承载,缩短了辅助升降机构在置放区的升降行程,所以,借由该仓储机构的简单结构,使得该仓储机构可相互组配出各种的型态,以提供物体储放,且具有出入速度迅速、有效节省等待时间的功能。
本发明仓储机构包括输送汽车移动路径的车道、多数个置放室、轨道组及多数个车台;该置放室设在车道侧,该轨道组设在车道中,该轨道组包有一主轨道及侧轨道,该主轨道是置设在车道中,该侧轨道形成在主轨道侧,该侧轨道是置设在每一置放室中,该轨道组在每一主轨道都分隔设置有多数个直向输送器,并在每一置放室的每一侧轨道设有横向输送器,该车台可在轨道组上移动,该车台可被直向输送器或横向输送器带动。该仓储机构可呈单一型态设置,或两仓储机构呈上下叠设而形成停放组型态,以构筑出数个分层,再配合升降机构的设置,使承载物体的车台或空的车台可以分别在升降机构搭载下,分开储放在每一停放组的上、下仓储机构中,能使物体快速出入。另外,在接近出入口处设有供空的车台停放的置放区,配合升降机构及与升降机构相连通的辅助升降机构,利用升降机构做载运物体升降至各储置区的仓储机构,而辅助升降机构载运空的车台出入置放区的仓储机构及载送物体出入的分别承载特性,达到出入速度迅速、有效节省等待时间的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以往停车塔的立体图。
图2是另一以往多层式立体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断裂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车台底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车台移动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端面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仓储机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图。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断裂立体图,该仓储机构2包含一个车道21、多数个置放室22、轨道组23及多数个车台24,该车道21作为输送物体(如车辆等)移动的路径,该置放室22设在车道21侧,该轨道组23设在车道21中,该车台24可在轨道组23上移动。该轨道组23包含一主轨道231及侧轨232,该主轨道231设在车道21中,侧轨道232形成在主轨道231侧,且该侧轨道232置设在每一置放室22中,该轨道组23的主轨道231分隔设置有多数个直向输送器233,能变换顶推传动方向,也可以因实际需求而推移该车台24在车道21上产生左右移动,至于,该直向输送器233是利用一个驱动源2331带动一支传动螺杆2332旋转,该传动螺杆2332在未旋转或旋转停止时,该传动螺杆2332前端的第一圈螺牙是位在杆身下缘处,且在每一置放室22的每一侧轨道232设有一横向输送器234,该横向输送器234的构造与直向输送器233构造相同,该直向、横向输送器233、234的传动螺杆2332、2342螺牙高于该轨道组23的主、侧轨道231、232平面。
如图3所示,该轨道组23位在置放室22的入口处及置放室22入口221处面向车道21的壁面25,分别凸设适当长度(约车道21一半空间)的活动挡板26、27,该活动挡板26、27具有挡制车台24移入置放室22产生偏移的缺失,该活动挡板26长度约车道21的一半空间,所以为了使该车台24移入更顺利,因此在每一置放室22入口221处的左、右两方分别设有两活动挡板26,该置放室22入口221处及活动挡板26、27的驱动翻转构造分别与一埋设于车道24内壁的动力源(图中未示出)的转轴261、271连结,借该转轴261、271旋转,能带动该活动挡板26、27翻倒或直立,当位在该置放室22入口221处的活动挡板26直立时,该活动挡板26的外侧边与车道21内壁平齐,且行经该车道21的车台24能被设车道21内壁及活动挡板26的外侧边限制,防止该车台24输送时产生偏斜脱轨的现象,而当该活动挡板27向内翻倒且板面低于轨道面时,可利于该车台24能顺利进入置放室22中,当该置放室22入口221处面向车道21的壁面25处的活动挡板26直立时,该活动挡板26的内缘面与置放室22周缘壁面在同一平面上,所以该车台24可以利用位在该置放室22左右两方的两活动挡板26挡制,使该车台24顺利移入置放室22内,且该活动挡板26翻倒呈水平状时,该活动挡板26的板面低于主轨道231平面,以防止阻碍该车台24移动。
该轨道组23在每一置放室22入口221内壁中都埋设有侦测装置28,以侦测行经该车道21的车台24位置,而控制该输送器233、234及活动挡板26、27的开闭,且该输送器233、234上设有侦测装置29,以侦测该输送器233、234的旋转圈数,而控制该输送器233、234的开闭。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车台24周缘设有多数个滑件240,且该车台24的宽度约等于车道21的宽度,行经该车道21中的车台24能借两侧的滑件240与该车道21两侧内壁接触(如图3的假想线所示),且该车台24的长度近乎等于置放室22的长度,使进出该置放室22中的车台24能依两端的滑件240与置放室22的内壁接触。该车台24的底部分离设有多数个滚件242,该滚件242能使车台24在轨道组23上移动,而且,该车台24底部形成垂直状的多数个直向传动块244与多数个横向传动块246,该车台24的直向传动块244与该轨道组23的直向输送器233位在同一直线上,可被该直向输送器233带动,而该车台24的直向传动块244前后延伸的距离大于两相邻的直向输送器233的设置间距,该车台24的横向传动块246与该轨道组23的横向输送器234位在同一直线上,可被该横向输送器234带动,而该车台24的横向传动块246的左右延伸距离大于两相对横向输送器234的设置间距。另外,该车台24顶面形成分离的定位槽247,该定位槽247内形成凸纹,能使车辆的轮胎稳定定位。
如图5所示,为了使该直向输送器233能顶推直向传动块244,该直向传动块244具有从车台24底面垂直凸设的定位杆2441,以及枢设在该定位杆2441上并且相对定位杆2441转动的轴套2442,该定位杆2441底面有一锥度,能使该车台24从一个直向输送器233滑移至另一个直向输送器233(图未示),当该直向传动块244无法准确地位在该直向输送器233的中心线上时,可以利用该定位杆2441底面的锥度的导引进入,达到该直向输送器233顶推的螺旋片2333能啮合带动该车台24的直向传动块244,以达到该车台24精准地输送。
因为该螺旋片2333转动时产生的推力不只呈单一直向力,所以该螺旋片2333顶推直向传动块244时,该螺旋片2333所产生的直向推力可持续顶推该直向传动块244前进(如箭头所示),但非直向推力则是借该螺旋片2333施于轴套2442上,且使该轴套2442相对定位杆2441转动,使该直向输送器233顶推车台24时不会产生偏移。该车台24底部形成的多数个横向传动块2446与该直向传动块244的设计相同,具有防止该车台24被顶推时产生偏移。
如图6、7所示,当该车辆39要储放时,只要将车辆39由车道21的一端驶入该车台24停放,搭载该车辆39的车台24的直向传动块244会受到直向输送器233的推移,使得车台24能在轨道组23的主轨道231上移动至欲停放的置放室22入口处,而该车台24的横向传动块246会受该横向输送器234的推移,使该车台24顺利地移入停放。
当该车辆39要由该仓储机构2驶出时则依上述的入车动作呈反向进行,如图7所示,该车台24会受到横向输送器234的推移,使承载该车辆39的车台24从置放室22移出,然后再如图6,该车台24能在直向输送器233顶推移动下,使该车台24输送至车道21另一端,驾驶人就可以进入驾车离开,所以,借由该车辆39可从一个出入口31进入,而从另一个出入口32离开,提高该车辆39的出入速度,有效节省等待时间。
如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仓储机构的构造与前述实施例相同,而不同点在于该车道40是呈倒U字形弯延设计,其横的车道40是以置放室41中的侧轨道42延伸且与直向车道40上的主轨道43相接,该横向车道40中的侧轨道42中间分隔设置有多数个横向输送器44(图中以方块表示),借使车台(图未示)直向行经该车道40转弯处时,能借该侧轨道42的横向输送器44,将该车台转变为横向输送,使该车台能横向输送至车道40的另一转弯处,并再转为直向输送。
如图9、10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该仓储机构2可以多数层间隔叠设,而形成如图所示凸出于地面63上的储置区5,该储置区5的两端分别设有两台升降机构61,且两升降机构61分别连通有出入口621、622,该储置区5在接近地面63处设有一个置放区7,该置放区7内叠设多数个仓储机构2,且两出入口621、622及两升降机构61与两个辅助升降机构64相连通。出入口621、622位于地面63上,该储置区5与置放区7上的每一仓储机构2构造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详细叙述,且该两升降机构61结构相同,该升降机构61包含一升降器611及升降台612,该升降器611带动升降台612升降移动,该升降台612上设有两平行分离的导引轨613,而该升降台612外侧端的两导引轨613中间设有一直向输送器614,该直向输送器614的构造与上述直向输送器233相同,所以不加详细叙述,两辅助升降机构64与出入口621、622连通,每一辅助升降机构64具有可以升降的移动平台641,该移动平台641用来承接出入口621、622进出的车辆65,并且该移动平台641的升降移动范围只在于该置放区7的区间,所以该辅助升降机构64的升降行程较短,相对使升降输送时间缩短。
如图9、10所示,当车辆要定位停放时,因该移动平台641上设有两导引轨642,且该移动平台641外侧端的两导引轨642中间设有一直向输送器643,所以当该移动平台641移至置放区7的仓储机构2载运车台24,而后移至该出入口621处搭载车辆65,且搭载车辆65的车台24在该直向输送器643、614、233、234的顶推下,使得该车台24能顺着导引轨642从移动平台641移至升降机构61的升降台612上,再利用该升降器611带动升降台612移动至停放的仓储机构2位置,借由该升降台612及轨道组23上的直向输送器233推移该车台24至置放室22入口221处,最后再借该横向输送器234推移车台24移动至置放室22内定位储放。相反地,该车辆65要驶出时,搭载该车辆65的车台24利用横向输送器234从置放室22移出,受到该主轨道231与升降台612上的直向输送器233、614移送,移入该升降机构61的升降台612后,该升降台612就会因受到升降器611的移动,而移动至图9所示相对该辅助升降机构64的移动平台641处,该车台24再受到直向输送器614、643的顶推,而移动至该移动平台641上,就可供驾驶人进入驾车离开,此时,该移动平台641上余留的车台24,可以借该辅助升降机构64下降至置放区7的仓储机构2内储放。
在正常使用状态时,本实施例的两出入口621、622,可以分别做为该车辆65出口及入口使用,该车辆65的进出在不同出入口621、622的位置,所以当该移动平台641由置放区7的仓储机构2移出一个车台24至出入口621的位置后,驾驶人只要将该车辆65驶入车台24后就可以刹车、熄火、下车,搭载该车辆65的车台24会由移动平台641移至该升降机构61的升降台612上,再利用该升降器611载送至储置区5的仓储机构2,就能将该车台24推送至置放室22内定位储放,此时,因为该升降机构61承接辅助升降机构64所移送的车台24后,该辅助升降机构64的移送平台641只要下降一小段距离至该置放区7的仓储机构2并搭载另一车台24,就能再继续升至该出入口621处以搭载要储置的车辆65,所以,借由该升降机构61具有单独在该储置区5的两端升降搭载,以及该辅助升降机构64为载运车台24出入置放区7的仓储机构2及载送车辆65出入,使得该升降机构61与辅助升降机构64各别承载,如此该升降机构61的升降,可与该辅助升降机构64的移动平台641移动同时进行,有效减少车辆65出、入的时间。
另外,对于自动停车场出车动作来说,当搭载车辆的车台24从置放室22移出后,就在升降机构61承接、载送下而移动至相对辅助升降机构64的移动平台641位置,进而该车台24继续移动至相对移动平台641位置上,以供驾驶人进入驾车离开,而且,由于升降台612搭载的车台24脱离后,该升降台612立即受到升降器611的带动,而继续至各储置区5的仓储机构2处搭载欲出车的车台24。前述的移动平台641上余留的车台24,则可借辅助升降机构64下降至置放区7的仓储机构2处,就能顶推该车台24移入储放。所以,升降台612继续搭载所花费时间,可与移动平台641移动时间加上个人开车习惯所耽误的时间重叠,在同一时间进行,因此怠延时间影响可相互抵减,降低整体升降、载运的输送时间,达到快速出车效果。
另外,该仓储机构2构成的停车构造也可视需要而在一段定时间(例如上、下班尖峰时间)进行单纯地入车或出车,以达到两出入口621、622的升降机构61与辅助升降机构64同时出车或入车,也可利用电脑程式控制规划,使自动停车场构造分为左右两部分,且该直向输送器623、614、233、234可依左右半部设置位置,以及出、入车等考虑因素,而设定双向输送器623、614、233、234的转动方向,使停放左右半部的车辆65分别由左右半部的出入口621、622进出,如此,该两出入口621、622所达成的出、入车量,可增加一倍,有效缩减尖峰上班、下班所产生的等候时间。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将两仓储机构2上下叠设形成为一个停放组80,且该停放组80可呈数层间隔叠设,而形成一凸出于地面上的储置区8,该储置区8的停放组80两端分别设有搭载车台81的升降机构82,且该两升降机82分别连通有一出入口83、84。该停放组80的每一仓储机构2构造,以及升降机82的构造,都与第一或第三实施例所述相同,特别的是,因该停放组80是呈上下叠设,所以该停放组80上层的仓储机构2可供承置该车辆85的车台81于上移动,而空的车台81则往该停放组80下层的仓储机构2移动。
如图11所示,当车辆要储放时,驾驶人只要将车辆7由出入口驶入搭载有空车台81的升降机构82上,该升降机构82就能将承载有车辆的车台81搭载至任一停放组80的上层仓储机构2的位置,该车辆7的车台81会受到推移,而使该车台81顺利移入置放室86内停放;相反地,该车辆85要出车时,可依上述的入车动作呈反向进行,而该升降机构82会将空的车台81载运下来,而储放在该停放组80下层的仓储机构2内,所以,本实施例借由车辆85可从该出入口83进入,而从另一出入口84离开,且承置该车辆85的车台81与空的车台81能分层输送,使得车辆85能同时多辆的输送、出入,提高该车辆85的出入速度,有效节省等待时间。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具有下列的优点及功效(1)本发明仓储机构可呈单一设置型态,或是呈上下叠设的停放组设计,以构筑出供车台移动的车道,而不论是何种型态,借输送器作为输送车台移动的推动源,具有结构简单的设计,且借每一车道中上、下轨道组的分层设置,使每一车道能依停车场的入、出口需要分层输送车台,且已承置物体的车台与空的车台能分层输送,避免造成阻碍输送的情况,达到出入快速的功效。
(2)本发明可各别利用升降机构将搭载有物体的车台输送至所需储放的仓储机构的置放室,或将储放物体的车台载送至出入口,车台的输出或定位储放,只须借该辅助升降机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载送,所以,利用该升降机构与辅助升降机构所具有的特定承载动作特性,使得该升降机构升降花费的时间,与移动该平台的时间加上个人开车习惯所耽误的时间,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因此怠延时间影响因素相互抵减,使得整体升降、载运的输送时间可以降低。
(3)本发明的两出入口可同时提供物体出、入使用,所以使用上不会受限在单一出入口,使出入的流量因此增加,在使用上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具有结构简单、出入速度迅速,有节省等待时间优点及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道、多数个置放室、一轨道组及多数个可载送物体的车台;该车道作为输送物体移动的路径,该置放室设在该车道侧,该轨道组设在该车道中,该轨道组包含一主轨道及形成在主轨道侧的侧轨道,该主轨道设在该车道中,该侧轨道设在每一置放室中,且该轨道组在每一主轨道分隔设置多数个直向输送器,每一置放室的每一侧轨道设有横向输送器,该车台被该直向输送器或横向输送器传送而在该轨道组上滑动,并且可储放在该置放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车台的底部设有由该直向输送器带动的多数个直向传动块,以及由该横向输送器带动的多数个横向传动块,该直向与横向传动块不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车台底部设有可在该轨道上移动的滚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车台底部多数个直向传动块与多数个横向传动块,每个传动块分别具有从该车台底面垂直凸设的定位杆,以及枢设在该定位杆上且与定位杆相对转动的轴套,该定位杆的底面呈锥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横向及直向输送器利用一驱动源带动一传动螺杆旋转,该车台底部的直向传动块与轨道组的双向输送器位在同一直线上,且被直向输送器带动,该车台的直向传动块的前后延伸距离,大于相邻两直向输送器的设置间距,该车台的横向传动块与该轨道组的横向输送器位在同一直线上,且被横向输送器带动,该车台的横向传动块的左右延伸距离大于相对两横向输送器的设置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轨道组位在每一置放室处的入口处及该置放室入口处面向该车道的壁面处,分别凸设有活动挡板,该活动挡板分别与一个埋设在该车道内壁的动力源的转轴连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置放室入口或置放室入口处的左、右两方分别设有两个活动挡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轨道组在每一置放室入口内壁中各埋设有侦测行经车道车台位置,控制各输送器及活动挡板开闭的侦测装置,每一个输送器上设有侦测各输送器旋转圈数,控制各输送器开闭的侦测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仓储机构呈多数层间隔叠设而形成一个储置区,该储置区的仓储机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升降机构,且该两升降机构分别连通有一出入口,该升降机构分别包含一个升降器及被升降器带动的升降台,该升降台上设有导引轨及直向输送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储置区在接近出入口处设有一个置放区,该置放区内叠设有多数个仓储机构,两个出入口及两个升降机构与辅助升降机构相连通,该辅助升降机构包含一个升降器及被升降器带动的移动平台,该移动平台上设有导引轨及直向输送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仓储机构有两个,且上下叠设形成一个停放组,该停放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搭载车台的升降机构,承置有车辆的车台在该停放组上层的仓储机构移动,空的车台在该停放组下层的仓储机构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仓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停放组是呈多数层间隔叠设,而形成一个储置区,该储置区的停放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升降机构,该两升降机构分别连通有一出入口,每一升降机构包含一个升降器及被升降器带动的升降台,该升降台上设有导引轨及直向输送器。
全文摘要
一种仓储机构,包括车道、多数在车道侧的置放室、设在车道中的轨道组及可载送物体的车台,轨道组包含主轨道及在主轨道侧的侧轨道,主轨道设在车道中,侧轨道设在置放室中,每一主轨道分隔设有直向输送器,侧轨道设有横向输送器,车台被直向或横向输送器传送而在轨道组上滑动,且可储放在置放室内,该仓储机构单一设置或构筑数分层,使承载物体与空的车台分开储放,具有出入速度迅速、有效节省等待时间的功效。
文档编号E04H6/14GK1158381SQ9610128
公开日1997年9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8日
发明者戴进辉, 林志胜 申请人:戴进辉, 林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