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025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帐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尤指一可折叠的开放式帐篷。
一般的帐篷概可分为开放式及对封闭式二大类,常见的封闭式帐篷,系采用篷布配合支架形成一全罩式形态;而开放式的帐篷则以支架在顶部覆置篷布,形成一仅具顶帐的架构,令周侧开放方便人进出及通风;又,习用的开放式帐篷为使携带便利,其多设计成可折叠的形态,如图21所示,即为一可折叠的开放式帐篷,其主要架构是由四支柱A、四组剪式支杆B、一中央顶杆C及一篷布D所组成,其中四支柱A顶端各设有一固定套座A1,于支柱A上套设一可滑动的活动套座A2,而剪式支杆B的外侧活动端分别枢接在固定套座A1及活动套座A2上;又,四组剪式支杆B的内侧活动端则向中央延伸分别枢接在二[十]十字型的上、下连结座E、F,其上连结座E并供中央顶杆C活动穿结,且中央顶杆C的下端固定在下连结座F;由此组合,展开时,将四支柱A向外拉开,使剪式支杆B上下并移,其支柱A下的活动套座A2即滑移至顶端,且中央的上、下连结座E、F亦并拢,并使中央顶杆C向上撑移,篷架外覆的篷布D随即撑张,形成一锥顶式的帐篷;欲收合时,如图22所示,则将支柱A向中央收拢,其剪式支杆B即左右并移,中央的下连结座F随的下降带动中央顶杆C下移,使各支架元件收合并拢,利于放置、携带。
然而,一般帐篷的设计为达排水的作用,其顶部设成斜面,而上述习用品的顶斜面主要利用高于四周支柱的中央顶杆撑起篷布所形成;但,单由一独立的中央顶撑顶篷布,其支撑力实在有限,若遏强风则有受压弯曲变形的虞,且其所撑起的篷顶面亦易自然塌陷形成凹弧面而积存雨水;另,上述篷架的四支柱仅由成十字交接枢连的四组剪式支杆形成支撑连动关系,其单一支柱与个别连接的剪式支杆彼此间并无横向的支撑架体,而使剪式支杆有向左右横向弯曲的可能,致使整体篷架不能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结构,它具有更稳固的撑张作用,结构可与篷架相连动,而方便收展定位。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帐篷篷架四侧垂向支柱上侧各以一横向伸缩的剪式支杆相枢接,形成一方枢形态的架体,其中支柱顶端与柱体上各固设一固定座及套结一可滑移的活动座,而以二者上的二枢座与剪式支杆的二活动端相枢连;固定座与活动座上各另成型一枢座,分别供一节状撑杆及一套连节状撑杆的连杆相枢接,活动座并由一支柱内部锁定组件适予定位或解掣滑移,连杆一端连结一套管活动套结在节状撑杆的其一杆体,且节状撑杆中段形成一可单向弯折的关节,并各节状撑杆的另一端枢结在一连结座,构成一十字型支撑架;通过活动座随剪式支杆的伸缩作动适牵动连杆推顶节状撑杆伸直略成隆拱形态,或为拉引节状撑杆以中段关节弯折而对半收合。
本实用新型锁定组件以一簧片在一端成型一凸缘穿伸在支柱的一洞孔,并由一定位块连结簧片而受一螺栓穿过支柱预设的孔加以螺结,簧片的凸缘伸抵在支柱外,适可插入活动座适设的定位孔中。而该剪式支杆采用二长短交叉枢结的剪式连杆一端分别连接在活动座与固定座,并二剪式连杆相向的长杆枢结及采用二交错未枢结的支杆分别连接短杆端部及长杆端部与中央枢点的中段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借助以与支柱、剪式支杆相连动的十字型节状撑杆,不仅形成一极稳固的篷顶支撑架构,而较习见单一垂立顶杆的结构为佳,且其设计合理的连动机构,亦可迅速收合、操作便利。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暨展开示意图;图2系图1局部结构A的放大视图;图3系图1局部结构C的放大视图;图4系图1局部结构C的放大视图;图5系图1局部结构D的放大视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一);图7系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二);图8系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三);图9系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四);图10系本实用新型的锁定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1系本实用机关报型的锁定组件的组合示意图;图12系本实用新型的收合状态示意图;图13系图10局部结构E的放大视图;图14系图10局部结构F的放大视图;图15系图10局部结构G的放大视图;图16系图10局部结构H的放大视图;图17系图10局部结构I的放大视图;图18系本实用新型采另一剪式支杆的展开示意图;图19系本实用新型采另一剪式支杆的收合示意图;图20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剪式支杆的衍生结构示意图;图21系习用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2系习用品的收合示意图。
首先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的篷架主要是由四支柱1、四组并连剪式支杆2、四节状撑杆3、四连杆4、四固定座5、四活动座6及一连结座7所组成;其中剪式支杆2的构造属习知,具有二对交错支杆,而使其相对的二活动端枢连,且两外侧的活动端各枢结在支柱1上所设的固定座5及活动座6,适形成一具方框形态的基本架构。
支柱1顶端与其上所套结的固定座5与活动座6,如图6所示,其二者的内侧各形成三枢座51、52、53、61、62、63,其位于夹角面的二枢座51、52、61、62供剪式支杆2活动端借助螺栓8、螺帽9穿结相枢接,而设于中央夹角端的枢座53、63则枢连节状撑杆3与连杆4;又,如图10,11所示,另在支柱1上端内部设有一锁定组件,其为以一簧片13于一端成型一凸缘131而穿伸在支柱1的一洞孔11,并利用一定位块14供簧片13穿结块体中的连杆141,复由一螺栓15穿过支柱1预设的孔12而螺结定位块14,另,活动座6上并适设一定位孔64。
节状撑杆3是一两节式可弯折杆体,如图7所示,其变折处由螺栓8、螺帽9使一具双向枢座311的连结座31两端各枢连一接头32,其二接头32复连接杆体形成一并节,其连结座31的枢座311底侧并延伸形成挡止块312,以限制二接头32为单向弯折的关节;又,在二节杆体的内、外端亦另各设有一接头33、34,使外端接头33套接在支柱1顶端固定座5的中央枢座53,另一端接头34则套接在中央的连结座7,而予以螺栓8穿结,螺帽9螺固(参阅图9),且节状撑杆3在其相接固定座5的杆体上套结一连杆4。
连杆4,如图8所示,是一端套设一接头41以螺栓8、螺帽9枢连一套管42,套管42套滑在上述节状撑杆3其一杆体,并在连杆4另端亦设一接头43,而予枢结在支柱1上滑置活动座6的中央枢座63。
连结座7,如图9所示,为一图形座体,其底侧形成四互为垂直排设的枢座71,恰供四节状撑杆3的内端的接头34相套接,而以螺栓8、螺帽9配合穿枢。
由以上述组成的架构予以展开时,同如图1所示,将剪式支杆2上、下并合而横向伸张令支柱1向外张移,同时支柱1上的活动座6亦受剪式杆2带动向上滑移,其在活动座6滑移到上端设具锁定组件的簧片13处时,即可受簧片13的凸缘131抵入活动座6的定位孔64,即使活动座6固定,此际,连杆4同受推移而以内端套管42沿节状撑杆3滑移的时亦撑张节状撑杆3伸直而向上拱凸弧弯,适使四节状撑杆3形成一交错的十字型隆拱支架,由此覆置篷布时,即可形成一弧圆状的篷布时,既利于排水,又可减少风阻,有助于整体篷架的稳固立置。
再则,欲收合时,如图12-17所示,可先将伸抵于活动座6定位孔64中的凸缘131推入内缩,解制活动座6使可下移,复当将支柱向中央收拢,其剪式支杆2即左右缩合使下端枢连的活动座6沿支柱1下移,活动座6并牵动连杆4带动节状撑杆3向下弯折收并,以支柱1完全并拢的时,该节状撑杆3亦对半折收,而达同步收合的效用。
另,相关上述剪式支杆2,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可减少剪式支杆2上下宽幅的设计,如图18-19所示,由二对应侧的活动座6与固定座5连接二长短交叉枢结的剪式连杆100,其二剪连杆100的长杆相枢结,复采二交错未枢结的支杆101分别连接在短杆端部及长杆端部与中央枢点的中段处,此设计即使交错未枢结的支杆101处形成一凹入空间,增进帐篷的使用面积;又,亦可转化设计成如图20形态。
权利要求1.一种帐篷,帐篷篷架四侧垂向支柱上侧各以一横向伸缩的剪式支杆相枢接,形成一方框形态的架体,其特征在于支柱顶端与柱体上各固设一固定座及套结一可滑移的活动座,而以二者上的二枢座与剪式支杆的二活动端相枢连;固定座与活动座上各另成型一枢座,分别与一节状撑杆及一套连节状撑杆的连杆相枢接,活动座由一支柱内部锁定组件定位,连杆一端连结一套管活动套结在节状撑杆的其一杆体,且节状撑杆中段形成一可单向弯折的关节,并各节状撑杆的另一端枢结在一连结座,构成一十字型支撑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锁定组件以一簧片在一端成型一凸缘穿伸在支柱的一洞孔,并由一定位块连结簧片而受一螺栓穿过支柱预设的孔加以螺结,簧片的凸缘伸抵在支柱外,适可插入活动座适设的定位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剪式支杆采用二长二短交叉枢结的剪式连杆一端分别连接在活动座与固定座,并二剪式连杆相向的长杆枢结及采用二交错未枢结的支杆分别连接短杆端部及长杆部与中央枢点的中段处。
专利摘要一种帐篷,在篷架的四侧垂向支柱各以一横向移动的剪式支杆相枢接,支柱与剪式支杆二活动端的枢接处各采用以一具三向枢座而套结在支柱的固定座及活动座相连,并使固定座与活动座中央另一枢座供一向中央延伸的节状撑杆及一活动套结于节状撑杆的连杆相枢接,且四节状撑杆的另端同枢结于中央一连结座。从而以四组支柱、剪式支杆及节状撑杆构成一方框形态的篷架及一由对角端延伸交错于中央的十字型篷顶结构,使之可迅速收合,操作便利。
文档编号E04H15/48GK2338417SQ9720483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6日
发明者蔡明良 申请人:蔡明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