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364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用组合结构,尤其是一种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住宅楼的底部通常供商业使用或者停车使用,因此,这种建筑往往是商场或车库与住宅混合楼,由于这种商住楼的特殊要求,使这种建筑通常采用底框砖混结构,重量巨大的砖混结构给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带来了很大影响,由此给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带来了很大限制,只能用于至多不超过六层的建筑,此外,由于底框部分必须加设一定数量的抗震墙,抗震墙给店面的使用、分割和改造设置了巨大的障碍,而作为承重墙的砖墙将住宅分隔得零乱、狭小,所以,底框砖混结构必然会影响底层商店或车库功能,使得住宅空间狭小,不能灵活隔断,不能任意分隔或改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高层建筑使用、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且灵活性强的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发明目的本发明即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梁柱—板柱组合结构,由梁柱结构1、板柱结构2及转换构件3组成,梁柱结构1由柱11及梁12组成,板柱结构2由主柱21及板22组成,梁柱结构1与板柱结构2通过转换构件3组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①由于本发明将梁柱、板柱结构组合在一起并由转换构件将其结合为一完整体系,这一组合结构体系以梁或板承重代替了过去的砖墙承重,从而使墙体可以采用轻质板,降低了建筑物的重量,减小了1/2~1/3荷载,使得本发明适用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尤其是适用于商住楼,并可以使得商住楼由多层扩至高层。
②由于本发明的这种梁柱—板柱的组合,使墙体不再起承重作用,因此,墙体既可以采用轻质板,又可以根据需要安排隔墙的位置,形成一些大开间,满足了不同的需要,同时也可以除去建筑物下部的抗震墙,在保证抗震性能的基础上,适应商店的多变要求,具有灵活性强的优点。
③正如上述,本发明可以降低建筑的重量,减轻1/2~1/3荷载,由此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能和抗震性能。
④本发明的梁柱、板柱组合,不仅解决了单纯采用梁柱结构所导致的住宅部分空间狭心,层高低的缺点,使其具有大空间、楼层高的优点,而且解决了单纯采用板柱结构所导致的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等缺点,本发明是在保持梁柱结构、板柱结构的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将长期不能组合在一起的梁柱结构与板柱结构结合起来。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纵剖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纵剖图。
图3是本发明下层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上层平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作一详细描述本发明即一种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由梁柱结构1、板柱结构2及转换构件3组成,梁柱结构1由柱11及梁12组成,板柱结构2由主柱21及板22组成,梁柱结构1与板柱结构2通过转换构件3组合连接,上述柱11可以是圆柱、方柱或异形柱,立柱21可以是方柱;圆柱;L形柱、T形柱、十字形柱或其他异形柱,转换构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转换梁31或转换厚板32,为满足降低成本,减小施工难度等需要,转换厚板32为高强钢筋混凝土板,本发明就是通过上述转换构件实现梁柱结构与板柱结构的组合,具体来说,转换梁31或转换厚板32设在柱11上,立柱21设在转换梁31或转换厚板32上,荷载通过板22作用于立柱21,由立柱21传递给转换梁31或转换厚板32,最后由转换梁31或转换厚板32将荷载传递给柱11,为解决板的冲力问题,在立柱21与板22之间设有托板23。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上述组合结构由梁柱结构(1)、板柱结构(2)及转换构件(3)组成,梁柱结构(1)由柱(11)及梁(12)组成,板柱结构(2)由主柱(21)及板(22)组成,梁柱结构(1)与板柱结构(2)通过转换构件(3)组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转换构件(3)为转换梁(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转换构件(3)为转换梁(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转换厚板(32)为高强钢筋混凝土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在立柱(21)与板(22)之间设有托板(23)。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梁柱-板柱组合结构体系,由梁柱结构、板柱结构及转换构件组成,梁柱结构由柱及梁组成,板柱结构由主柱及板组成,梁柱结构与板柱结构通过转换构件组合连接,转换构件为转换梁,也可以为转换厚板,转换厚板为高强钢筋混凝土板,本发明将梁柱结构、板柱结构通过转换构件合为一个整体,以梁承重取代了过去砖墙承重,从而减小了荷载,适用于多层或高层商住楼,具有灵活性强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B1/00GK1196431SQ9811130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5日
发明者陈德文, 李进, 蒋永生, 梁书亭 申请人:南京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