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776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旨在提供一种可降低坡地楼房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并降低搭建成本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它包括台阶式地基及搭建在台阶式地基上的农居房,所述台阶式地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台阶面、中台阶面及下台阶面,所述农居房包括搭建在下台阶面上的主楼房、搭建在上台阶面上的子楼房及搭建在中台阶面上并连接主楼房与子楼房的天井。
【专利说明】
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农居房,具体涉及一种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丘陵地区真正能用于村庄楼房建设的平地并不多,因而低丘缓坡地已经成为目前村庄楼房建设的重要地形。目前在斜坡地上搭建楼房通常是将斜坡地整平作为地基,然后在地基上搭建楼房;这种坡地楼房在建地基时需要将斜坡整平,这个过程需要挖掘较大量的土方,尤其是对坡度较大的坡地而言,需要掘较的土方更多,这不仅增大了楼房的施工难度、施工周期,而且提高楼房搭建成本,尤其是对于农居建设来说更加不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坡地楼房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并降低搭建成本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包括台阶式地基及搭建在台阶式地基上的农居房,所述台阶式地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台阶面、中台阶面及下台阶面,所述农居房包括搭建在下台阶面上的主楼房、搭建在上台阶面上的子楼房及搭建在中台阶面上并连接主楼房与子楼房的天井。
[0005]本方案的地基为台阶式地基,这样在坡地上建地基时可以有效减小需要挖掘的土方量,从而降低坡地楼房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并降低搭建成本。另一方面,本方案主楼房、子楼房及天井的楼房搭建布局合理,使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具有良好的通风和米光条件。
[0006]作为优选,主楼房底部设有架空层,且架空层的楼顶与中台阶面齐平,所述架空层与天井相连通。本方案的架空层可以作为车库等库房利用,且与天井相连通,其通风和采光条件好。
[0007]作为优选,主楼房下部并位于架空层的相邻上方设有储物层,且储物层的楼顶与上台阶面齐平。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为农居房供暖/供冷的地道风复合装置,所述地道风复合装置包括通风管道系统及预埋在地下的埋地风管,所述埋地风管的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所述通风管道系统包括与埋地风管相连通的主通风管及若干设置主通风管上的供气结构,所述供气结构包括与主通风管相连通的供气管道、设置在供气管道上的供气阀门及设置在供气管道上的排风机。本方案的地道风复合装置不仅能够为农居房供暖,而且还可以为农居房供冷,无需采用空调制冷,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0009]作为优选,埋地风管与主通风管之间设有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所述埋地风管包括两条埋地管道,所述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包括具有密闭内腔的导风筒、可转动设置在导风筒内的轴杆,设置在轴杆的端部的间歇式供气调节板及设置在轴杆上的驱动叶轮,所述导风筒一端面上设有两个进气口,另一端设有的出气口,进气口所在的导风筒端面与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相平行,所述间歇式供气调节板靠近进气口所在的导风筒端面,所述驱动叶轮靠近出气口,所述间歇式供气调节板呈圆形,间歇式供气调节板与轴杆相垂直,且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的圆心与轴杆的轴线重合,所述两个进气口绕轴杆对称分布,所述间歇式供气调节板上设有间歇式供气通孔,所述间歇式供气通孔呈半圆环形,且间歇式供气通孔的圆形与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的圆心重合;当所述进气口与间歇式供气通孔相连通时,与间歇式供气通孔相连通的进气口位于间歇式供气通孔的内边缘与外边缘之间;所述两条埋地管道与两个进气口一一对应,埋地管道的一端与一个进气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所述主通风管的一端与出气口相连通。
[0010]本方案的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能够进一步有效的提高地道风复合装置为农居房供暖/供冷的效果。
[0011]作为优选,出气口所在的导风筒的端部呈圆锥管状,且呈圆锥管状的导风筒的端部的横截面积由进气口往出气口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驱动叶轮位于呈圆锥管状的导风筒的端部内。
[0012]作为优选,间歇式供气调节板与进气口在的导风筒的端面之间的间距为0.1-1毫米。
[0013]作为优选,主楼房的屋顶包括南坡及北坡,南坡靠近天井,北坡的倾斜角度小于南坡的倾斜角度。
[0014]作为优选,子楼房的屋顶为朝天井倾斜的单坡。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降低坡地楼房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并降低搭建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地道风复合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是图3中B-B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台阶式地基1、上台阶面1.1、中台阶面1.2、下台阶面1.3,主楼房2、南坡2.1、北坡2.2、架空层2.3、储物层2.4,天井3,子楼房4、单坡4.1,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5、导风筒51、轴杆52、驱动叶轮53、出气口 54、间歇式供气调节板55、间歇式供气通孔56、进气口 57,埋地风管6、埋地管道6.1,主通风管7,供气结构8、排风机8.1、供气管道8.2、供气阀门8.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包括台阶式地基I及搭建在台阶式地基上的农居房。台阶式地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台阶面1.1、中台阶面1.2及下台阶面1.3。农居房包括搭建在下台阶面上的主楼房2、搭建在上台阶面上的子楼房4及搭建在中台阶面上并连接主楼房与子楼房的天井3。主楼房底部设有架空层2.3,且架空层的楼顶与中台阶面齐平。架空层与天井相连通。主楼房下部并位于架空层的相邻上方设有储物层2.4,且储物层的楼顶与上台阶面齐平。主楼房的屋顶包括南坡2.1及北坡2.2,南坡靠近天井,北坡的倾斜角度小于南坡的倾斜角度。子楼房的屋顶为朝天井倾斜的单坡4.1。主楼房前侧还设有露台,露台下方为入户道路。
[0023]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所示,一种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还包括为农居房供暖/供冷的地道风复合装置。地道风复合装置包括通风管道系统及预埋在地下的埋地风管6。通风管道系统包括与埋地风管相连通的主通风管7及若干设置主通风管上用于为农居房供气的供气结构8。本实施例中:主楼房内除架空层及储物层外的其余房间内均设有一个供气结构,子楼房内的各房间内也均设有一个供气结构。供气结构包括与主通风管相连通的供气管道8.2、设置在供气管道上的供气阀门8.3及设置在供气管道上的排风机8.1。
[0024]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埋地风管与主通风管之间设有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
5。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包括具有密闭内腔的导风筒51、可转动设置在导风筒内的轴杆52、设置在轴杆的端部的间歇式供气调节板55及设置在轴杆上的驱动叶轮53。导风筒为圆筒。导风筒的轴线水平设置。导风筒一端面上设有两个进气口 57,另一端设有的出气口 54。进气口所在的导风筒端面与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相平行。间歇式供气调节板靠近进气口在的导风筒端面。本实施例中间歇式供气调节板与进气口在的导风筒的端面之间的间距为0.1-1毫米。
[0025]间歇式供气调节板呈圆形。间歇式供气调节板与轴杆相垂直,且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的圆心与轴杆的轴线重合。轴杆与导风筒同轴。两个进气口绕轴杆对称分布。间歇式供气调节板上设有间歇式供气通孔56。间歇式供气通孔呈半圆环形,且间歇式供气通孔的圆形与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的圆心重合。当进气口与间歇式供气通孔相连通时,与间歇式供气通孔相连通的进气口位于间歇式供气通孔的内边缘与外边缘之间。本实施例在间歇式供气调节板转动过程中:两个进气口中至少有一个进气口与间歇式供气通孔相连通,并且两个进气口与间歇式供气通孔的连通面积大小始终保持一致(即一个进气口的横截面积)。
[0026]出气口所在的导风筒的端部呈圆锥管状,且呈圆锥管状的导风筒的端部的横截面积由进气口往出气口方向逐渐减小。驱动叶轮靠近出气口,驱动叶轮位于呈圆锥管状的导风筒的端部内。
[0027]本实施例的埋地风管包括两条埋地管道6.1。两条埋地管道与两个进气口——对应。埋地风管的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具体说是,埋地管道的一端与一个进气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0028]本实施例的地道风复合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分为以下几种工况:
一,夏季供冷、通风工况
将需要供冷的房间的供气阀门及排风机开启,通过排风机使埋地风管内的冷空气(夏季地下温度远低于地表温度)进入室内,对室内进行制冷。
[0029]二,冬季供暖、通风工况
将需要供暖的房间的供气阀门及排风机开启,通过排风机使埋地风管内的暖空气(冬季地下温度远高于地表温度)进入室内,对室内进行供暖。
[0030]在供冷/供暖的过程中,由于埋地风管内保有冷空气量/暖空气量是一定的,在对室内进行供冷/供暖的过程中埋地风管内的冷空气/暖空气将不断的进入室内,而外界的气流将不断的进入埋地风管内(由于夏季外界气流热量大、冬季外界气流热量低);因而在长时间的在对室内进行供冷/供暖的过程中,若进入埋地风管内的外界气流在埋地风管内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地底冷/暖介质进行热交换,则会影响对室内的供冷/供暖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进,设计了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其可有效延长对室内进行供冷/供暖的时间及效果;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埋地风管内的气流由进气口流经导风筒,并由出气口流出的过程中:将带动驱动叶轮转动,进而通过轴杆带动间歇式供气调节板转动。在间歇式供气调节板每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当其中一个进气口与间歇式供气通孔相连通时,则另一个进气口将被间歇式供气调节板封遮;这样间歇式供气调节板每转动一周的时间内,两条埋地管道都只有一半的时间对室内提供冷气流/暖气流,即两条埋地管道自动进行间歇式的提供冷气流/暖气流,因而可以极大的延长进入埋地管道内的外界气流在埋地管道停留的时间,保证进入埋地管道内的外界气流在埋地管道内有足够的时间与地底冷介质/暖介质进行热交换,使进入室内的埋地管道内的气流温度始终保持足够低/高的水平;因而可有效延长对室内进行供冷/供暖的时间及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其特征是,包括台阶式地基及搭建在台阶式地基上的农居房,所述台阶式地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台阶面、中台阶面及下台阶面,所述农居房包括搭建在下台阶面上的主楼房、搭建在上台阶面上的子楼房及搭建在中台阶面上并连接主楼房与子楼房的天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其特征是,所述主楼房底部设有架空层,且架空层的楼顶与中台阶面齐平,所述架空层与天井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其特征是,所述主楼房下部并位于架空层的相邻上方设有储物层,且储物层的楼顶与上台阶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其特征是,还包括为农居房供暖/供冷的地道风复合装置,所述地道风复合装置包括通风管道系统及预埋在地下的埋地风管,所述埋地风管的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所述通风管道系统包括与埋地风管相连通的主通风管及若干设置主通风管上用于为农居房供气的供气结构,所述供气结构包括与主通风管相连通的供气管道、设置在供气管道上的供气阀门及设置在供气管道上的排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其特征是,所述埋地风管与主通风管之间设有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所述埋地风管包括两条埋地管道,所述自适应间歇式供气机构包括具有密闭内腔的导风筒、可转动设置在导风筒内的轴杆,设置在轴杆的端部的间歇式供气调节板及设置在轴杆上的驱动叶轮,所述导风筒一端面上设有两个进气口,另一端设有的出气口,进气口所在的导风筒端面与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相平行,所述间歇式供气调节板靠近进气口所在的导风筒端面,所述驱动叶轮靠近出气口,所述间歇式供气调节板呈圆形,间歇式供气调节板与轴杆相垂直,且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的圆心与轴杆的轴线重合,所述两个进气口绕轴杆对称分布,所述间歇式供气调节板上设有间歇式供气通孔,所述间歇式供气通孔呈半圆环形,且间歇式供气通孔的圆形与间歇式供气调节板的圆心重合;当所述进气口与间歇式供气通孔相连通时,与间歇式供气通孔相连通的进气口位于间歇式供气通孔的内边缘与外边缘之间; 所述两条埋地管道与两个进气口 一一对应,埋地管道的一端与一个进气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所述主通风管的一端与出气口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其特征是,所述出气口所在的导风筒的端部呈圆锥管状,且呈圆锥管状的导风筒的端部的横截面积由进气口往出气口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驱动叶轮位于呈圆锥管状的导风筒的端部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其特征是,所述间歇式供气调节板与进气口在的导风筒的端面之间的间距为0.1-1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其特征是,所述主楼房的屋顶包括南坡及北坡,南坡靠近天井,北坡的倾斜角度小于南坡的倾斜角度。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其特征是,所述子楼房的屋顶为朝天井倾斜的单坡。
【文档编号】F24F7/04GK106013843SQ20161036928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7日
【发明人】蒋纹, 黄笑冬, 叶欣, 胡适人, 王欢
【申请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