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动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3946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移动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包括在竖直方向上隔开设置的底座和平台,所述底座和平台之间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平台包括重叠平台和伸出平台,所述重叠平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底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所述伸出平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底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配重平台。在实用新型移动操作平台时,避免大规模脚手架的搭设,减小了大量的施工量和施工成本,也大量节约了施工工期,而且,较传统脚手架而言,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可以采用较矮的高度,进而提供更好的稳定性,降低操作平台在施工中发生晃动的风险,所以也降低了施工人员工作的风险。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移动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移动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形式越来越多样,给建筑行业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满足不同建筑结构的顺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相应的辅助手段或者辅助结构。
[0003]例如,目前为了使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具有良好的采光性,通常都需要设置采光顶,采光顶结构下方通常都较为空旷,由采光顶至下方楼面或者地面高度较高,为了对采光顶进行施工,就需要搭设具有较高高度的脚手架,其施工量极大,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所需工期也较长,而且还要占用大量的空间,给其他施工带来不便,并且由于下方面积的限制,所以,脚手架通常还不能设置得足够长或者足够宽,给脚手架的稳定性也带来了限制,所以,也增加了工人施工的风险,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脚手架的稳固也是目前此类施工中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对于上述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而言,室内步行街也是常见的建筑结构,这类步行街多次都具有多层,对于步行街走道的外立面,其离下方地面或者楼面也具有较高的高度,目前的施工方法也和上述的采光顶施工方法类似,通常是搭设脚手架,其也存在着上述的施工成本高,施工工期长,占用大量施工作业空间,施工人员操作风险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采光顶和室内步行街外立面施工中采用搭设脚手架的方式而存在施工成本高,施工工期长,占用大量施工作业空间,施工人员施工风险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采光顶和室内步行街外立面施工,能够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占用施工作业空间小,并且降低施工人员施工风险的操作平台。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包括在竖直方向上隔开设置的底座和平台,所述底座和平台之间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平台包括重叠平台和伸出平台,所述重叠平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底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所述伸出平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底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配重平台。
[0008]在使用上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时,将底座设置在靠近采光顶的楼面,或者待施工走道外立面的下层楼面,由于伸出平台的存在,当底座与楼面边缘平齐时,操作平台的伸出平台楼面的边缘,并未有靠近采光顶或者上侧走道外立面的位置,施工人员直接在伸出平台上进行施工,在施工完一个位置后,再移动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至下一位置进行施工,如此,首先是避免大规模脚手架的搭设,进而减小了大量的施工量和施工成本,也大量节约了施工工期,而且,较传统脚手架而言,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可以采用较矮的高度,进而提供更好的稳定性,降低操作平台在施工中发生晃动的风险,所以也降低了施工人员工作的风险;另一方面,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还包括重叠平台,在施工过程中,重叠平台用于堆放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或者用于施工准备,在施工材料和工具放置在重叠平台后,不仅方便施工人员的使用,简化施工,而且还使整个平台的重心后移,起到稳固操作平台的作用,进一步的保证操作人员在伸出平台上施工时,平台更加稳固。
[0009]优选的,所述配重平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伸出平台的一侧,所述配重平台与所述底座的相对位置可调整。通过设置配重平台,进一步的保证本申请新型移动操作平台的稳定性,而且,配重平台与底座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还提高了本申请操作平台的适用范围。
[0010]优选的,所述配重平台为配重箱,所述配重箱内的配重物可以调节。采用配重箱作为配重平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配重箱内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物,也进一步的增加了本申请的适用性。
[0011]优选的,所述平台包括有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上基础框架,所述上基础框架上设置有承重板形成所述重叠平台,所述承重板为钢板。采用在上基础框架上设置钢板作为承重板,一方面是保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支撑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重叠平台的重量,进一步保证本申请操作平台的稳定性,而且也进一步使整个操作平台的重心后移,保证了对伸出平台支撑的可靠性。
[0012]优选的,所述上基础框架上设置有网状结构的网板形成所述伸出平台。通过设置网板,网板可以是钢网板、铁网板或者不锈钢网板等,在保证对施工人员可靠支撑的前提上,减轻了伸出平台的重量,也使得整个操作平台的重心后移,进一步的保证了操作平台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平台四周设置有可拆卸的围护栏杆。通过设置围护栏杆,进一步的保证工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4]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平台之间还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由两根斜杆和若干横杆组成,所述斜杆为方钢管,所述斜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基础框架焊接,所述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焊接,所述横杆为钢管,其两端与所述斜杆焊接。采用这样的结构,首先是易于施工人员上下平台,另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结构中,爬梯还起到强化上基础框架与底座之间连接的作用,进一步的保证了本申请移动操作平台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0015]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所述上基础框架由若干杆件焊接而成,分别形成目字状。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起到有效支撑作用的同时,还具有较轻的重量,保证整个平台的稳定性,并且不产生多余杆件的浪费。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主支撑杆和若干斜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和斜支撑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上基础框架和底座连接,形成空间立体三角锥结构。支撑架采用主支撑杆和斜支撑杆相配合形成空间立体三角锥结构,使得支撑架的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保证支撑架对平台支撑的稳定性,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平台的承载能力。
[0017]优选的,所述上基础框架通过所述支撑架形成一个杠杆结构,通过所述配重平台平衡平台的施工荷载。通过支撑架的支撑使上基础框架形成一个杠杆结构,提高伸出平台的承载能力,在相同配重条件下,可以使伸出平台伸出更长的长度,进一步的方便采光顶或者建筑物外立面的施工。
[0018]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杆包括至少两根隔开设置的竖杆,所述竖杆垂直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平台,所述竖杆位于所述伸出平台与所述重叠平台的交界处,形成所述杠杆结构的支点。
[0019]优选的,所述竖杆为两根,两根竖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
[0020]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杆还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伸出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出平台上远离所述配重平台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重叠平台上靠近所述配重平台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平台构成三角结构。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配合对上述的杠杆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稳定,进一步的保证伸出平台的可靠支撑,形成的三角结构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个移动操作平台的稳定性。
[0021]优选的,所述三角结构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三角结构之间隔开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个移动操作平台的稳定性。
[0022]优选的,所述第二拉杆与重叠平台连接的端部和所述竖杆与底座连接的端部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拉杆。通过设置第三拉杆,第三拉杆第二拉杆和第三拉杆与竖杆都形成三角结构,进一步的保证了支撑架支撑的稳定性。
[0023]优选的,所述斜支撑杆设置在相邻两根第二拉杆之间,相邻两根第二拉杆之间的斜支撑杆为两根,并呈交叉布置,交叉设置的斜支撑杆端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二拉杆端部连接。通过设置交叉的斜支撑杆,使得相邻第二拉杆之间被连接,第二拉杆之间的受力相互协调统一,进一步的提高了支撑架的稳定性。
[0024]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杆、斜支撑杆、底座的杆件和上基础框架的杆件为钢管。采用钢管,在满足良好的支撑强度的同时,还降低了本申请移动操作平台的重量,方便安装拆卸,也方便在施工过程中的位置调整。
[0025]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杆和/或斜支撑杆和/或爬梯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是可以采用子母套筒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使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可靠性,而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则方便本申请移动操作平台的安装和拆除。
[002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各个杆件之间在交叉处焊接。在本申请中,当支撑架的各个杆件存在交叉处时,将交叉处焊接,进一步的提高了支撑架的稳定性,而且还避免了个别杆件失稳而使整个操作平台失稳的危险,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移动操作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2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8]1:采用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避免大规模脚手架的搭设,进而减小了大量的施工量和施工成本,也大量节约了施工工期;
[0029]2:较传统脚手架而言,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可以采用较矮的高度,进而提供更好的稳定性,降低操作平台在施工中发生晃动的风险,所以也降低了施工人员工作的风险;
[0030]3: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还包括重叠平台,在施工过程中,重叠平台用于堆放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或者用于施工准备,在施工材料和工具放置在重叠平台后,不仅方便施工人员的使用,简化施工,而且还使整个平台的重心后移,起到稳固操作平台的作用,进一步的保证操作人员在伸出平台上施工时,平台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34]图中标记:1-底座,2-平台,3-支撑架,4-万向轮,5-重叠平台,6_伸出平台,7_配重平台,8-围护栏杆,9-爬梯,10-斜杆,11-横杆,12-主支撑杆,13-斜支撑杆,14-竖杆,15-第一拉杆,16-第二拉杆,17-第三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6]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
[0037]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
[0038]—种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包括在竖直方向上隔开设置的底座I和平台2,所述底座I和平台2之间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平台2包括重叠平台5和伸出平台6,所述重叠平台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底座I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所述伸出平台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底座I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所述底座I上还设置有配重平台7。
[0039]在使用上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时,将底座I设置在靠近采光顶的楼面,或者待施工走道外立面的下层楼面,由于伸出平台6的存在,当底座I与楼面边缘平齐时,操作平台的伸出平台6楼面的边缘,并未有靠近采光顶或者上侧走道外立面的位置,施工人员直接在伸出平台6上进行施工,在施工完一个位置后,再移动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至下一位置进行施工,如此,首先是避免大规模脚手架的搭设,进而减小了大量的施工量和施工成本,也大量节约了施工工期,而且,较传统脚手架而言,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可以采用较矮的高度,进而提供更好的稳定性,降低操作平台在施工中发生晃动的风险,所以也降低了施工人员工作的风险;另一方面,本申请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还包括重叠平台5,在施工过程中,重叠平台5用于堆放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或者用于施工准备,在施工材料和工具放置在重叠平台5后,不仅方便施工人员的使用,简化施工,而且还使整个平台2的重心后移,起到稳固操作平台的作用,进一步的保证操作人员在伸出平台6上施工时,平台2更加稳固。
[0040]优选的,所述配重平台7设置在所述底座I上远离所述伸出平台6的一侧,所述配重平台7与所述底座I的相对位置可调整。通过设置配重平台7,进一步的保证本申请新型移动操作平台的稳定性,而且,配重平台7与底座I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还提高了本申请操作平台的适用范围。
[0041]优选的,所述配重平台7为配重箱,所述配重箱内的配重物可以调节。采用配重箱作为配重平台7,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配重箱内放置不同重量的配重物,也进一步的增加了本申请的适用性。
[0042]优选的,所述平台2包括有与所述支撑架3连接的上基础框架,所述上基础框架上设置有承重板形成所述重叠平台5,所述承重板为钢板。采用在上基础框架上设置钢板作为承重板,一方面是保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支撑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重叠平台5的重量,进一步保证本申请操作平台的稳定性,而且也进一步使整个操作平台的重心后移,保证了对伸出平台6支撑的可靠性。
[0043]优选的,所述上基础框架上设置有网状结构的网板形成所述伸出平台6。通过设置网板,网板可以是钢网板、铁网板或者不锈钢网板等,在保证对施工人员可靠支撑的前提上,减轻了伸出平台6的重量,也使得整个操作平台的重心后移,进一步的保证了操作平台的稳定性。
[0044]优选的,所述平台2四周设置有可拆卸的围护栏杆8。通过设置围护栏杆8,进一步的保证工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0045]优选的,所述底座I与所述平台2之间还设置有爬梯9,所述爬梯9由两根斜杆10和若干横杆11组成,所述斜杆10为方钢管,所述斜杆10的上端与所述上基础框架焊接,所述斜杆10的下端与所述底座I焊接,所述横杆11为钢管,其两端与所述斜杆10焊接。采用这样的结构,首先是易于施工人员上下平台2,另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结构中,爬梯9还起到强化上基础框架与底座I之间连接的作用,进一步的保证了本申请移动操作平台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0046]优选的,所述底座I和所述上基础框架由若干杆件焊接而成,分别形成目字状。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起到有效支撑作用的同时,还具有较轻的重量,保证整个平台2的稳定性,并且不产生多余杆件的浪费。
[004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3包括若干主支撑杆12和若干斜支撑杆13,所述主支撑杆12和斜支撑杆13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上基础框架和底座I连接,形成空间立体三角锥结构。支撑架3采用主支撑杆12和斜支撑杆13相配合形成空间立体三角锥结构,使得支撑架3的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保证支撑架3对平台2支撑的稳定性,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平台2的承载能力。
[0048]优选的,所述上基础框架通过所述支撑架3形成一个杠杆结构,通过所述配重平台7平衡平台2的施工荷载。通过支撑架3的支撑使上基础框架形成一个杠杆结构,提高伸出平台6的承载能力,在相同配重条件下,可以使伸出平台6伸出更长的长度,进一步的方便采光顶或者建筑物外立面的施工。
[0049]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杆12包括至少两根隔开设置的竖杆14,所述竖杆14垂直于所述底座I和所述平台2,所述竖杆14位于所述伸出平台6与所述重叠平台5的交界处,形成所述杠杆结构的支点。
[0050]优选的,所述竖杆14为两根,两根竖杆14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I的两侧。
[0051]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杆12还包括第一拉杆15和第二拉杆16,所述第一拉杆15和第二拉杆16的一端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底座I上远离所述伸出平台6的一侧,所述第一拉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伸出平台6上远离所述配重平台7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拉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重叠平台5上靠近所述配重平台7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拉杆15、第二拉杆16和平台2构成三角结构。通过第一拉杆15和第二拉杆16的配合对上述的杠杆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稳定,进一步的保证伸出平台6的可靠支撑,形成的三角结构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个移动操作平台的稳定性。
[0052]优选的,所述三角结构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三角结构之间隔开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个移动操作平台的稳定性。
[0053]优选的,所述第二拉杆16与重叠平台5连接的端部和所述竖杆14与底座I连接的端部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拉杆17。通过设置第三拉杆17,第三拉杆17第二拉杆16和第三拉杆17与竖杆14都形成三角结构,进一步的保证了支撑架3支撑的稳定性。
[0054]优选的,所述斜支撑杆13设置在相邻两根第二拉杆16之间,相邻两根第二拉杆16之间的斜支撑杆13为两根,并呈交叉布置,交叉设置的斜支撑杆13端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二拉杆16端部连接。通过设置交叉的斜支撑杆13,使得相邻第二拉杆16之间被连接,第二拉杆16之间的受力相互协调统一,进一步的提高了支撑架3的稳定性。
[0055]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杆12、斜支撑杆13、底座I的杆件和上基础框架的杆件为钢管。采用钢管,在满足良好的支撑强度的同时,还降低了本申请移动操作平台的重量,方便安装拆卸,也方便在施工过程中的位置调整。
[0056]优选的,所述主支撑杆12和/或斜支撑杆13和/或爬梯9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是可以采用子母套筒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使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可靠性,而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则方便本申请移动操作平台的安装和拆除。
[005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3的各个杆件之间在交叉处焊接。在本申请中,当支撑架3的各个杆件存在交叉处时,将交叉处焊接,进一步的提高了支撑架3的稳定性,而且还避免了个别杆件失稳而使整个操作平台失稳的危险,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移动操作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58]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竖直方向上隔开设置的底座和平台,所述底座和平台之间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平台包括重叠平台和伸出平台,所述重叠平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底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所述伸出平台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底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配重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上基础框架,所述上基础框架上设置有承重板形成所述重叠平台,所述上基础框架上设置有网状结构的网板形成所述伸出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平台之间还设置有爬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主支撑杆和若干斜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和斜支撑杆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上基础框架和底座连接,形成空间立体三角锥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础框架通过所述支撑架形成一个杠杆结构,通过所述配重平台平衡所述平台的施工荷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包括至少两根隔开设置的竖杆,所述竖杆垂直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平台,所述竖杆位于所述伸出平台与所述重叠平台的交界处,形成所述杠杆结构的支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还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伸出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出平台上远离所述配重平台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重叠平台上靠近所述配重平台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平台构成三角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结构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三角结构之间隔开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重叠平台连接的端部和所述竖杆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端部之间还连接有第三拉杆。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杆设置在相邻两根第二拉杆之间,相邻两根第二拉杆之间的斜支撑杆为两根,并呈交叉布置,交叉设置的斜支撑杆端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二拉杆端部连接。
【文档编号】E04G1/24GK205476386SQ201620281529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6日
【发明人】熊中毅, 裴傲宇, 刘锐, 边宗银, 张洪亮, 杨闯, 范正波, 刘燕, 邓霄, 赵彦琳
【申请人】中国建筑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