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盗铁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564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防盗铁挂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器具,特别是一种新型防盗铁挂锁。
“锁”作为一种防盗器具,其主要特征或者说唯一的本质特征是安全保护防盗作用。我们研究了传统铁挂锁的结构原理,经过反复试验论证,找到了传统铁挂锁的安全缺陷。传统挂锁的内部结构如


图1-图2所示,图中省略了钥匙的插入,其各部分名称如下CS锁销OP封口厚度 A1-G1锁簧OK锁簧A2-G2所在侧的锁体厚度 A2-G2锁簧A3-G3锁簧弹簧PK锁体内的锁簧孔长度H封口X锁芯固定簧 KX锁芯上侧壁厚CX锁芯KT锁芯直径 ZT钥匙插孔长度由附
图1-附图3的剖面结构可以看出,锁芯的转动,触及锁销,使之上下移动来实现锁的闭合与开启。
锁在什么情况下处于闭合状态呢?从附图4可以看出锁簧A2-G2和A1-G1在弹簧A3-G3的弹力作用下,向锁芯方向移动。A2-G2一部分插入锁芯之内;一部分仍位于锁体之内,在锁芯和锁体之间形成一排插销,将二者固定为一体,使锁芯不能转动,无法触动锁销CS,这样锁便处于闭合状态。
锁如何开启呢?从附图4的闭合原理知道要想开启锁,必须实现锁芯的自由转动。而要实现锁芯的自由转动,就必须解除锁芯与锁体之间A2-G2所形成的全部插销。也就是使锁簧A1-G1和A2-G2的接触点在锁芯和锁体的结合部达到平齐的状态。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状态呢?看附图5把钥匙YS由锁孔插入,钥齿便将锁簧A1-G1全部托起,使之上部与锁芯的外壁平齐,锁簧A2-G2全部被顶回锁体内,解除了锁芯与锁体之间的插销,这时拧动钥匙YS,便可带动锁芯自由转动,触动锁销下移,将锁开启。
从传统挂锁的闭合和开启原理来看,其的确起到了锁的一定保护作用,但其构造仍存在着严重的安全缺陷根据公式锁簧孔富余空间,也称传统铁挂锁的缺陷长度=锁体内的锁簧孔长度PK-最长的一对锁簧与弹簧有效长度(指压缩长度)之和,计算结果传统铁挂锁的锁体内的锁簧孔在容纳了锁中最长的一对锁簧和弹簧之后,仍有一定的富余空间,也就是说,从钥匙插孔内把7对或任意几对簧同时顶出锁芯是绝对可行的,只要使锁簧A1-G1的下部与锁芯外壁平齐,便可转动锁芯,实现锁的自由开启。具体的讲,1、只需将位于锁芯内的锁簧A1-G1逼顶出锁芯,便可自由转动锁芯,实现锁的自由开启;2、在没有原锁钥匙,又不采用破坏性开启办法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锁的随意开闭;3、此缺陷为铁挂锁的安全原理缺陷,致使铁挂锁的安全系数严重下降,几乎无安全可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了传统铁挂锁的构造缺陷、通过改变锁簧位置及增加圆铁棒构件等方法而达到提高铁挂锁的安全性能的新型防盗铁挂锁。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防盗铁挂锁主要包括锁体、锁销、锁簧、锁簧弹簧、封口锁芯固定簧,其中,每个锁簧孔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且在至少一个锁簧孔内设有一根直径小于锁簧直径的圆铁棒。
所述圆铁棒直径由于小于弹簧直径,其的存在不会影响弹簧原有的作用;圆铁棒的长度可按如下公式计算圆铁棒长=锁体内的锁簧孔长度PK-铁棒所在的锁簧孔内的锁簧2长度(即A2-G2)-锁簧1(即A1-G1)中最长的锁簧长度与锁芯上部壁厚之差。所以要减去锁芯上部壁厚,是为了钥匙齿的最高点在通过该簧孔位置时,锁体内的锁簧孔能够容纳锁簧1伸出锁芯外壁的部分。圆铁棒按上列公式计算的长度可加入任意的锁簧孔内,这样使锁体内的锁簧孔PK的有效富余空间小于锁簧A1长-G1长的长度,使之无法完全退入锁体之内,弥补了传统挂锁的缺陷。
所述圆铁棒的个数优选为三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防盗铁挂锁的结构特点是1、结构中锁簧孔间距的不规则排列,增加了锁簧位置的不可知性,使锁在不被破坏或未反复认真研究的情况下,很难测知锁簧孔的位置,避免了传统铁挂锁同型号同规格,锁芯、锁体、锁簧间距也完全相同的“样板化”缺点,这一缺点使得只要卸一把锁,便能测知与其同型号、相同规格的锁的锁簧孔位置,只要按照传统挂锁的缺陷和测知的数据,做一把多齿等高的万用钥匙便可开启所有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传统挂锁,从而使锁簧位置不被轻易获知,提高了锁的安全性。
2、结构中加入了直径小于弹簧直径的圆铁棒,起到了减小锁体内锁簧孔有效压缩空间的作用,使锁簧A1-G1无法全部退入锁体,弥补了传统挂锁的缺陷。
3、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要想使锁自由开启,其可能性是极其微小的。
根据锁的开启原理,就要使锁簧A1-G1上部与锁芯外壁全部平齐。以7对簧为例。要使锁簧A1-G1同时达到这一状态,在锁簧位置上下不可知的情况下,需要不断调整锁簧A1-G1上下位置。即使把每个锁簧的调整位置定为上下移动1.5mm,开启误差为0.3mm,也就是锁簧A1-G1或A2-G2插入锁体或锁芯0.3的情况下依然能转动锁芯。根据排列组合的原理,其概率只有1/(1.5/0.3)7=1/(5)7=1/78125,也就是说要打开一把有7对簧的锁,需要78125把钥匙才有一次重复的机会,但这种可能性极其微小。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防盗铁挂锁的安全性能,在锁本身不受到破坏性开启的情况下提高到近乎100%,弥补传统铁挂锁的安全缺陷;形成了完善的铁挂锁构造及安全理论,使铁挂锁的安全性能得到加强,安全系数得到了极大提高;可适用于以对簧原理开闭的、有本文所述缺陷的各类锁种。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附
图1为传统铁挂锁的底部外观示意图;附图2为附
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
图1的锁芯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传统铁挂锁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传统铁挂锁插入钥匙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防盗铁挂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标号YS为钥匙,B4、D4、E4为圆铁棒,L为锁簧孔间距。
如图6所示的新型防盗铁挂锁,它主要包括锁体R、锁销CS、锁簧A-G、锁簧弹簧A3-G3、封口H、锁芯固定簧X,其中,每个锁簧孔之间的距离L均不相等,且在三个锁簧孔内各设有一根直径小于锁簧直径的圆铁棒B4、D4和E4。
所述圆铁棒长度按如下公式计算圆铁棒长=锁体内的锁簧孔长度PK-铁棒所在的锁簧孔内的锁簧2长度(即A2-G2)-锁簧1(即A1-G1)中最长的锁簧长度与锁芯上部壁厚之差。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盗铁挂锁,它主要包括锁体、锁销、锁簧、锁簧弹簧、封口、锁芯固定簧,其特征是使每个锁簧孔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且在至少一个锁簧孔内设有一根直径小于锁簧直径的圆铁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盗铁挂锁,其特征是圆铁棒的长度按如下公式计算圆铁棒长=锁体内的锁簧孔长度PK-铁棒所在的锁簧孔内的锁簧2长度-锁簧1中最长的锁簧长度与锁芯上部壁厚之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盗铁挂锁,其特征是所述圆铁棒的个数为三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防盗铁挂锁。其主要特征是使铁挂锁的每个锁簧孔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且在至少一个锁簧孔内设有一根直径小于锁簧直径的圆铁棒。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防盗铁挂锁的安全性能,在锁本身不受到破坏性开启的情况下提高到近乎100%,弥补传统铁挂锁的安全缺陷;形成了完善的铁挂锁构造及安全理论,使铁锁的安全性能得到加强,安全系数得到了极大提高;可适用于以对簧原理开闭的有本文所述缺陷的各类锁种。
文档编号E05B67/00GK2432310SQ0023341
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9日
发明者王幸乐, 伦玉江, 王斌 申请人:王幸乐, 伦玉江, 王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