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98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键盘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适用于办公室等地方的键盘支承装置。
而且,为了减轻因长时间使用上述键盘进行输入操作而造成的疲劳感和肩部酸痛等症状,也有很多使用者在上述键盘的使用端侧设置一个可以把手的一部分放上去的手腕支架部。
但是,上述的键盘和手腕支架部不管是在使用还是不使用时,通常是以横卧的姿势被放置在桌面上,总是占用桌面的使用空间,当要进行书写文件之类的其他办公工作时,就有可能影响该工作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以往也存在使用时设置在键盘的使用端侧起手腕支架部的作用,而不使用时放在键盘上方起键盘罩作用的装置等。但是,这种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在不使用时防止尘埃落在键盘上,所以键盘总是在横卧状态下占有桌面使用面积,因此在不使用时的扩大桌面空间方面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键盘时,可以使长时间的输入操作等很好地进行,而在不使用键盘时,可以确保桌面的使用面积,使书写文件等其他事项得以顺利地进行的键盘支承装置。发明的内容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键盘支承装置,其具有可以放置键盘的基部和可以放置使用者的手的一部分的手腕支架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上述基部使它可以取得相对桌面大约水平的横卧位置和相对于上述桌面立起的立起位置的支撑机构和,当上述基部取立起位置时,使上述手腕支架部相对于上述桌面立起的同时退避到不妨碍上述基部的立起动作的位置的退避机构。
如果是这样的结构的装置,就可以在使用键盘时,在该键盘由上述基部支撑在横卧位置的状态下将手的一部分放在手腕支架部上进行输入操作,而使输入操作轻松的同时,即使是做长时间的输入操作也不会感觉疲劳和肩部酸痛等,达到减轻使用者体力负担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不使用键盘或希望扩大桌面使用空间时,若使键盘保持在立起位置上,与在横卧位置时相比,可以缩小键盘在桌面上的占有面积而扩大桌面的使用区域。并且,这时手腕支架部也随上述基部相对于桌面立起,因此可以帮助缩小桌面的占有面积。
另外,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手腕支架部,使用者在输入操作时可以将手腕、手掌和手臂的一部分等放在其上。
在立起位置为了有效防止上述键盘的掉落和倾倒,手腕支架部,能通过上述退避机构在上述键盘的使用端侧的使用位置和面对上述基部的使键盘位于其与该基部之间的避位置之间移动,且上述退避机构理想为具有可以使上述手腕支架部保持在退避位置的保持手段。
为了使手腕支架部能够从使用位置平滑地移动到退避位置,退避机构理想为通过进行转动动作使上述手腕支架部从使用位置移动到退退避位置。
作为适于这种情况的实施方案,例如,退避机构为,设置在上述基部或手腕支架部中任意一侧的轴承部和设在另一侧的其一端部与上述轴承部能转动连接的轴部。
作为适用于保持手段的实施方案,例如,保持手段为,当上述基部在横卧位置时允许上述退避机构做转动动作,同时,当上述基部在立起位置时禁止上述退避机构做转动动作使上述手腕支架部保持在退避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例举出,保持手段为,在上述基部于横卧位置时取允许上述退避机构做转动动作的转动允许位置,同时,在上述基部于立起位置时取禁止上述退避机构做转动动作的转动禁止位置;而且具有,设置成可以在这些转动允许位置与转动禁止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部和根据使上述基部于横卧位置或立起位置而可以引导上述移动部向转动允许位置或转动禁止位置移动的引导部;且上述引导部,在当上述基部于横卧位置时,其一端部侧被压在桌面而转动,从而使上述移动部可以移向转动允许位置,而当上述基部于立起位置时,其一端部侧摆脱来自桌面的压力,同时利用施力零件的力量而转动,从而使上述移动部可以移向转动禁止位置。
作为移动部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例举出,移动部具有在转动允许位置为能允许上述退避机构转动而位于转动轨迹上,同时在转动禁止位置为能禁止上述退避机构转动而取脱离转动轨迹的位置的转动允许空间和在上述转动禁止位置顶住上述退避机构的一部分使禁止其转动动作的壁部。
为了基部于横卧位置时不影响输入操作等,且基部于立起位置时又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支撑机构理想为,在横卧位置大约沿着上述基部的底面呈折叠状配置,在立起位置离开上述基部的底面而位于上述基部和桌面之间起到支架的作用。
作为适于这种情况的实施方案,可以例举出,支撑机构具有一端部侧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基部的与使用端相反侧的支撑体和上述基部在立起位置时向上述支撑体施加从基部的底面朝离开方向移动的力的施力零件。
为了可以很好地满足尺寸规格各不相同的键盘,理想为具有相对键盘的长度或宽度尺寸的至少一方可以改变基部的长度或宽度尺寸的调节机构。
作为适于这种情况的实施方案,可以例举出,调节机构具有调节机构本体和可以支撑这个调节机构本体沿着上述基部长度或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手段。
而且,为了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使调节机构本体很好地滑动,同时,在规定的位置上能确定位置,滑动手段,理想为具有设在上述基部或调节机构本体的任意一方的滑动凹部、设在另一方并在上述滑动凹部内沿长度或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体和设在上述滑动体和基部之间相对上述基部确定滑动体位置的位置调整部。
作为适用于位置调整部的实施方案,可以例举出,位置调整部具有设置在上述基部或滑动体的任意一方的复数的凹部和设在另一方并与上述凹部选择性结合的爪体。
图2表示同方案中立起位置的键盘支承装置的一个使用例的整体斜视图。
图3表示同横卧位置的键盘支承装置的整体斜视图。
图4表示同横卧位置的键盘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5表示同横卧位置的键盘支承装置的仰视图。
图6表示同横卧位置的键盘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7表示同横卧位置的键盘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8表示同立起位置的键盘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9表示同主要部位的仰视图。


图10表示利用图9的I-I线剖视图的作用说明图。
图11表示同作用说明图。
图12表示同主要部位的仰视图。
图13表示对应图12的II-II线剖视图。
图14表示同主要部位的仰视图。
图15表示对应图14的III-III线剖视图。符号的说明1 基部
1c 底面2 手腕支架部3 支撑机构31 支撑体(支撑脚)33 施力零件(螺旋弹簧)4 退避机构41 轴承部42 轴部5 调节机构(第1调节机构)51 第1调节机构本体6 调节机构(第2调节机构)61 第2调节机构本体7 保持手段71 移动部712壁部(前壁)714转动允许空间73 引导部74 施力零件(螺旋弹簧)8 滑动手段81、82 滑动凹部(第1、第2滑动凹槽)83、84 滑动体(第1、第2滑动体)85 位置调整部851凹部852爪体9 滑动手段91 滑动凹部(滑动凹槽)92 滑动体93 位置调整部931凹部
932爪体A 键盘支承装置P 横卧位置Q 立起位置R 使用位置S 退避位置T 转动允许位置U 转动禁止位置t1 桌面发明的实施方案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案中的键盘支承装置A,如图1所示,是放置在桌子T等的桌面t1上使用。
如图1~5所示,该键盘支承装置A具有可以将键盘K放在上面的基部1、可以将使用者手的一部分放在上面的手腕支架部2、可支撑上述基部1选择相对于上述桌面t1呈大约水平状的横卧位置P(参照图1和图3)及选择相对于上述桌面t1在倾斜的状态下立起的立起位置Q(参照图2)的支撑机构3、当使上述基部1取立起位置P时,使上述手腕支架部2相对于上述桌面1立起的同时退避到不妨碍上述基部1的立起动作的位置的退避机构4、根据上述键盘K的长度而可以变更上述基部1的长度的作为调节机构的第1调节机构5和根据上述键盘K的宽度而可以变更上述基部1的宽度的作为调节机构的第2调节机构6。
下面,具体地说明各个部分的结构。
如图2~图5所示,基部1是由树脂一体成型而形成且俯视略呈长方形的薄板状的物体,并具有可以容纳上述键盘K的长度和宽度。该基部1,具有设在中央部分的复数的俯视略呈圆形的贯通孔11以及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使用端1a侧从上面突出设置的条状体18。该条状体18,禁止键盘K在横卧位置P时向前,在立起位置Q时向下方的移动。
如图1~图8所示,手腕支架部2是具有比上述基部1长度略大的长度俯视大约呈长方形的物体。该手腕支架部2可以,在上述基部1在横卧位置P时,取位于上述键盘K的使用端侧的使用位置R,而在上述基部1在立起位置Q时,取面对上述基部1的使键盘K介于其与该基部1之间的退避位置S。
如图5~图8所示,支撑机构3,在横卧位置P时,大约沿着上述基部1的底面呈折叠状配置,在立起位置Q时,为支撑上述基部1的立起状态而位于上述基部1和上述桌面t1之间起到支架的作用。该支撑机构3具有在将其一端部31a侧设置于上述基部1的使用端的相反端1b侧的轴承部12中通过轴部13能转动地安装的左右一对作为支撑体的支撑脚31、把左右支撑脚31的另一端部31b连接起来的连接轴32和使上述基部1在立起位置Q时向上述左右支撑脚31施加朝离开上述基部1的底部方向移动的力的作为施力零件的螺旋弹簧33,其在基部1取横卧位置P时,被桌面t1挤压呈折叠状,在基部1取立起位置Q时,通过螺旋弹簧33的弹性力作用而变成起支撑脚作用的形状。支撑脚31是树脂一体成型形成的俯视呈长方形形状的薄板状物体。连接轴32由金属棒材料构成,其左右两端部安装在左右支撑脚31上。螺旋弹簧33,在其一端部顶住上述基部1的底面1c,另一端部顶住上述支撑脚31的底面的状态下卷在上述轴部13上。
退避机构4,可以使上述手腕支架部2在上述使用位置R(参照图1)和上述退避位置S(参照图2)之间移动,又如图5、图9~图11所示,在上述基部1的底面1c侧具有设在使用端1a侧的轴承部41和将作为一端部的中央部421与上述轴承部41能转动地联接起来的轴部42。轴承部41在上述基部1的底面1c侧,设置在沿着使用端1a侧的长度方向上,且下方开口,横断面略呈U字形状。轴部42通过将金属棒零件整体略呈U字形状地折弯而成,如上所述中央部421能转动地插入在上述轴承部41里。并且,该轴部42,使从上述中央部421的左右两端部略呈直角地弯曲而成的左右部422的前端部422a,进一步在大约沿着上述手腕支架部2的底面弯曲,使该前端部422a能转动地插入在上述手腕支架部2的底面设置的轴承部21。而且,在上述中央部421的长度方向的大约中央位置,设有弯曲成大约呈U字形状的突出部423。
而且,该退避机构4,还具有可以使上述手腕支架部2保持在退避位置S的保持手段7。
保持手段7,如图9~图11所示,在上述基部1在横卧位置P时允许上述退避机构4的轴部42的转动动作的同时,在上述基部1在立起位置Q时禁止上述轴部42的转动动作而使上述手腕支架部2保持在退避位置S。该保持手段7,在上述基部1取横卧位置P和立起位置Q时,分别采取允许上述退避机构4的转动动作的转动允许位置T和禁止上述退避机构4的转动动作的转动禁止位置U,其具有设置成可以在该转动允许位置T和转动禁止位置U之间移动的移动部71和根据将上述基部1放在横卧位置P或立起位置Q,引导上述移动部71向转动允许位置T或转动禁止位置U移动的引导部73。
移动部71,插入在上述基部1上设置的上述条状体18中形成的凹槽16内,设置成可以在上述转动允许位置T和转动禁止位置U之间滑动。该移动部71,由左右侧壁711、在该等左右侧壁711的下半部与前端部侧连接的前壁712和在该前壁712上端部侧一体形成并连接上述左右侧壁711的上下方向大约中央位置的水平壁713而构成。而且,将上述左右侧壁711的上半部间形成的空间当作允许上述退避机构4的轴部42在上述手腕支架部2的使用位置R与退避位置S之间转动的转动允许空间714的同时,使上述前壁712,在上述转动禁止位置U顶住上述退壁机构4的一部分作禁止其转动的壁部。如图10所示,上述转动允许空间714,在转动允许位置T,为允许上述退避机构4的轴部42的突出部423的转动动作而位于其转动轨迹之上,又如图11所示,在转动禁止位置U,为禁止上述退壁机构4的转动动作而取脱离转动轨迹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上述前壁712,在上述转动禁止位置U,与上述条状体18的里面18a一起,以夹住的形式顶住上述轴部42的突出部423,禁止上述退壁机构4的轴部42的转动动作。
引导部73,在上述基部1的底面1c,能转动地设置在使用端1a侧,如图10所示,当使上述基部1在横卧位置P时,一端部731a侧被桌面t1挤压而使上述移动部71向可以使它移向转动允许位置T的方向转动,又如图11所示,当使上述基部1在立起位置Q时,一端部731a侧脱离来自桌面T1的压力的同时,借助作为施力零件的螺旋弹簧74的弹力,使上述移动部71向移向转动禁止位置U的方向移动。具体地讲,如图9~图11所示,该引导部73具有,在大约中央部含有开口731c的引导部本体731、设在上述引导部本体731的一端部731a侧的操作部732、设在上述引导部本体731的另一端部731b侧的突出部733、在上述引导部本体731的外表面能转动地安装在从宽度方向上的大约中央部向外突出且设在上述基部1的使用端1a侧上的轴承部17上的左右一对转动轴734和形成上述开口731c的从左右内侧面向内侧突出的左右一对轴部735。
螺旋弹簧74是这样构成其左右两端部紧邻处缠绕在上述引导部73的轴部735上,其左右两端部抵住上述引导部73,同时将略呈U形弯曲的中央部741插入设置在上述移动部71的前壁712上的孔部712a而保持,且随着上述引导部73的转动动作可以与上述移动部71一起移动。
即,该保持手段7,如图10所示,使上述基部1在横卧位置P时,由于上述引导部73的操作部732被桌面t1挤压,上述引导部73和螺旋弹簧74使上述移动部71向使它移向转动允许位置T的方向转动。然后,在该转动允许位置T,由于上述转动允许空间714位于上述轴部42的突出部423的转动轨迹上,使得上述轴部42可以转动,进而可使上述手腕支架部2从使用位置R移向退壁位置S。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使上述基部1在立起位置Q时,由于上述引导部73的操作部732摆脱了上述桌面t1的压力,产生了上述螺旋弹簧74要恢复原状的弹力作用,因此上述引导部73使上述移动部71向移向转动禁止位置U的方向转动。然后,在该转动禁止位置U,由于上述前壁712与上述的条状体18的里面18a一起以夹住的形式抵住上述轴部42的突出部423,因此上述轴部42的转动动作被禁止,进而使得上述手腕支架部2保持在退避位置S。
如图5、图12和图13所示,第1调节机构5,对称地设置于上述基部1的左右两端侧,具有可以沿相对上述基部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1调节机构本体51和支持该第1调节机构本体51可以沿相对上述基部1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手段8。
第1调节机构本体51,具有可以放置上述键盘K的放置部511和在该放置部511的外侧从上表面向上突出的条状体512,并由该条状体512禁止上述键盘K在左右方向移动。
滑动手段8,具有设置在上述基部1侧作为滑动凹部的第1、第2的滑动凹槽81、82、从上述调节机构本体51向内侧方向伸出并各沿着长度方向在上述第1、第2的滑动凹槽81、82内滑动的第1、第2的滑动体83、84和设置在上述第1滑动体83与基部1之间决定调节机构本体51相对于上述基部1的位置的位置调整部85。
第1滑动凹槽81,在上述基部1的底面1c,设置在使用端的相反端1b侧且呈凹状,第2滑动凹槽82,在上述基部1的底面1c,设置在使用端1a侧且呈筒状。
第1滑动体83,在横卧位置P,从上述第1调节机构本体51的后端部51a向内侧方向伸出且呈薄板状,并且滑动可能地插入在上述第1滑动凹槽81内。第2滑动体84,在横卧位置P,从上述第1调节机构本体51的前端部51b向内侧方向伸出且横断面略呈L字形状,并且滑动可能地插入在上述第2滑动凹槽82内。
位置调整部85,具有在上述基部1侧沿长度方向并设的复数的凹部851和在上述第1滑动体83上设置的与上述凹部851选择性地相结合的爪体852。爪体852,从,以前端部832a侧作为自由端设在上述第1滑动体83的内端侧开口831中的可弹性变形的舌片83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另外,图13中的符号853所示部分是,防止上述第1滑动体83从第1滑动凹槽81中脱离的挡止装置。
然后,为了对应放置于上述基部1上的键盘K的长度尺寸,使上述第1调节机构本体51在长度方向上滑动的同时,在适当的位置使上述爪体852与上述位置调整部85的凹部851相对应而决定位置。
如图5、图14和图15所示,第2调节机构6,设置于上述基部1的使用端的相反端1b侧,具有可以沿上述基部1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第2调节机构本体61和支持该第2调节机构本体61可以沿上述基部1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手段9。
第2调节机构本体61,是一个长度方向与上述基部1的长度方向大约一致的俯视略呈长方形状的物体,底面有起补强作用的复数的肋材呈格子状突起。
滑动结构9,具有在上述基部1侧设置的左右一对的作为滑动凹部的滑动凹槽91和、从上述调节机构61向内侧伸出并在上述滑动凹槽91内沿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体92和、上述滑动体92和基部1之间设置的针对上述基部1决定调节机构本体61的位置的位置调整部93。
滑动凹槽91,是设置在上述基部1的底面1c的使用端的相反端1b侧的左右一对凹状物。
滑动体92是,在上述基部1的横卧位置P从上述第2调节机构本体61的左右两端部附近向使用端1a侧伸出的薄板状物体,并滑动可能地插入在上述滑动凹槽91中。该滑动体92,与上述第2调节机构本体61一体成形,且底面侧有复数的具有补强作用的肋材呈格子状突起。
位置调整部93,具有沿上述基部1侧宽度方向并设的复数的凹部931和设置在上述滑动体92且选择性地与上述凹部931卡合的爪体932。爪体932,从设置在上述滑动体92的内端侧的开口921中且以前端部922a侧为自由端的可弹性变形的舌片922的下侧向下方突起。而且,图14中的符号854所示的是,从上述滑动体92向下方切起的切起片,在规定位置顶住形成上述滑行凹槽91的底壁911从而防止上述滑动体92脱离上述滑动凹槽91的起挡止作用的物体。
然后,为了对应放置于上述基部1上的键盘K的宽度尺寸,使上述第2调节机构本体61沿宽度方向滑动的同时,在适当的位置使上述爪体932与位置调整部93的凹部931卡合而决定位置。
下面,参照图1、图2和图6~图11,对上述键盘支承装置A的一个使用例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键盘K进行输入作业时,如图1和图6所示,使上述的基部1相对于桌面t1采取大约水平的横卧姿势P。此时,手腕支架部2位于上述键盘K的使用端侧的使用位置R,如图1所示,使用者将手的一部分放在上述手腕支架部2的状态下在上述键盘K上进行输入作业。
另外,在不使用键盘时为了做书写文件等其他办公工作而想确保桌面t1宽绰时,首先,利用退避机构4将手腕支架部2从使用位置R退避到退避位置S。具体地讲,如图7和图10所示,使上述轴部42相对于轴承部41,按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上述的手腕支架部2从使用位置R,向着放置在上述基部1上的键盘K的上方移动。这时,上述保持手段7的移动部71位于转动允许位置T,而且由于上述移动部71在转动允许空间714内移动,上述退避机构4的轴部42的突出部423,可以从图10中实线表示的位置向图中虚线表示的位置转动。
接着,将上述基部1向上抬起,使其底面1c离开桌面t1,由于上述支撑机构3的螺旋弹簧33施加使左右的支撑脚31朝离开上述基部1的底面1c的方向移动的力,上述支撑脚31,如图8所示,离开上述基部1的底面1c与上述连接轴32一起变形为起支架作用的形状。若以此状态将上述连接轴32大约沿着桌面t1放置,就可以使上述基部1相对于桌面t1保持在呈倾斜状的立起位置Q。另外,这时,上述保持手段7的引导部73,由于摆脱了作用于上述操作部732的桌面t1的压力,在上述螺旋弹簧74的要恢复原状的弹力作用下从图11中虚线表示的位置向实线表示的位置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上述移动部71移向转动禁止位置T。上述移动部71位于转动禁止位置T时,上述退避机构4的轴部42,如图11所示,由于其突出部423被夹在条状体18的内面18a和上述前壁712之间而其转动动作被禁止。因此,手腕支架部2,如图8所示,在与上述基部1相对面的位置,在与该基部1间夹入键盘K的状态下,由上述保持手段7保持。
若是这样的结构体,在使用键盘K时,将该键盘K由上述基部1支撑在横卧位置P的状态下,如果将手的一部分放在手腕支架部2进行输入工作,就可以使输入工作轻松的同时哪怕做长时间输入工作也很难感到疲劳和肩部酸痛等。而在不使用键盘K或希望扩大桌面t1的使用空间时,如果使上述基部1在托住键盘K的状态下保持在立起位置Q,与在横卧位置P时相比,减小了键盘K相对于桌面t1的占有面积从而可以使工作空间扩大。而且,与此同时,手腕支架部2也与上述基部1一起立起于桌面t1上可以帮助减少桌面t1占有面积。
由于手腕支架部2,借助于上述退避机构4,可以在位于上述键盘K的使用端侧的使用位置R和与上述基部1相对并与该基部1之间可以夹入键盘K的退避位置S之间移动,而且上述退避机构4具有可以将上述手腕支架部2保持在上述退避位置S的保持手段7,因此,在基部1的立起位置P,可以有效防止键盘的掉落和倾倒。
由于退避机构4,通过转动动作使上述手腕支架部2从使用位置R移动到退避位置S,所以可以使手腕支架部2从使用位置R平滑地移动到退避位置S。
由于退避机构4,是设置于上述基部1的轴承部41和设置在手腕支架部2并将其中央部421能转动地联接在上述轴承部41上的轴部42,因此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做平滑的移动动作。
由于保持手段7,在上述基部1在横卧位置P时允许上述退避机构4的转动动作,在上述基部1在立起位置Q时禁止上述退避机构4的转动动作而使上述手腕支架部2保持在退避位置S,因此,防止了当手腕支架部2保持在退避位置S等时该手腕支架部2的误转动,在立起位置Q又确保上述手腕支架部2保持在退避位置S,可有效防止键盘K的掉落及倒伏。
保持手段7,当上述基部1在横卧位置P时,取允许上述退避机构4的转动动作的转动允许位置T,当上述基部1在立起位置Q时,取禁止上述退避机构4的转动动作的转动禁止位置U;具有可以在这些转动允许位置T与转动禁止位置U之间移动的移动部71和根据使上述基部1取横卧位置P或取立起位置Q,可以引导上述移动部71向转动允许位置T或转动禁止位置U移动的引导部73;上述引导部73,在上述基部1位于横卧位置P时因一端部731a被桌面t1挤压而转动从而引导上述移动部71可以向转动允许位置T移动,而在上述基部1位于立起位置Q时因一端部731a侧摆脱了来自桌面t1的压力的同时,利用螺旋弹簧74的弹力而转动从而引导上述移动部71可以向转动禁止位置U移动,所以在横卧位置P,将基部1大约水平地放置在桌面t1,上利用桌面t1的压力可以自动地将移动部71移向转动允许位置T的同时,在立起位置Q,使基部1离开桌面t1立起而自动地摆脱来自桌面t1的压力的同时,利用螺旋弹簧74的弹力可以使移动部71移向转动禁止位置U。
由于支撑机构4,在横卧位置P,大约沿着上述基部1的底面1c设置成折叠状的同时,在立起位置Q,离开上述基部1的底面1c,位于上述基部1和桌面t1之间变成起支架作用的形状,所以在横卧位置P不妨碍使用者的输入操作,在立起位置Q又可以确保上述基部1保持立起状态。
支撑机构4,具有将一端部31a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基部1的使用端的相反端1b侧的支撑脚31和向上述支撑脚31施加向上述基部1的底面1c离开的方向移动的力的螺旋弹簧33,因此,若将上述基部1从桌面t1向上提起,上述螺旋弹簧33的弹性力发生作用,使上述支撑脚31自动离开上述基部1的底面1c变成可以起支架作用的形状。
因具备可以对应键盘K的长度和宽度尺寸而调整基部1的长度及宽度的第1、第2调节机构5、6,所以也可以很好地对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各种键盘K。
第1、第2调节机构5、6,因具有第1、第2调节机构本体51、61和,支持调节机构本体51、61可以沿相对上述基部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手段8、9,所以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对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各种键盘K。
滑动手段8、9,因具有在上述基部1上设置的滑动凹槽81、82、91和设置在调节机构本体51、61侧且在上述滑动凹槽81、82、91内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体82、83、92和在上述滑动体82、92与基部1之间设置的针对上述基部1决定滑动体82、92位置的位置调整部85、93,这样不但以简单的结构使调节机构本体51、61很好地滑动,也可以在规定的位置作确定位置等的位置调整。
位置调整部85、93,由于具有设置在上述基部1侧的复数的凹部851、931和设置在滑动体82、92侧的与上述凹部851、931选择性卡合的爪体852、932,因此可以以简单的结构确保位置决定无误。
另外,于本发明的结构,当然不只局限于以上说明的内容。例如,退避机构,不限于只通过使如上所述的手腕支架部做转动动作而从使用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使上述手腕支架部做大约直线的滑动从使用位置移动到待避位置的方式。另外,也可以将手腕支架部设计成两层结构,退避时使其一部分回转或滑动至由手腕支架部可以盖住键盘全体的位置而起键盘罩的作用。其他结构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形。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上说明的结构实施,可以达到下述的效果。
即,本发明,具有支撑上述基部相对于桌面取大约水平的横卧位置和取相对于上述桌面立起的立起位置的支撑机构和在上述基部采取立起位置时,使上述手腕支架部相对于上述桌面立起的同时退避到不妨碍上述基部立起动作的位置的退避机构,因此,在使用键盘时,通过利用手腕支架部可以很好地进行长时间的输入操作的同时,在不使用时,可以确保桌面的使用空间,而很好地进行书写文件等其他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键盘支承装置,包括可以放置键盘的基部和可以放置使用者的手的一部分的手腕支架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可以使上述基部取相对于桌面大约水平的横卧位置和相对于上述桌面立起的立起位置的支撑机构和当上述基部取立起位置时,使上述手腕支架部相对于桌面立起的同时退避到不妨碍上述基部立起动作的位置的退避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手腕支架部,可以通过上述退避机构,在位于上述键盘的使用端侧的使用位置,与面对上述基部并与该基部间可以夹入键盘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且上述退避机构具有可以使上述手腕支架部保持在上述退避位置上的保持手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退避机构,通过做转动动作使上述手腕支架部从使用位置移向退避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退避机构为,在上述基部或手腕支架部的任意一方设置的轴承部和设置在另一方且其一端部侧能转动地与上述轴承部组合的轴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手段,当上述基部在横卧位置时允许上述退避机构的转动动作的同时,当上述基部在立起位置时禁止上述退避机构的转动动作使上述手腕支架部保持在退避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手段,当上述基部在横卧位置时取允许上述退避机构的转动动作的转动允许位置,而且当上述基部在立起位置时取禁止上述退避机构的转动动作的转动禁止位置,并具有设置为可以在这些转动允许位置与转动禁止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部和根据使上述基部取横卧位置或立起位置可以引导上述移动部移向转动允许位置或转动禁止位置的引导部,上述引导部,当上述基部在横卧位置时,由于一端部侧被桌面挤压而转动,从而引导上述移动部可以移向转动允许位置,同时,当上述基部在立起位置时一端部侧摆脱来自桌面的压力的同时,利用施力零件的力量而转动从而引导上述移动部可以移向转动禁止位置。
7.如权利要求6记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部具有在转动允许位置为可以允许上述退避机构的转动动作而位于转动轨迹上,在转动禁止位置为可以禁止上述退避机构的转动动作而取脱离转动轨迹的位置的转动允许空间和在上述转动禁止位置顶住上述退避机构的一部分禁止其转动动作的壁部。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机构,在横卧位置大约沿着上述基部底面呈折叠状配置,在立起位置离开上述基部的底面而位于上述基部和桌面之间起到支架的作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机构,具有一端部侧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基部的使用端的相反端侧的支撑体和使上述基部取立起位置时向上述支撑体施加从上述基部的底面朝离开方向移动的力的施力零件。
10.如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对应键盘的长度或宽度尺寸的一方,可以变更基部的长度或宽度尺寸的调节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机构,具有调节机构本体和支撑该调节机构本体可以相对于上述基部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手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手段,具有设在上述基部或上述调节机构本体的任意一方的滑动凹部、设在另一方并在上述滑动凹部内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体和设在上述滑动体和基部之间相对上述基部确定滑动体位置的位置调整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键盘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调整部,具有设置在上述基部或滑动体的任意一方上的复数的凹部和设在另一方并与上述凹部选择性卡合的爪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用键盘时,可以很好地进行长时间的输入操作的同时,不使用键盘时,确保桌面的使用空间,也可以使书写文件等其他办公工作很好地进行的键盘支承装置。其是具有可以放置键盘K的基部1和,可以放置使用者的手的一部分的手腕支架部2的键盘支承装置A,而且它还具有支撑可以使基部1相对于桌面t1采取大约水平的横卧位置P和相对于桌面t1立起的立起位置Q的支撑机构3和基部1采取立起位置Q时,使手腕支架部2相对于桌面t1立起的同时退避到不妨碍基部1的立起位置的退避机构4。
文档编号A47B21/00GK1419874SQ0212093
公开日2003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6日
发明者秋山弘昭 申请人:国誉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