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46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床,特别是一种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
但是,由于习知床1a只有一处倾动部1b1,故即使该床1a处于靠背可调状态,对使用于观赏电视或用餐而言,其头部亦常需稍微离开寝台面1b,甚至有倾起的必要,因此必须进一步改善习知的床。
本发明包括床框体及配置于床框体上并形成寝具承载面的寝具承载框;寝具承载框包括静止基部及与基部枢接的第一倾动部、枢设于第一倾动部的另一端的第二倾动部及装设于框体上承载框驱动部;第二倾动部与驱动其倾起以构成展开状态、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的承载框驱动部连接。
其中承载框驱动部包括臂体、连接环及驱动器;臂体内端部系枢接在第一床框体侧以在其纵向垂直面内任意摆动;连接环枢设于臂体外端部及第二倾动部之间,以使臂体与第二倾动部背面形成可任意弯曲的连接。
床框体为由第一、二床框体及两端与第一、二床框体枢接的连接件构成的可折叠成倒V字形的折叠床框体;寝具承载框的基部系由固定于第二床框体上的主体部及固定于第一床框体上副体部构成;承载框驱动部的臂体装设于第一床框体侧。
寝具承载框的第一、二倾动部相向端以铰链件枢接;铰链件系由分别固定于第一、二倾动部并以其相向端部形成藉由枢轴枢接的第一、二铰链片构成;于铰链件上设有藉以限制第一、二铰链片最大弯曲角度的限位结构。
铰链件第一、二铰链片之间设有使第一、二铰链片随时保持向弯曲侧弹张的弹性的弹簧。
连接环系枢设于臂体外端部及第二铰链片之间。
第一倾动部与第二倾动部上侧固设由塑胶垫材构成且由被套包覆的寝具,铰链件系配置于被套内部。
由于本发明包括床框体及配置于床框体上并形成寝具承载面的寝具承载框;寝具承载框包括静止基部及与基部枢接的第一倾动部、枢设于第一倾动部的另一端的第二倾动部及装设于框体上承载框驱动部;第二倾动部与驱动其倾起以构成展开状态、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的承载框驱动部连接。本发明设有基部、第一倾动部、第二倾动部及承载框驱动部,藉由承载框驱动部的驱动,使本发明基部可保持与第一、二倾动部的寝具承载面形成同一平面的展开状态;基部与第一倾动部的寝具承载面位于同一平面,而第二倾动部相对第一倾动部相对倾起的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第二倾动部与第一倾动部形成弯曲的弯曲状态下,第一倾动部相对基部倾起的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与只能部分倾起调整的习知结构相比较,本发明可进一步形成多样用途;特别是,在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下,由于第二倾动部更可对倾动的第一倾动部作进一步的弯曲,亦即在第二倾动部支持使用者的头部时,或在第一倾动部支持使用者的背部时,或是看电视、读书、用餐时,缘有助于使用者获得最舒适的靠背可调状态,因此可大幅提高本发明的用途。不仅可调靠背,而且提高使用舒适度,从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侧视图(折叠状态)。
图3、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侧视图(展开状态)。
图4、为本发明铰链件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铰链件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寝具承载框调整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驱动器装设状态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驱动器动作示意图(水平展开状态)。
图10、为本发明驱动器动作示意图(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
图11、为本发明第一、二倾动部枢接部结构示意剖视图(小型铰链件)。
图12、为本发明铰链件结构示意俯视图(小型铰链件)。
图13、为本发明铰链件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小型铰链件)。
图14、为本发明铰链件结构示意侧视图(小型铰链件、展开状态)。
图15、为本发明铰链件结构示意侧视图(小型铰链件、靠背调整状态)。
图16、为本发明铰链件结构示意俯视图(小型铰链件)。
图17、为本发明结构示意立体图(第二脚架装设在第一床框体上)。
图18、为习知折叠床结构示意侧视图。
第一床框体2系位于承载使用者上半身位置,其包括由框材弯折形成略呈匚形或矩形的主框2a及数条一体固设于主框2a上的补强肋条2b、2c构成。第一床框2的长度实际上系约为本发明长度的一半,第一床框体2呈匚形主框2a开放侧端部藉由插销等枢接件与两连接件6一端枢接;第一床框体2自由端分别朝下、上延设底端组设脚轮20的第一脚架21及配设有加工完成饰面的止挡板22。
第二床框体3包括由框材弯折形成略呈匚形或矩形的主框3a及数条一体固设于主框3a上的补强肋条3b、3c构成。第二床框3的长度与第一床框体2相同,约为本发明长度的一半。第二床框体3呈匚形主框3a开放侧端部藉由插销等枢接件与两连接件6另一端枢接;第二床框体3自由端藉由插销1P2枢设呈⊥形并可任意摆动的第二脚架25,于第二脚架25底端前、后方组设一对脚轮24。
两连接件6系固设于沿本发明横向延设的连接杆29两端,并于连接杆29两端向下延设藉以提高本发明呈水平状态时稳定性的中间支架27。中间支架27与第一、二床框体2、3之间分别组设弹簧30。
如此,由于本发明第一、二床框体2、3分别枢接于两连接件6两端,令第一、二床框体2、3可任意弯曲而共同形成倒V字形收藏状态。即本发明可由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折叠成如图2所示的呈倒V字形垂直状态的折叠状态,达到可任意折叠且便于收藏而不占空间。
再者藉由弹簧30可减少折叠时操作施力,且提高操作上的方便性。
如图2所示,本发明可藉由将第一床框体2拉起,且使第一床框体2往第二床框体3靠近而予以完成将本发明折叠成垂直状态。此时,第二床框体3藉由插销1P2系相对静置于地面的第二脚架25枢转成垂直状态。
如图1所示,寝具承载框4系配置于第一、二床框体2、3上,其包括静止基部7、第一倾动部9及第二倾动部10。
基部7系由固定于第二床框体3上的主体部7A及长度短于主体部7A且固定于第一床框体2上副体部7B构成。
主体部7A系为长度与第二床框体3长度相同且稍宽的矩形,其系由框体7A1、固设于框体7A1上藉以提高主体部7A坚固性的数条补强肋条7A3及为金属网状保持材7A2构成。框体7A系由管材弯曲成矩形。保持材7A2系配置在框体7A1所圈围的空间,其上以黏着剂黏着矩形人造橡胶,并形成可承载寝具的寝具承载面1m,以承载由海棉、人造橡胶及其他塑胶垫材形成的寝具。主体部7A藉由螺栓一体固设于第二床框体3上。
如图3所示,副体部7B系由框体7B1、固设于框体7B1上藉以提高副体部7B坚固性的数条补强肋条7B3及为金属网状保持材7B2构成。框体7B系由管材弯曲成矩形。保持材7B2系配置在框体7B1所圈围的空间且可承载寝具。副体部7B系藉由螺栓一体固设于第一床框体2上。
第一倾动部9系由框体9a、固设于框体9a上藉以提高第一倾动部9坚固性的补强条9c及为金属网状保持材9b构成。框体9a系由管材弯曲成横长矩形。保持材9b系配置在框体9a所圈围的空间且可承载寝具。第一倾动部9靠近基部7侧端部9i藉由插销1P1可任意摆动地与副体部7B枢接,以使第一倾动部9形成可相对基部7任意弯曲。第一倾动部9亦可枢接于第一床框体2上。第一倾动部9于水平状态时,系承载在第一床框体2的主框2a上。
第二倾动部10系由框体10a、固设于框体10a上藉以提高第二倾动部10坚固性的补强条10c及为金属网状保持材10b构成。框体10a系由管材以较小长度结合成横长矩形。保持材10b系配置在框体10a所圈围的空间且可承载寝具。如图3所示,第二倾动部10则呈可任意弯曲枢设于第一倾动部9的另一侧端部。即第一倾动部9及第二倾动部10系藉由铰链件11枢接。
如图3所示,铰链件11系由分别固定于第一倾动部9及第二倾动部10上并以其相向端部12i、13i形成藉由枢轴14枢接的第一、二铰链片12、13构成。
如图4、图5所示,第一铰链片12系由基片12a及由基片12a上缘部略呈直角弯曲延设的组配片12b构成。基片12a设有供枢轴14穿过的支持孔15。第一铰链片12以组配片12b固设于第一倾动部9上。组配片12b上设有两安装孔16,藉由选择穿设于安装孔16内螺栓将第一铰链片12装设在第一倾动部9的补强条9c下面。
第二铰链片13系由基片13a及由基片13a上缘部略呈直角弯曲延设的组配片13b构成。基片13a设有供枢轴14穿过的支持孔18及设置于外端的通孔13c。第二铰链片13以组配片13b固设于第二倾动部10上。组配片13b上设有两安装孔17,藉由选择穿设于安装孔17内螺栓将第二铰链片13装设在第二倾动部10的补强条10c下面。
枢轴14形成螺纹部14a,其外径对应并小于第一、二铰链片12、13上支持孔15、18以能贯穿支持孔15、18,于枢轴14螺纹部14a装设防止脱落的螺母14b。
分别固定于第一倾动部9及第二倾动部10上铰链件11的第一、二铰链片12、13的相向端部12i、13i藉由枢轴14枢接成一体且可任意摆动。再者,枢轴14上系插入藉以提供弹性的线圈弹簧19。线圈弹簧19的一端部系抵接于第一铰链片12组配片12b下面,其另一端系抵接于第二铰链片13组配片13b下面,以使第一、二铰链片12、13随时保持向弯曲侧弹张的弹性。
如图5所示,铰链件11上设有藉以限制第一、二铰链片12、13最大弯曲角度的限位结构40。限位结构40由分别设置于第一(或二)铰链片12(13)上的曲率中心与枢轴14中心重合的圆弧状导引槽41及凸伸于第二(或一)铰链片13(12)上并滑动插置于圆弧状导引槽41内的导销42构成。
如图4所示,限位结构40导引槽41限制导销42于其内最大移动角度,藉以限制第一、二铰链片12、13相对弯曲的最大弯曲角度α,第一、二铰链片12、13的最大弯曲角度α为10°~30°,较佳为15°~25°,最佳为20°左右。
限位结构40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状态,亦即只要可限制第一、二铰链片12、13最大弯曲角度的结构即可。换言之,只要可限制第一倾动部9及第二倾动部10最大弯曲角度者的各种形态皆可选择使用。如图4所示,亦可于第二铰链片13上向第一铰链片12突设限位销45。当第一、二铰链片12、13的弯曲角度形成预定角度时,可藉由限位销45选择抵接于第一铰链片12下侧,其亦可在限制第一、二铰链片12、13的弯曲角度条件下,作各种形态的变化。
如图6所示,驱动部1D系驱动配置于第一、二床框体2、3上的寝具承载框4呈各种形态1、展开状态1S1基部7与第一倾动部9及第二倾动部10上的寝具承载面1m位于同一平面的展开状态1S1,即指在承载寝具时,实际上不会感觉到高度差的程度,且系包含因寝具所产生的5~20mm程度的高度差;在展开状态1S1下,本发明的寝台实际上系呈水平状,其主要系适用于睡眠状态。
2、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2基部7与第一倾动部9的寝具承载面1m位于同一平面,第二倾动部10相对第一倾动部9形成倾起的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2;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2因只有第二倾动部10倾动,因此适合使用于稍微倾起头部的横躺状态。再者该状态下,因只有第二倾动部10弯曲,藉由限位结构40将其最大弯曲角度限制在20°左右。
3、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3在第二倾动部10相对第一倾动部9形成弯曲的弯曲状态下,第一倾动部9相对基部7形成的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3,即其包含第二倾动部10相对第一倾动部9及第一倾动部9相对基部7倾起的各种状态,如图6所示,其最大倾起角度θ较佳为60°。于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3中第一倾动部9与第二倾动部10实际上系一边维持最大弯曲角度一边倾起,但并不只限定于这种状态,其亦可为一边变化第一倾动部9与第二倾动部10的弯曲角度一边倾起。
如图7所示,本发明较佳系使第一、二倾动部9、10的长度与第一倾动部9的弯曲角度形成最佳状态,以配合使用者的腰部及颈部而弯曲第一、二倾动部9、10,以提供于读书或观赏电视等最舒适靠背可调状态。较佳使第一倾动部9的两枢支点间的距离约为280~320mm。第二倾动部10枢支点到端部间的长度约为260~320mm。
如图1、图3、图8所示,承载框驱动部1D系包括臂体51、连接环52及驱动器53。臂体51内端部51a系枢接在第一床框体2侧以在本发明纵向垂直面内任意摆动,连接环52枢设于臂体51外端部51b与固定于第二倾动部10补强条10c下面第二铰链片13基片13a之间,以使臂体51外端部51b与第二倾动部10背面形成可任意弯曲的连接。驱动器53则装设在第一床框体2上,且可驱动臂体51倾动。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床框体2的主框2a上装设一对藉以横向枢设可任意转动转轴55的轴承片54。且臂体51内端部51a系固设于转轴55上。
如图3所示,连接环52的一端部系枢接于臂体51外端部51b上,以可任意转动,其另一端则枢接于铰链件11第二铰链片13基片13a上。
如图8所示,驱动器53系由本体部53a及杆体53b构成的电动式汽缸。本体部53a设有电动机。杆体53b与电动机连接并藉由电动机的正反转而相对本体部53a任意伸出、缩入。驱动器53的本体部53a系藉由支撑片57枢接于第一床框体2补强肋条2b上以于垂直面内任意倾动。驱动器53的杆体53b前端系与固定于转轴55上的托架58枢接。当驱动器53电动机驱动杆体53b伸缩时,即带动转轴55转动,进而经转动的转轴55带动臂体51于垂直面内倾动。
如图9、图10所示,藉由设置于铰链件11第一、二铰链片12、13之间的限位结构40可限制第一、二倾动部9、10之间的最大弯曲角度禁止驱动器53侧臂体51的返回,因此,实际上构成限定连锁。亦即缩短驱动器53的杆体53b,且藉由使臂体51于图中向逆时针方向倾动,即可使第二倾动部10倾起。此时,第一倾动部9系由于其本身的重量而可保持水平状态,因此,可取得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2。再者,此时,枢接第一倾动部9与第二倾动部10的铰链件11上,由于具备线圈弹簧19可使第一倾动部9与第二倾动部10随时向弯曲侧弹张,因此,可只使第二倾动部10圆滑地倾起。
特别是于本发明有限空间上设置承框驱动部1D时,如图9所示,为了获得较大的靠背可调状态,驱动器的53杆体53b与托架58的夹角容易变小。此时,因沿着杆体53b所产生的驱动力1f使臂体转动的转向力1fb变小,而容易损及臂体51倾动动作的圆滑性,但是藉由设置于铰链件11上的线圈弹簧19使第一、二铰链片12、13向弯曲侧扩张时,可防止上述缺点,使展开状态1S1到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2可平滑地进行。
臂体51逆时针方向倾动时,藉由限位结构40使第二倾动部10与第一倾动部9达到最大弯曲角度,进而再藉由臂体51的倾动,在第二倾动部10相对第一倾动部9弯曲的状态下,使第一倾动部9相对基部7倾起,从而形成可连续变化成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3。
再者藉由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3使杆体53b延伸,则又可自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3连续变化成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1S2及水平展开状态1S1。
如图11所示,第一、二倾动部9、10上系固设由人造橡胶等塑有垫材构成的寝具1C,且第一、二倾动部9、10与寝具1C系由被套1K上下一体地包覆。而且藉由被套1K使铰链件11的第一、二铰链片12、13分别装设在第一、二倾动部9、10上。
如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第一、二倾动部9、10系由配置在其相向端部的更小型的铰链件60枢接。铰链件60系由第一铰链片61、第二铰链片62及枢接第一、二铰链片61、62的枢轴63构成,第一铰链片61固设在第一(或二)倾动部9(或10)的端部,而第二铰链片62则固设在第二(或一)倾动部10(或9)的端部。
如图12、图16所示,第一铰链片61系以焊接方式固设于第一倾动部9的框体9a上。如图13所示,第一铰链片61系由沿第一倾动部9框体9a形成的基片61a及自基片61a朝垂直于第二倾动部10框体10a延设的一对支持片61b构成。一对支持片61b上分别设有两供枢轴63插入的通孔67及两曲率中心与通孔67中心重合的圆弧状导引槽66,并于一支持片61b内侧突设突片61c。
如图12、图16所示,第二铰链片62系以焊接方式固设于第二倾动部10的框体10a上。如图13所示,第二铰链片62系由沿第二倾动部10框体10a形成的基片62a及自基片62a朝垂直于第一倾动部9框体9a延设并位于第一铰链片61一对支持片61b之间的组配片62b构成。组配片62b上设有与第一铰链片61上通孔67及导引槽66相对应并分别供枢轴63及导引轴65插入的两通孔69、70,并于组配片62b侧突设与第一铰链片61支持片61b上突片61c相对应的突片62c。
第一、二铰链片61、62分别藉由穿设于其通孔67、69内的枢轴63枢接,并藉由穿设于导引槽66及通孔70内的导引轴65进一步形成限位结构,藉以使第一倾动部9与第二倾动部10任意弯曲并限制其最大弯曲角度。
承载框驱动部1D的连接环52枢设于臂体51外端部51b与固定于第二倾动部10补强条10c下面装设件71之间,以使臂体51外端部51b与第二倾动部10背面形成可任意弯曲的连接。
如图16所示,第一、二铰链片61、62之间设有线圈弹簧19a,且藉由线圈弹簧19a使第一、二铰链片61、62向弯曲方向弹张。线圈弹簧19a系扣止于设置于第一、二铰链片61、62的突片61c、62c上。
如图14、图15所示,第一倾动部9与第二倾动部10上侧固设由塑胶垫材构成且由被套1K包覆的寝具1C,因此铰链件60系配置于被套1K内部。此种形态中,在被套1K内部已枢接第一、二倾动部9、10,因此其更可提高寝具承载框4形状的稳定性,使其搬运更为容易,且可提高第一、二床框体2、3装设时的作业性。
如图17所示,前后具脚轮24的第二脚架25系装设在第一床框体2侧,且第一脚架21系装设在第二床框体3上。折叠时,先保持配置承载框驱动部1D的第一框床体2静止不动,由于可将较轻的第二床框体3提起并往第一床框体2侧靠近,因此可更省力地进行折叠。
承载框驱动部1D具有一个驱动器53,亦可使用两个以上的驱动器53。再者更可变更连接接机构的构成,进而构成不进行折叠的普通固定式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设有基部、第一倾动部、第二倾动部及承载框驱动部,且基部可变化形成寝具承载框,并与第一、二倾动部的寝具承载面形成同一平面的展开状态;基部与第一倾动部的寝具承载面位于同一平面,而第二倾动部相对第一倾动部相对倾起的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第二倾动部与第一倾动部形成弯曲的弯曲状态下,第一倾动部相对基部倾起的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因此,与只能部分倾起调整的习知结构相比较,本发明可进一步形成多样用途。特别是,在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下,由于第二倾动部更可对倾动的第一倾动部作进一步的弯曲,亦即在第二倾动部支持使用者的头部时,或在第一倾动部支持使用者的背部时,或是看电视、读书、用餐时,缘有助于使用者获得最舒适的靠背可调状态,因此可大幅提高本发明的用途。
再者,由于本发明的寝具承载框系设置于床框体上,且承载框驱动部包括臂体、连接环及驱动器,臂体可床框体纵向垂直面内任意摆动,且内端部系枢接于床框体侧,连接环使臂体与第二倾动部的背面形成可任意弯曲的连接,而装设于床框体上的驱动器可使臂体形成倾动,因此本发明以简单的操作即可连续切换展开状态、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及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
当本发明床框体由可任意弯曲成倒V字形的折叠状态收藏时,可减少体积,以提高本发明收藏性。
由于第一、二倾动部系藉由铰链件枢接,铰链件系由第一、二铰链片及枢轴构成,第一、二铰链片系分别固定于第一、二倾动部上并以其相向端枢接,并藉由限位结构限制其最大弯曲角度,因此,选择将第二倾动部慢慢提起时,第二倾动部弯曲角度限制后,可与第一倾动部共同形成倾动。因此,可使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平滑进行至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
藉由设置于铰链件第一、二铰链片之间使第一、二铰链片向弯曲侧弹线的线圈弹簧,可减轻第二倾动部对第一倾动部倾动的操作力,且可使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更为平滑地过渡至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
藉由连接环枢接第二铰链片,可获得从展开状态至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的连续变化,故可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使用性。
当本发明的铰链件配置在被套内时,由于从外部无法看到铰链件,因此可提高本发明外观的视觉效果。且于组装时,由于第一、二倾动部已经枢接,因此可更容易地进行床框体的装设及驱动器的连接,使制造更为容易。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它包括床框体及配置于床框体上并形成寝具承载面的寝具承载框;寝具承载框包括静止基部及与基部枢接的第一倾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倾动部的另一端枢设第二倾动部;于床框体上装设有承载框驱动部;第二倾动部与驱动其倾起以构成展开状态、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的承载框驱动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框驱动部包括臂体、连接环及驱动器;臂体内端部系枢接在第一床框体侧以在其纵向垂直面内任意摆动;连接环枢设于臂体外端部及第二倾动部之间,以使臂体与第二倾动部背面形成可任意弯曲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框体为由第一、二床框体及两端与第一、二床框体枢接的连接件构成的可折叠成倒V字形的折叠床框体;寝具承载框的基部系由固定于第二床框体上的主体部及固定于第一床框体上副体部构成;承载框驱动部的臂体装设于第一床框体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寝具承载框的第一、二倾动部相向端以铰链件枢接;铰链件系由分别固定于第一、二倾动部并以其相向端部形成藉由枢轴枢接的第一、二铰链片构成;于铰链件上设有藉以限制第一、二铰链片最大弯曲角度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于铰链件第一、二铰链片之间设有使第一、二铰链片随时保持向弯曲侧弹张的弹性的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环系枢设于臂体外端部及第二铰链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环系枢设于臂体外端部及第二铰链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倾动部与第二倾动部上侧固设由塑胶垫材构成且由被套包覆的寝具,铰链件系配置于被套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倾动部与第二倾动部上侧固设由塑胶垫材构成且由被套包覆的寝具,铰链件系配置于被套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倾动部与第二倾动部上侧固设由塑胶垫材构成且由被套包覆的寝具,铰链件系配置于被套内部。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数倾动部的可调靠背床。为提供一种可调靠背、提高使用舒适度的床,提出本发明,它包括床框体及配置于床框体上并形成寝具承载面的寝具承载框;寝具承载框包括静止基部及与基部枢接的第一倾动部、枢设于第一倾动部的另一端的第二倾动部及装设于框体上承载框驱动部;第二倾动部与驱动其倾起以构成展开状态、第一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第二阶段靠背可调状态的承载框驱动部连接。
文档编号A47C17/00GK1397244SQ0214074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7日
发明者稻富茂司郎 申请人: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