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升降式滑轮课椅及绿色“黑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预防和矫正学生近视与驼背,与升降式防近视课桌、防近视架相互配套使用的学生课堂上应用的课椅。
二、技术背景至目前止,由于受上千年历史传统习惯的影响,全国绝大部分中小学校的课桌、椅过高或过低,由此导至了大量就读学生视距过低和视角过小,使全国百分之几十的学生视力减退、近视或驼背,它严重地降低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民族质量。
三、技术内容是针对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学校课桌、椅高度和广大学生身高不相适应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与升降式防近视课桌、防近视架配套使用的本实用新型产品。
本实用新型是以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椅脚、椅腿、椅架、转动滑轮、窄式椅面、偏竖式椅靠、螺杆、螺帽以及椅脚、腿上的升降孔组成。其特征是在四脚终端着地部位各装有转动滑轮,有利学生轻、快移动,方便出、入座;在每只椅脚、腿的相应位置上分别设有同孔距、同孔径、高密高、多孔数的升降孔,产品设有小号椅和中号椅两个规格,它已能适应所有年级、不同身高学生的高度要求;椅面采用窄式椅面,椅靠采用偏竖式椅靠,它能培养学生臀、腰、背、颈坐成垂直不驼背,提高视距不近视的习惯。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金属、塑料、胶木、木材、油漆材料,经机械冲、压、铣、锯、钻、焊、铸、浇、喷、烘、漆、装工艺加工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作用巨大。
本实用新型由于是在地面制作,故安全可靠。
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转动滑轮,(2)为椅脚架,(3)为椅脚横档,(4)为椅脚,(5)椅脚升降孔,(6)为椅腿,(7)为椅腿升降孔,(8)为窄式椅面,(9)为偏竖式椅靠。
图2为本实用新型椅脚剖视图。其中(1A)为前转动滑轮,(2)为椅脚升降孔,(1B)为后进退滑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椅腿剖视图。其中(6)为椅腿,(6A)为椅腿弯边,(6B)为椅腿弯边螺杆孔。
五、具体实践方式1、首先把本实用新型焊装成上下两个构件部分,在下部四脚终端着地部位,分别装上前转动滑轮和后进退滑轮。
2、在椅脚和椅腿各相应位置上分别钻出或冲出至少16个同孔距,同孔径的升降孔,按每个学生不同身高所需的高度,调适孔位,装上螺杆,紧固螺帽即可。
3、学生人小、腿矮、臀小、臀短,为使其坐得舒服、省力和喜欢坐,本实用新型采用窄式椅面和偏竖式椅靠结构。
4、本实用新型应与升降式防近视课桌、防近视架专利产品配套使用,并与每个学生的身高达到最佳的组合,即可发挥本实用新型所有的功能和作用。
5、为了迅速缓解和恢复视后的视力疲劳,提高全体师生的视力健康水平,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光、墨绿“黑”板配套教师板书。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式滑轮课椅、包括转动滑轮(1)、椅脚升降孔(5)、椅腿升降孔(7)、窄式椅面(8)、偏竖式椅靠(9)五部分,其特征是在升降式滑轮课椅的四脚终端着地部位各设有转动滑轮(9),在每椅脚上各设有椅脚升降孔(5),在每椅腿上各设有椅腿升降孔(6),椅面采用窄式椅面(8),椅靠采用偏竖式椅靠(9),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滑轮课椅,其特征是在两根椅脚架(2)的四脚终端着地部位各设有转动滑轮(1)。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滑轮课椅,其特征是在每根椅脚上各设有至少16个同孔距、同孔径的椅脚升降孔(5)。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滑轮课椅,其特征是在每根椅腿上各设有至少16个与椅脚同孔距、同孔径的椅腿升降孔(7)。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滑轮课椅,其特征是所述的椅脚升降孔(5)和椅腿升降孔(7),其孔距均小于升降式防近视课桌的桌脚升降孔和桌腿升降孔。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滑轮课椅,其特征是所述的窄式椅面(8),其椅面宽度与学生臀部宽度基本相等。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滑轮课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偏竖式椅靠(9),其偏竖程度与学生臀、腰、背、颈坐成垂直时相一致。
8.一种绿色“黑”板,其特征是绿色“黑”板为墨绿色、无光、用金属制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升降式滑轮课椅及绿色“黑”板,是涉及预防和矫正学生近视和驼背、配套升降式防近视课桌和防近视架的一种学生课椅。它包括转动滑轮、椅脚、椅腿、椅脚腿升降孔、窄式椅面、偏竖式椅靠五部分,其特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四脚终端着地部位各设有转动滑轮;在每只椅脚和椅腿的相应位置上,各设有升降孔;椅面采用窄式椅面;椅靠采用偏竖式椅靠。本实用新型椅面高度与升降式防近视课桌同孔同步升降,与各年级不同身高学生最佳组合后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使用功能。长期、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与升降式防近视课桌、防近视架的组合产品,即可大量减少学生的人为近视与驼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作用巨大,社会效益明显。
文档编号A47C3/20GK2642129SQ0323792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31日
发明者徐尚仁 申请人:徐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