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搅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97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搅拌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搅拌锅,包括底座、电热系统、锅体以及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以及搅拌叶;锅体底部内侧在中部位置处设置空心状立柱,且立柱的上端配装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搅拌叶;传动轴的上端与搅拌叶联动连接,而传动轴的下端穿过立柱的内腔后与驱动端盖连接,驱动端盖与置于底座中的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电热系统安置于底座内,且电热系统提供的热源与锅体底部热性连接。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将搅拌叶安装在锅体底部内侧所设置的空心状立柱上,驱动搅拌叶的传动轴置于立柱的空腔中,因此,本实用新型锅体内和底座面板无密封件,解决密封失效漏油问题。
【专利说明】
自动搅拌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搅拌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同类搅拌产品中,如榨汁机,在常规容器底部中间开个圆孔,通过密封垫圈,将搅拌轴安装在锅底面中心部位,电机带动轴旋转,旋转的轴带动锅内的搅拌铲转动,搅拌食品等物质。
[0003]现有结构说明存在这些缺点的原因如下:
[0004]1)、现有搅拌类产品中,旋转轴直接安装于容器底部,采用密封垫圈等密封材料密封。运行时,旋转运动导致密封磨损。日积月累,密封能力最终失效;
[0005]2)、容器底部如果高温加热,密封性能急剧下降,导致漏液;
[0006]3)、汤汁、油污等液体会浸没旋转轴,沿着旋转轴渗漏至容器底背部,影响驱动装置,且清洁难度大,易造成容器内二次污染;
[0007]4)、容器内加热温度不可知,无法掌控最佳搅拌温度。
[0008]如何设计一种耐高温、无漏油、易清洁、温度可知的搅拌锅,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搅拌锅,其能够很好地解决因在容器底部配置搅拌轴造成的渗漏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1]—种自动搅拌锅,包括底座、电热系统、锅体、温度指示系统以及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以及搅拌叶;锅体底部内侧在中部位置处设置空心状立柱,且立柱的上端配装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搅拌叶;传动轴的上端与搅拌叶锁紧连接,而传动轴的下端穿过立柱的内腔后与驱动端盖连接,驱动端盖与置于底座中的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电热系统安置于底座内,且电热系统提供的热源与锅体底部热性连接。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热系统提供的热源通过玻璃面板与锅体底部热性连接,且玻璃面板中部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环;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驱动端盖与传动轴连接,且驱动端盖具有两个连接端。同时,驱动端盖两个连接端之间具有最小外径不小于限位环外径的导液面;驱动端盖的两个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穿过玻璃面板沿中部位置处开设的通孔后,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个连接端则与传动轴连接;立柱的内腔在紧靠下端的部位具有能够容纳限位环、驱动端盖导液面的凹腔,驱动端盖的导液面与凹腔之间存在间隙,且驱动端盖在驱动电机的动力驱动下,能够在凹腔中自由旋转。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面板在紧靠着限位环外圈的板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条沿限位环径向延伸的限位凸筋a,而锅体底部外侧在紧靠着凹腔的表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条沿凹腔径向延伸的限位凸筋b;当锅体配装于底座上时,限位凸筋a、限位凸筋b交错。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端盖上端设置有外花键,而传动轴的下端则设置有内花键,驱动端盖上端通过花键配合连接的方式与传动轴的下端连接。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与驱动端盖的下端连接。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热系统包括隔热反射板、电热装置,隔热反射板固定安装在底座内,而电热装置则置于隔热反射板上方,且隔热反射板的外缘对称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限制电热装置移动的限位肋,同时隔热反射板的外缘也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固定端耳;所述隔热反射板、电热装置同轴布置,且隔热反射板、电热装置均沿轴线开设穿行孔;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隔热反射板的下表面,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则穿过穿行孔后与驱动端盖连接。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热装置通过弹性组件支撑在隔热反射板上方;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若干组周向均匀分布的弹性元件。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行孔中配装有环形隔热圈,该环形隔热圈位于穿行孔孔壁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之间。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叶与立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搅拌叶的固定端具有环形凹槽,而立柱的上端具有与环形凹槽适配的环形凸台;搅拌叶通过环形凸台与环形凹槽的嵌套与立柱连接成一体。同时,搅拌叶的固定端与传动轴的上端锁紧。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锅体深度的1/3。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的上端面到锅底平面的距离大于2cm。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温度指示系统,该温度指示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引线插片、引线插座及温度指示器;锅体底部为夹层结构,温度传感器埋设在锅体底部的夹层结构中,引线插片安装在锅体外壁,引线插座安装在底座,温度传感器通过引线插片与引线插座电性连接,温度指示器与引线插座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通过温度指示器予以显示。
[0023]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搅拌锅,将搅拌叶安装在锅体底部内侧所设置的空心状立柱上,驱动搅拌叶的传动轴置于立柱的空腔中,因此,本实用新型锅体内无密封件,解决密封失效漏油问题;
[0025]2、本实用新型在锅体和底座之间,通过配装凹凸配合卡套式结构(限位环、驱动端盖的导液面),有效地避免油污渗漏入底座;
[0026]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热装置,通过周向均布的限位肋定位安装在隔热反射板上,同时,隔热反射板通过周向均布的固定端耳安装于底座,因此,可以很好地保证隔热反射板以及电热装置中部位置处通孔的同心度,避免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在动力传输过程中因碰触电热装置而导致的磨损问题;
[0027]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反射板与电热装置之间的弹簧配合,使得电热装置更贴近玻璃面板,减少热量流失,加热更充分;
[0028]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柱与搅拌叶采用凹凸相嵌配合,传动轴运行平稳。
[0029]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指示系统,能够准确感知锅体内的温度状态,解决容器内加热温度不可知,无法掌控最佳搅拌温度的问题。
[0030]【附图说明】
自动搅拌锅的制作方法附图:
[003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搅拌锅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不意图;
[0034]图4是图3中I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实用新型锅体结构不意图;
[0036]图6是图5中IV的部分仰视示意图;
[0037]图7是图3俯视不意图;
[0038]图8是图3王视不意图;
[0039]图9是图3右视不意图;
[0040]图10是图7中m部分放大示意图;
[0041]图11是隔热反射板示意图。
[0042]图中:底座I,锅体2,立柱3,环形凸台3-1,搅拌叶4,环形凹槽4_1,螺栓5,传动轴6,旋钮7,电热装置8,驱动端盖9,隔热圈10,驱动电机11,隔热反射板12,弹簧13,玻璃面板14,限位环15,限位肋16,限位凸筋al7,固定端耳18;弹簧固定孔19;引线插片20;引线插座21;温度传感器22。
[0043]【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45]如图1至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包括底座1、电热系统、锅体2以及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1、传动轴6以及搅拌叶4;其中:
[004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体2,如图1、图2、图5所示,锅体底部呈夹层结构,其中埋设有温度传感器22,锅体外壁安装有引线插片20,引线插片上具有滑片c;内侧在中部位置处设置空心状立柱3,且立柱3的上端配装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搅拌叶4;立柱3的内腔在紧靠下端的部位设置凹腔,且锅体2底部外侧在紧靠着凹腔的表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条沿凹腔径向延伸的限位凸筋b;所述搅拌叶4与立柱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搅拌叶4的固定端具有环形凹槽4-1,而立柱3的上端具有与环形凹槽4-1适配的环形凸台3-1;搅拌叶4通过环形凸台3-1与环形凹槽4-1的嵌套与立柱3连接成一体,同时,搅拌叶4的固定端通过紧固部件,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栓5,与立柱3的上端锁紧,防止搅拌叶4发生向上位移;另夕卜,为使得锅体2使用时,液体不易通过立柱3与搅拌叶4之间的缝隙渗漏,因此,需要将立柱3的高度设置为大于锅体2深度的1/3,或者立柱3的上端面到锅底平面的距离大于2cm。
[004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座I,如图3、图4、图7-9所示,与锅体2配合使用,以形成成品。
[0048]所述的底座I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的引线插座21,引线插座内具有弹性触点d;滑片c与弹性触点d接触配合,锅体内的温度状态在指示器上显示;所述底座I在与锅体2接触的表面,具有一传热面板,本实用新型采用玻璃面板14,使得电热系统提供的热源能够通过玻璃面板14与锅体2底部热性连接;
[0049]玻璃面板14的中部位置处具有一通孔,用于驱动端盖9的穿设,以与搅拌装置的传动轴6连接,带动搅拌叶4旋转;因此,为防止从立柱3空腔中渗出的污液或者厨房环境具有的油污渗漏入底座1,本实用新型在玻璃面板14通孔的外缘配装一个限位环15,同时在传动轴6和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一个驱动端盖9,且驱动端盖9具有两个连接端,同时驱动端盖9两个连接端之间,具有最小外径不小于限位环15外径的导液面;驱动端盖9的两个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穿过玻璃面板14沿中部位置处开设的通孔后,与驱动电机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个连接端则与传动轴6连接;立柱3的内腔在紧靠下端的部位具有能够容纳限位环15、驱动端盖9导液面的凹腔,驱动端盖9的导液面与凹腔之间存在间隙,且驱动端盖9在驱动电机11的动力驱动下,能够在凹腔中自由旋转,由此可知,驱动端盖9的导液面可以盖住限位环15外缘,即油污收到导液面的拦阻,从而无法渗入底座I。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端盖9,具有两个作用,其中一个是动力传递,另外一个则是与限位环15配合,以封住玻璃面板14中部位置处的通孔。
[0050]另外,为保证锅体2与底座I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在紧靠着限位环15外圈的板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条沿限位环15径向延伸的限位凸筋al7,而锅体2底部外侧在紧靠着凹腔的表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条沿凹腔径向延伸的限位凸筋b;当锅体2配装于底座I上时,限位凸筋al7、限位凸筋b交错。
[0051]所述的驱动端盖9上端设置有外花键,而传动轴6的下端则设置有内花键,驱动端盖9上端通过花键配合连接的方式与传动轴6的下端连接。
[0052]所述的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为驱动电机11的电机轴,驱动电机11的电机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与驱动端盖9的下端连接。
[0053]所述电热系统,如图3、图11所不,包括隔热反射板12、电热装置8,隔热反射板12固定安装在底座I内,而电热装置8则置于隔热反射板12上方,且隔热反射板12的外缘对称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限制电热装置8移动的限位肋16,同时隔热反射板12的外缘还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固定端耳18;并在板面上以环形阵列方式设置若干弹簧固定孔19,用于通过弹簧与电热装置连接;当然,各限位肋16、固定端耳18也可以以周向均布的方式设于隔热反射板12的外缘;所述隔热反射板12、电热装置8同轴布置,且隔热反射板12、电热装置8均沿轴线开设穿行孔;驱动电机11固定安装在隔热反射板12的下表面,而驱动电机11的电机轴则穿过穿行孔后与驱动端盖9连接。所述电热装置8通过弹性组件支撑在隔热反射板12上方;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若干组周向均匀分布的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附图中采用的是弹簧13。所述穿行孔中配装有环形隔热圈10,该环形隔热圈10位于穿行孔孔壁与驱动电机11的电机轴之间。
[0054]使用时:
[0055]I)接通电源,搅拌锅进入待机状态。
[0056]2)将配好的食材倒入锅中,盖上锅盖,旋转左旋钮7,可调节火力大小。右旋钮7顺时针旋转,可调节加热搅拌时间。右旋钮7逆时针旋转,可手动调节搅拌,手动逆时针旋转并维持住,则搅拌锅加热搅拌;手松则旋钮7复位,即搅拌锅停止加热和搅拌。
[0057]3)搅拌锅工作时,电机带动驱动端盖9转动,驱动端盖9带动传动轴6旋转,传动轴6带动搅拌叶4转动,搅拌叶4与立柱3凹凸镶嵌配合,使搅拌叶4始终沿着环形凸台3-1旋转,运行平稳。
[0058]4)搅拌锅工作完毕,回到待机状态。断开电源。
[0059]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0060]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自动搅拌锅,包括底座、电热系统、锅体以及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以及搅拌叶;其特征在于,锅体底部内侧在中部位置处设置空心状立柱,且立柱的上端配装有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搅拌叶;传动轴的上端与搅拌叶联动连接,而传动轴的下端穿过立柱的内腔后与驱动端盖连接,驱动端盖与置于底座中的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电热系统安置于底座内,且电热系统提供的热源与锅体底部热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系统提供的热源通过玻璃面板与锅体底部热性连接,且玻璃面板中部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环;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驱动端盖与传动轴连接,且驱动端盖具有上下两个连接端;同时,驱动端盖两个连接端之间具有最小外径不小于限位环外径的导液面;驱动端盖的两个连接端,其中一个连接端穿过玻璃面板沿中部位置处开设的通孔后,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个连接端则与传动轴连接;立柱的内腔在紧靠下端的部位具有能够容纳限位环、驱动端盖导液面的凹腔,驱动端盖的导液面与凹腔之间存在间隙,且驱动端盖在驱动电机的动力驱动下,能够在凹腔中自由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在紧靠着限位环外圈的板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条沿限位环径向延伸的限位凸筋a,而锅体底部外侧在紧靠着凹腔的表面上周向均布有若干条沿凹腔径向延伸的限位凸筋b;当锅体配装于底座上时,限位凸筋a、限位凸筋b交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端盖上端设置有外花键,而传动轴的下端则设置有内花键,驱动端盖上端通过花键配合连接的方式与传动轴的下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与驱动端盖的下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系统包括隔热反射板、电热装置,隔热反射板固定安装在底座内,而电热装置则置于隔热反射板上方,且隔热反射板的外缘对称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限制电热装置移动的限位肋,同时隔热反射板的外缘也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固定端耳;所述隔热反射板、电热装置同轴布置,且隔热反射板、电热装置均沿轴线开设穿行孔;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隔热反射板的下表面,而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则穿过穿行孔后与驱动端盖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装置通过弹性组件支撑在隔热反射板上方;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若干组周向均匀分布的弹性元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行孔中配装有环形隔热圈,该环形隔热圈位于穿行孔孔壁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与立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搅拌叶的固定端具有环形凹槽,而立柱的上端具有与环形凹槽适配的环形凸台;搅拌叶通过环形凸台与环形凹槽的嵌套与立柱连接成一体;同时,搅拌叶的固定端与传动轴的上端锁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锅体深度的1/3。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上端面到锅底平面的距离大于2cm。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指示系统,该温度指示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引线插片、引线插座及温度指示器;锅体底部为夹层结构,温度传感器埋设在锅体底部的夹层结构中,引线插片安装在锅体外壁,引线插座安装在底座,温度传感器通过引线插片与引线插座电性连接,温度指示器与引线插座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通过温度指示器予以显示。
【文档编号】A47J36/16GK205697150SQ201620321048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5日
【发明人】丁尧武
【申请人】南京年代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