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分餐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961阅读:1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式分餐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分餐方法。该方法需使用特殊设计的餐台(桌)、餐盛具,符合中国人传统饮食习惯,以类似聚餐的形式实现分餐。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分餐方法,是由就餐者使用各自的餐盛具以快餐、自助餐形式实现分餐。由于其形式与我国传统饮食方式、饮食文化冲突,所以难于实现。特别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期间,虽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出台了强制性标准,要求各餐饮经营单位执行分餐制;但每个人都会看到,该标准并未被实际执行。存在引发传染性疾病的潜在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特殊设计的餐台(桌)、餐盛具。该餐台(桌)在台面内有一与台面同圆心(如餐台为正多边形及其变形时则为几何中心),或等效同圆心,或旋转轨迹等效同圆心;可高于、低于或水平于台面的一级可旋转餐台(以下简称转台);转台内又有沿距餐台圆心规律分布的可高于、低于或水平于台面的多个二级可旋转分餐台(以下简称分转台)。分转台圆心位于转台半径范围以内,但不与转台同圆心;如有位于餐台中心位置的正中分餐台,则该分餐台可与转台同圆心。
分转台与转台之间,转台与餐台(桌)之间,或分转台与餐台(桌)之间,有机械或电磁或复合传动装置。当转台相对于餐台(桌)旋转时,各分转台除绕餐台圆心公转以外,同时相对于转台绕各自圆心旋转(以下简称自转)。并且自转角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公转角速度。正中分餐台相对餐台(桌)不转动。
该旋转运动可以为连续的或间歇的。其动力可以为人力或电磁力或由其它蓄能及能量转换装置提供的力。
餐盛具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及其变形,内部用于盛装食品的位置被凸起结构从几何中心向外按一定角度分隔为若干等份的分格。餐盛具也可为扇形及其变形,以扇形弧线正对的顶角为中心按一定角度分为若干等份的分格。
本发明原理为,当人员就餐时,等距坐于餐台四周。并选用分格数与就餐人数对应的餐盛具。将盛好食品的餐盛具摆放在分转台上,并与分转台圆心大致重合;使餐盛具每一分格朝向一位就餐者。当转台转动时,由于分转台转动角速度与转台相同,当两者转动方向相反时,餐盛具朝向就餐者的分格在分转台位于任意位置时都将朝向就餐者;而当二者转动方向相同时,分转台上的餐盛具相对于就餐者以二倍角速度运动;两种运动的共同结果都是,在转台完成一周转动后,原先正对就餐者的餐盛具分格仍将正对该就餐者。不同分转台可放置不同菜品,就餐者可取用不同菜品,但只取用所正对餐盛具分格内的食品。即可在不改变传统饮食习惯的情况下实现分餐。
当就餐人数较少,不能坐满餐台时,可选用分格的扇形餐盛具。扇形餐盛具分格以正对弧边的角为顶角,依分格数不同按一定角度将用于盛装食物的部分等份分隔。在放于分转台上时,该顶角与分转台圆心大致重合。选用分格数也需与就餐人数对应。


附图均为原理示意图,各部分比例并不限制实际应用时的尺寸。
图1 同心圆最大外圈(a)为餐台(桌)面,同心圆较大中圈(b)为一级可旋转餐台(转台),同心圆最小内圈(d)为正中分餐台,中圈内各圈(c)为二级可旋转分餐台(分转台)。
图2 同心圆最大外圈为餐盛具外沿,间断的同心圆内圈里被按一定角度分为若干分格(a),是盛装食品位置,两同心圆之间为餐盛具边沿,分格间有凸起分隔。本例为十分格,适合每餐台有十位就餐者时使用,分格角度为36°(即360°/10)。
图3 特殊设计的餐台(桌)、餐盛具的组合(只绘一个适宜八人就餐的餐盛具示意,a为其中一就餐者所对的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之一,转台与固定部分之间,分转台与转台之间为轴承连接;分转台与固定部分以链轮—链条传动结构连接,且二者链轮的等效齿牙比为1。
之二,转台与固定部分之间,分转台与转台之间为轴承连接;分转台与固定部分以链轮—链条传动结构连接,且二者链轮的等效齿牙比为1。在一个分转台与转台之间设齿轮驱动结构,并安装调速电机作为转动的动力。调速开关安装于餐台侧面。
之三,转台与固定部分之间,分转台与转台之间为轴承连接;分转台与固定部分以链轮—链条传动结构连接,且二者链轮的等效齿牙比为1。在一个分转台与固定部分链轮—链条驱动结构中安装调速电机带动的动力链轮。调速开关安装于餐台侧面。
之四,转台与固定部分之间,分转台与转台之间为轴承连接;分转台与固定部分以链轮—链条传动结构连接,且二者链轮的等效齿牙比为1。在一个转台与固定部分之间设齿轮驱动结构,并安装调速电机作为转动的动力。调速开关安装于餐台侧面。
之五,餐台可设计为正十边形,或在圆形餐台边缘上做出艺术化标记,表示出多种角度方案;便于使就餐者等距就坐及服务员摆放餐盛具时定位。
权利要求
1.中式分餐制,一种分餐方法,其特征是使用特殊设计有固定部分和多级可旋转部分的餐台(桌)、及按角度分格的餐盛具,由就餐者遵照就近取用食物的原则,以聚餐的形式实现分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方法,其特征是所使用的餐台(桌)分为固定部分与两级可旋转部分,一级可旋转部分相对于所在台面,二级可旋转部分相对于一级可旋转部分,绕各自几何中心连续或间歇转动时,其角速度在数值上总是相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方法,其特征是所使用的餐台(桌)分为固定部分与两级可旋转部分,固定部分与可旋转部分之间有传动装置,一、二级可旋转部分之间亦可有传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方法,其特征是所使用的餐台(桌)可旋转部分的动力可源于人力、电力或其它能量转换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方法,其特征是所使用的餐台可单独使用,也可置于现有餐桌上使用,原餐台不转动部分可改成底座,与餐桌通过摩擦力或卡锁结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方法,其特征是所使用的餐台(桌)的传动装置可以为机械传动,或电磁传动,或为两者之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方法,其特征是按角度分格的餐盛具,分格可在餐盛具制造时成型,或由普通餐盛具与按角度分格的器具组合而成,且使用时要选用具有对应于每个餐台就餐者人数的分格数的餐盛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方法,其特征是按角度分格的餐盛具,是以几何中心为顶点,由凸起结构按角度分格的圆形、正多边形及其变形的餐盛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方法,其特征是按角度分格的餐盛具,是由以正对弧形边顶角为顶点,由凸起结构按角度分格的扇形餐盛具,适宜每餐台只有较少就餐者时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方法,其特征是就餐者遵照就近取用食品的原则,即等距分布在餐台周围的就餐者只取食距自己最近并朝向自己的分格内的食物。
全文摘要
一种符合中国人传统饮食习惯的分餐方法。需使用特殊设计的餐台(桌)、餐盛具。该餐台(桌)在台面内有一与台面同圆心的可旋转餐台;可旋转餐台内又有规律分布的多个可旋转分餐台。当可旋转餐台相对于餐台(桌)旋转时,可旋转分餐台除绕转台圆心公转以外,同时绕各自圆心自转。且自转角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公转角速度。餐盛具用于盛装食品的位置被按一定角度分为若干等份。本发明原理为,当人员就餐时,等距坐于餐台(桌)旁。选用分格数与就餐人数对应的餐盛具。将盛好食品的餐盛具摆放在分转台上,并与分转台圆心大致重合;使餐盛具一分格朝向一位就餐者。当可旋转分餐台转动一周后,原先正对就餐者的餐盛具分格仍将正对该就餐者。
文档编号A47B11/00GK1554307SQ200310121768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3日
发明者韩浚, 韩 浚 申请人:韩浚, 韩 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