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高度和角度,并具有胸前挡板的预防近视用的学生桌椅。
背景技术:
学生的近视发生率,与坐姿和高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使用高度不合适的桌椅或者长期曲胸驼背,使得眼睛和书本的距离不科学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胸前挡板并可调节胸前挡板高度和整体高度,进而可以预防学生近视的桌椅。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其组成包括椅子,在所述的桌子和椅子之间装有胸前挡板。
上述的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所述的胸前挡板的支撑杆上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为螺纹式或者板式。
上述的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所述的椅子的腿上具有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的椅子配套的桌子的腿上也具有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
上述的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所述的桌子的面的一侧装有铰链,另一侧装有角度调节装置。
这个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产品是根据长期过度近距离用眼,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这一科学认定研制的产品。本产品的带有螺纹式高度调节装置,使得桌椅高度可调到适当的高度,并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变化不断,无级调整学生眼睛距书本的距离,保证其符合人体工程学理论的最佳状态。
2.桌面的一侧装有铰链,另一侧装有角度调节装置,可以由此调整桌面的角度,保证书本的不同位置与眼的空间距离和效果,调节视轴基本和书的相应位置垂直。减少应用调节和集合引起的视疲劳和调解紧张,采用本产品得以大大减少近视的发生率,对预防近视眼保护学生视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在所述的桌子和椅子之间装有胸前挡板,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曲胸、扒桌子等不正常姿势,可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制性的保证眼睛和书本的距离在33cm以上。从而完好的保护的学生的视力。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附图2是螺纹式高度调节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3是螺纹定位的高度调节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4是桌椅之间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其组成包括椅子1,所述的椅子1的腿上具有螺纹式高度调节装置2,与所述的椅子1配套的桌子3的腿上也具有螺纹式或板式高度调节装置2,螺纹式高度调节装置2可以包括螺栓8和螺母9。
板式高度调节装置2可以通过两片金属板的不同孔位置的连接实现高度的变化。
高度调节装置2与桌腿或者凳腿之间通过长螺栓和螺母固定,是在所述的桌子和椅子之间装有胸前挡板4,双人桌椅可以设置双胸前挡板。
实施例2上述的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所述的胸前挡板4上也装有高度调节装置2,可以方便的调整挡板的高度。
实施例3上述的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所述的桌子的面的一侧装有铰链6,另一侧装有角度调节装置5,该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是带螺旋伸缩装置,也可以是一组带有组合孔的金属板,通过不同孔位的连接实现高度伸缩变化,通过该装置的伸缩使得桌面绕铰链及合页轴转动,以调整桌面的角度。在桌面的左侧的外侧可以制一个孔,用于安装照明灯,以满足光照强度的要求,减少近视的发病率,达到预防近视的效果。
实施例4桌子的外缘长度为55-65厘米,胸前挡板与桌椅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螺纹式高度调节装置2的长度为15厘米,可以通过调整伸长10厘米,所述的螺纹式高度调节装置2的外侧套有伸缩套16,所述的伸缩套的上部具有与桌椅连接的限位槽17,外侧具有一组定位螺钉18。
桌椅之间可以通过距离调整件11(见附图4)固定位置,该调整件的左侧为两个螺母12,可以定位在桌子上,右侧为中空铁框13可以套在椅子的相应位置上固定,中空铁框与螺母之间通过螺栓14相连。制作时桌椅之间也可以不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其组成包括椅子,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桌子和椅子之间装有胸前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其特征是所述的胸前挡板的支撑杆上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为螺纹式或者板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其特征是所述的椅子的腿上具有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的椅子配套的桌子的腿上也具有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其特征是所述的桌子的面的一侧装有铰链,另一侧装有角度调节装置。
专利摘要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学生的近视发生率,与坐姿和高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使用高度不合适的桌椅或者长期曲胸驼背,使得眼睛和书本的距离不科学所致。可调节性预防近视学生桌椅,其组成包括椅子1,所述的椅子1的腿上具有高度调节装置2,与所述的椅子1配套的桌子3的腿上也具有高度调节装置2,在所述的桌子和椅子之间装有胸前挡板4。本产品用于学生用可以调整高度的桌椅。
文档编号A47B91/02GK2732068SQ200420063400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0日
发明者金长州 申请人:金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