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门锁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92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门锁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门锁紧系统,它包括多个闩锁机构,它包括一前闩锁机构,其中一闩锁可枢转地支撑在安装在滑动门前部上的外壳中,该闩锁能够通过与车身上的撞针接合而使滑动门保持在关闭状态中;一外部把手机构,它设置在滑动门的窗玻璃外侧以便能够在滑动门外侧进行把手操作;以及一遥控机构,它在窗玻璃内侧设置在滑动门中以便根据外部把手机构的把手操作而对每个闩锁机构施加操作力。
背景技术
从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97121中已经知道了这种锁紧机构。
在这种滑动门锁紧系统中,必须从位于窗玻璃外侧上的外部把手机构将操作力传递给位于窗玻璃内侧的遥控机构。在该传统布置中,枢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滑动门的前部中与外部把手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处,外部把手机构的外部把手通过摆杆与枢转轴的外端连接,并且遥控机构通过传动连杆与枢转轴的内端连接。
在该传统布置中,由于必须采用用于将枢转轴可枢转地支撑在滑动门中的部件,所以零部件数量相对较大,并且由于必须将枢转轴装配到滑动门上,所以装配步骤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上述情况下完成的,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门锁紧系统,它能够从外部把手机构将操作力传递给遥控机构,同时减少零部件数量和装配步骤数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特征,提供一种滑动门锁紧系统,它包括多个闩锁机构,它包括一前闩锁机构,其中一闩锁可枢转地支撑在安装在滑动门前部上的外壳中,该闩锁能够通过与车身上的撞针接合而使滑动门保持在关闭状态中;一外部把手机构,它设置在滑动门窗玻璃外侧从而能够在滑动门外侧进行把手操作;一遥控机构,它在窗玻璃内侧设置在滑动门中以便根据外部把手机构的把手操作而在每个闩锁机构上施加操作力;其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一传动缆索,用来传递来自外部把手机构的操作力,该第一传动缆索延伸至前闩锁机构侧,且同时绕过窗玻璃;一继动杆,它可枢转地支撑在外壳中并且设置在窗玻璃内侧;以及第二传动缆索,用于将从第一传动缆索传递给继动杆的操作力传递给遥控机构,所述第一传动缆索和第二传动缆索与继动杆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除了第一特征之外,该系统还包括使得用于解除锁紧状态的操作力作用在每个闩锁机构上的解锁促动器,该解锁促动器与继动杆连接。
通过第一特征的布置,来自外部把手机构的操作力通过第一传动缆索、继动杆和第二传动缆索传递给遥控机构,并且第一传动缆索使继动杆与外部把手机构连接。因此,很容易将第一传动缆索设置成绕过窗玻璃。另外,由于继动杆可枢转地支撑在前闩锁机构的外壳中,所以除了前闩锁机构之外不必在滑动门上装配任何专门用于可枢转支撑继动杆的部件,因此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另外,由于不必与将前闩锁机构装配在滑动门上的装配步骤分开地进行只将继动杆装配在滑动门上的步骤,所以可以减少装配步骤的数量。
通过第二特征的布置,由于来自解锁促动器的操作力也输入到继动杆,所以在解锁促动器和遥控机构之间的动力传输路径可以被简化,因此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而且,将解锁促动器设置在前闩锁机构附近可使得来自解锁促动器的操作力能够施加在所有闩锁机构上,而同时缩短了传输路径。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案,可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为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锁紧系统的从滑动门内侧看的前视图。
图2为从滑动门内侧看的外部把手机构和前闩锁机构的前视图。
图3为从图2中的箭头3方向看的视图。
图4为从图3中的箭头4方向看的放大图。
图5为从图3中的箭头5方向看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照图1,滑动门D安装在车身(未示出)的右手侧上,从而滑动门D可以沿着前后方向在位于前侧(在图1中的左侧)的关闭位置和位于后侧(在图1中的右侧)的打开位置之间滑动。可以通过电动门开/关系统(未示出)来自动地打开和关闭滑动门D。
滑动门D在其后部中设有一后闩锁机构11,它在滑动门D处于其关闭状态中时与车身接合以保持该关闭状态。该后闩锁机构11包括用于使滑动门D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锁紧操作促动器12。该滑动门D在其前部中设有一前闩锁机构13,它在滑动门D处于其关闭状态中时与车身接合以保持该关闭状态。一外部把手机构14设置在滑动门D的前部上方且位于前闩锁机构13上方,用来能够在滑动门D的外侧进行把手操作。遥控机构16具有设置在滑动门D内侧上的内侧把手15,且该遥控机构16设置在滑动门D的上部中且位于外部把手机构14的后面。一下闩锁机构17设置在滑动门D的前部中且位于前闩锁机构13的下方。该下闩锁机构17在滑动门D处于其打开状态中时与车身接合,以保持该打开状态。解锁促动器18在前闩锁机构13后侧安装在滑动门D上。该解锁促动器18能够向后闩锁机构11、前闩锁机构13和下闩锁机构17施加用于解锁的力。
由解锁促动器18所产生出的操作力通过杆19传递给前闩锁机构13。伴随着外部把手机构14的操作的操作力通过第一传动缆索21传递给前闩锁机构13。该前闩锁机构13将从解锁促动器18传递出的操作力或从外部把手机构14传递出的操作力转变成第二传动缆索22的拉力,同时避免在解锁促动器18和外部把手机构14之间出现相互干涉。已经从第二传动缆索22传递给遥控机构16的用于解锁的这个操作力通过第三、第四和第五传动缆索23、24和25传递给后闩锁机构11、前闩锁机构13和下闩锁机构17。遥控机构16还能够将伴随着内部把手15的操作而出现的用于解锁的操作力直接传递给第三、第四和第五传动缆索23、24和25。
在滑动门D处于关闭状态期间,当在驾驶员座椅中进行用于打开滑动门D的切换操作时,解锁促动器18操作,通过杆19从解锁促动器18传递给前闩锁机构13的力通过第二传动缆索22传递给遥控机构16,并且用于解锁的力通过第三传动缆索23和第四传动缆索24从遥控机构16传递给后闩锁机构11和前闩锁机构13。这使得前后闩锁机构13和11处于未锁紧状态中,滑动门D由电动门开/关系统自动地打开,并且下闩锁机构17在滑动门D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期间进行锁紧操作,因此使滑动门D保持在完全打开状态中。
在滑动门D处于打开状态期间,当在驾驶员座椅中进行用于关闭滑动门D的切换操作时,解锁促动器18操作,通过杆19从解锁促动器18传递给前闩锁机构13的力通过第二传动缆索22传递给遥控机构16,并且用于解锁的力通过第五传动缆索25从遥控机构16传递给下闩锁机构17。这使得下闩锁机构17处于未锁紧状态,并且通过电动门开/关系统自动地关闭滑动门D。在该过程中,后闩锁机构11通过起动锁紧操作促动器12的操作来进行锁紧操作,从而实现该滑动门D从半关闭状态转变为完全关闭状态,并且前闩锁机构13与此相对应地进行锁紧操作,因此使滑动门D保持在完全关闭状态。
另一方面,在滑动门D处于关闭状态期间,当用内部把手15进行打开操作时,解锁促动器18根据该打开操作而操作;前闩锁机构13、遥控机构16、后闩锁机构11和解锁促动器18如在驾驶员座椅中进行用于打开滑动门D的切换操作的情况中一样操作;该滑动门D通过电动门开/关系统自动地打开;并且下闩锁机构17在滑动门D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期间进行锁紧操作,因此使滑动门D保持在完全打开状态。
在滑动门D处于打开状态期间,当用内部把手15进行关闭操作时,解锁促动器18根据该关闭操作而操作;前闩锁机构13、遥控机构16和下闩锁机构17如在驾驶员座椅中进行用于关闭滑动门D的切换操作的情况中一样操作;该滑动门D通过电动门开/关系统自动地关闭;后闩锁机构11通过起动锁紧操作促动器12的操作来进行锁紧操作,以便实现滑动门D从半锁紧状态转变为完全锁紧状态;并且前闩锁机构13与其相对应地进行锁紧操作,因此使滑动门D保持在完全关闭状态。
同样在进行外部把手机构14的把手操作时,解锁促动器18、前闩锁机构13、遥控机构16、后闩锁机构11和下闩锁机构17按照与内部把手15的上述操作相同的方式操作。
该遥控机构16包括一锁钮26,它根据手动操作而在上开锁位置和下锁紧位置之间运动;一锁开关促动器27,它根据在驾驶员座椅中的操作使锁钮26运动;以及一童锁钮28,它根据手动操作而在开锁位置和锁紧位置之间运动;以及多个开关(未示出),用于检测内部把手15的操作以及通过第一传动缆索21、前闩锁机构13和第二传动缆索22从外部把手机构14输入的操作。
该遥控机构16如此布置,从而当锁开关促动器27根据在驾驶员座椅中的操作使锁钮26向锁紧位置运动时,或者当锁钮26被手动操作至锁紧位置时,由于内部把手15的操作而产生的操作力和从第二传动缆索22传递出的力没有传递给第三和第四缆索23和24。另外,该遥控机构16如此布置,从而在锁钮26处于开锁位置期间,当童锁钮28被操作至锁紧位置时,伴随着内部把手15的操作而产生出的操作力不会传递给第三和第四传动缆索23和24,并且解锁促动器18保持在非操作状态中,而没有检测内部把手15的打开操作。因此,在滑动门D处于关闭锁紧状态期间,即使进行内部把手15的打开操作或外部把手机构14的打开操作,后闩锁机构11和前闩锁机构13也不会操作以解除该锁紧状态。
虽然解锁促动器18对于装配有电动门开/关系统的动力滑动型滑动门D的锁紧系统而言是必要的,但是当解锁促动器18出故障时,仍然可以解除后闩锁机构11、前闩锁机构13和下闩锁机构17的锁紧状态。也就是说,遥控机构16能够将伴随着外部把手机构14的操作而通过第一传动缆索21、前闩锁机构13和第二传动缆索22传递的用于解锁的操作力以及伴随着内部把手15的操作而出现的用于解锁的操作力直接传递给第三、第四和第五传动缆索23、24和25;当解锁促动器18出故障时,仍然可以通过机械传送伴随着外部把手机构14的操作或内部把手15的操作而出现的操作力来解除后闩锁机构11、前闩锁机构13和下闩锁机构17的锁紧状态。
在图2和图3中,滑动门D包括一外板和一内板(未示出);窗玻璃30设置在外板和内板之间,并且在由滑槽31引导时可以上升和下降。外部把手机构14在窗玻璃30外侧设置在外板上,遥控机构16在窗玻璃30内侧设置在内板上。前闩锁机构13在窗玻璃30下方设置在内板上。
外部把手机构14是这样形成的,即利用支撑轴34将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外部把手33的前部可枢转地安装在把手壳体32的前部中,而该把手壳体32安装在滑动门D的外板上。第一传动缆索21的一个端部连接在与外部把手33的后部一体设置的连接部分33a上,以便延伸穿过把手壳体32并且伸入到外板中。
第一传动缆索21由可移动穿过外部缆索35的内部缆索36形成;外部缆索35的一个端部由与把手壳体32一体设置的缆索支撑部分32a固定支撑,并且从外部缆索35的所述一个端部伸出的内部缆索36的一个端部与连接部分33a连接。
第一传动缆索21从外部把手机构14延伸至前闩锁机构13侧,且同时绕过窗玻璃30。在第一传动缆索21的纵向中间部分中连接到外部缆索35上的圆柱形弹性罩37包裹着滑槽31,以便从外侧向内侧弯曲。
另外参照图4和图5,前闩锁机构13包括一外壳38,它安装在滑动门D的内板的前部上;一闩锁40,它支撑在外壳38中,以便能够在滑动门D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运动时通过与车身上的撞针39(参见图4)接合而枢转;以及一棘轮41,它通过与闩锁40接合来保持撞针39与闩锁40接合的状态,其中该闩锁40处于与撞针39接合并且枢转的状态中。该闩锁40被弹簧偏压向其中与撞针39的接合解除的一侧,并且棘轮41受到沿着其中棘轮41与闩锁40接合的方向的弹簧偏压。
外壳38由金属基板42、容纳在设在基板42中的基本上为U形容纳部分42a中的合成树脂壳体43、金属板44、夹在金属板44和基板42之间的壳体43以及覆盖着一部分金属板44的合成树脂覆盖件45形成。
该外壳38设有插入口46,撞针39可拆卸地插入到该插入口中。闩锁40设置在壳体43和金属板44之间,从而使一部分闩锁40面对着插入口46。闩锁40和棘轮41如此支撑在外壳38中,从而它们可以绕着彼此平行的轴线枢转。
基板42一体地包括有从容纳部分42a横向伸出的支撑板部分42b。继动杆50通过支撑轴51可枢转地支撑在该支撑板部分42b上,该支撑轴51具有与闩锁40和棘轮41的枢转轴线平行的轴线。
继动杆50具有成一体的第一和第二缆索连接部分50a和50b,它们设置在支撑板部分42b的一侧上;和杆连接部分50c,其设置在支撑板部分42b的另一侧上。支撑板部分42b设有一开口52,一部分继动杆50延伸穿过该开口52,因此继动杆50的枢转运动不会受到妨碍。
一缆索端部53由一缆索支撑部分54固定支撑,其中该缆索端部53固定在位于第一传动缆索21的外部缆索35的前闩锁机构13侧上的端部上,且该缆索支撑部分54与基板42的支撑板部分42b的上部一体设置。设在从缆索端部53伸出的内部缆索36的端部处的接合件55可滑动地与设在继动杆50的第一缆索连接部分50a中的第一接合孔56接合。第一接合孔56形成为与其中心为支撑轴51的轴线的虚拟圆一致的弧形。
继动杆50的杆连接部分50c设有形成为以与一虚拟圆相一致的弧形形状的第二接合孔57,该虚拟圆即为第一接合孔56形成为与其一致的虚拟圆。设在从解锁促动器18延伸出的杆19的末端处的接合件58可滑动地与第二接合孔57接合。
第二传动缆索22由可运动穿过外部缆索60的内部缆索61形成。在前闩锁机构13侧上的内部缆索61的端部与继动杆50的第二缆索连接部分50b连接。
当操作外部把手机构14的外部把手33时,向上的拉力作用在第一传动缆索21上,并且根据解锁促动器18的操作将杆19朝着解锁促动器18拉动。由于从第一传动缆索21和杆19传送出的这些操作力,继动杆50沿着由箭头59所示的传动枢转方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和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以便将第二传动缆索22向下拉。为了将从外部把手机构14传递出的操作力或从解锁促动器18传递出的操作力转变成用于第二传动缆索22的拉力,同时避免解锁促动器18和外部把手机构14之间出现相互干涉,在外部把手机构14处于非操作状态且解锁促动器18处于非操作状态中时,固定在第一传动缆索21的内部缆索36上的接合件55和固定在杆19上的接合件58设定成位于第一和第二接合孔56和57的、沿着继动杆50的传动枢转方向59的下端处。
固定在位于第二传动缆索22的外部缆索61的前闩锁机构13侧上的端部上的缆索端部62由第一撑杆63固定支撑,该第一撑杆63固定在基板42的支撑板部分42b的上部上,从而可以沿着第二传动缆索22的纵向方向在有限范围内调节缆索端部62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撑杆63设有沿着第二传动缆索22的纵向方向较长的椭圆形通孔64,并且一突起65呈伸出状一体地设置在支撑板部分42b上并且装配到通孔64中。
螺栓66插入到该通孔64中;将螺栓66拧紧到支撑板部分42b中,以使得第一撑杆63固定在支撑板部分42b上。由于突起65装配到通孔64中,所以可以通过单个螺栓66将第一撑杆63固定在支撑板部分42b上。而且,通过沿着椭圆形通孔64的纵向方向调节螺栓66的位置,可将第一撑杆63固定在支撑板部分42b上,从而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变第一撑杆63的位置,由此调节第二传动缆索22的长度。
在继动杆50下方设有其一个端部与棘轮41接合的释放杆67。释放杆67的中间部分通过支撑轴68可枢转地支撑在支撑板部分42b的下部中,该支撑轴68设置在支撑轴51的下方并且其轴线与支撑轴51平行。
伴随着遥控机构16的操作,枢转力从第四传动缆索24传递给释放杆67。在通过第四传动缆索24使释放杆67沿着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时,棘轮41枢转以便解除与闩锁40的接合,从而解除由前闩锁机构13引起的滑动门D的闭锁状态。
第四传动缆索24由可移动地穿过外部缆索69的内部缆索70形成。内部缆索70在前闩锁机构13侧上的端部与释放杆67的另一个端部连接。
固定在位于第四传动缆索24的外部缆索69的前闩锁机构13侧上的端部上的缆索端部71由第二撑杆72固定支撑,该第二撑杆72设置在支撑板部分42b的上部中,以便靠近第一撑杆63。第二撑杆72固定在支撑板部分42b上,从而可以沿着第四传动缆索24的纵向方向在有限范围内调节第二撑杆72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二撑杆72设有沿着第四传动缆索24的纵向方向较长的椭圆形通孔73,并且突起74呈伸出状一体地设置在支撑板部分42b上并且装配到插入孔73中。
螺栓75插入穿过插入孔73;将螺栓75拧紧到支撑板部分42b中能够将第二撑杆72固定在支撑板部分42b上。由于突起74装配到插入孔73中,所以可以通过单个螺栓75将第二撑杆72固定在支撑板部分42b上。而且,通过沿着椭圆形插入孔73的纵向方向调节螺栓75的位置,可以将第二撑杆72固定在支撑板部分42b上,从而可以在有限范围中改变第二撑杆72的位置,由此调节第四传动缆索24的长度。
现在将对该实施方案的操作进行说明。用于传递来自外部把手机构14的操作力的第一传动缆索21延伸至前闩锁机构13侧且同时绕过窗玻璃30。第一传动缆索21和第二传动缆索22与继动杆50连接,该继动杆50可枢转地支撑在前闩锁机构13的外壳38中并且设置在窗玻璃30内侧。第二传动缆索22将从第一传动缆索21传递给继动杆50的操作力传递给遥控机构16。
也就是说,由于来自外部把手机构14的操作力通过第一传动缆索21、继动杆50和第二传动缆索22传递给遥控机构16,并且第一传动缆索21将继动杆50连接在外部把手机构14上,所以很容易提供绕过窗玻璃30的布置。另外,由于继动杆50可枢转地支撑在前闩锁机构13的外壳38中,所以除了前闩锁机构13之外不必在滑动门D上安装任何专门用于可枢转支撑继动杆50的部件,因而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另外,由于不必与将前闩锁机构13装配在滑动门D上的装配步骤分开地进行只将继动杆50装配在滑动门D上的步骤,所以可以减少装配步骤数量。
另外,由于用于将解除锁紧状态的操作力施加在后闩锁机构11、前闩锁机构13和下闩锁机构17上的解锁促动器18与继动杆50连接,所以可以简化在解锁促动器18和遥控机构16之间的动力传输路径,因此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另外,通过将解锁促动器18设置在前闩锁机构13附近,可以将来自解锁促动器18的操作力施加给所有闩锁机构11、13和17,且同时缩短传输路径。
虽然上面已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脱离其主题的情况下可以以多种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门锁紧系统,它包括多个闩锁机构,它包括一前闩锁机构,其中一闩锁可枢转地支撑在一外壳中,该闩锁能够通过与在车身上的撞针接合使滑动门保持在关闭状态中,且所述外壳安装在滑动门的前部上;一外部把手机构,它设置在滑动门窗玻璃外侧以便能够在滑动门外侧进行把手操作;一遥控机构,它在窗玻璃内侧设置在滑动门中以便根据外部把手机构的把手操作而对每个闩锁机构施加操作力,其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一传动缆索,用来传递来自外部把手机构的操作力,该第一传动缆索延伸至前闩锁机构侧,且同时绕过窗玻璃;一继动杆,它可枢转地支撑在外壳中并且设置在所述窗玻璃内侧;以及第二传动缆索,用于将从第一传动缆索传递给继动杆的操作力传递给遥控机构,所述第一传动缆索和第二传动缆索与继动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锁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使得用于解除锁紧状态的操作力作用在每个闩锁机构上的解锁促动器,该解锁促动器与继动杆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滑动门锁紧系统,它包括多个闩锁机构,包括安装在滑动门的前部上的一前闩锁机构;一外部把手机构,它设置在滑动门窗玻璃外侧;以及一遥控机构,它在窗玻璃内侧设置在滑动门中以便将来自外部把手机构的操作力施加在每个闩锁机构上。用于传递来自外部把手机构的操作力的第一传动缆索延伸至前闩锁机构侧,且同时绕过窗玻璃。第一传动缆索和作为用来将从第一传动缆索传递给继动杆的操作力传递给遥控机构的缆索的第二传动缆索与继动杆连接。该继动杆可枢转地支撑在前闩锁机构的外壳中并且设置在窗玻璃内侧。
文档编号E05B65/20GK1690341SQ20051006628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7日
发明者谷山雅幸 申请人: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