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19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椅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该申请的发明涉及椅子。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椅子,存在座位水平回转的转椅。有一些转椅具有靠背,而另一些转椅没有靠背。在具有靠背的转椅中,座位的平面形状通常形成为大致正方形,而且例如办公椅适于长时间就座。而且,因为存在靠背,所以,当使用者坐在椅子上时,总是能恒定地保持使用者相对于椅子的相对平面姿态。许多具有靠背的转椅也配备有扶手。
在现有技术中,在没有靠背的转椅以及具有靠背的转椅中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就座舒适感。椅子生产商特别注重开发如下的椅子结构,当使用者长时间坐在该椅子上时,这种椅子结构不会使该使用者疲劳。椅子坐得舒适当然重要。因此,将开发资源分派到就座感觉的改善上是十分适当的,即使现在也不失去意义。
同时,在专利文献1(JP-A-10-215978)中阐明将休息用具布置成水平摆动,就座人可将两个手臂搁在该休息用具上,而且就座人可向前靠在该休息用具上。根据该文献的这一结构,当就座人对诸如操作个人计算机等的案头工作感到疲劳时,该就座人可在靠着已经转至就座人前侧的该休息用具的同时休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顺便提及,近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更具体地发生了如下变化,即,个人在办公室中没有私人桌椅的无地址系统(无区域系统)的流行,一组人在会议中从事项目的项目系统的周转,以SOHO(小办公室、家庭办公室)为例的个人化/小规模化的发展,同一职业中的个人经常会面从而在一起工作的同时促进业务的网络系统业务类目的进步,公司职员在公司内进行独立业务的公司内业务建立的延伸等。
在人们的工作方式的这种转变的背景下,存在着尊重个人自由的趋向。通过对个人自由的尊重与深化交流的相互作用能够提高人的创造力,从而可以理解能提高工作者的满意度和生产率。于是,为了增加个人自由度或深化交流,需要自由放松的气氛。
椅子是接触工作者身体的家具。但可以说,在现有技术中,几乎没有从椅子有助于产生自由气氛的观点来开发在诸如办公室等的非家庭场合下使用的椅子。而且可以说,允许使用者以好玩的情绪使用椅子的运动新颖性或多样性和设计新颖性可以被提及为有助于产生自由气氛的椅子所必需的条件。
相反地,当人在办公室等举行会面、会议等时,这样的人通常要使用材料等。因此,这些材料等应放置在何处就成为一个问题。人们能在上述文献中阐明的椅子上放松和休息。但在人意图通过利用该椅子而举行会面等时,就会产生这样的椅子缺乏多用性的问题,这是因为分别需要将放置诸如材料的物品的桌子。
已经作出该申请的发明来改善这些现有情况。
解决问题的手段该申请的发明的椅子包括座位,人坐在该座位上;大致板状的背支撑,该背支撑具有支撑表面,就座人能将后背靠在该支撑表面上;以及背框架,背支撑通过不同于支撑表面的部分配合到该背框架上。
然后,在允许第一运动和第二运动中的至少一个运动的状况下将背支撑配合到背框架上,背支撑通过第一运动绕在穿过支撑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线转动,背支撑通过第二运动从落下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该落下位置中支撑表面指向前方,而在该水平位置中支撑表面指向正上方。
在该申请的发明中,提供给背支撑的第一运动和第二运动分别都是传统椅子不具有的新颖运动,通过这些新颖运动能够向使用者提供迄今为止椅子不具有的各种用途。例如,在背支撑进行第二运动时,背支撑能在其落下位置用作靠背,而且能在其水平位置用作扶手或小桌子。以与背支撑对置的姿态坐在椅子上的人能通过在利用第一运动的同时转动背支撑而“玩耍”。而且,因为能以多种方式使用背支撑,或者背支撑的新颖运动非常有趣,从而该椅子能有助于产生放松的环境。
该申请的发明包括许多扩展模式(优选模式)。作为这些模式中的一个模式,在从面对支撑表面的方向观察时,背支撑形成为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长而窄的形状,而且通过将背支撑配合到背框架上而使背支撑进行第一运动,从而背支撑绕第一轴线转动,该第一轴线穿过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部分。
因为背支撑形成为细长形状,所以背支撑的形状能例如根据第一运动而改变为纵长姿态和横长姿态。因此,在背支撑用作靠背时,使用者能选择满足使用者的喜好或体格的姿态。而且,在坐在椅子上且面对背支撑的人使其腹部接触背支撑或将肘搁在背支撑上的情形中,当背支撑设置成呈现横长姿态时,使用者能使腹部或肘处于自然姿态,从而能提高使用方便性。
在背支撑能进行第一运动和第二运动时,优选能增加椅子的使用模式。该申请的发明包括允许背支撑进行第一运动和第二运动的结构。
更具体地,在该实例中,转动轴承配合到背框架的上端部,从而在从侧面观察时背支撑从大致向前的姿态自由转动到向上的姿态,而且背支撑配合到该转动轴承上,从而绕在穿过背支撑的支撑表面的方向上延伸和在与接头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线转动。因为在该结构中接头只垂直转动,从而背支撑的支撑结构变得牢固。
在该申请的发明中还包括就座模式的改良措施。在该改良措施中,在从顶部观察时,座位形成为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长而窄的形状,而且座位被腿支撑以绕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部分水平回转。
在从顶部观察时座位具有长而窄的形状的情形下,当座位水平回转时,座位相对于背支撑的相对姿态改变。换言之,不仅能改变背支撑的姿态,而且还能改变座位的姿态。结果,极大地增加了椅子使用模式的变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当人跨坐在座位上时,该就座人在他或她将背支撑定位在他或她前方后能将物品放在背支撑上或者能将肘搁在背支撑上。在该情形下,因为座位具有长而窄的形状,所以人能以放松的姿态跨坐在座位上。换言之,使用者能自然地选择坐在椅子上使他或她的膝盖靠近的模式,或者跨坐在座位上将他或她的膝盖分开的模式。结果,这种选择使得背支撑更确定地具有很多种使用模式。
在该申请的发明的一个优选扩展实例中,背框架被腿柱支撑以水平转动,而且背框架的回转中心与该腿柱的中心一致,而且座位被腿支撑以绕偏离背框架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回转中心的位置水平回转。
根据该结构,因为背框架能水平回转,所以就座人无需改变姿态就能将背支撑移动到他或她旁边的任何位置。而且,如果座位的水平回转运动的中心与腿柱的中心一致,则可能因为就座人的重心离腿柱太远,所以就座人的姿态将变得不稳定。在该情形下,座位的回转中心定位成偏离腿柱,就座人的重心能尽可能地靠近腿柱放置。结果,能提高椅子的稳定性。
在该申请的发明的另一扩展实例中,椅子还包括中间支撑件,该中间支撑件设置到腿柱的上端以水平回转;其中背框架固定到中间支撑件上,而且座位配合到中间支撑件的在从顶部观察时从腿柱偏离到外侧的部分上,以水平回转。因为背框架以及座位配合到该共同的中间支撑件上,所以能简化椅子的总体结构。
在该申请的发明的又一扩展实例中,座位的平面形状以及背支撑的支撑表面的外形分别形成为葫芦形,该葫芦形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形成为构成具有最窄宽度的窄部,而且不完全圆形部连接到该窄部的两侧上。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A)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椅子的前视图,而图1(B)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椅子的右视图。
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椅子的平面图。
图3为从图2的线III-III观察的剖面图。
图4为座位承受器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5为座位承受器部分的分解平面图。
图6为座位承受器部分的局部剖开的平面图。
图7为座位承受器部分的局部剖开的分离侧视图。
图8(A)为从图6的线VIIIA-VIIIA观察的剖面图,图8(B)为从图8(A)的线B-B观察的剖面图,图8(C)为示出杆的运动的剖面图,图8(D)为示出杆保持装置的另一实例的剖面图,而图8(E)为图8(D)的杆保持装置的平面图。
图9为接头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0为接头单元的分解平面图。
图11(A)为接头单元的平面图,图11(B)为接头单元的侧视图,而图11(C)为接头单元的局部剖开的平面图。
图12(A)为接头单元的纵剖侧面图,图12(B)为从图12(A)的线B-B观察的剖面图,而图12(C)为从图12(A)的线C-C观察的剖面图。
图13(A)为接头单元的纵剖侧面图,示出背支撑不能运动到水平位置的状态,而图13(B)为椅子的平面图。
图14(A)为当背支撑在它的水平位置时的纵剖侧面图,图14(B)为从图14(A)的线B-B观察的剖面图,而图14(C)为椅子的平面图。
图15为示出椅子的使用实例的平面图。
图16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接头单元的纵剖侧面图。
图17(A)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接头单元的纵剖侧面图,而且图17(B)为从图17(A)的线B-B观察的剖面图。
图18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接头单元的纵剖侧面图。
图19(A)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接头单元的透视图,而图19(B)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接头单元的纵剖侧面图。
参考数字及符号的说明1腿柱(气筒)2腿3座位4背支撑4a 窄部4b 不完全圆形部5背框架8座位承受器部分9中间支撑体11 接头单元
12第二轴线13第一轴线37固定轴承38辅助轴承40转动轴承实施发明的最佳模式(1)第一实施例的概要图1至图15示出第一实施例。首先,以下将参考图1和图2说明椅子的概要。该椅子包括具有腿柱1的腿2;座位3,该座位3由腿柱1支撑,使得座位3的高度可调整;背支撑4,就座人能靠在该背支撑4上;以及背框架5,背支撑4配合到该背框架5上。
腿2具有多个从顶部观察时从腿柱1辐射状延伸的支腿6。轮脚7设置到每个支腿6的顶端。采用气筒作为腿柱1,该气筒的内外筒能相互配合以垂直运动和相对转动。在该实例中,提升筒1a构成内筒,而外筒1b构成固定筒。
座位承受器部分8设置在腿柱1和座位3之间。座位承受器部分8具有向上开口的中间支撑体(座位承受器基部)9。中间支撑体9的平面形状形成为泪滴状,其宽度尺寸从一个端部到另一端逐渐增加,而在整体上是圆滑的。而且,中间支撑体9构成舟形的立体形状,其两个端部在从侧面观察时都是倾斜的,而从前方观察时是弯曲的。而且,中间支撑体9在位于窄端部附近的部分处固定到提升筒1a的上端。而且,用于上下移动座位3的杆10从中间支撑体9的外侧露出。
如图2所示,座位3的平面形状在一个方向上延长,而在整体上是圆滑的。更具体地,座位3的平面形状构成葫芦形,其由窄部3a以及在窄部3a的两侧上延伸的不完全圆形部3b构成。而且,如图2所示,座位3可转动地配合至中间支撑体9的在从顶部观察时偏离腿柱1的部分上。
背框架5形成为L形,它在其下端处具有水平部分5a。水平部分5a通过焊接固定到中间支撑体9的后部。而且,背框架5的上升部分定位在座位3的回转区域的外侧。因而,不管背框架5的位置如何,座位3都能够回转。换言之,座位3以及背框架5能任意地相对回转。选择中空圆形作为背框架5的横截面形状,但是可以选择其它的截面形状,例如中空正方形、中空椭圆形等。
背支撑4大致为板形,其厚度极小,而且具有大致平坦的支撑表面4′,就座人靠在该支撑表面4′上。支撑表面4′的外形在一个方向上延长,而在整体上是圆滑的。更具体地,与座位3一样,支撑表面4′的外形构成由窄部4a以及在两侧上延伸的不完全圆形部4b构成的形状(葫芦形)。背支撑4在尺寸上设置为小于座位3,但它们当然可设置成大致相同的尺寸。
背支撑4通过接头单元11配合至背框架5的上端部。而且,背支撑4能从落下位置绕第二轴线12转动至水平位置,在该落下位置,支撑表面4′如图1(A)的实线所示指向前方,而在该水平位置,支撑表面4′如图1(B)和图2的点划线所示指向上方。而且,背支撑4能在落下位置中绕第一轴线13转动,该第一轴线13沿厚度方向通过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
背支撑4绕第一轴线13转动的运动为第一运动,而且背支撑4绕第二轴线12转动的运动为第二运动。在从前方观察时,背支撑4能根据第一运动而呈现纵长姿态或横长姿态。而且,在从侧面观察时,背支撑4能根据第二运动而将它的姿态从支撑表面4′指向前方的落下位置改变到支撑表面4′指向上方的水平位置。背支撑4在落下位置采取稍微向后倾斜的姿态。
在该说明书中,采用用语“在从前方观察时”的和用语“在从侧面观察时”。在该情况中,用语“在从前方观察时”是指从座位3定位在近侧且背支撑4定位在后侧所沿的方向(换言之,使用者在背支撑4落下的情形中面对支撑表面4′所沿的方向)观察椅子,而用语“在从侧面观察时”是指从横向方向观察椅子,该横向方向与“在从前方观察时”的方向及“在从顶部观察时”的方向垂直相交。
接着,下文将说明各个部分的细节。
(2)座位承受器部分的细节首先,下文将参考图3至图8说明座位承受器部分8的细节。例如,如从图3或图7所理解的那样,锥形接收筒14固定到中间支撑体9上,而且该接收筒14配合在提升筒1a的上端部上。提升筒1a具有用于切换自由状态和锁定状态的推动阀15,在该自由状态下,该筒1a能上下运动,而在该锁定状态下禁止该筒1a的垂直运动。推动阀15从提升筒1a的上表面突出。如已经描述的那样,提升筒1a可转动地配合到外筒1b中。因此,中间支撑体9以及安装到其上的各个部件能绕提升筒1a的轴线自由地水平回转。
盖状托板16通过焊接固定到中间支撑体9上。盖状托板16的后半部构成设置得比前半部低的降低部分16a。保持用于对提升筒1a的推动阀15进行操作的杆10的杆承受器18通过螺钉19固定到降低部分16a上。座位3通过筒体20配合到托板16的远离腿柱1的部分上,以水平回转。即,在座位3偏离腿柱1一定尺寸的状态下,座位3配合到中间支撑体9上。
例如,如图3和图7所示,座位3具有在基板21上装上座垫22的结构,该基板21由诸如胶合板等刚性材料制成。在从顶部观察时,圆形金属(树脂)凸出件23固定到基板21的下表面的中心部分上。该凸出件23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衬套24可转动地配合到筒体20中。
凸出件23具有堆叠在托板16上的大直径部分23a。用于接收凸出件23的大直径部分23a的凸缘部分24a形成在衬套24的上端上。多个向下开口的狭缝24b沿圆周方向离散地形成在衬套24中。凸出件23具有底板23b。通过旋紧螺钉25能够以向上不可拆卸的方式保持该凸出件23,该螺钉25从底部通过中间支撑体9的底部进入底板23b。中间支撑体9的上表面由树脂制成的盖26覆盖。
用于提升操作的杆10由作为材料的金属圆棒制造。例如,如图4或图6所示,在从顶部观察时,杆10布置成延伸过中间支撑体9,并且杆10的两个端部都穿过中间支撑体9,并露出至中间支撑体9的左右外侧。树脂指垫27安装到杆10的露出部分上。例如,如图4或图8(A)所示,杆10的与中间支撑体9重叠的部分在从前方观察时如大致M状弯曲,而且杆10的左右中间部分分别构成紧靠推动阀15的推动部分10a。
而且,在杆10的如大致M状弯曲的部分的中间区域中形成向上开口的中心接合槽28,并在左右两侧的部分中分别形成向上开口的侧接合槽29。
同时,杆承受器18由树脂制成,而且具有槽沟部分18a,该槽沟部分18a从上侧紧密配合到杆10的如向下突出的脊形一样弯曲的部分中。分别配合到杆10的中心接合槽28和侧接合槽29中的中心接合突起30和侧接合突起31分别设置在槽沟部分18a的上底面上,从而向下突出。
因为杆10的脊状弯曲部分配合到杆承受器18中,其姿态受到限制,从而杆10不能绕其轴线运动。而且,如从图8(C)理解的那样,即使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中的任何方向上推动或拉动杆10时,这样的杆10绕作为支点的侧接合槽29和侧接合突起31中的任一个运动,然后向下推动推动阀15。
例如,如图4所示,用于防止与杆10干涉的切口32形成在托板16中。而且,中间支撑体9的穿过杆10的孔33分别形成为细长孔,这些孔沿垂直方向延长以允许杆10的垂直转动。而且,如图4所示,在杆承受器18的平板部中开出用于避免与提升筒1a干涉的减荷孔18b。
在本实施例中,杆承受器18和杆10能通过将杆10的弯曲部分配合到杆承受器18中而精确定位。于是,在此状态下,能够只是在杆承受器18通过螺钉19固定到托板16上时简单地配合杆10。
而且,即使在杆10沿向上和向下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运动时,作为转动支点的侧接合槽29以及侧接合突起31也紧密地配合在一起。因此,不存在杆10从杆承受器18脱离的缺点。
在此情形下,并非总是需要中心接合槽28以及中心接合突起30。而且,接合突起可形成在杆10上,且接合槽可形成在杆承受器18中。此外,杆承受器18可由金属形成。而且,从操纵方便性以及保证组装精确性的观点而言,优选杆承受器18应形成为如本实施例那样的一体结构。但杆10能在两个位置处由分开的杆承受器保持。
图8(D)(E)示出杆10的配合结构的另一实例。在该实例中,杆10和杆承受器18的基本模式与已经描述的基本模式相同。但该实例具有如下的特征,即,在从顶部观察时向外突出的突起34通过挤压成形设置到杆10的从杆承受器18露出的两个端部上,作为用于防止杆10脱离的装置。因此,没有设置上述实例中提供的槽28、29和突起30、31对。这样,该配合结构在强度方面极佳,而且使加工简单。
(3)背支撑的配合结构接着,下文将参考图9至图14详细说明背支撑4的配合结构。例如,如图9所示,背支撑4具有如下的结构,即,座垫36放置在由诸如胶合板等刚性材料制成的基板35上。在此情形下,可采用将布等铺在基板35上的结构或仅由基板35构成的结构。
例如,如从图9所理解的那样,接头单元11具有固定到背框架5的上端上的固定轴承37、配合到该固定轴承37上的辅助轴承38、通过水平支撑轴39可转动地配合到固定轴承37和辅助轴承38上的转动轴承(转动体)40、内置在转动轴承40中的锁定销41、用于向锁定销41供给能量的弹簧(压缩卷簧)42、以及固定到背支撑4上的支撑板43。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39的轴线作为第二轴线12,而锁定销41的轴线作为第一轴线13。由支撑轴39体现的第二轴线12在背支撑4的背面的中心部分的附近水平延伸,且其延伸方向设置成在从顶部观察时几乎与座位3的切向方向平行。
固定轴承37具有向下的凸出部分37a,而凸出部分37a通过螺钉44固定到背框架5上。而且,固定轴承37的上部成形为板部37b,该板部37b具有圆板状的虚拟外形。向座位3的相反侧开口的切开部分45形成在板部37b中。该切开部分45在大致90度的范围内扩展。
辅助轴承38具有两片分别堆叠在固定轴承37的板部37b上的圆形板部38a。两片圆形板部38a通过连接部38b而一体连接,该连接部38b配合在固定轴承37的切开部分45中。然后,如从图12能容易看到的那样,辅助轴承38的连接部38b的外径设置成小于固定轴承37的板部37b的虚拟外周表面。而且,在辅助轴承38的连接部38b的上端上形成向上开口的台阶部分38c。
因此,由固定轴承37的切开部分45以及辅助轴承38的连接部38b的配合作用形成向上开口的接合孔46。例如,如图10所示,接合孔46成形为矩形,从而在从顶部观察时,在横向方向(支撑轴39的轴向方向)上的槽宽W1设置为比在纵向方向上的槽宽W2大。这里,接合孔46能直接形成在固定轴承37中。在此情形下,能省略辅助轴承38。
转动轴承40在整体上形成为圆柱形,而且其前端部成形为叉状部分40a,该叉状部分40a钻孔以配合到固定轴承37的板部37b以及辅助轴承38中。而且,该叉状部分40a通过支撑轴39而配合到固定轴承37和辅助轴承38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作为支撑轴39,而且通过螺母47以不易松开的方式保持支撑轴39。在此情形下,螺母47被保持在转动轴承40上而不转动。
锁定销41形成为具有不同的直径,使得前侧具有大直径,而且在前端部上形成具有大致矩形截面形状的接合突起48。锁定销41配合到转动轴承40中以转动,但不向后松开。因此,形成在转动轴承40中的孔49也形成为具有台阶状的不同直径。
而且,锁定销41的接合突起48具有矩形截面形状,而接合孔46也具有矩形形状。接合突起48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L(见图9和图10)设置成稍小于接合孔46在长度方向上的槽宽尺寸W1,但设置成大于接合孔46在宽度方向上的槽宽尺寸W2。因此,锁定销41在绕其轴线转动时具有配合到接合孔46中的姿态或不配合到接合孔46中的姿态。配合到锁定销41的小直径部分上的弹簧42向固定轴承37推动锁定销41。
锁定销41的后端41a具有非圆形切口,而且该后端41a不可转动地配合到支撑板43中。然后,背支撑4的基板35、支撑板43以及锁定销41在此状态下通过螺钉50而紧固在一起。支撑板43通过螺钉51固定到基板35上。在此情形下,锁定销41可固定到支撑板43上。用于从外侧覆盖转动轴承40的筒部43a形成在支撑板43上。
(4)背支撑的运动如从图12至图14能看到的那样,通过锁定销41的接合突起48的运动行程(在支撑轴39的轴线上的运动范围)来调节背支撑4绕支撑轴39的转动角。而且,在背支撑4位于其落下位置时,锁定销41能在转动轴承40中转动,因此背支撑4能绕锁定销41的轴线自由转动。
在背支撑4位于其落下位置时,锁定销41的接合突起48的顶端接触或靠近辅助轴承38的连接部38b的外周表面。换言之,在背支撑4位于其落下位置时,锁定销41沿从转动轴承40出来的方向抵抗弹簧42而向后运动。为此,基本上不能使背支撑4沿锁定销41的轴向方向运动。
只有当锁定销41的接合突起48呈现平行于支撑轴39的轴线延伸得较长的姿态(即,在从前方观察时的宽度方向上的状态)时,接合突起48才能配合到接合孔46中。在接合突起48不处于平行于支撑轴39延伸得较长的姿态的情形中,如图13所示,锁定销41的接合突起48在背支撑4直立设置时伸展越过接合孔46,从而不能使背支撑4运动到其水平位置。
相反地,如图14所示,在锁定销41的接合突起48呈现平行于支撑轴39的轴线的姿态(即,从前方观察时的宽度方向上的状态)时,接合突起48配合在接合孔46中,从而背支撑4能运动到其水平位置。
然后,锁定销41的接合突起48具有在与背支撑4的纵向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矩形截面形状。因此,如图14所示,不能使背支撑4运动到其水平位置,除非背支撑4在从顶部观察时处于沿座位3的切向方向延伸得较长的姿态。换言之,直到将背支撑4设置在横长姿态才能使背支撑4从其落下位置运动到其水平位置。
在从顶部观察时,当背支撑4呈现沿座位3的切向方向延伸得较长的姿态时,该背支撑4位于腿2能稳定支撑背支撑4的区域(即,通过连接轮脚7而产生的区域)内。因此,即使在对背支撑4的任何部分施加大载荷时,椅子也决不倒下。
相反,如图13(B)所示,在从顶部观察时,当背支撑4水平设置在沿座位3的径向方向延伸得较长的姿态时,背支撑4的端部离开腿2的稳定支撑区域。这样,当对背支撑4的该端部施加大载荷时,椅子可能倒下。不过,在本实施例中能避免这种情形。
因为在背支撑4处于其水平位置的状态下锁定销41通过弹簧42的推动作用而配合到接合孔46中,从而背支撑4保持为不落下/转动且不水平回转。然后,在背支撑4抵抗弹簧42而从其水平位置提起时,锁定销41进入接合孔46的配合被松开,从而背支撑4能转动到落下位置。
锁定销41到接合孔46中的配合作用或锁定销41从接合孔46解除配合的作用被分类为在从前面观察时只有当该背支撑4呈现横长姿态时才允许背支撑4运动到水平位置的转动调节功能;将背支撑4保持在它的水平位置而不落下的防落锁定功能;以及将背支撑4保持在它的水平位置而不水平转动的水平转动防止功能。作为用于实现这三个功能的装置,需要转动调节装置、防落锁定装置、以及水平转动防止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结构来共用为三个装置,但这三个装置可以由单独的结构提供。
如从图12(A)、图13(A)和图14(A)可理解,不管背支撑4的姿态如何,转动轴承40的叉状部分40a都隐藏固定轴承37的切开部分45。因此,该切开部分从不钩住使用者的手指。
在该情况中,轴承37、38、4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这些轴承能例如由树脂、金属拉模铸造等制成。可以不采用螺栓作为支撑轴39,而是可以采用销,并通过卡环等锁定该销。背支撑4能落下直到从侧面观察时的垂直位置。在采用背支撑4用作靠背时,可以优选背支撑4应像本发明一样落下而稍微向后倾斜一角度。
(5)椅子使用模式的实例能以各种模式使用上述椅子。首先,座位3具有三个使用模式,即A.使用者坐在处于横长姿态的椅子上;B.使用者坐在处于纵长姿态的椅子上;和C.使用者坐在处于横长姿态的椅子上,从而在弯曲两个膝盖的同时将左右胫放在椅子的上表面上。
同时,背支撑4具有六个使用模式,即a.背支撑在其落下位置中位于就座人的背后;b.背支撑在其落下位置中位于就座人的胸部侧;c.背支撑在其落下位置中位于就座人的右侧或左侧;d.背支撑在其水平位置中位于就座人的背后;e.背支撑在其水平位置中位于就座人的前面;和f.背支撑在其水平位置中位于就座人侧的右边或左边。
然后,人能根据座位3的使用模式A至C以及背支撑4的使用模式a至f的组合采用各种模式。在背支撑4设置到落下位置的状态下,背支撑4主要起到靠背的功能。
顺便提及,有时,人期望在人使用椅子的同时通过很大程度地倾斜身体而放松。在这一方面,由于座位3和背支撑4二者在本实施例中都具有细长形状,所以,在座位3设置于纵长姿态且背支撑4垂直地设置于纵向姿态、然后将就座点置于座位3的前侧之后,使用者能在很大程度上倾斜他的或她的上半身。而且,因为背支撑4具有长而窄的形状,所以,在背支撑4设置在纵长姿态时,就座人能在将后背保持到背支撑4上的同时将一个手臂放在背支撑4的上表面上。
图15中示出在背支撑4设置于其水平位置的状态下的使用模式的一些实例。在该情况中,在图15中,以与座位3大致相同的尺寸描绘背支撑4。在图15(A)示出的使用实例中,背支撑4布置成与座位3平行,而且人坐在椅子上而将后背放在背支撑4的端面上。即,背支撑4用作靠背。因为在背支撑4中存在窄部4a,从而就座人的脊椎不会接触背支撑4,因此使用者能使用背支撑4而没有不舒适的感觉。而且,如点划线所示,使用者能靠在处于水平位置的背支撑4上,而且使用者还能将两个肘或一个肘放在他或她之后,并将这两个肘或一个肘放在背支撑4上。换言之,使用者能同时使用背支撑4作为靠背和扶手的用途。
在图15(B)示出的实例中,就座人将背支撑4放在他或她的侧面,然后使用背支撑4作为扶手。在人使用背支撑4作为扶手时,该人能将背支撑4定位在就座人的前方,并能将两个肘放置在背支撑4上。
在图15(C)至图15(E)中示出使用背支撑4作为小桌子的实例。即,使用者能在背支撑4上做笔记,或者能在背支撑4上放置文档、笔记本电脑等。在图15(E)中,人跨坐在座位3上。因为座位3具有窄部3a,所以就座人能伸展他或她的左右腿,因此使用者能以放松的姿态跨坐在座位3上。
在图15(F)示出的实例中,背支撑4呈现在就座人前方延伸得较长的姿态(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不能采用该使用模式)。在此情形下,背支撑4能用作小桌子和扶手。当背支撑4设置在其水平位置而人没有坐在椅子上时,使用者能使用座位3和背支撑4作为材料载置台。
(6)第二实施例(图16)图16示出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中背支撑配合结构的变体。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加强件53通过螺丝54固定到转动轴承40的顶端表面上。该加强件53可滑动地配合到孔55中,该孔55形成于背支撑4的基板35上。而且,加强件53由支撑板43以不易松开的方式保持。此外,锁定销41固定到背支撑4的基板35上,不能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存在的优点在于,因为加强件53配合到基板35的孔55中,从而能使背支撑4的配合结构更牢固。
(7)第三实施例(图17)图17示出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体,而且其特征在于背支撑4的配合结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锁定销41的接合突起48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形状。
在该实施例中,当该接合突起48配合到接合孔46中时,该接合突起48不具方向性。因此,不管在从前方观察时背支撑4在其落下位置具有什么姿态,背支撑4都能运动到其水平位置,而且,背支撑4还能在其水平位置中水平转动。可以随使用者的意愿而采用这种结构。
(8)第四实施例(图18)图18示出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接头单元11。该实施例中接头单元11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共同。然而,作为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可以列举出以下方面锁定销41配合到转动轴承40中不能转动;以及背支撑4配合到锁定销41中可转动。在该实施例中,在背支撑4运动到落下位置和水平位置时,对姿态(方向性)没有限制。
(9)第五实施例(图19)图19示出第五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接头单元11。与第一实施例类似,该实施例的接头单元11具有固定轴承37、转动轴承40、支撑轴31、锁定销41、弹簧42以及支撑板43。然而,该接头单元11没有第一实施例的辅助轴承38,而且接合孔46直接形成在固定轴承37中。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接合突起48设置在锁定销41中,这一方面与第一实施例类似。
而且,锁定销41保持在背支撑4的基板35中,不能松开且不能相对转动,而且锁定销41也通过螺钉50配合从而在轴向方向上的微小距离内滑动。放置例如包等物品的钩57配合到固定轴承37上。
(10)其它该申请的发明能实施为除了上述实施例以外的各种模式。例如,座位和背支撑不限于所示的葫芦形和圆形。可设置诸如大致矩形、椭圆形、两端形成如圆弧状的矩形、多边形、圆形等的各种形状。座位和背支撑能形成为不同的形状。而且,能视具体情况而以各种方式实施背框架和接头单元的特定结构。
在背支撑为圆形或正方形且背支撑只具有第一动作的情形下,当背支撑配合成使得该背支撑能绕偏离其中心部分的部分转动时,背支撑的高度能随着其转动而改变。而且,使用者能通过反复转动背支撑而玩耍。因此,在背支撑只能具有第一动作时,背支撑不应总是成形为细长形状。
可以采用能独立调整背支撑高度的结构,或者可以采用能调整座位与背支撑之间的间隔(从顶部观察时的间隔)的结构。背支撑可以被双折。而且,该申请的发明能应用于腿固定到地板上的那种椅子(即不能移动的椅子)。即使背支撑的支撑表面稍微不平坦或成圆形也不存在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椅子,包括座位,人坐在该座位上;大致板状的背支撑,该背支撑具有支撑表面,就座人能将后背靠在该支撑表面上;以及背框架,背支撑通过不同于支撑表面的部分配合到该背框架上;其中在允许第一运动和第二运动中的至少一个运动的状况下将背支撑配合到背框架上,背支撑通过第一运动绕在穿过支撑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线转动,背支撑通过第二运动从落下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该落下位置中支撑表面指向前方,而在该水平位置中支撑表面指向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中,在从面对支撑表面的方向观察时,背支撑形成为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长而窄的形状,而且通过将背支撑配合到背框架上而使背支撑进行第一运动,从而背支撑绕第一轴线转动,该第一轴线穿过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子,其中,允许背支撑进行第二运动的转动轴承配合到背框架的上端部,从而在从侧面观察时背支撑从大致向前的姿态自由转动到向上的姿态,而且背支撑配合到该转动轴承上,从而绕在穿过背支撑的支撑表面的方向上延伸和在与接头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中,在从顶部观察时,座位形成为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长而窄的形状,而且座位被腿支撑以绕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心部分水平回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中背框架被腿柱支撑以水平转动,而且背框架的回转中心与该腿柱的中心一致,而且座位被腿支撑以绕偏离背框架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回转中心的位置水平回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椅子,还包括中间支撑件,该中间支撑件设置到腿柱的上端以水平回转;其中背框架固定到中间支撑件上,而且座位配合到中间支撑件的在从顶部观察时从腿柱偏离到外侧的部分上,以水平回转。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中座位的平面形状以及背支撑的支撑表面的外形分别形成为葫芦形,该葫芦形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形成为构成具有最窄宽度的窄部,而且不完全圆形部连接到该窄部的两侧上。
全文摘要
一种椅子配备有腿柱(1)、座位(3)、以及背支撑(4)。中间支撑件(9)配合到腿柱(1)的上端,座位(3)和背框架(5)配合到该中间支撑件(9)上,而且背支撑(4)通过接头单元(11)配合到背框架(5)的上端。座位(3)在从顶部观察时具有细长形状,并配合到中间支撑件(9)上以水平回转。背支撑(4)能绕第一轴线(13)自由转动,也能绕第二轴线(12)自由转动。因为座位(3)和背支撑(4)能变化为各种模式,所以椅子的使用模式能进行各种变化。
文档编号A47C3/20GK1925771SQ20058000374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30日
发明者细江勲夫, 竹内裕, 伊藤博之 申请人:伊藤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