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机构,属于轨道车门的设计方法或装置类。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轨道化交通网络的日益发展,地铁、轻轨、磁浮列车已经成为快节捷的城市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设计上的局限性,运行车辆与站台之间的间隙,构成车门处的“黑沟”,在上下车时,乘客必须小心谨慎地上下梯子,或逾越这条看得见的“黑沟”,这条“黑沟”是威胁乘客人身安全的一个隐患。如何消除轨道车辆车门与站台间形成的“黑沟”,既是轨道交通行业技术改进的需要,也是保证广大乘客人身安全的需要。
发明内容
这种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机构,由自动车门2、车厢底板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车箱内底板2下面设计着一块与自动车门2出入口宽度相当、且经自动车门2底部一侧的凸出状插接轴5衔接联动的辅助踏板3。
所述的辅助踏板3上设有一组对称的、供左右自动门滑行的弧形滑槽4。
所述的辅助踏板3呈倒置“T”形,其尾部置于左右设置的两块定位槽板8构成的滑槽9中。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这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无“黑沟”车门机构,由于采用了此种带辅助踏板、且又能随车厢自动门同步自动开启和关闭的联动机构;因此,能十分有效地解决轨道车停车上下客中出现的“黑沟”。这对于提高上下客的安全是十分有用的。
附图1为本发明设计方案的整体结构状态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底部结构连接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车厢 2、自动车门 3辅助踏板 4、弧形滑槽 5、插接轴 6、车厢底板 7、连接螺钉 8、定位槽板 9、滑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的这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无“黑沟”车门机构,由自动车门2、车厢底板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车箱内底板2下面设计着一块与自动车门2出入口宽度相当、且经自动车门2底部一侧的凸出状插接轴5衔接联动的辅助踏板3。
所述的辅助踏板3上设有一组对称的、供左右自动门滑行的弧形滑槽4。
所述的辅助踏板3呈倒置“T”形,其尾部置于左右设置的两块定位槽板8构成的滑槽9中。
这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无“黑沟”车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
由于将自动车门经底部一侧增设的插接轴5插于辅助踏板3的弧形滑槽4中,使该弧形槽板3能随着自动车门2的开启或关闭而同步实现伸出或后退。也就是说当自动车门打开时(如附图1),由于自动车门在向两边展开的同时,其底部左右设置的插接轴也同步向两边运行,正是这种运行动作,将原来收于车厢底板下的辅助踏板向外伸出,正好填补车体停车以后与站台形成的“黑沟”;而当自动车门关闭时(见附图2),由于左右两自动门的关闭,随着两自动车门2的其门体下的两个插接轴5,又顺着辅助踏板3上的弧形滑槽相向运移直至合拢,这时就导致在两自动车门合拢的同时,该辅助踏板3就收拢回归到车厢底板下的静止位置。由此周而复始,就构成了十分理想的一种消除轨道交通中“黑沟”现象的车门机构,达到了本发明人的发明初衷。
权利要求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机构,由自动车门(2)、车厢底板(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车箱内底板(2)下面设计着一块与自动车门(2)出入口宽度相当、且经自动车门(2)底部一侧的凸出状插接轴(5)衔接联动的辅助踏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机构,其特征在于辅助踏板(3)上设有一组对称的、供左右自动门滑行的弧形滑槽(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踏板(3)呈倒置“T”形,其尾部置于左右设置的两块定位槽板(8)构成的滑槽(9)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介绍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门机构,由自动车门、车厢底板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车箱内底板下面设计着一块与自动车门出入口宽度相当、且经自动车门底部一侧的凸出状插接轴衔接联动的辅助踏板;所述的辅助踏板上设有一组对称的、供左右自动门滑行的弧形滑槽;所述的辅助踏板呈倒置“T”形,其尾部置于左右设置的两块定位槽板构成的滑槽中。该车门机构的实施能十分有效地消除轨道车辆停车上下客时车体与站台间形成的“黑沟”,对于保证上下客的安全,提高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是十分有益的。
文档编号E05D15/00GK101041358SQ200610025089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4日
发明者史正华 申请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