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解锁装置及站台屏蔽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0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解锁装置及站台屏蔽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除站台屏蔽门装置的门板锁定的手动解锁装置及站台屏蔽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以确保乘客的安全为目的而在站台的轨道侧边缘部安装的站台屏蔽门装置。这种站台屏蔽门装置,如特开2001-233201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设有双开式的一对门板,该门板与到达站台的电车的侧门的打开关闭对应地左右进行开关。从安全的观点考虑,用电子锁锁住门板以使得除了乘客上下车时以外不会打开。另一方面,在特开2001-233201号公报中公开的装置中,通过与门板相邻设置紧急脱离板,可在电车的停止位置出现大的偏差等的紧急时使乘客能够向站台脱离。在打开紧急脱离板时,通过转动操作设于该面板的轨道侧的操作柄,拉动与紧急脱离板上方的框架卡合的锁定销,由此可将紧急脱离板打开。
虽然所述公报中的装置可打开紧急脱离板而确保紧急通路,但在紧急时,人们期望为了尽可能确保多的紧急通路而使门板本身也能够打开。然而,由于门板被电子锁锁住,所以为了在紧急时能够打开而需要用手动解开电子锁的机构,而且,需要使该解锁机构成为可从轨道侧进行操作和可从站台侧进行操作的结构。另外,紧急时面板的打开操作需要尽可能以简单的操作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解锁装置,该手动解锁装置通过轨道侧的操作、站台侧的操作中的任一种操作都能够用手动解除门板的锁定,而且能够以简单的操作进行锁定解除和门板的打开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解除由锁定部件对站台屏蔽门装置的门板的锁定的手动解锁装置为前提,所述锁定部件是构成为在锁定所述门板的锁定位置与从该锁定位置退避到上方的解锁位置之间上下可动的部件,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具有推杆,其配设成可推起用于锁定所述门板的锁定部件;第一杆,其与配设于所述门板的轨道侧部的操作柄连动而上下动作;以及第二杆,其与插入配设于所述门板的站台侧部的钥匙孔的钥匙的操作连动而上下动作,所述推杆为如下结构,其由于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的任意一个上升移动而因此被推起,并将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推向所述解锁位置。
在本发明中,在从门板的轨道侧进行手动解锁操作时,可利用操作柄的操作推起推杆而将锁定部件推起到解锁位置进行解锁,在从门板的站台侧进行操作时,可利用钥匙孔的操作推起推杆而将锁定部件推起到解锁位置进行解锁。因此,在紧急时,从门板的轨道侧或站台侧都可以进行门板的解锁操作。而且,在从轨道侧进行操作时,可在操作操作柄的同时直接进行门板的打开操作,在从站台侧进行操作时,可在进行钥匙操作的同时直接进行门板的打开操作。因此,无论进行何种操作,都可以将解锁操作和门板的打开操作作为连续的操作进行,在紧急时,能够以非常简单的操作打开门板。而且,由于无论何种操作都是推杆通过第一杆或第二杆推起锁定部件的结构,所以能够利用推杆可靠地推起锁定部件,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锁定部件的锁定的解锁。


图1是从站台侧看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屏蔽门装置的正面图;图2是表示在站台上安装有多个所述屏蔽门装置的状态的图;图3是将设于所述屏蔽门装置上的门板的上部附近放大表示的正面图;图4是从站台侧看到的图1右侧门板的正面图;图5是表示将图4的A部放大并将一部分截断的状态的正面图;图6(a)是表示手动解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是从站台侧看到的解锁操作前的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手动解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是从门尾侧看到的解锁操作前的状态的图;图7(a)是表示手动解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是从站台侧看到的钥匙操作后的状态的图,图7(b)是表示手动解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是从门尾侧看到的钥匙操作后的状态的图;图8(a)是表示手动解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是从站台侧看到的柄操作后的状态的图,图8(b)是表示手动解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是从门尾侧看到的柄操作后的状态的图;图9是概要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屏蔽门装置的锁定部件及卡合部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站台屏蔽门装置(下面简称为屏蔽门装置)的图。如该图所示,屏蔽门装置具有由屏板11、11和门板12、13构成的站台屏蔽门(下面简称为屏蔽门)14。门板12、13在本实施例中为构成双开式的一对门板。屏板11、11配置于该门板12、13的左右两侧。而且,如图2所示,通过将该屏蔽门14多个连结并沿车站的站台(图示省略)的边缘部安装,屏蔽门14将站台分隔成轨道侧和其内侧的站台侧。乘客在该站台侧等待电车的到来,只要当电车到站,门板12、13打开时才能进入轨道侧。
图1是从站台侧看到的屏蔽门14的图,如该图所示,屏蔽门装置具有固定于顶棚构造物的梁上的筒状的顶箱17。该顶箱17配设于屏蔽门14的上侧,构成沿站台边缘部延伸的形状。
在顶箱17内配设有沿筒轴向延伸的行走轨道20。与该行走轨道20平行并在其上方配置有同步皮带21c,该同步皮带张挂于驱动链轮21a和从动链轮21b上并环绕在两链轮21a、21b间。驱动链轮21a由门开关装置(ドアエンジン)21d驱动。
如图3所示,在同步皮带21c上经由连接件12c、13c分别连结有门吊架12a、13a。这些门吊架12a、13a分别设于门板12、13的上框18、19上。在各门吊架12a、13a上轴支承一对门滑轮12b、13b,通过使该门滑轮12b、13b在行走轨道20上滚动而使门板12、13沿行走轨道20移动。
该门板12、13的移动是通过由门开关装置21d使同步皮带21c行走而进行的。门开关装置21d的驱动动作由收纳于顶箱17内的控制器22控制。而且,在车辆到达站台时,与该车辆侧门的打开关闭相对应而驱动门开关装置21d,来打开关闭门板12、13。
在屏蔽门装置上设有用于在两门板12、13关闭的状态下将这两个门板12、13一并锁定的锁定部件24、以及用于使该锁定部件24上下移动的驱动部件25。
锁定部件24具有水平配置的结合部24a、以及从该结合部24a的两侧向下方延伸的一对锁定部24b。锁定部件24通过由锁定部24b夹住门板12、13的上端部的规定部分而将门板12、13锁定。即,锁定部件24通过由锁定部24b从门打开关闭方向两侧夹住分别设于各门板12、13的门前侧上端部的卡合部27、28而将门板12、13锁定。
各卡合部27、28分别形成从门板12、13的门前侧纵框29、30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的突起状。在各卡合部27、28的上端部分别形成以朝向门关闭方向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即,当各卡合部27、28在门板12、13的关闭动作中撞击锁定部件24时,利用倾斜面提起锁定部件24。
各卡合部27、28的门打开侧的侧面分别形成为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卡合面。即,通过该侧面与锁定部件24的锁定部24b卡合而阻止门板12、13打开。
驱动部件25具有连结固定于顶箱17上的主体部25a、以及设置成相对于该主体部25a可进退移动的杆状的杆部25b。在杆部25b的下端部结合有所述锁定部件24的结合部24a。主体部25a固定于两门板12、13关闭时的门前侧位置上方的顶箱17内。驱动部件25以杆部25b相对于主体部25a垂直向下延伸的姿态配置。杆部25b通过由被收纳于主体部25a内的螺旋弹簧(省略图示)向从主体部25a突出的方向施力而置于下方。在该状态下,锁定部件24成为锁定门板12、13的锁定位置。
在主体部25a内收纳有螺线管(省略图示)。该螺线管与所述控制器22电连接,利用从控制器22送来的控制信号切换励磁及消磁。在驱动部件25中,通过将螺线管励磁而将杆部25b提起并引入主体部25a内,另一方面,在螺线管被消磁时,杆部25b向从主体部25a突出的方向即下方移动。当杆部25b被提起时,锁定部件24成为退出锁定位置的解锁位置。
图4将图1的右侧门板13放大表示,图5表示将该图4的A部放大并部分地截断的状态。这些图是从站台侧看到的门板13的图。
门板13具有用上框19、中框34及下框35将门前侧的纵框30、门尾侧的纵框32结合的框体,在该框体上夹着中框34在上下镶嵌有玻璃板37a、37b。
在门前侧的纵框30上设有用于由手动解除门板13的锁定的手动解锁装置40。如图5、图6(a)及图6(b)所示,该手动解锁装置40包括基板41、操作柄42、与该操作柄42连动的第一杆43、钥匙轴部45、与该钥匙轴部45连动的第二杆46、以及推杆48。基板41、第一杆43、第二杆46及推杆48都收纳于门前侧的纵框30内。
所述基板41由具有收纳于纵框30内的宽度的细长的矩形板材构成,该基板41以在纵框30内沿纵向延伸的姿态配设。而且,基板41在从上框19到中框34的范围内与纵框30的轨道侧的侧面平行配置,并被螺钉固定在该纵框30的轨道侧的侧面。
所述操作柄42配置于纵框30的门尾侧面的中框34的上方。该操作柄42设于上侧玻璃板37a的轨道侧的部位而面向站台的轨道侧。即,操作柄42设于门板13的轨道侧部。操作柄42是在紧急时电车的乘客等从轨道侧解除门板13的锁定时操作的操作柄,通常为被收纳于纵框30的范围内的纵向,当通过转动操作而向轨道侧倒伏时变为横向。
所述操作柄42具有水平配置的柄轴部42a,其以该柄轴部42a为中心可转动地被第一支承部50支承。第一支承部50立设于基板41的宽度方向的门尾侧的端部。第一支承部50形成矩形平板状,且柄轴部42a贯通该第一支承部50。
在柄轴部42a上设有与该柄轴部42a形成一体转动的第一转动板51。第一转动板51以柄轴部42a为中心转动,在该第一转动板51上连结有从第一转动板51向上方延伸的第一连结板52。第一连结板52,其下端部在相对于柄轴部42a偏心的位置与第一转动板51连结。该第一连结板52的连结部被设定成在操作柄42为纵向时位于第一转动板51的下端部。此时,第一转动板51及第一连结板52成为被载置在连结固定于基板41的第一支承部50的正下方的第一支承部53的上面的状态。而且,当操作柄42变为横向时,设定成第一连结板52的连结部位位于第一转动板51的上部。由此,第一杆43相对于操作柄42为纵向时的通常位置,当操作柄42变为横向时,其上升而被置于上位置。
第一连结板52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杆43连结。该第一杆43穿过固定于基板41的第一引导件55。第一引导件55设于基板41的门尾侧的部位并隔开间隔沿垂直方向设有多个(图例中为两个)。而且,第一杆43穿过各第一引导件55,且比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引导件55更向上方突出。在第一杆43的上端部镶嵌有圆柱状部件43a。该第一杆43的上端部作为推杆48的推压部起作用。
在第一杆43上配设有在该第一杆43被置于上位置时将第一杆43向下方施力的作为施力部件的第一弹簧部件56。该第一弹簧部件56由螺旋弹簧构成,其配置在设于第一杆43上的弹簧压紧部43b和所述最上侧的第一引导件55之间。
在纵框30上的站台侧的侧面设有用于插入钥匙的钥匙孔59(参照图4)。即,在门板13的站台侧部设有钥匙孔59。该钥匙孔59用于在紧急时等站务员从站台侧解除门板13的锁定时插入未图示的钥匙进行操作。
所述钥匙轴部45被设于基板41下端部的第二支承部60可转动地支承。该第二支承部60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承部50的下方。第二支承部60形成矩形平板状,与基板41重叠而固定。
钥匙轴部45为对应通过所述钥匙孔59插入的钥匙的形状,形成从第二支承部60向站台侧突出的棱柱状并且配置在与钥匙孔59对应的位置。而且,钥匙轴部45利用通过钥匙孔59插入的钥匙的转动操作而转动。
在钥匙轴部45上设有与该钥匙轴部45一体转动的第二转动板61。在第二转动板61上连结有从该第二转动板61向上方延伸的第二连结板62。该第二连结板62的连结部位被设为位于第二转动板61的下端部。此时,第二转动板61及第二连结板62成为被载置在连结固定于基板41的第二支承部60正下方的第二支承部63的上面的状态。而且,当利用插入钥匙孔59的钥匙转动钥匙轴部45时,第二连结板62的连接部位被设定成位于第二转动板61的上部。由此,第二杆46相对于未插入钥匙时的通常位置而被置于上升的上位置。
在第二支承部60上设有限制第二转动板61的转动范围的第二挡件65。在进行钥匙轴部45的转动操作时,由该第二挡件65使第二连结板62的连结部位停止在第二转动板的上部。
第二连结板62的下端部在相对于钥匙轴部45偏心的部位与第二转动板61连结,另外,第二连结板62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杆46连结。第二杆46其下端部与第二连结板62连结,另一方面,超过第一支承部50而延伸到该第一支承部50的上方。
第二杆46穿过固定于基板41的第二引导件66。第二引导件66设于基板41的门前侧的部位并且隔开间隔沿垂直方向设有多个(图例中为4个)。即,第二引导件66与第一引导件55在侧方位置错开地配置。
从下数第二个配置的第二引导件66配置在与第一支承部50相同高度位置。在配置于该第一支承部50侧方的第二引导件66上形成有可穿过柄轴部42a的大小的穿孔66a,防止与柄轴部42a产生干涉。另外,在该第二引导件66上设有限制第一转动板51的转动范围的第一挡件68。
第二杆46穿过各第二引导件66,并向设于最上侧的第二引导件66的上方突出。而且,第一杆43和第二杆46被设定为在未进行操作柄42的操作及钥匙操作的状态下,上端部分别配置在相同高度的长度。在第二杆46的上端部镶嵌有圆柱状的部件46a。该第二杆46的上端部作为推杆48的推压部起作用。
在第二杆46上配置有在该第二杆46被置于上位置时将第二杆46向下方施力的作为施力部件的第二弹簧部件69。该第二弹簧部件69由螺旋弹簧构成,其配置在设于第二杆46的弹簧压紧部46b和所述最上侧的第二引导件66之间。
所述推杆48配置于第一杆43的上端部及第二杆46的上端部的上方。推杆48为将杆状部件折曲构成L形部件,其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部48a和从该纵部48a的下端部向侧方延伸出的横部48b。该横部48b被设为横跨第一杆43及第二杆46的各上端部的长度,推杆48载置于第一杆43及第二杆46的上端部。由此,推杆48与第一杆43的上升移动或第二杆46的上升移动连动上升而被置于上位置。
推杆48的纵部48a穿过固定于基板41的第三引导件71。该第三引导件71设于基板41的门前侧的部位,且隔开间隔沿垂直方向设有多个(图例中为两个)。这些第三引导件71位于所述锁定部件24的锁定部24b的正下方。
在包括第一杆43及第二杆46的各上端部上下动作的范围的高度位置的基板41上连结固定有导向部件74。该导向部件74是将平板状的部件二折的平面看为L形的部件,其具有与基板41重叠的重叠部74a和相对于该重叠部74a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导向部74b。第一杆43及第二杆46夹着导向部74b配置于其两侧。
在导向部74b上形成有纵长的长孔74c。该长孔74c形成为在与基板41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贯通,并形成为比第一杆43及第二杆46的行程量在上下方向长的形状。在该长孔74c内插入所述推杆48的横部48b。而且,在该状态下,推杆48的横部48b载置于第一杆43及第二杆46的各上端部之上。
在推杆48的上端部镶嵌有圆柱状的部件48c,该上端部设定成与纵框30上端部的高度位置大致一致。推杆48,其纵部48a位于所述锁定部件24的锁定部24b的正下方,当由第一杆43或第二杆46推压时,推杆48的上端部即圆柱状部件48c从门板13的上端部突出而推起锁定部24b。
在推杆48上设有在该推杆48被置于上位置时将推杆48向下方施力的作为施力部件的第三弹簧部件76。该第三弹簧部件76由螺旋弹簧构成,其镶在纵部48a上并且配置于推杆48的横部48b与所述第三引导件71之间。
在此,说明对门板13组装手动解锁装置40的方法。首先,要组装该手动解锁装置40,依次从下将第一杆43插进基板41的第一引导件55,在中途镶套第一弹簧部件56。此时,在第一杆43的上端部不镶套圆柱状的部件43a,而在其穿过第一引导件55后镶套圆柱状的部件43a。而且,将第一杆43的下端部和与第一转动板51结合的第一连结板52连结,由此,将第一杆43组装在基板41上。同样,将第二杆46组装在基板41上。
然后,从下将镶套有第三弹簧部件76的推杆48穿过第三引导件71,将推杆48的横部48b载置在第一杆43及第二杆46的各上端部,并将其插入导向部件74的长孔74c。而且,在推杆48的上端部镶套圆柱状的部件48c。这样,可组装手动解锁装置40中的收纳于纵框30内的主要部分。即,通过预先组装手动解锁装置40中的收纳于纵框30内的主要部分而成套化。
然后,将该套件从上插入门板13的纵框30内进行定位,将基板41螺钉固定在纵框30的轨道侧的侧面。然后,将操作柄42结合在第一支承部50上。这样,将手动解锁装置40组装到门板13上。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屏蔽门装置的动作及紧急时等的手动解锁操作进行说明。
在通常情况下,在门板12、13被关闭时,设于驱动部件25上的螺线管被消磁。因此,锁定部件24成为降下的锁定位置,通过卡合锁定部件24的锁定部24b和门板上端部的卡合部27、28,将两门板12、13锁定。而且,在车辆到达站台,与其侧门打开相对应,控制器22向门开关装置21d输出控制信号而使驱动部件25的螺线管励磁。由此,锁定部件24被提起并退避到解锁位置(非锁定位置),从而该锁定部件24与门板12、13的卡合部27、28的卡合被解除。另一方面,驱动链轮21a旋转而使同步皮带21c行走,门板12、13被打开。此时,螺线管维持励磁的状态。
而且,当与车辆的侧门被关闭对应地来自控制器22的控制信号输向门开关装置21d时,驱动链轮21a这次反向旋转,使同步皮带21c行走而将门板12、13关闭。此时,接收到来自控制器22的控制信号,螺线管被消磁。由此,锁定部件24降下,返回锁定位置,锁定部件24的锁定部24b与门板12、13的卡合部27、28卡合,两门板12、13被一并锁定。
其次,对车辆的停止位置出现大的偏差时等这样的紧急时的手动解锁操作进行说明。通常,在门板12、13被关闭时,由于两门板12、13被锁定,所以无法将门板12、13打开。因此,为了在紧急时使轨道侧的乘客等能够向站台侧脱离,所以用手动解除门板12、13的锁定。该门板12、13的解锁可从站台侧操作和从轨道侧操作。
首先,对从站台侧进行的解锁操作进行说明,在该操作中站务员等使用所拥有的规定的钥匙。当站台侧的站务员等将该钥匙插入位于门板13的门前侧位置的钥匙孔50并进行转动操作时,与此同时,钥匙轴部45转动。在该转动操作之前,如图6(a)及图6(b)所示,第二连结板62的连结部位于第二转动板61的下端部。因此,第二杆46及推杆48被置于下位置。如图7(a)及图7(b)所示,当通过钥匙轴部45的转动操作使第二转动板61与钥匙轴部45一体转动时,第二连结部62伴随此上升。由此,第二杆46上升而推压推杆48,使推杆48的上端部(部件48c)向门板13的上方突出。由此,锁定部件24的锁定部24b被推起,将锁定部24b与卡合部27、28的卡合解除。这样,由于通过转动操作插入门板13的钥匙孔59内的钥匙解除门板13的锁定,因此可在进行该钥匙操作的同时直接进行门板13的打开操作。然后,当门板12、13被打开后,当将手从钥匙离开或将钥匙从钥匙孔59拔出时,第二杆46由于第二弹簧部件69及第三弹簧部件76的弹力而降下,钥匙轴部45自然恢复原来状态。
另一方面,从轨道侧进行的解锁操作是通过轨道侧的乘客等转动操作门板13的操作柄42而进行的。在通常情况下,如图6(a)及图6(b)所示,操作柄42为纵向,此时,第一连结板52的连结部位于第一转动板51的下端部。因此,第一杆43及推杆48被置于下位置。如图8(a)及图8(b)所示,当进行柄操作直到使操作柄42变为横向时,第一转动板51一体地进行转动,第一连结部52伴随此上升。由此,第一杆43上升而推起推杆48,由此锁定部件24被推起,与前面所述同样地门板13的锁定被解除。而且,可在进行操作柄42的转动操作的同时直接进行门板13的打开操作。然后,在门板12、13被打开后,当将手从操作柄42离开时,由于第一弹簧部件56及第三弹簧部件76的弹力而使第一杆43下降,使操作柄42自然恢复到原来的纵位置。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例,从站台侧进行门板13的手动解锁操作可由插入钥匙孔59的钥匙的操作进行解锁,此外,从轨道侧进行门板13的手动解锁操作可利用操作柄42的操作进行解锁。因此,在紧急时,可以从门板13的站台侧也可以从轨道侧进行门板12、13的打开操作。而且,在从站台侧进行操作时,可在进行钥匙操作的同时直接进行门板12、13的打开操作,另外,在从轨道侧进行操作时,可在操作操作柄42的同时直接进行门板12、13的打开操作。因此,无论进行何种操作,都可以将解锁操作和门板12、13的打开操作作为连续的操作进行,在紧急时,能够以非常简单的操作打开门板12、13。另外,由于无论何种操作都是推杆48通过第一杆43或第二杆46推起锁定部件24的结构,所以能够利用推杆48(部件48c)可靠地推起锁定部件24,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门板12、13的解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第一杆43、第二杆46及推杆48都收纳在纵框30内,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纵框30内的空间,而且,即使设置手动解锁装置40也能够防止门板13的外观变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第一杆43、第二杆46及推杆48预先组装在基板41上而实现成套化,所以仅将该成套化的套件插入纵框30内进行组装,就能够将手动解锁装置40组装在门板13上。因此,可使组装作业简化,并且能够将施工现场的调整作业(安装调整)简化。
在此,对本实施例的特征进行说明。
(1)所述推杆具有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部和从该纵部的下端部向侧方延伸出的横部,所述横部设定为横跨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的各上端部的长度。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发挥推杆的功能。
(2)所述推杆、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都配设于所述门板的纵框内。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纵框内的空间,而且,即使设置手动解锁装置也能够防止门板的外观变差。
(3)具有可收纳于所述纵框内的大小的基板,并在该基板上组装所述推杆、所述第一杆及第二杆。在该状态下,由于将第一杆、第二杆及推杆预先组装在基板上而实现成套化,所以仅将该成套化的套件插入纵框内进行组装,就能够将手动解锁装置组装在门板上。因此,可使组装作业简化,并且能够将施工现场的调整作业(安装调整)简化。
(4)将站台上分隔成轨道侧和其内侧的站台侧,使门板沿轨道移动地配置的站台屏蔽门装置,其具有在将所述门板锁定的锁定位置与从该锁定位置向上方退避的解锁位置之间可上下动作地构成的锁定部件、以及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其构成为通过进行设于所述门板的轨道侧部的操作柄的操作及设于所述门板的站台侧部的钥匙孔的操作的任一种操作,都可以用手动解除所述门板的锁定。因此,该站台屏蔽门装置,在紧急时等即使从站台侧也可从轨道侧进行门板的解锁操作。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在比门板12、13的上框18、19突出的卡合部27、28卡合锁定部件24的结构,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图9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由形成于门板12、13上端部的卡合孔形成卡合部27、28,使锁定部件24的锁定部24b进入到该卡合孔内而锁定门板12、13。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将两侧的门板12、13分别锁定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仅将一侧的门板12、13锁定的结构。即,由于左侧的门板12和右侧的门板13由同步皮带21c同步地驱动,所以即使仅锁定一侧的门板12、13,另一侧的门板13、12也会被间接地锁定。在该情况下,手动解锁装置设于直接锁定的门板12、13侧。但是,要使两门板12、13的锁定更可靠,优选地如所述实施例那样将两门板12、13直接锁定。
此外,在所述实施例中,虽然将手动解锁装置40设在右侧的门板13上,但也可以改变该设置位置或与该设置位置一起将其设于左侧的门板12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动解锁装置,其解除由锁定部件对站台屏蔽门装置的门板的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是构成为在锁定所述门板的锁定位置与从该锁定位置退避到上方的解锁位置之间上下可动,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具有推杆,其配设成可推起用于锁定所述门板的锁定部件;第一杆,其与配设于所述门板的轨道侧部的操作柄连动而上下动作;以及第二杆,其与插入配设于所述门板的站台侧部的钥匙孔的钥匙的操作连动而上下动作,所述推杆为如下结构,其由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的任意一个进行上升移动而因此被推起,并将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推向所述解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部以及从该纵部的下端部向侧方延伸出的横部,所述横部被设定成横跨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的各上端部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所述第一杆及所述第二杆都配设于所述门板的纵框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可收纳在所述纵框内的大小的基板,在该基板上组装所述推杆、所述第一杆及第二杆。
5.一种站台屏蔽门装置,其以将站台上分隔成轨道侧和其内侧的站台侧并使门板沿轨道移动的方式配设,其特征在于,具有锁定部件,其构成为在锁定所述门板的锁定位置与从该锁定位置退避到上方的解锁位置之间上下可动;以及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动解锁装置,其中,通过进行设于所述门板的轨道侧部的操作柄的操作以及设于所述门板的站台侧部的钥匙孔的操作的任一种操作,都可以用手动解除所述门板的锁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手动解锁装置及站台屏蔽门装置,通过轨道侧的操作、站台侧的操作中的任一种操作都能够用手动解除门板的锁定,而且能够以简单的操作进行锁定解除和门板的打开动作。因此,具有配设成能够推起用于锁定门板的锁定部件的推杆、与配设于门板的轨道侧部的操作柄连动而上下动作的第一杆、以及与插入配设于门板的站台侧部的钥匙孔的钥匙的操作连动而上下动作的第二杆。推杆由于第一杆及第二杆的任意一个上升移动而因此被推起,并将所述锁定部件从锁定位置推向解锁位置。
文档编号E05B65/10GK1884779SQ20061009086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4日
发明者鹿岛良博, 新山智章 申请人: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