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59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窗,特别涉及一种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
背景技术
如图7所示为常用的一种推窗构造概略示意图,该推窗构造概略为一窗扇10以两组相同的连动铰链11组装在窗框上、下型料12A、12B之间,窗扇10可利用两组连动铰链11的支撑局制以伸缩剪动形态,于窗框上、下型料12A、12B之间向外走位开启或拉回关闭;由于窗框诸型料12的内部框壁13铺设有气密胶条14,当窗扇10于窗框诸型料12内关闭,以扣钩(未表示出)向内加压扣定,窗扇10四周面则能密实抵触窗框诸型料12内部框壁13所设气密胶条14,来完成极佳的隔音、气密效果,是逐渐受到消费者认同而乐意选择使用的窗型。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编号462423,公开时间2001年11月1日,申请日2000年9月29日)公开的新型专利“推窗的启闭控制器构造改良”(或可称其为连动铰链构造),该揭示的连动铰链构造由一框杆、一滑块、一固定块及相互枢结在其间的力臂、承载臂、支臂、连臂所组成,当两组相同的连动铰链以其承载臂固定在窗扇内侧边顶、底面对称位置,再以框杆固定在窗框上、下型料内侧边,便可将窗扇组装在窗框内实施;然而该揭示的连动铰链构造在提供窗扇组装在窗框上或在操作启闭的动作中,存在有下列可供改进的缺陷,如其一、窗扇顶、底面与窗框上、下型料之间需预留可供连动铰链塞设组装的适当离缝,该离缝容易造成雨水侵入积存,多少会影响到连动铰链伸缩剪动的顺畅性。
其二、该连动铰链是以承载臂背着窗扇重量向外走位开启,即开启的窗扇是离开窗框,因此承载臂需借助枢结的力臂、支臂及连臂来共同分担窗扇偏离重量的支撑力,显得构造复杂,而此则会减低连动铰链的精密性及增加制作成本。
其三、窗扇是以连动铰链的框杆固定在窗框上、下型料之间,当窗扇开启完全离开窗框,其偏离重量会在框杆上产生翘拔力道,时间一久则会影响到框杆固定的稳固性及组装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在操作窗扇走位开启时,窗扇内侧边始终可位于窗框内部完成组装或开启的稳固与安全性,且构造简单能够增进启闭操作的顺畅与轻便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该推窗包含有一窗扇及一窗框所组成,窗扇利用两组连动铰链构造组装在窗框上、下型料之间,所述窗框上、下型料为相同形状,于成型时其断面形状外侧边直接成型有 形轨条;所述连动铰链构造包含有一固定座、一支杆、一承杆及一轴块所构成;所述固定座宽度约略等同于窗框 形轨条内部宽度,以一轴钉枢结在支杆近端;所述支杆呈板条状,其远端与承杆远端相互枢连结合;所述承杆呈L形状,其近端顶面枢结有一轴块;所述轴块内部设具一铁质轴柱,以该轴柱枢结在承杆近端顶面;所述承杆以L形状搭靠在窗扇内侧角边固定,该轴块滑置在窗框上、下型料 形轨条内部,及固定座固设在窗框上、下型料 形轨条一侧边。
通过一固定座以轴钉铆结在一支杆近端,一轴块直接铆结在L形承杆顶面近端,而支杆与承杆间的远端以一轴钉枢结;固定座以不可移动固设在窗框上、下型料直接成型 形轨条一侧边,而轴块则以滑动形态局制位在轨条内部,当承杆组装跨设在窗扇内侧边边角,便可构成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的分解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的操作窗扇于窗框内关闭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向剖视图(固定座组装在窗框上、下型料 形轨条的关系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向剖视图(轴块组装在窗框上、下型料 形轨条的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操作窗扇于窗框内开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的控制器组装在窗框上、下型料 形轨条的关系图。
图7为常用的推窗构造概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征及其功效能够更为明显,现举一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大致上同于现有技术,包含有一窗扇10及一窗框12所组成,窗扇10利用两组连动铰链构造组装在窗框上、下型料12A、12B之间,窗扇10可利用两组连动铰链构造走位开启或关闭;如图3、图4所示,窗框上、下型料12A、12B为相同形状,于成型时其断面形状外侧边位置直接成形有 形轨条15;而连动铰链构造包含有一固定座20、一支杆3 、一承杆40及一轴块50所构成;固定座20宽度约略相同于窗框上、下型料12A、12B 形轨条15内部宽度,其设有一轴接孔21以一轴钉22枢结在支杆30近端;一支杆30呈板条形状,远近端各设有一枢接孔31、32;一承杆40呈L形状,其上设有若干螺孔41及远、近端的轴接孔42、43,其以远端轴接孔43与支杆30远端轴接孔32以一轴钉44相互枢连结合;一轴块50,内部设具一铁质轴柱51,可以该轴柱51枢结在承杆40近端顶面轴接孔42;当L形状承杆40搭靠在窗扇10内侧角边(顶、底面与侧面交角)以螺丝45固定,并以轴块50滑置位在窗框上、下型料12A、12B 形轨条15内,及固定座20以螺丝23固定在 形轨条15一侧边,便可将窗扇10简易组装在窗框12内实施。
如图2所示,为窗扇10于窗框12内关闭位置的示意图,即支杆30与承杆40位在窗扇10顶、底面呈一直线,因此窗扇10与窗框12之间的离缝可大弧度缩小,用以防止雨水侵入;再者,承杆40可以L形状搭靠在窗扇10内侧角边,使窗扇10组装在窗框12内完成较佳的组装稳固性。
如图5所示,当窗扇10开启,由于支杆30近端枢结在固定座20,远端与承杆远端相互枢连结合,因此窗扇可以其间的轴钉44为轴心,利用枢结在承杆40顶面的轴块50局制在 形轨条15而向中滑移,而转向开启,即开启的窗扇10重量仍利用支杆30及轴块50使之位在窗框12 形轨条15上,来完成启闭顺畅性及安全性。
如图6所示,一控制器由一基座60、一止滑板61及一旋钮62所构成,该基座60宽度约略相同于窗框12上、下型料12A、12B 形轨条15内部宽度,止滑板61则置放在基座60内部,该止滑板61可受旋钮62的螺动操作于基座60内部沉移或回移,当该控制器设置在 形轨条15内部,而位在轴块50向中滑移行程的任意一个位置停滞定位,便能局制轴块50滑移行程,使窗扇10开启完成角度限制性。
由以上说明可得知,本实用新型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至少具有下列的实用优点
其一、构造简单可降低连动铰链的制作成本。
其二、只需一支杆与一承杆便能驱动窗扇启闭,而能完成操作的顺畅性及轻便性。
其三、窗扇开启,其内侧边始终可位在窗框内部,而能完成组装的稳固性及安全性。
其四、承杆可为L形状搭跨固定在窗扇顶、底面与侧面之间端角,因此可增进窗扇组装的牢固性。
其五、可简易配合使用一个控制器,使窗扇开启完成角度任意的选择性。
上述揭示的附图、说明,谨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熟悉此项技术的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修饰或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该推窗包含有一窗扇及一窗框所组成,窗扇利用两组连动铰链构造组装在窗框上、下型料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上、下型料为相同形状,于成型时其断面形状外侧边直接成型有 形轨条;所述连动铰链构造包含有一固定座、一支杆、一承杆及一轴块所构成;所述固定座宽度约略等同于窗框 形轨条内部宽度,以一轴钉枢结在支杆近端;所述支杆呈板条状,其远端与承杆远端相互枢连结合;所述承杆呈L形状,其近端顶面枢结有一轴块;所述轴块内部设具一铁质轴柱,以该轴柱枢结在承杆近端顶面;所述承杆以L形状搭靠在窗扇内侧角边固定,该轴块滑置在窗框上、下型料 形轨条内部,及固定座固设在窗框上、下型料 形轨条一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窗的简易型铰链构造,其特征在于一控制器由一基座、一止滑板及一旋钮所构成;止滑板置于基座内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窗框 形轨条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窗的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其简易构造只需以一支杆与一承杆相互枢连结合,当支杆近端枢结一固定座及承杆近端顶面枢结一轴块,再配合窗框上、下型料直接成型有形轨条,便能构成为一种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该简易型连动铰链构造能提供窗扇组装在窗框上实施完成启闭操作的轻便与顺畅性,及开启位置的稳固与安全性。
文档编号E05D15/04GK2913556SQ20062001303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8日
发明者吴锦能 申请人:吴锦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