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防盗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盗锁芯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现有一种防盗锁芯,其结构主要由锁芯座、可转动地套置于 锁芯座内腔的锁芯套及套置于锁芯套内腔中的内锁芯组成,其中内锁芯内腔 壁沿轴向设有若干条开口向内的滑槽,滑槽内端里装有弹簧,滑槽外端装有 弹柱,内锁芯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里装有锁定片,锁芯套和锁芯座沿轴向 设有直键槽,且该直键槽中装有直键,直键上对应锁定片位设有一个联动键 块,弹柱上设有凹槽,当钥匙插入至合适位置时,弹柱上设有的凹槽伸入至 内锁芯设有的弧形槽位置,锁定片在联动键块的弹力推动下下降,锁定片下 降后,联动键块在锁芯座内腔壁里设有的弹性顶柱的顶推下也随着下降于内 锁芯的弧形槽中,直键上部分脱离锁芯座内腔壁设有的直槽而完全容置于锁 芯套的直键槽中,这样钥匙旋转开锁时锁芯套和内锁芯一起转动从而拨动锁 舌打开锁,然而该结构的锁芯套和锁芯座沿轴向设有的直键槽,直键安装于 直键槽中,当不是配套的钥匙插进钥匙孔时,由于该直键的阻挡,锁芯套和 锁芯座之间不能作相对转动,给盗贼提供开锁信息,难于达到防盗的目的。 此外,由于该结构的滑槽和弹柱的截面为球冠形的结构,使用过程中弹柱容 易在滑槽里打转,弹柱打转使得凹槽偏移,从而锁定片难于对准凹槽,同时, 当锁定片对准凹槽时,弹柱的球冠形顶部设置的凹槽增长了斜面长度,锁定
片容易下降,从而导致锁具的复开率升高,钥匙的开锁精确度降低、降低了锁具的安全性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迷惑 盗贼开锁、提高安全性能、降低复开率、提高钥匙开锁的精确度的防盗锁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盗锁芯结构,包括锁芯座、可转动地套置于锁芯座内腔的锁芯 套及套置于锁芯套内腔的内锁芯,内锁芯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里装有锁定 片,内锁芯内腔壁沿轴向设有多条内侧开口的滑槽,滑槽内端装有弹簧,滑 槽的外端装有弹柱,弹柱上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锁芯套对应弧形槽位设 有弧形键槽,且该弧形键槽中装有联动键,锁芯座对应联动键位至少设有一 个弹性顶柱装置。其中,上述弹性顶柱装置包括设置在锁芯座上外大内小的柱孔、装置在 柱孔中 一端向锁芯座内腔伸出的顶柱及^:置在顶柱后部的复位弹簧,柱孔外 端装有堵头。为节省锁芯座的材料,同时保证锁芯座的强度,上述锁芯座对应弧形槽 的外壁设有环形或弧形加强凸耳,上述柱孔设置于加强凸耳中。为提高了钥匙的开锁精确度,降低了锁具的复开率,增强了锁具的安全 性能,上述滑槽横截面大致呈内大外小的梯形或倒"凸,,字形结构,弹柱横 截面与滑槽横截面相应的大致呈内大外小的梯形或倒"凸"字形结构,弹柱 可活动嵌置于滑槽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锁芯套对应弧形槽位设有弧形键槽,且该弧 形键槽中装有联动键,锁芯座对应联动键位至少设有 一个弹性顶柱装置的结 构形式,不仅可通过弹性顶柱稳定地把联动键的下部份顶至内锁芯上设有的 弧形槽中以达到联动目的,同时,由于联动键完全设置于锁芯套弧形键槽中, 当不用配套钥匙而用其他开钥匙锁时,锁芯套在锁芯座内腔中空转,避免给 盗贼提供开锁信息,给盗贼开锁时造成迷惑性,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又由 于在滑槽以及弹柱横截面大致呈内大外小的梯形或倒"凸"字形结构形式, 弹柱的梯形顶部设置的凹槽的斜面长度比原来的球冠形顶部的斜面长度缩 短了 ,使用时必须通过配套钥匙伸进内锁芯钥匙孔中合适位置才能使弹柱上 设置的锁定片及联动键降下来以带动锁芯套的旋转开锁,从而提高了钥匙的 开锁精确度,降低了锁具的复开率,增强了锁具的安全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钥匙插进钥匙孔未开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钥匙插进钥匙孔后锁定片和联动键下降时的剖视结 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三个弹性顶柱);图4为图2的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三个弹性顶柱);图5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一个弹性顶柱);图6为图2的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一个弹性顶柱);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拆除锁芯座);图8为本实用新型弹柱采用横截面为梯形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拆除
锁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盗锁芯结构,包括锁芯座l、 可转动地套置于锁芯座l内腔的锁芯套2及套置于锁芯套2内腔的内锁芯3, 内锁芯3上设有弧形槽31,弧形槽31里装有锁定片32,内锁芯3内腔壁沿 轴向设有多条内側开口的滑槽33,滑槽33内端装有弹簧34,滑槽33的外 端装有弹柱35,弹柱35上设有凹槽351,锁芯套2对应弧形槽31位设有弧 形键槽21,且该弧形键槽21中装有联动键22,锁芯座1对应联动键22位 至少设有一个弹性顶柱装置12。弹性顶柱装置12包括设置在锁芯座1上外 大内小的柱孔121、装置在柱孔121中一端向锁芯座1内腔伸出的顶柱122 及设置在顶柱122后部的复位弹簧123,柱孔121外端装有堵头124。为保 证弹性顶柱12稳定地顶动联动键22,锁芯座1对应联动键22位设有三个弹 性顶柱12,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弹性顶柱12时的剖视 结构示意图。也可以在锁芯座1上各设有两个弹性顶柱12。如图5、图6所 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弹性顶柱12时的剖^L结构示意图。为节省锁芯座1的材料,同时保证锁芯座1的强度,上述锁芯座1对 应联动键22的外壁设有环形或弧形加强凸耳13,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 锁芯座1对应联动键22的外壁设有弧形加强凸耳13,上述柱孔121设置于 加强凸耳13中。为提高了钥匙的开锁精确度,降低了锁具的复开率,增强了锁具的安全 性能,滑槽33横截面可以设置呈内大外小的倒"凸,,字形结构,弹柱35横 截面与滑槽33横截面相应的呈内大外小的倒"凸,,字形结构。如图8所示, 滑槽33横截面大致呈内大外小的梯形结构,弹柱35横截面与滑槽33横截 面相应的大致呈梯形的结构,弹柱35可活动嵌置于滑槽33中。为防止杂物灰尘等塞入钥匙孔中,避免给盗贼用工具开锁提供方便, 同时也保证锁具的美观,内锁芯3内腔中部设有可防止杂物塞入钥匙孔的圓 柱体36,圆柱体36与内锁芯3内腔壁之间预留有可容置管状钥匙插入的空 隙。也可以在内锁芯3内腔中部设有弹性遮挡装置,弹性遮挡装置包括复位 弹簧及挡片,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内锁芯3内腔底部,另一端伸至内锁芯3 的钥匙孔入口处,挡片设置在复位弹簧的外端,弹性遮挡装置与内锁芯3内 腔壁之间预留有可容置管状钥匙插入的空隙。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 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变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样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 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锁芯结构,包括锁芯座(1)、可转动地套置于锁芯座(1)内腔的锁芯套(2)及套置于锁芯套(2)内腔的内锁芯(3),内锁芯(3)上设有弧形槽(31),弧形槽(31)里装有锁定片(32),内锁芯(3)内腔壁沿轴向设有多条内侧开口的滑槽(33),滑槽(33)内端装有弹簧(34),滑槽(33)的外端装有弹柱(35),弹柱(35)上设有凹槽(35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套(2)对应弧形槽(31)位设有弧形键槽(21),且该弧形键槽(21)中装有联动键(22),锁芯座(1)对应联动键(22)位至少设有一个弹性顶柱装置(1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盗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顶柱 装置(12)包括设置在锁芯座(1 )上外大内小的柱孔(121 )、装置在柱孔(121) 中一端向锁芯座(1)内腔伸出的顶柱(122)及设置在顶柱(122)后部的复位 弹簧(123),所述柱孔(121)外端装有堵头(124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芯座(1) 对应弧形槽(31)的外壁设有环形或弧形加强凸耳(13 ),上述柱孔(121) 设置于加强凸耳(13)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滑槽(33 ) 横截面大致呈内大外小的梯形或倒"凸"字形结构,弹柱(35)橫截面与滑 槽(33)橫截面相应的大致呈内大外小的梯形或倒"凸"字形结构,所述弹 柱(35 )可活动嵌置于滑槽(33 )中。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盗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锁芯(3) 腔体壁上对称,没有两个弧形槽(31),上述锁芯套(2)对应两个弧形槽(31) 位设有两个弧形键槽(21)。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盗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锁芯(3) 内腔中部设有可防止杂物塞入钥匙孔的圆柱体(36),所述圓柱体(36)与内锁 芯(3)内腔壁之间预留有可容置管状钥匙插入的空隙。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锁芯(3) 内腔中部设有可防止杂物塞入钥匙孔的弹性遮挡装置,所述弹性遮挡装置包 括复位弹簧及挡片,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内锁芯(3)内腔底部,另一端 伸至内锁芯(3)的钥匙孔入口处,挡片设置在复位弹簧的外端,所述弹性遮 挡装置与内锁芯(3)内腔壁之间预留有可容置管状钥匙插入的空隙。
专利摘要一种防盗锁芯结构,包括锁芯座、锁芯套及内锁芯,内锁芯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里装有锁定片,内锁芯内腔壁沿轴向设有多条装有弹簧的滑槽,滑槽的外端装有弹柱,弹柱上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锁芯套对应弧形槽位设有弧形键槽,且该弧形键槽中装有联动键,锁芯座对应联动键位至少设有一个弹性顶柱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通过弹性顶柱稳定地把联动键的下部分顶至内锁芯上设有的弧形槽中以达到联动目的,同时,由于联动键完全设置于锁芯套弧形键槽中,当不用配套钥匙而用其他开钥匙锁时,锁芯套在锁芯座内腔中空转,避免给盗贼提供开锁信息,给盗贼开锁时造成迷惑性,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文档编号E05B27/10GK201027423SQ20062006781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0日
发明者孙陈毅 申请人:孙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