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元件总成,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可扩充式 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人们兴起一种自己组装家具的热潮,因此,各类DIY(DOIT YOURSELF)的家具广为盛行,特别是架体结构,传统的架体结构, 其利用多个横板及立板组成一框架单元或多个框架单元,并于各该框 架单元的背面设置有呈交叉状的固定杆以加强各该框架单元的整体结 构强度。
然而该固定杆并无法有效支撑该架体结构,因此该架体结构无法 提供相当的结构强度,导致该架体结构无法承载具有相当重量的物品, 另外,该横板与立板为规格化制品,故当组装完成的架体结构欲增加 该框架单元的数量时,该规格化的横板及立板的限制,致使该架体结 构无法任意改变或增加该框架单元的数量,若因实际需求而须改变该 框架单元的数量时,则须另行购置其它规格的横板与立板组装;综合 上述,传统的架体结构有其结构强度与使用上的不便性的缺点。
有鉴于此, 一种用以克服前述缺点的架体结构即应运而生,如图 1A至图1C所示,为台湾专利公告第1282265号发明专利所揭组合架 的组合元件总成,其包括多个横架板l、 la、多个设置于该横架板l、 la之间的立架板3、多个设置于该立架板3的端部及横架板1、 la之 间的扩充型材2与串穿且连接固定该横架板1、 la、立架板3及扩充型 材2的串接型材4。
如图1A、图1B所示,该横架板l、 la的端部具有第一穿孔10, 于该横架板1的底端的两相对侧边具有凸出的脚垫11。
该立架板3为一中空的框型结构,具有对齐该第一穿孔10的第二 穿孔30,该第二穿孔30的两相对内壁处分别具有第一定位部300。
该扩充型材2跨设于该立架板3的端部,且该扩充型材2位于该 立架板3的端部与横架板1、 la之间,该扩充型材2具有第三穿孔20, 该第三穿孔20的两相对内壁处具有第三定位部200。
如图1C是显示该串接型材4贯穿横架板1、立架板3与扩充型材 2的示意图,该串接型材4为圆柱状结构,该串接型材4的周壁具有第 二定位部40,该串接型材4的端部具有螺孔41,该串接型材4依序贯 穿该第一穿孔IO、第三穿孔20、第二穿孔30,该第二定位部40卡掣 于该第一定位部300、第三定位部200以使该串接型材4不至于在该扩 充型材2与立架板3中任意转动,多个螺丝42分别贯穿所搭配的垫圈 43,并螺固于该螺孔41处,从而使由该串接型材4所串接的横架板1、 la、立架板3与扩充型材2得以紧密夹合固定及定位以构成至少一框 架单元。
如上述的结构,该框架单元的前、后侧可另行组装有活动门与背 板(图中未示),若欲增加该框架单元的数量时,仅需于原有的框架 单元结构上叠设一定数量的横架板l、立架板3与扩充型材2,并使用 较长的串接型材4以紧密夹合固定及定位该横架板1、立架板3与扩充 型材2。
然而该串接型材4通过其两端分别螺固螺丝42以紧密夹合固定及 定位该横架板l、 la、立架板3与扩充型材2,通常该框架单元设置于 边角位置,而人们常常在邻近该设置位置处组装该框架单元,故较长 的串接型材4、组装方式与组装位置三者的影响下,造成该框架单元不 便于此种情况下组装。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的组合架结构受限于组装方式、串接型材4 的长度及组装地点的缺点,而使该组合架便于组装,为当今亟待思考 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可便于组装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可调整而组装出较佳框架单元结构 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 包括横架板,具有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中可套设护套,该横架板 可为玻璃、石材、水泥、金属或木材的其中之一所制作的板体;立架 板,供配设于二该横架板之间,该立架板具有对齐该第一穿孔的第二 穿孔,于该第二穿孔的两相对内壁可分别具有第一定位部,且该立架 板的端面可设有与该横架板相互接触的缓冲体,同时,该立架板于邻 近该第二穿孔的两相对端可设有供固定该缓冲体的嵌合部;中接件, 供穿设于该第二穿孔中并通过该第一定位部予以定位,该中接件的长 度可小于该立架板的高度,且该中接件的两端分别可具有例如为螺孔 的第一结合部;以及连接件,供穿设于该第一穿孔中,且两端分别具 有对应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以供结合二该中接件,而串接固 定该横架板与立架板。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穿孔可区分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圆孔,而该 中接件为可圆柱体并定位于该圆孔中,该中接件的外径大于该第一穿 孔的孔径。此外,该中接件的外周壁可具有与如凸肋的该第一定位部 相互卡掣的如凹槽的第二定位部。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穿孔可区分为多个相连通的矩形孔,而 该中接件为矩形柱体并定位于该矩形孔中。
于再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穿孔中可设有可供该中接件穿设的辅助 立架板,该辅助立架板具有可供该中接件穿设的第三穿孔,该辅助立 架板的两相对端部分别具有可与如凸肋的该第一定位部卡掣的如凹槽 的第四定位部,该第三穿孔中两相对内壁分别具有如凸肋的第三定位 部,且该中接件的外周壁具有可与该第三定位部相互卡掣的如凹槽的 第二定位部。
如上述的组合元件设计,由于该中接件的长度小于该立架板的高 度,因此通过该横架板与立架板所组成的一个或多个框架单元,使得 该中接件与连接件串接而紧密夹合固定该横架板及立架板,并通过长 度的差异性,而使得该框架单元得以不受限于该中接件的长度及组装 地点的限制,同时能增强该框架单元的结构强度。
另外可通过该中接件与立架板之间的配合,而使得该立架板得以 相对于该横架板进行横向与直向调整其位置,进而使得该立架板相对
于该横架板位置多样化,并能组装出最佳的结构设计的可扩充式组合 架。
图1A至图1C是显示台湾专利公报第1282265号发明专利的组合 架的组合元件总成的示意图2A至图2C是显示本发明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的第 一实施例的示意图3A及图3B是显示本发明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的第 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4A及图4B是显示本发明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的第 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5A及图5B是显示本发明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的第 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以及
图6A及图6B是显示本发明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的第 五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la、 5 横架板
10、 50 第一穿孔
11 脚垫
2 扩充型材
20 第三穿孔
200 第三定位部
3、 7、 7a、 7b、 7c、 7d立架板
30、 70、 70a、 70b、 70c、 70d第二穿孔
300、 700、 700a、 700b、 700c、 700d第一定位部
4 串接型材
40、 64、 64b 第二定位部
41 螺孔
42、 62 螺丝
43、 63 垫圈500护套
6、 6a、 6b中接件
60第一结合部
61连接件
701嵌合部
702缓冲体
8辅助立架板
80第三穿孔
800第三定位部
81第四定位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 功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A至图2C所示,为本发明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 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2A、图2B所示,该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包括多 个横架板5、设于二该横架板5之间的二立架板7、设于该立架板7中 的中接件6、与该中接件6连接以串接固定该立架板7及横架板5的连 接件61。
该横架板5具有第一穿孔50,该第一穿孔50中可套设用于保护该 横架板5对应该第一穿孔50周围表面的护套500,该横架板5可采用 玻璃、石材、水泥、金属或木材的其中之一所制作的板体。
请进一步配合参阅图2C所示,该立架板7为一中空的框型结构, 具有第二穿孔70,该第二穿孔70的两相对内壁处分别具有第一定位部 700以使该第二穿孔70形成多个相连通的圆孔,于该立架板7的端面 设有可与该横架板5相互接触以提升表面摩擦力的缓冲体702,于本实 施例中,该立架板7于邻近该第二穿孔70的两相对端设有可供固定该 缓冲体702的嵌合部701。
该中接件6为圆柱体,其长度小于该立架板7的高度并供穿设于 该第二穿孔70中,该中接件6的外径略小于该第二穿孔70的各圆孔 的孔径,且该第一定位部700使该中接件6定位于穿设的该圆孔中, 该中接件6的外径大于该第一穿孔50的孔径,于该中接件6的两端具 有例如为螺孔的第一结合部60。
连接件61,供穿设于该第一穿孔50中,且两端分别具有对应该第 一结合部60例如为螺杆的第二结合部,以供结合二该中接件6而串接 固定该横架板5与立架板7。于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61即为一螺杆, 但于其它实施例中,该连接件亦可为一两端具有第二结合部(例如为螺 杆)的杆体,并非仅以本实施例所示者为限。
于组装时,先将该立架板7设置于该横架板5上,该中接件6穿 设于该第二穿孔70中,多个螺丝62贯穿配合的垫圈63与该第一穿孔 50,而螺固于该第一结合部60,因该中接件6的长度短于该立架板7 的高度,故该护套500可避免该中接件6的端部磨损该横架板5,并利 用该连接件61连接另一中接件6,该连接件61贯穿该第一穿孔50, 并与另一该中接件6的第一结合部60结合,从而使二该中接件6相互 串接,再依序叠设该立架板7与横架板5,其中利用该中接件6与连接 件61串接该立架板7与横架板5,直至组装完成,多个螺丝62贯穿配 合的垫圈63与该第一穿孔50,而螺固于该第一结合部60,其中于该 螺丝62螺固进行动作时,各该中接件6会逐渐朝向位于顶端的该螺丝 62的方向移动,进而反向挤压使得位于最顶层的横架板5且逐层朝向 最底层的横架板5移动(请再参阅图2B所示),故使由该连接件61 所串接的横架板5及立架板7得以紧密夹合固定及定位。
而当该立架板7位于二该横架板5之间时,该缓冲体702分别与 二该横架板5接触以使该缓冲体702与该横架板55之间产生有摩擦 力,该摩擦力使得当外力作用于该立架板7时,使其维持于原来的位 置。
如上所述,该立架板7的高度大于该中接件6的长度,因此于欲 结合多个框架单元时,该横架板5与立架板7不会受限于该中接件6 的长度,且该中接件6利用连接件61与另一中接件6相互连接以将二 该框架单元相互连接,并且利用该螺丝62的螺固,而使该连接件61
相互连动,从而该连接件61所串接的横架板5及立架板7得以紧密夹 合固定及定位,故该框架单元得以于任何位置组装,通过此种方式与 该立架板7的高度及该中接件6的长度之间的差异性,而使于组装该 框架单元时,可不受限于该中接件6的长度及组装地点的限制。
另外,该第二穿孔70的各圆孔的设计可使该中接件6任意穿设于 配合的各该圆孔中,借此该立架板7可相对于该横架板5调整其直向 位置,从而使得该框架单元的组装设计可随组装地点而变化。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A至图3B所示,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是针 对图2A、图2C的立架板7与中接件6的另一设计。
如图3A、图3B所示,该中接件6a为圆柱体,该中接件6a周壁 具有多个相互间隔且如凹槽的第二定位部64。
该立架板7a具有第二穿孔70a,该第二穿孔70a的两相对内壁具 有多个相互间隔且如凸肋的第一定位部700a以将该第二穿孔70a区分 为多个相连通的矩形孔,该第一定位部700a与该第二定位部64相互 卡掣以将该中接件6a定位于该第二穿孔70a中。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4A至图4B所示,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是针 对图2A、图2C的立架板7与中接件6的又一设计。
如图4A、图4B所示,该中接件6b为矩形柱体,该中接件6b的 二相对端部分别具有如凹槽的第二定位部64b。
该立架板7b具有第二穿孔70b,该第二穿孔70b的两相对内壁具 有多个相互间隔且如凸肋的第一定位部700b以将该第二穿孔70b区分 为多个相连通的矩形孔,当该中接件6b穿设于配合的矩形孔中时,该 第一定位部700b将该中接件6b定位于该矩形孔中。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5A至图5B所示,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是针 对图2A、图2C的立架板7的再一设计,至于该中接件6b已于图4A、 图4B中揭示。
如图5A、图5B所示,该立架板7c具有第二穿孔70c,该第二穿 孔70c的两相对内壁具有多个相互间隔且如凸肋的第一定位部700c以
将该第二穿孔70c区分为多个相连通的矩形孔,当该中接件6b穿设于 配合的矩形孔中时,该第一定位部700c与该第二定位部64b相互卡掣。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6A至图6B所示,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是针 对图2A、图2C的立架板7的再二设计,至于该中接件6a已于图3A、 图3B中揭示。
该立架板7d具有第二穿孔70d,该第二穿孔70d的两相对内壁具 有多个相互间隔且如凸肋的第一定位部700d以将该第二穿孔70d区分 为多个相连通的矩形孔。
本发明还包括有至少一辅助立架板8,该辅助立架板8为一中空矩 形体,该辅助立架板8具有第三穿孔80,该第三穿孔80的两相对内壁 具有多个相互间隔且如凸肋的第三定位部800以将该第三穿孔80区分 为多个相连通的矩形孔,该辅助立架板8的两相对端部分别具有如凹 槽的第四定位部81。
该辅助立架板8穿设于配合的该第二穿孔70d的矩形孔中,该第 四定位部81卡掣于该第一定位部700d以将该辅助立架板8定位于该 第二穿孔70d中,该中接件6a穿设于该第三穿孔80中,且该第三定 位部800与该第二定位部64相互卡掣以将该中接件6a定位于该第三 定位部800中,而该立架板7d可通过此种结合方式相对于该横架板调 整其直向与横向的位置,而此种调整方式可使该立架板7d不受到该橫 架板的第一穿孔的位置的限制,从而使其可相对于该横架板调整至最 佳位置。
综合上述的各实施例,本发明通过该立架板7、 7a、 7b、 7c、 7d 的高度大于该中接件6、 6a、 6b的长度,而使该框架单元于组装时, 可不受限于该中接件6、 6a、 6b的长度及组装地点的限制。
而该中接件6、 6a、 6b相互连动,从而该连接件61所串接的横架 板5及立架板7、 7a、 7b、 7c、 7d得以紧密夹合固定及定位,并能增 强该框架单元的结构强度。
该立架板7、 7a、 7b、 7c与中接件6、 6a、 6b之间的配合以使得该 立架板7、 7a、 7b、 7c可相对于该横架板5进行直向调整,以及该立 架板7d、辅助立架板8及中接件6a三者之间的配合以使得该立架板
7d可相对于该横架板5进行直向与横向调整,通过前述的调整,而使 得该立架板7、 7a、 7b、 7c、 7d可相对于该横架板5调整至最佳位置, 而不受限于该第一穿孔50位置,并使得该立架板7、 7a、 7b、 7c、 7d 相对于该横架板5位置多样化,进而组装出最佳的结构设计的框架单 元。
但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例释本发明的特点及功效, 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可实施范畴,在未脱离本发明上述的精神与技 术范畴下,任何运用本发明所揭示内容而完成的等效改变及修饰,均 仍应为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包括横架板,具有第一穿孔;立架板,供配设于二该横架板之间并具有对齐该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的两相对内壁分别具有第一定位部;中接件,供穿设于该第二穿孔中并通过该第一定位部予以定位,且该中接件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结合部;以及连接件,供穿设于该第一穿孔中,且两端分别具有对应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以供结合二该中接件而串接固定该横架板与立架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其中, 该横架板为玻璃、石材、水泥、金属或木材的其中之一所制作的板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其中, 该立架板于邻近该第二穿孔的两相对端具有嵌合部,该嵌合部设有可 与该横架板相互接触的缓冲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其中, 该第二穿孔区分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圆孔,而该中接件为圆柱体并供定 位于该圆孔中,且该中接件的外径大于该第一穿孔的孔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其中, 该第二穿孔区分为多个相连通的矩形孔,且该中接件为矩形柱体并供 定位于该矩形孔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其中, 该第一定位部为凸肋,而该中接件的外周壁具有可与该第一定位部相 互卡掣的如凹槽的第二定位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其中, 该第一结合部为螺孔,该第二结合部为螺杆。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还包 括设于该第二穿孔中可供该中接件穿设的辅助立架板,该辅助立架板 具有可供该中接件穿设的第三穿孔,且该辅助立架板的两相对侧壁分 别具有可与该第一定位部卡掣的第四定位部,且该第一定位部为凸肋, 该第四定部为凹槽,该辅助立架板对应该第三穿孔的两相对内壁具有 第三定位部,而该中接件的外周壁具有可与该第三定位部相互卡掣的 如凹槽的第二定位部,而该第二定位部为凹槽,而该第三定位部为凸 肋。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其中, 该中接件的长度小于该立架板的高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还 包括套设于该第一穿孔的护套。
全文摘要
一种可扩充式组合架的组合元件总成,包括横架板、立架板、设于该立架板的中接件与连接二该中接件以串接固定该横架板及立架板的连接件,该立架板的高度大于该中接件的长度,配合连接件的结合可使横架板及立架板得以紧密夹合固定,借此并使得组装动作不受限于组装地点或规格,并能增强所组成组合架的结构强度。
文档编号A47B96/00GK101380167SQ20071014914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蔡英杰 申请人:蔡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