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坐具的座位与靠背之间角度可调节的坐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调节斜倚坐具的装置,该坐具的座位与靠背之间的角度可
调节,其中,在该斜倚坐具的每一侧上设有从坐具的底座向上凸出的配件,座位可围绕该配 件上的前部悬挂点倾斜,而靠背则可以围绕该配件上的后部悬挂点倾斜,其中,靠背在向后 倾斜时致使座位向后倾斜,如权利要求1中的前序部分所揭示的。
背景技术:
根据本发明,该装置还涉及以下方面
-该坐具装备有颈部靠垫;-该坐具装备有搁脚,该搁脚可枢转地连接在座位框架的前部上;-例如为气体弹簧的第一致动器可控制,以产生所述角度调节,并且其中,例如为
气体弹簧的第二致动器可控制,以产生搁脚的向上倾斜;以及-该坐具设有扶手。 术语"可调节斜倚坐具"在这里和下文中应理解为指的是主要是可调节的椅子,但 作为可替代物或补充物,它也可以指的是沙发结构、或者一种临时的床或其使用者在其上
可采取坐姿、卧姿或两者之间的姿势的休息家具的至少一个可调节斜倚装置。 为了说明现有技术,可参见美国(US)专利5263767。此外,还可参见US4840426、
DE 3530868、 US20060061177、EP 1074237、 US 6840575、 EP 1188866以及US 296103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其座位和靠背之间角度可调节的斜倚坐具可以装备自动 的脚架/搁脚或可以没有这样的脚架/搁脚。这意味着能够使用座位和靠背之间的相同连 接机构。关于所述美国专利5263767中调节方面的困难,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是允许更容易 地调节座位相对于底板的斜度并因此调节座位离开底板的高度,且允许相对于靠背有正确 的使用角度。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使用简单的机构来确保座位与靠背之间的角度变 化时两者之间的良好互连,以使座位在靠背向后倾斜时不向前倾斜,而通过选择和定位这 样的机构,可确保使用者享有更好的功能性和感受。 此外,本发明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颈部靠垫机构,它在座位与靠背之间
的角度变化时启动,以能给予坐具的使用者舒适且相当重要的是正确的颈部支承。 可调节斜倚坐具的一个常见问题是通常存在大量用于控制坐具的调节,例如座位
与靠背之间的角度或将脚架/搁脚放置在正确位置的手柄和轮子。通常用于这种操作的手
柄设置在坐具的同一侧或者其两侧上,但这些解决方案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手柄操作起来不
方便,并且重要的是,使用者通常很难准确地记住若干手柄中的哪一个是座位和靠背坐具
上的相应调节机构的控制装置。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找到与座位和靠背坐具相关的
该问题的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
4
在这种类型的可调节的座位和靠背坐具中,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即扶手通常保持
在相同的位置,即便座位与靠背之间的角度显著地增加也是如此。这有时是令人颇感不便
的且在一些情况下是令人不舒服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还是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前述装置的特点是连杆可枢转地固定于座位框架的后部并可枢转
地固定于靠背框架的下部,该连杆与靠背框架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后部悬挂点的之后和之下。 根据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前部悬挂点比后部悬挂点高。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装置,连杆与座位框架的枢转连接大致齐平在后部悬挂点的区 域中,较佳的是在后部悬挂点之上和/或之后一段短的距离处。 根据涉及具有颈部靠垫的坐具的装置的一实施例,在斜倚坐具的靠背上布置颈部 靠枕,该颈部靠枕具有铰接连接于椅子靠背的上部的框架,该颈部靠枕框架在与靠背的铰 接连接处具有面向前的臂,该臂形成与沿着靠背延伸的杆的铰接连接,该杆在其下端铰接 于附连在座位框架的后部上的直立臂,从而座位与靠背之间的角度增加可使颈部靠枕相对 于靠背围绕铰接连接向前倾斜。 在涉及具有颈部靠垫的坐具的装置的一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在椅子靠背上布置颈 部靠垫,该颈部靠垫具有铰接连接于椅子靠背的上部的框架,该颈部靠垫框架在与靠背的 铰接连接处具有面向前的臂,该臂形成与沿着靠背向下延伸的杆的铰接连接,该杆在其下 端铰接于伸长配件上的面向前的臂,该配件在该臂附近可枢转地连接于靠背框架,配件向 前朝向座位的前部延伸,并在那里铰接于可倾斜的搁脚框架,且搁脚框架可枢转地连接于 座位框架的前部,从而当座位与靠背之间角度增加时,致使颈部靠垫围绕铰接连接向前倾 斜,且同时搁脚向上倾斜。 为了便于在斜倚坐具设有可枢转地连接在座位框架的前部上搁脚时操作该坐具, 该装置设有例如气体弹簧的第一致动器以及例如气体弹簧的第二致动器,第一致动器可控 制以产生坐具的座位与靠背之间的角度可调节性,而第二致动器可控制以产生搁脚的向上 倾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可从单个公共的控制杆经由控制配件来控制,该控制配 件具有延伸到各个致动器的操纵缆线。有利的是,搁脚与死点联杆结构的连接是弹簧偏压 的。 关于这样的可调节斜倚坐具也重要的是,它要具有无论座位与靠背之间的相互角 度选择如何都使坐具的使用者感到舒适的合适扶手,根据一个实施例,这些扶手各构造成 环箍状的面向前的框架,该框架的后部在顶部可枢转地固定于连接连杆的第一端,连接连 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固定于靠背框架,框架的后部在底部处可枢转地连接于从坐具的底座 向上延伸的配件。 在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可以设想扶手框架具有D形结构,其中D的直立部呈向后
倾斜的姿势,该直立部在其上端可枢转地固定于连杆的第一端,连杆的第二端可枢转地固 定于靠背框架,其中,扶手在从直立部的下端向前一段距离处可枢转地连接于从椅子的底
座向上延伸的配件,并且D具有面向上以形成椅子使用者手臂靠放部分的弯曲部分。
现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5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可调节斜倚坐具的第一示意图的侧视图,其中设有脚架/ 搁脚且座位和靠背相对于彼此处于第一位置。
图2示出图1斜倚坐具,其中座位和靠背相对于彼此处于第二位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可调节斜倚坐具的第二示意图的侧视图,其中不设有脚架
/搁脚且座位和靠背相对于彼此处于第一位置。 图4示出图1斜倚坐具,其中座位和靠背相对于彼此处于第二位置。 图5示出使用电动机替代气体弹簧来调节斜倚坐具的靠背与座位之间角度。 图6和7分别以后视和前视立体图来示出设有脚架/搁脚的可调节斜倚坐具。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示出一可调节斜倚坐具,其中该坐具的座位1与靠背2之间的角度可选 择地进行无级调节。在坐具的每一侧上设有从其底座3向上延伸的配件4。座位可围绕配 件4上的前部悬挂点5倾斜,而靠背可围绕配件4上的后部悬挂点6倾斜。可以看到,前部 悬挂点5设置在比后部悬挂点6高的位置。 当使靠背2向后倾斜时,例如从如图1所示的相对于垂向的角度a 1倾斜到如图 2所示的角度a 2时,这将致使座位相对于其向后倾斜,例如从如图1所示的角度13 1倾斜 到如图2所示的角度13 2。对于所述斜倚坐具设有颈部靠垫7的情况,致使颈部靠垫7与靠 背2形成的角度变化,例如从如图l所示的角度Yl变化到如图2所示的角度Y2。
在所示的例子中,a 1 = 23. 7° , a 2 = 63. 9° , P 1 = 9. 4° , P 2 = 23. 4° , Y 1 =169.5° , Y2 = 141. 1° 。这些是目前较佳的相关的角度值,但应予理解的是相互的角
度比,g卩ai : : Yi和a2 : : y2,当然可以根据需要、精细调节的可能性以及
结构上的变化来变化。 为了获得协配且受控的运动,设置一连杆8,该连杆8可枢转地固定于座位1的框 架l'的后部9,并可枢转地固定于靠背2的框架2'的下部IO。图3和4示出比连杆8长 度稍长的一连杆8',该连杆8'固定于座位框架1"的后部9',并可枢转地固定于靠背框架 2'的下部10'。两种方案的共同之处在于连杆8、8'与靠背框架2'的的可枢转连接10、 10' 位于所述后部悬挂点6之后和之下。 对于连杆8、8'的两个方案,连杆与座位框架1'、1"的可枢转连接将大致齐平在后 部悬挂点6的区域中,较佳的是在后部悬挂点之后一段短的距离处,如图1和2所示,或较 佳的是在后部悬挂点之上和之后一段短的距离处,如图3和4所示。 可以看到,将连杆8、8'分别相对于座位和靠背的悬挂点的构造和位置确定成在 靠背向后倾斜时座位会向后倾斜的程度。在该连接中进行的选择可由坐具的通常使用范围 来确定。 为了设定座位1与靠背2之间的角度a ,例如可以使用如图l所示的气体弹簧ll, 或如图5所示的可控制的电动机12。以本身已知的方式,气体弹簧11或电动机12在一端 处通过设置在配件4之间的配件13铰接地固定于坐具3的底座。气体弹簧11或电动机12 的另一端经由连杆14和相关联的固定件15连接到靠背2及其框架2'。
在研究连杆8、8'的位置和功能时,将会理解的是,当靠背2向后移动,连杆与靠背 框架2'的可枢转连接10、 10'将向前和向下移动,这又会引起连杆8、8'与座位后部的可枢转连接9、9'被向下拉动,以使座位1围绕悬挂点5向后倾斜。 颈部靠垫7具有框架7',该框架7'在16处铰接连接于坐具靠背的上部2",颈部 靠垫框架在与靠背的铰接连接16处具有面向前的臂17,该臂17形成与沿着靠背向下延伸 的杆19的铰接连接18。如图1和2所示,杆19在其下端铰接于伸长配件21上的面向前的 臂20,配件在该臂附近在22处可枢转地连接于靠背框架2'。配件21向前朝向座位l的前 部延伸,并在那里铰接23于可倾斜的搁脚/脚架框架24。脚架/搁脚框架24在25处可枢 转地连接于座位框架的前部,从而座位和靠背之间角度a增加时,可使颈部靠垫7围绕铰 接连接16向前倾斜,且同时搁脚24向上倾斜。 在图3和4的替代方案中,其中不使用脚架/搁脚,杆19铰接26于固定在座位框 架l'的后部上的直立臂27,从而座位和靠背之间的角度a的增加可使颈部靠垫7相对于 靠背2围绕铰接连接16向前倾斜。这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臂26在坐具的纵向上几乎是 静止不动的,因此,杆19会在臂17上产生拉动并因而使颈部靠垫7倾斜。
如结合图1-5所示和所述斜倚坐具在图6和7中以立体图示出。坐具设有在25 处可枢转地连接于座位框架的前部的踏板/搁脚24,并且其中,第一气体弹簧,即气体弹簧 11可控制以产生所述角度调节,并且第二气体弹簧28可控制以产生搁脚24的向上倾斜。 第一气体弹簧11和第二气体弹簧28可从单个、公共的控制杆或控制手柄29经由控制配件 来控制,该控制配件具有延伸到相应气体弹簧11 、 28的操纵缆线31 、 32 。这极大地便利了坐 具的功能控制,即两个功能仅需要一个手柄。如果气体弹簧11由电动机驱动装置12来替 代,则该单手柄方案在技术上的修改之后仍可使用。即便在气体弹簧28由电动机驱动装置 来替代的情况下,该单手柄方案仍可起作用。致动器的选择因此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单手柄 原理来说并非是决定性的。 搁脚24悬挂在死点连杆结构33上,并且为了在搁架向如图6和7所示使用位置 移动或移动离开该使用位置时帮助气体弹簧28,便利的是使脚架/搁架可被弹簧34、35偏 压。 如图1、2、6及7中所示,斜倚坐具的扶手可由两个部件36、37,第一部件从与座位 靠背框架2'的可枢转连接38向前延伸,并在其前端在39处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二部件37, 该第二部件向下延伸并在40处可枢转地连接于座位框架1'。可以看到,扶手部件36因此 无论它们之间的角度如何都与座位成大致相同的斜度。 图3和4示出在座位和斜靠坐具的扶手方面稍有不同的方案。扶手以环箍状,例 如几乎D形的面向前的框架41而构造成。该框架的后部41'在顶部41"处可枢转地固定 于连接连杆43的第一端42,连接连杆的第二端44可枢转地固定于靠背框架2'。框架的后 部在底部41'"在点45处可枢转地连接于从坐具的底座向上延伸的配件4。扶手的框架41 例如可具有D形结构,其中D的"直立部"41'呈向后倾斜的姿势。直立部41'因此在其上 端41"可枢转地固定于连杆43,连杆43在其另一端可枢转地固定于靠背框架2'。扶手在 从直立部的下端41'"向前一段距离处在枢转点45处可枢转地连接于坐具的配件4。 D弯 曲最大的部分面向上,如从图3和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当靠背倾斜时,坐具使用者 的手臂所靠放在上的弯曲部分将相对于靠背具有大致相同的位置,但将相对于座位改变其 位置。尽管这些附图示出框架41的D形结构,但可理解的是,也可以设想其它的形状。当 然,框架能在使用者靠放其手臂的地方填塞材料,且框架也可以整体或部分地被覆盖。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可调节斜倚坐具的装置,所述坐具的座位与靠背之间的角度可调节,其中,在所述坐具的每一侧上设有从底座向上凸出的配件,所述座位围绕所述配件上的前部悬挂点可倾斜,而所述靠背围绕所述配件上的后部悬挂点可倾斜,其中,所述靠背在向后倾斜时致使所述座位向后倾斜,其特征在于,连杆可枢转地固定于座位框架的后部并可枢转地固定于靠背框架的下部,所述连杆与所述靠背框架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后部悬挂点的之后和之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悬挂点高于所述后部悬挂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座位框架的枢转连接大致 齐平在所述后部悬挂点的区域中,较佳地是在所述后部悬挂点之上和/或之后一段短的距 离处。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斜倚坐具的所述靠背上布置颈部靠枕,所述颈部靠枕具有铰接连接于所述椅子 靠背的上部的框架;所述颈部靠枕框架在与所述靠背的所述铰接连接处具有面向前的臂,所述臂形成与沿 着所述靠背向下延伸的杆的铰接连接;并且所述杆在其下端铰接于固定在所述座位框架的后部上的直立臂,以使所述座位与所述 靠背之间的角度增加使所述颈部靠枕相对于所述靠背围绕所述铰接连接向前倾斜。
5. —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椅子靠背上布置颈部靠垫,所述颈部靠垫具有铰接连接于所述椅子靠背的上部 的框架;所述颈部靠垫框架在与所述靠背的所述铰接连接处具有面向前的臂,所述臂形成与沿 着所述靠背向下延伸的杆的铰接连接;所述杆在其下端铰接于伸长配件上的面向前的臂,所述配件在所述臂附近可枢转地连 接于所述靠背框架,所述配件向前朝向所述座位的前部延伸,并在那里铰接于向上可倾斜 的搁脚框架;并且所述搁脚框架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座位框架的前部,从而当所述座位与所述靠背之间 的角度增加时,致使所述颈部靠垫围绕所述铰接连接向前倾斜,且同时搁脚向上倾斜。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倚坐具设有搁脚,所述搁脚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座位框架的前部上; 例如气体弹簧的第一致动器可控制以产生所述坐具的所述座位与所述靠背之间的角 度可调节性;例如气体弹簧的第二致动器可控制以产生所述搁脚的向上倾斜;并且 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可从单个公共的控制杆或控制把手经由控制配件来控制,所述 控制配件具有延伸到各个致动器的操纵缆线。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搁脚与死点联杆结构的连接是弹簧偏压的。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倚坐具具有各构造成环箍状的面向前的框架的扶手;所述框架的后部在顶部可枢转地固定于连接连杆的第一端,且所述连接连杆的第二端 可枢转地固定于所述靠背框架;并且所述框架的后部在底部处可枢转地连接于从所述坐具的底座向上延伸的配件。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框架具有D形结构;所述D的直立部呈向后倾斜的姿势;所述直立部在其上端可枢转地固定于连接连杆的第一端,所述连接连杆的第二端可枢 转地固定于所述靠背框架,所述扶手在从所述直立部的下端向前一段距离处可枢转地连接 于从所述椅子的底座向上延伸的配件;以及所述D具有面向上以形成椅子使用者手臂的靠放部分的弯曲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可调节斜倚坐具的装置,该坐具的座位与靠背之间的角度可调节,其中,在坐具的每一侧上设有从坐具的底座向上凸出的配件,座位可围绕配件上的前部悬挂点倾斜,而靠背可以围绕配件上的后部悬挂点倾斜,其中,靠背在向后倾斜时致使座位向后倾斜,这是因为,一连杆可枢转地固定于座位框架的后部并可枢转地固定于靠背框架的下部,连杆与靠背框架的枢转连接位于后部悬挂点的之后和之下。当座位与靠背之间的角度增加时,坐具的颈部靠垫与靠背所形成的角度减小。当斜倚坐具设有脚架/搁脚时,用于该搁脚的致动器和用于改变座位与靠背之间的所述角度的致动器可通过单个公共的控制杆或控制手柄来控制。为了在这样的可调节斜倚坐具中改善使用者的舒适度,该坐具可具有以环箍状面向前的框架构造而成的扶手,该框架的后部在顶部可枢转地连接于连接连杆的第一端,该连接连杆的第二端形成与靠背框架可枢转的附连,并且框架的后部在底部可枢转地连接于从坐具的底座向上延伸的配件。
文档编号A47C1/036GK101742946SQ200880015333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3日
发明者S·阿舍伯乔耐森 申请人:赛普设计联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