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13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提供使用者自行调整对背部、腰部以及下背部的支 撑效果的背靠结构,以矫正使用者坐姿、以及脊推曲度,并兼具通风散热、保 温热敷以及按摩的效果。
背景技术
一般放置在座椅的背靠,其构造是在一块较硬材质的底座上衬垫一块海绵 内衬,并且在内衬外部包覆前表层。当使用者坐在座椅时,凭借海绵内衬吸震、 緩冲以及柔软的衬垫效果,可以让使用者的臀部以及背部较为舒适。
将海绵内衬设置在座椅内固然可以让使用者较为舒适,惟其缺点是坐久了 会有闷热的问题。尤其是汽车座椅,在夏日汽车停泊户外而曝晒在太阳下时, 车内温度往往高达5(TC以上的高温;即使将冷气开到最强,刚上车时也避免不 了汗流浃背的困扰。
其次,对于经常开车的驾驶人、或因工作需要而经常维持坐姿的使用者而 言,腰部是否获得良好的支撑,为日常生活所亟需注意的重大课题。若椅背所 提供的支撑性不良时,往往会造成使用者背部疲劳、酸痛以及分散注意力问题, 因此许多需要久坐的使用者会在椅背上放置背靠(背垫、靠枕、枕具),以使背部 以及腰部能够获得适当的支撑。
而一般市售的背靠大多具有下列问题点,例如长时间使用会有闷热、不 透气的问题,使用时不具有主动通风、保温的功能,而且所提供的支撑幅度(弧 度、角度)无法依不同使用者而进行调整,再者在使用时还会对腰部造成长时间 的压迫,会有腰部血液循环不良的问题。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设计人针对座椅所使用的背靠结构进行研发与设计, 进而提供一种安装简便,且具有主动通风、主动保温、可调整支撑幅度、兼具 按摩效果的背靠结构,以改善一般背靠所存在的问题点。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在提供一种使用时更为舒适的背靠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供放置在座椅椅背前方的垫体,所述垫体包括有一支撑体,所述的支撑
体两侧具有朝前方弧弯的弧弯部以包覆使用者的背部,两侧弧弯部之间设有一
容置槽,垫体的前方设置一供使用者坐靠且由透气材质所构成的前表层; 至少一设置在容置槽内的气袋装置,所述的气袋装置至少包括有一气袋; 至少一连接于气袋装置以供空气导入以及释放的导管组件; 一连接于导管组件以注入空气的空气泵; 若干设在导管组件上以控制导管组件导通模式的电磁阀组; 至少一固定在支撑体且电气连接于前述空气泵以及电磁阀组的控制装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的操作界面延伸在垫体外部;以及
一电气连接于空气泵、电磁阀组以及控制装置的电源连接装置。 进一步包含至少一设置在垫体内部且靠近前表层内侧的发热装置,所述的
发热装置进一步包含至少一耐热布片、以及设置在耐热布片上与控制装置以及
电源装置电气连接的发热丝。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设置在支撑体与前表层之间的通风散热装置,所述通
风散热装置至少包括一位于支撑体与前表层之间的弹性网布。其中所述的通风散热装置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固定在支撑体上的风机,
所述的风机电气连接于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连接装置,其运转气流通过弹性网布
扩散而由前表层吹出。
其中所述的通风散热装置进一步包含两个左右对称埋设在弧弯部上的风
机,所述的风机电气连接于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连接装置,其运转气流通过弹性
网布扩散而由前表层吹出。
其中支撑体后方设有一供空气泵、电磁阀组以及控制装置架设用的定位板。
其中所述气袋装置包含多只纵向定位于容置槽内呈交迭态样的气袋。 其中所述气袋包含至少一个以上的气室。 其中所述气室为复数且呈横向排列。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设有令空气泵以及电磁阀组依特定时序运作以间歇改变气袋装置消涨态样而供座靠者进行按摩的控制电路。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设置在垫体后方以令垫体抵靠在座椅椅背的定位装置。
凭借上述构成,当使用者将背靠放置在座椅椅背前方使用,仅需通过对操 作界面的操作就能对气袋装置的消涨进行调整以改变背靠的支撑方式,以矫正 使用者坐姿以及脊推曲度,此外还可设置控制电路以令气袋装置间歇性消涨, 如此以令气袋装置兼具按摩的功能。
而通风散热装置与发热装置的设置则可供使用者选择通风散热或保温热敷 之用,以提升背靠结构使用时的舒适度。
相较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背靠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 气袋装置的设置,使背靠结构能作为矫正使用者坐姿、以及脊推曲度之用。
2. 通风散热装置的设置,使背靠结构具有主动通风排热的功能。
3. 发热装置的设置,使背靠结构具有舒緩腰部肌肉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
沐H匕。
4. 控制电路可令气袋装置间歇性消涨,进一步具有按摩的功效。

图l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袋装置作动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袋装置作动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袋装置作动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通风散热装置作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发热装置作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气袋装置立体外观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气袋装置立体外观图; 图IO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气袋装置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IO垫体;ll支撑体;111弧弯部;12前表层;13定位板; 14后表层;15容置槽;20气袋装置;21气袋;30导管组件;31导管;32接头; 40空气泵;50电磁阀组;60通风散热装置;61弹性网布;62风机;70发热装 置;71耐热布片;72发热丝;80控制装置;81操作界面;90电源连接装置; 100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列举适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以及立体分解图, 图中揭示的背靠结构主要包含一垫体10、 一气袋装置20、 一导管组件30、 一空 气泵40、 一电磁阀组50、 一通风散热装置60、 一发热装置70、 一控制装置80、 一电源连接装置90以及一定位装置100。
垫体10可供放置在座椅椅背前方竖立使用,所述的垫体10包括有一用来 支撑垫体造型的支撑体11,支撑体11两侧具有朝前方弧弯的弧弯部111,所述 的弧弯部111配合人体背部两側曲度设计,让使用者的背部可以获得适当的包 覆。
所述的垫体IO进一步包括有一遮覆在支撑体11前方的前表层12、 一设在 支撑体11后方的定位板13、以及一遮覆在定位板13后方的后表层14,其中支 撑体11前方在两侧弧弯部111之间设有一容置槽15。
气袋装置20设置在容置槽15内,其由至少一气袋21所构成,所述的气袋 21包含至少一个以上的气室,此实施例所示的气袋21有三只纵向定位于支撑体 11内呈交迭态样的气袋21,每一气袋21的气室有三个且呈横向排列。
导管组件30由若干导管31以及接头32所接组而成,其连接于气袋装置20 以供空气导入以及释放之用。
空气泵40定位于支撑体ll后方,其连接于导管组件30以将空气注入导管 组件30内。
电磁阀组50定位于支撑体ll后方,其内部设有一具以上的电磁阀以对导 管组件30的导通与否进行切换。
通风散热装置60至少包括一位于支撑体11与前表层12之间的弹性网布61,
施时,通风散热装置60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固定在支撑体11上的风机62; 图示中的风机62为二个,并且左右对称埋设在支撑体ll位于弧弯部lll上的 位置,令风机62吹出的空气通过弹性网布61扩散后,自前表层12吹出,以达 到主动通风散热的功效。
发热装置70固定在弹性网布61上靠近前表层12内侧的位置,其包舍一耐 热布片71、以及若干埋设置在耐热布片71内或表面的发热丝72;实施时,发热装置70可进一步包括一温度感应器。
控制装置80固定在定位板13而定位于支撑体11后方,且电气连接于前述 空气泵40、电磁阀组50、通风散热装置60以及发热装置70,其操作界面81延 伸在垫体外部或固定在垫体侧边,以控制以及切换前述空气泵40、电磁阀组50、 通风散热装置60以及发热装置70的运作状态。
电源连接装置90电气连接于空气泵40、电磁阀组50、通风散热装置60, 以供应空气泵40、电^f兹阀组50、通风散热装置60、发热装置70、以及控制装 置80运作时所需的电源;实施时,电源连接装置90的插头可为一般通用的直 流12V车用电源插头、或是通过一交直流电源转换器而得以插接于一般的市电 插座,以供在汽车上或一般环境中取得电源;图中所揭示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以 一般通用的直流12V车用电源插头作为表示,俾能将本实用新型的背靠安置在 汽车座椅上,取用汽车电源。
定位装置IOO设置在垫体IO后方以令垫体抵靠在座椅椅背,避免滑动;实 施时,定位装置IOO可以为弹性束带、或者是可供使用者自行调整的毡粘束带、 或者为一弹簧扣夹。
请参阅图3~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气袋装置作动示意图 (一) (三),当使用者欲调整背靠对背部、腰部以及下背部的支撑状态时,使用 者就可自行通过操作界面81来对气袋装置20的各气袋进行调整,并呈现支撑 弧凸位置增大、变小、上移、下滑等支撑位置的改变,以调整出最佳的乘坐模 式,并且还可供矫正使用者坐姿、矫正使用者脊推曲度之用。
而若在前述控制装置80(请参阅图2)中设置控制电路以令气袋装置20的各 气袋进行间歇性的消涨时,气袋装置就会兼具按摩的功能。
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通风散热装置作动示意图, 当使用者欲启动通风散热装置60 (请另参图2)时,仅需通过对操作界面81进 行操作,风机62就会运转,并且令风机62吹出的空气通过弹性网布61扩散到 整个相对于使用者的背部后,自前表层12吹出。
请参阅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发热装置作动示意图,当使 用者欲启动发热装置70时,仅需通过对操作界面81进行操作,加热丝72就会 开始发热,以令使用者的背部、腰部以及下背部感受到温暖的感觉,以供舒緩 腰部肌肉以及促进血液循环之用。
请参阅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气袋装置立体外观图,此实施例的气袋装置20与第 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图示中的气袋装置20呈交迭状 态,并且在三只气袋21中央间隔处,增设了具有单一气室的气袋21,以凭借具 有单一气室的气袋21来增强对中央位置的支撑力。
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气袋装置立体外观图,此实施 例的气袋装置20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每一只气袋21仅设置了一个气室, 其各气袋21的宽幅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请参阅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气袋装置立体外观图,此实 施例的气袋装置20与第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其各气袋21的宽幅较窄,以呈 现较集中的支撑、矫正以及按摩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 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实施时,前 述的通风散热装置、气袋装置以及发热装置的造型态样、实施数量、配置部位, 可依使用需求而进行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供放置在座椅椅背前方的垫体,所述垫体包括有一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两侧具有朝前方弧弯的弧弯部以包覆使用者的背部,两侧弧弯部之间设有一容置槽,垫体的前方设置一供使用者坐靠且由透气材质所构成的前表层;至少一设置在容置槽内的气袋装置,所述的气袋装置至少包括有一气袋;至少一连接于气袋装置以供空气导入以及释放的导管组件;一连接于导管组件以注入空气的空气泵;若干设在导管组件上以控制导管组件导通模式的电磁阀组;至少一固定在支撑体且电气连接于前述空气泵以及电磁阀组的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的操作界面延伸在垫体外部;以及一电气连接于空气泵、电磁阀组以及控制装置的电源连接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至少一设置在 垫体内部且靠近前表层内侧的发热装置,所述的发热装置进一步包含至少一耐 热布片、以及设置在耐热布片上与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电气连接的发热丝。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设置 在支撑体与前表层之间的通风散热装置,所述通风散热装置至少包括一位于支 撑体与前表层之间的弹性网布。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散热装置进一 步包含至少一个固定在支撑体上的风机,所述的风机电气连接于控制装置以及 电源连接装置,其运转气流通过弹性网布扩散而由前表层吹出。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散热装置进一 步包含两个左右对称埋设在弧弯部上的风机,所述的风机电气连接于控制装置 以及电源连接装置,其运转气流通过弹性网布扩散而由前表层吹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体后方设有一供空气 泵、电磁阀组以及控制装置架设用的定位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装置包含多只纵 向定位于容置槽内呈交迭态样的气袋。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包含至少 一个以上的气室。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为复数且呈横向 排列。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中设有令 空气泵以及电磁阀组依特定时序运作以间歇改变气袋装置消涨态样而供座靠者 进行按摩的控制电路。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设置在垫 体后方以令垫体抵靠在座椅椅背的定位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背靠结构,可供矫正使用者坐姿以及脊椎曲度,其主要是在一竖立使用的垫体上设置通风散热装置、气袋装置、发热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等组件,以通过对气袋装置的消涨调整,来矫正使用者坐姿以及脊椎曲度,且还可设置控制电路以令气袋装置间歇性消涨,如此以令气袋装置兼具按摩的功能,除此之外还能令垫体具备通风散热、调整支撑、保温热敷等多重功效。
文档编号A47C7/40GK201365706SQ20092000123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6日
发明者郑鉴川 申请人:乃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