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搁脚的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67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搁脚的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椅,尤其是一种带搁脚的折叠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折叠椅,折叠后便于放置在一旁,占据空间小。 这种折叠椅 本身没有搁脚,只有在下部设置有横档,可以用来搁脚,但也只是使脚离地,没有抬起平放 的功能,这种折叠椅不能用来作为躺椅,作为休息椅效果不太好。中国专利局于2007年12月12日公告了一份CN200987506Y号专利,名称为一种 折叠椅,包括靠背架、椅枕、座架、扶手,在座架内侧设有一个可伸缩的搁脚架,椅枕的两侧 设有可调节的椅枕调节板,靠背的躺板外部包裹了一层金属外壳。该折叠椅带有搁脚架,能 够使腿抬起,休息效果好,但是搁脚架与座椅是一体的,只是可以伸缩,不用时能伸入到座 椅内,但是结构比较复杂,搁脚架与座椅之间的连接部件需要另行开槽,座椅下方需要留出 空间用来隐藏搁脚架,搁脚架与座椅不能翻开,在搬远的时候,需要将搁脚架连同座椅同时 搬离,重量较大,而且搁脚架是不可折叠的,这样在折叠座椅的时候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搁脚的折叠椅,搁脚与折叠椅是一体结构,折叠 不方便,携带重量大等缺点,提供一种搁脚与折叠椅可以分离并单独折叠,携带重量轻的带 搁脚的折叠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搁脚的折叠椅,折叠椅 的座椅前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搁脚,座椅前端固定有带球头的球头柱,搁脚的一端固定有带 球形凹槽的连接件,球头与球形凹槽能相互配合。球头与球形凹槽可以相互配合,需要使用 搁脚的时候,将球头与球形凹槽配合连成一体,不需要用搁脚的时候,将球头与球形凹槽脱 开,这样折叠椅可以单独折叠,搁脚可以单独携带,减小折叠后占据的空间,携带的时候重 量也较轻;折叠的时候搁脚不用伸入到座椅下隐藏,简化了折叠椅的结构,球头与球形凹槽 装配和拆卸都非常方便,而且也可以转动。作为优选,折叠椅的主架为铝管折弯并连接而成,座椅前端的铝管端部插有圆柱 形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中间为内螺纹孔,球头柱的端部为外螺纹柱,外螺纹柱与内螺纹孔相 配。折叠椅由铝管弯曲连接成主架,在坐的位置和靠背的位置用弹性材料包覆,结构比较简 单,包覆的弹性材料可以褪下清洗,保持折叠椅整洁,球头柱端部的外螺纹柱旋入到连接座 的内螺纹孔内,使得球头柱固定在座椅前端处。作为优选,连接件的端部为球形座,球形座的内部为球形凹槽,球形座具有一个开 口,开口的宽度小于球形凹槽的直径,球形座还具有一个卡入球头的入口。开口与入口相连 通,入口方便球头卡入但又能放置球头轻易脱出,开口的位置在球形座的正前端,使得搁脚 能放平从而抬起双腿。作为优选,连接件具有圆柱形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条与连接部轴线平行的凸筋,连接座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条与连接座轴线平行的凸筋。凸筋可以将连接座或者连接部分别固定到座椅前端或者搁脚一端,防止在分离搁脚与折叠椅的 时候,从球头与球形凹槽分离。作为优选,搁脚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以翻转支撑的撑脚,撑脚呈U形,撑脚U形开口 端固定有L形支座,L形支座一端为圆形管,另一端为分叉,分叉的端部与搁脚固定。搁脚 通过撑脚的支撑保持水平状态,撑脚的上端通过L形支座与搁脚相连接,撑脚绕着L形支座 可以旋转,这样搁脚与折叠椅分离后,搁脚可以折叠,缩小占据空间,分叉可以限定搁脚的 位置,保证撑脚与搁脚的相对位置。作为优选,分叉的内表面为弧形,分叉的侧边具有限位凸部,撑脚垂直支撑搁脚 时,圆形管的上顶面顶住搁脚。弧形与搁脚的外圆周相配,限位凸部能限定撑脚与搁脚之间 的位置,防止撑脚支撑的时候突然自动旋转造成搁脚突然绕着球头旋转,弧形与限位凸部 配合方便将L形支座与搁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搁脚通过球头与折叠椅相连,方便拆装,搁脚也可以绕 着球头旋转,搁脚拆卸后方便折叠椅折叠,缩小占据的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搁脚的仰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搁脚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球头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完整结构示意图;图中1、折叠椅,2、座椅,3、搁脚,4、撑脚,5、L形支座,6、连接件,7、连接座,8、球 头柱,9、圆形管,10、分叉,11、限位凸部,12、入口,13、球形座,14、开口,15、球形凹槽,16、挡 圈,17、凸筋,18、外螺纹柱,19、球头,20、面层,21、枕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 明。实施例一种带搁脚的折叠椅(参见附图1附图7),折叠椅1包括主架和设置在 主架上的座椅2和靠背上的面层20,座椅2的前端连接有可拆卸的U形的搁脚3,折叠椅1 的主架是由铝管折弯连接而成,座椅2的铝管前端插有圆柱形的连接座7 (参见附图5),连 接座7的中间为内螺纹孔,连接座7的外部设有凸起的与连接座轴线平行的凸筋17,连接 座7的端部设有挡圈16,连接座7与座椅2的铝管为过盈配合,挡圈16的直径大于凸筋17 围成的圆周面的直径,连接座7的内螺纹孔内旋有球头柱8 (参见附图6),球头柱8的一端 为外螺纹柱18,外螺纹柱18与连接座7的内螺纹孔相配,球头柱8的另一端为球头19,球 头19与外螺纹柱18之间为挡圈16,球头19与挡圈的连接部位为直径小于球头19直径的 颈部,球头19上连接有连接件6 (参见附图4),连接件6的主体为圆柱形,主体外部设置有凸起的凸筋17,凸筋17与主体的轴线相平行,主体过盈插入到搁脚3的前端,连接件6的端部为球形座13,球形座13内设置有与球头相配的球形凹槽15,球形座13的正前方设置有 一个开口 14,开口 14的宽度小于球形凹槽的直径,开口 14与球头柱的颈部相配,球形座13 还具有一个卡入球头的圆形的入口 12,入口 12与开口 14相连通,入口 12的直径小于球头 的直径,主体与球形座12之间设置有挡圈16,搁脚3 (参见附图2附图3)上U形的底部设 置有可以翻转支撑的撑脚4,撑脚4呈U形,撑脚4U形开口端固定有L形支座5,L形支座5 一端为圆形管9,另一端为分叉10,圆形管9与撑脚上端固定,分叉10的内表面为弧形,分 叉10的侧边具有两个对称的限位凸部11,限位凸部11之间的宽度小于搁脚3的铝管的直 径,撑脚4垂直支撑搁脚3时,圆形管9的上顶面顶住搁脚3。搁脚前端的连接件上的球形座与折叠椅座椅前端的球头柱上的球头相连接,球头 从入口卡入到球形凹槽,然后翻转将球头柱的颈部限位到开口,连接件固定到搁脚上时,球 形座上的入口朝下,将搁脚翻平,然后将撑脚绕着L形支座旋转至垂直搁脚的位置,撑脚的 U形底部支撑到地面。如果要拆卸,则将连接件与球头柱分离,翻转座椅折叠折叠椅,翻转撑脚,折叠到 与搁脚平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 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一种带搁脚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折叠椅的座椅前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搁脚,座椅前端固定有带球头的球头柱,搁脚的一端固定有带球形凹槽的连接件,球头与球形凹槽能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搁脚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折叠椅的主架为铝管折弯并连 接而成,座椅前端的铝管端部插有圆柱形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中间为内螺纹孔,球头柱的端 部为外螺纹柱,外螺纹柱与内螺纹孔相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搁脚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的端部为球形座,球形 座的内部为球形凹槽,球形座具有一个开口,开口的宽度小于球形凹槽的直径,球形座还具 有一个卡入球头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搁脚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具有圆柱形的 连接部,连接部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条与连接部轴线平行的凸筋,连接座的外圆周面 上均布有若干条与连接座轴线平行的凸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搁脚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搁脚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以翻转 支撑的撑脚,撑脚呈U形,撑脚U形开口端固定有L形支座,L形支座一端为圆形管,另一端 为分叉,分叉的端部与搁脚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搁脚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分叉的内表面为弧形,分叉的 侧边具有限位凸部,撑脚垂直支撑搁脚时,圆形管的上顶面顶住搁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搁脚的折叠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搁脚的折叠椅,搁脚与折叠椅是一体结构,折叠不方便,携带重量大等缺点,折叠椅的座椅前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搁脚,座椅前端固定有带球头的球头柱,搁脚的一端固定有带球形凹槽的连接件,球头与球形凹槽能相互配合。搁脚通过球头与折叠椅相连,方便拆装,搁脚也可以绕着球头旋转,搁脚拆卸后方便折叠椅折叠,缩小占据的空间。
文档编号A47C5/10GK201571745SQ20092031740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杨宝庆 申请人: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