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开门迟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69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开门迟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开门锁装置,尤其是一种能防止汽车开门碰撞事故发生的迟
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经常出现驾驶员停车开门时,一下子将车门打开,以致车门撞击到其他车辆 和行人,造成人员伤害和车辆损坏,更严重的会导致其他车辆和行人被后面的车辆撞击伤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们在停车开门时,一下子将车门打开,以致车门撞击到其他车辆和行 人,造成人员伤害和车辆损坏,更严重的会导致其他车辆和行人被后面的车辆撞击伤亡的 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开门迟缓装置。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开门迟缓装置,包括锁杆、锁头、弹簧、锁杆 座、锁头套,锁杆用锁杆座固定在车门底部,锁头和弹簧装配在车门框底部的锁头套内,其 特点是锁杆内部设有前斜槽和后斜槽,前斜槽与后斜槽之间开有缺口,锁头上设有锁头斜 面,且锁头斜面与锁杆内的前斜槽和后斜槽滑动连接,锁头下部连接有弹簧。当汽车门关闭时,锁头在锁杆前端;当车门刚打开时,锁头在锁杆最后端,车门锁 住;当放松车门时,锁头脱离锁杆,车门完全打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带有前斜槽和后斜槽的锁杆和锁头上设有锁头 斜面,并且锁头斜面沿锁杆内的前斜槽和后斜槽滑动,使汽车开门时经过一个稍有停顿和 反复的过程,便于观察和等待,可以大大减少碰撞事故。本发明通过车门打开的反复过程使 碰撞可消除和减少,效果明显,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造价低廉。


图1是本发明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分解图;图3是锁头在车门关闭位置示意图;图4是锁头在车门刚打开位置示意图;图5是锁头在车门可以完全打开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汽车开门迟缓装置,主要包括有锁杆1、前斜槽2、后斜槽 3、锁头4、弹簧5、锁杆座6、锁头斜面7、锁头套8。其中最重要的是锁杆内部有前斜槽2和 后斜槽3,锁头4有锁头斜面7,可以在锁杆1内的前斜槽2和后斜槽3内滑动,锁头4下部有弹簧5连接。锁杆1用锁杆座6固定在车门底部,锁头4和弹簧5装配在车门框底部的 锁头套8内。当汽车门关闭时,锁头在锁杆1前端(图3),车门刚打开,锁头4因有锁头斜面7, 使锁头4可以从前斜槽2上滑,并滑向锁杆1后端(图4),由于锁杆1后端限制,车门不能 继续拉开,只能稍送回一点车门,锁头4因弹簧5拉动作用下,从后斜槽3内下滑,直至下滑 到原位,并脱离锁杆1控制(图5),车门可以完全打开。汽车开门时经过这样一个稍有停顿 和反复的过程,无论是车内人员出来,还是车外人员入内,无论是在车水马龙道路边,还是 停车拥挤的停车场上,都可以在开门动作的反复过程中便于观察和等待,防止本车车门碰 撞车外的车辆和行人。尤其对乘客上下频繁的出租车更加必要。如果加装专门配置的电子 语音提示或后视装置,效果会更好。本装置全部都是现成并加装的配件,加装前后不影响汽车原有全部性能和配置, 并可以随时在不影响汽车全部功能的前提下拆除。
权利要求
一种汽车开门迟缓装置,包括锁杆(1)、锁头(4)、弹簧(5)、锁杆座(6)、锁头套(8),锁杆(1)用锁杆座(6)固定在车门底部,锁头(4)和弹簧(5)装在车门框底部的锁头套(8)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1)内部设有前斜槽(2)和后斜槽(3),前斜槽(2)与后斜槽(3)之间开有缺口,锁头(4)上设有锁头斜面(7),且锁头斜面(7)与锁杆(1)内的前斜槽(2)和后斜槽(3)滑动连接,锁头(4)下部连接有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开门迟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汽车门关闭时,所述锁头 (4)在锁杆(1)前端;当车门刚打开时,锁头(4)在锁杆(1)最后端,车门锁住;当放松车门 时,锁头(4)脱离锁杆(1),车门完全打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开门迟缓装置,包括锁杆、锁头、弹簧、锁杆座、锁头套,锁杆用锁杆座固定在车门底部,锁头和弹簧装配在车门框底部的锁头套内,其特点是锁杆内部设有前斜槽和后斜槽,前斜槽与后斜槽之间开有缺口,锁头上设有锁头斜面,且锁头斜面与锁杆内的前斜槽和后斜槽滑动连接,锁头下部连接有弹簧。当汽车门关闭时,锁头在锁杆前端;当车门刚打开时,锁头在锁杆最后端,车门锁住;当放松车门时,锁头脱离锁杆,车门完全打开。本发明通过车门打开的反复过程,方便观察和等待,使碰撞消除和减少,效果明显,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造价低廉。
文档编号E05F5/08GK101798893SQ20101013166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方铭 申请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