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靠背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11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座椅靠背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靠背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作为车俩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 No. 2009-101137),其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和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并对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背部提供支撑的板本体。在JP-A No. 2009-101137中公开的板本体上形成有在座椅靠背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开口。该开口形成在与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胸椎相对应的位置。当乘员的背部压靠至板本体时,由于该开口,减小了向乘员的胸椎所施加的反作用力。 相应地,乘员感觉更舒适地坐在车辆座椅上。同时,例如,在JP-A No. 2009-101137中公开的座椅靠背中,在车辆被另一车辆或类似物从该车辆的后侧碰撞(从后面碰撞)并且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例如惯性力施加于乘员的情况下,乘员的腰部压靠至板本体。通常,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腰椎是轻微弯曲的。相应地,在乘员的腰部压靠至板本体的情况下,乘员的腰椎向上伸展以致具有直线的形状。由于该原因,乘员的头部相对于头枕朝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移动。在乘员的头部的位置如上述改变的情况下,乘员的头部压靠至头枕的时刻与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板本体的时刻变成彼此不同。这导致乘员的头部围绕脖颈部为支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的事实产生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抑制乘员的腰椎的形状的改变的车辆座椅靠背、以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包括座椅靠背框架,该座椅靠背框架包括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和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该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别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每一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延伸,该座椅靠背上框架部沿座椅宽度方向连接该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的上端部并且在其上安装有头枕;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和腰容置部,该腰容置部设置在支撑构件上,该腰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膨胀的方式突起),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支撑乘员的腰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在碰撞时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腰部压靠至腰容置部。这里,腰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相应地,抑制了对乘员的腰椎的特定部分的作为反作用力的压力的集中(下文中,称为“压力反作用力”),从而减小了乘员腰部的负荷。另外, 因为乘员的腰部以腰椎弯曲的状态保持(限定)在腰容置部上,所以抑制了腰椎的形状的改变。通常,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腰椎是弯曲的。当腰椎的曲率改变并且腰椎的形状改变时,乘员的头部的位置改变。具体地,在腰椎的曲率增大并且腰椎的形状改变为直线形状的情况下,乘员的头部相对于头枕在座椅高度方向上朝上侧显著地移动。在乘员的头部的位置如上述改变的情况下,乘员的头部压靠至头枕的时刻与乘员的脖颈部(下脖颈部)压靠至支撑构件的时刻变成彼此不同。这导致乘员的头部围绕脖颈部为支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相比之下,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乘员的腰椎由腰容置部保持(限定)在弯曲的状态。由于该原因,抑制了腰椎的形状的改变。相应地,头枕和支撑构件的相对位置得到调节,从而减小了介于乘员的头部压靠至头枕的时刻与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脖颈容置部(下脖颈容置部)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结果,抑制了乘员的头部围绕脖颈部为支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摆动。具体地,通过调节头枕与脖颈容置部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乘员的头部和脖颈部同时压靠至头枕和支撑构件,这能够抑制乘员的头部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摆动。相应地,减小了乘员的脖颈部的负荷。根据第二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中,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胸容置部,该胸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的凸起形状(以膨胀的方式突起),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支撑乘员的胸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当在碰撞时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胸部压靠至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胸容置部。这里,胸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的凸起形状。相应地,抑制了在乘员胸椎的特定部分上的压力反作用力的集中,从而减小了乘员的胸部的负荷。另外,因为乘员的胸部以胸椎弯曲的状态保持(限定)在胸容置部上,所以抑制了胸椎的形状的改变。由于该原因,因为还抑制了乘员的头部在座椅高度方向上朝上侧的运动,所以能够减小介于乘员的头部压靠至头枕的时刻与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支撑构件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相应地,减小了对乘员的脖颈部所施加的负荷。根据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中,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脖颈容置部(下脖颈容置部),该脖颈容置部设置在座椅靠背上框架部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支撑乘员的脖颈部(下脖颈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当在碰撞时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设置在座椅靠背上框架部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脖颈容置部。相应地,例如,脖颈容置部与乘员的脖颈部获得了面接触,从而增大了乘员的脖颈部与脖颈容置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所以,施加于乘员的载荷以分散的方式传递给脖颈容置部,从而减小了表面压力。由于该原因,减小了施加于乘员的脖颈部的压力反作用力。所以,减小了乘员的脖颈部的负荷。根据车辆座椅靠背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中,脖颈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膨胀的方式突起)。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脖颈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相应地,当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脖颈容置部时,抑制了对乘员的颈椎的特定部分的压力反作用力的集中。所以,减小了乘员的脖颈部的负荷。根据车辆座椅靠背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中,腰容置部包括从腰容置部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凹进的凹陷部,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腰椎放置在凹陷部内。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当在碰撞时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并且乘员的腰部压靠至腰容置部时,乘员的腰椎放置在腰容置部处所形成的凹陷部内。相应地,由于减小了乘员的腰椎的压力反作用力,所以进一步抑制了腰椎的形状的改变并且减小了乘员的腰部的负荷。根据车辆座椅靠背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中,从座椅高度方向观察时腰容置部的横截面具有波纹形状。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从座椅高度方向观察时腰容置部的横截面具有波纹形状。相应地,腰容置部的硬度大于其它部分的硬度。这里,因为腰容置部的硬度由于波纹形状所导致的机械性能而增加,所以与增加腰容置部的厚度等结构相比能够减小材料成本。另外,在根据第一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中,能够使车辆座椅靠背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肩容置部,肩容置部分别设置在胸容置部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还设置在胸容置部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肩容置部支撑乘员的肩部。另外,在根据第一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中,能够在脖颈容置部与座椅靠背上框架部之间设置减震器。另外,在根据第一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中,能够使支撑构件构造成一对线材构件,每一个线材构件都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延伸。根据第七方面的车辆座椅包括椅垫;第一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安装在椅垫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的端部;和头枕,该头枕安装在车辆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上框架部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车辆座椅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相应地,抑制了腰椎的形状的改变,从而能够减小乘员的脖颈部的负荷。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靠背和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具有能够抑制乘员的腰椎的形状的改变的优点。


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靠背的透视图;图3是沿图2的线3-3截取的横截面图;图4是沿图2的线4-4截取的横截面图;图5是示出了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观察时乘员坐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从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观察时乘员坐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观察时乘员坐在根据比较示例的车辆座椅中的状态的示意图8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撑构件的变型的透视图;图9是沿图8的线9-9截取的横截面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靠背的变型的透视图;图11是沿图10的线1 1-11截取的横截面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靠背的透视图;以及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靠背的变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进行描述。同时,在每一附图中示出的箭头Χ、γ和Z表示根据每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和在座椅高度方向上的上侧。首先将对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0的结构进行描述。在图1中示出了车辆座椅10。车辆座椅10应用于例如车辆的前座椅等。车辆座椅10包括乘员坐于其上的椅垫12 ;座椅靠背14,该座椅靠背14以可倾斜的方式设置在椅垫1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的端部并且支撑乘员的背部;和头枕16,该头枕16设置在座椅靠背14的上端部并且支撑乘员的头部。椅垫12、座椅靠背14和头枕16分别配置有形成其架构的椅垫框架(在图中未示出)、座椅靠背框架18和头枕框架20。覆盖有座罩(在图中未示出)的座垫构件由椅垫框架(在图中未示出)、座椅靠背框架18和头枕框架20中的每一个提供支撑。如在图2中示出的,座椅靠背框架18形成为整体上的框架形状。座椅靠背框架18 包括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座椅靠背侧框架部)22,该对座椅靠背侧框架22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延伸;座椅靠背上框架24,该座椅靠背上框架24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连接这些座椅靠背侧框架22的上端部;和连接杆26,该连接杆26连接座椅靠背侧框架22的下端部。该对座椅靠背侧框架22具有C形横截面,并且设置成使得座椅靠背侧框架22的开口面对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并且座椅靠背侧框架22的纵向方向对应于座椅高度方向。 相应地,该对座椅靠背侧框架22形成座椅靠背框架18的侧部。座椅靠背上框架24通过将钢管弯折成U形形成。座椅靠背上框架24包括座椅靠背上框架部28和侧框架上部30,并且形成座椅靠背框架18的上部。座椅靠背上框架部28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侧框架上部30从座椅靠背上框架部28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在座椅高度方向上朝下侧延伸,并且连接至座椅靠背侧框架22的上端部。座椅靠背上框架部28设置有一对托架32,头枕框架20安装在该对托架32上。这些托架32为管状,并且设置成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在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托架的轴向方向对应于座椅高度方向。头枕框架20通过将钢管弯折成U形形成,并且包括顶框架部34和侧框架部(头枕支柱)36。顶框架部34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侧框架部(头枕支柱)36从顶框架部34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朝座椅高度方向的下侧延伸。侧框架部36的上侧在座椅高度方向上的端部的附近的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倾斜。侧框架部36的下侧在座椅高度方向上的端部的附近的部分分别插入到托架32内,并且通过止动机构(在图中未示出)在预定的位置连接至托架32。通过止动机构改变侧框架部36与托架32相连的位置,从而能够调节头枕16在座椅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由钢板、树脂板等形成的支撑构件38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8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支撑构件38设置在面对坐在车辆座椅10中的乘员的背部的位置(见图1)。相应地,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背部由支撑构件38支撑。同时,平直垫(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支撑构件38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另外,此处描述的乘员对应于具有在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0所使用的国家、地区等的平均体形的人员。支撑构件38包括胸容置部40、一对肩容置部42、脖颈容置部(下脖颈容置部)44 和腰容置部66。如在图3中示出的,胸容置部40设置在支撑构件38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并且胸容置部40的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表面)形成为对乘员从胸椎到肩胛骨的部分提供支撑的压力承受表面40A。压力承受表面40A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的胸椎的弯曲的形状。相应地,当乘员的胸部压靠至压力承受表面40A时,作为反作用力的压力(下文中,称为“压力反作用力”)不会集中于胸椎的特定部分。同时,乘员的胸部对应于乘员的胸椎和乘员的胸椎的两(左和右) 侧部分。脖颈容置部44设置在胸容置部40的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脖颈容置部44从胸容置部40朝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延伸以便覆盖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脖颈容置部44设置在乘员的脖颈部(下脖颈部)与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之间),并且脖颈容置部44的表面 (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表面)形成为对乘员的脖颈部提供支撑的压力承受表面44A。同时,乘员的脖颈部对应于颈椎和颈椎周围的部分。如在图4中示出的,肩容置部42分别设置在胸容置部40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一肩容置部42从胸容置部40朝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相对于胸容置部40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以预定的倾斜角θ(θ >0度)倾斜、并且设置成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比座椅靠背上框架观、胸容置部40和脖颈容置部44更靠前侧。每一肩容置部42的表面 (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侧表面)形成支撑乘员的肩部的压力承受表面42Α。另外,肩容置部 42的厚度T大于胸容置部40的厚度t,并且肩容置部42的硬度(刚度)高于胸容置部40 的硬度。同时,乘员的肩部对应于肩胛骨和肩胛骨周围的部分。此外,如在图3中示出的,腰容置部66设置在胸容置部40的座椅高度方向的下侧。腰容置部66从胸容置部40朝座椅高度方向的下侧延伸,并且腰容置部66的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表面)形成支撑乘员的腰部的压力承受表面66A。压力承受表面66A 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的腰椎的弯曲的形状。相应地,当乘员的腰部压靠至压力承受表面66A时,压力反作用力不会集中于腰椎的特定部分。此外,腰容置部66比胸容置部40更厚,并且腰容置部66的硬度高于胸容置部 40。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竖直肋46和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水平肋48从具有上述结构的支撑构件38的后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表面)伸出。竖直肋46 设置在支撑构件38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并且延伸穿过脖颈容置部44、胸容置部40和腰容置部66。多个水平肋48设置成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在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并且每一个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心部穿过竖直肋46。另外,设置在支撑构件38的座椅高度方
7向的上侧部的每一水平肋48都延伸穿过脖颈容置部44和肩容置部42、延伸穿过胸容置部 40和肩容置部42。支撑构件38的硬度、具体的是肩容置部42和腰容置部66的硬度由竖直肋46和水平肋48确保。同时,可以设置竖直肋46和水平肋48以便对应于支撑构件38 所需要的硬度,并且也可以适当地省略。此外,四个安装部50、52、M和68 (见图2)设置在支撑构件38的后表面上。安装部50具有C形横截面,并且安装在脖颈容置部44的后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表面)上从而安装部50的轴向方向对应于座椅宽度方向。座椅后背上框架部观配合至安装部50,从而将脖颈容置部44固定至座椅后背上框架部28。另外,安装部52和M具有C形横截面,并且安装在肩容置部42的后表面上从而安装部52和M中的每一个的轴向方向对应于座椅高度方向。侧框架上部30分别配合至安装部52和54,从而将肩容置部42固定至侧框架上部30。此外,安装部68具有C形横截面,并且安装在腰容置部66的后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表面)上,从而安装部68的轴向方向对应于座椅宽度方向。连接杆 26配合至安装部68,从而将腰容置部66固定至连接杆26。同时,将支撑构件38安装到座椅靠背框架18上的安装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安装部50、52、M和68。只要支撑构件38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8上,那么就可以采用在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的多种安装结构(例如,焊接、螺栓等)。此外,支撑构件38和座椅靠背框架 18可以通过诸如拉力线卷弹簧之类的弹性体相互连接。下面,将对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0的操作进行描述。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F施加于乘员60并且乘员60的头部60B、胸部60A、脖颈部60D和腰部60E分别压靠至支撑构件38的头枕16、胸容置部40、 脖颈容置部44和腰容置部66的状态。另外,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乘员60的肩部60C压靠至支撑构件38的肩容置部42的状态。同时,乘员的颈椎未在图5的图中示出。例如,在车辆由另一车辆或类似物从车辆后侧碰撞(从后面碰撞)的情况下,诸如惯性力之类的载荷朝如图5中示出的车辆的后侧施加于坐在车辆座椅10上的乘员60,并且乘员60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移动。相应地,乘员60的背部压靠至座椅靠背14,而乘员 60的头部60B压靠至头枕16。在该情形下,在施加于乘员60的载荷F具有预定值或更高的情况下,乘员60陷入到座椅靠背14中,并且首先,比乘员60的胸部60A或肩部60C更重的腰部60E压靠至腰容置部66。随后,当乘员60的肩部60C压靠至肩容置部42的压力承受表面42A并且进一步地乘员60如图6中示出的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移动时,肩容置部42中的每一个围绕肩容置部42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端部为支点朝座椅前后方向上(在箭头A的方向上)的后侧变形(在图6中的双点划线)。另外,如在图5中示出的,乘员60的胸部60A和脖颈部60D分别压靠至胸容置部40的压力承受表面40A和脖颈容置部44的压力承受表面 44A(在图5中的实线)。这里,支撑构件38的胸容置部40的压力承受表面40A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60的胸椎的弯曲的形状,并且支撑构件38 的腰容置部66的压力承受表面66A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60的腰椎的弯曲的形状。由此,因为抑制了乘员60的胸椎和腰椎中的每一个的特定部分上的压力反作用力的集中,所以减小了乘员60的胸部60A和腰部60E的负荷。另外,因为乘员60以乘员60的胸椎和腰椎弯曲的状态保持(限定)在胸容置部 40和腰容置部66上,所以抑制了胸椎和腰椎的形状的改变。由于该原因,抑制了乘员60的头部60B相对于头枕16的位置的改变。相应地,乘员60的头部60B压靠至头枕16的时刻与乘员60的脖颈部60D压靠至脖颈容置部44的时刻之间的偏差变小,从而抑制了乘员的头部60B围绕脖颈部60D为支点的摆动。相应地,减小了乘员60的脖颈部60D的负荷。这里,相比于在图7中示出的根据比较示例的车辆座椅300,支撑构件302由平板形成并且支撑乘员60的胸部60A和腰部60E的压力承受表面302A在车辆座椅300中形成为平直的。相应地,当乘员60的腰部60E压靠至支撑构件302时,压力反作用力集中在腰椎的特定部分并且腰椎的形状改变成直线形状。另外,当乘员60的胸部60A压靠至支撑构件302的胸容置部时,压力反作用力集中在胸椎的特定部分并且胸椎的形状改变成直线形状。由于该原因,乘员60的头部60B相对于头枕16在座椅高度方向上朝上侧显著地移动。 在乘员60的头部60B的位置以该方式改变的情况下,乘员60的头部60B压靠至头枕16的时刻与乘员60的脖颈部60D压靠至支撑构件302的脖颈容置部的时刻变成彼此不同。这导致乘员的头部60B围绕脖颈部60D为支点在座椅的前后方向上(在箭头B的方向上)摆动。作为对比,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乘员60的腰椎和胸椎由腰容置部 66和胸容置部40保持(限定)在弯曲的状态。由于该原因,抑制了胸椎和腰椎的形状的改变。相应地,头枕16和脖颈容置部44的相对位置得到调节,从而减小了介于乘员60的头部60B压靠至头枕16的时刻与乘员60的脖颈部60D压靠至脖颈容置部44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结果,抑制了乘员60的头部60B围绕脖颈部60D为支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摆动。 具体地,通过调节头枕16与脖颈容置部44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乘员60的头部60B和脖颈部60D同时压靠至(限定于)头枕16和脖颈容置部44,这能够抑制乘员60的头部60B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摆动。相应地,减小了乘员60的脖颈部60D的负荷。另外,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在图6中示出的,乘员60的肩部60C在乘员60 的脖颈部压靠至脖颈容置部44的压力承受表面44A之前压靠至肩容置部42的压力承受表面42A。相应地,抑制了乘员60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的运动,并且减小了乘员60的脖颈部对脖颈容置部44的压力承受表面44A的压力。结果,减小了施加于乘员60的脖颈部的压力反作用力。此外,乘员60的脖颈部由脖颈容置部44的压力承受表面44A支撑,从而增大了乘员60的脖颈部与脖颈容置部44的压力承受表面44A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应地, 施加于乘员60的载荷以分散的方式传递给压力承受表面44A,从而减小了表面压力。由于该原因,减小了施加于乘员60的脖颈部的压力反作用力。因此,与现有技术(例如,JP-A No. 2009-101137)中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并且压力反作用力集中在乘员60的脖颈部60D的特定部分的情形相比较,减小了乘员60的脖颈部60D的负荷。此外,与乘员60的脖颈部60D类似,乘员60的肩部60C由肩容置部42的压力承受表面42A支撑,从而增大了乘员60的肩部60C与肩容置部42的压力承受表面42A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应地,施加于乘员60的负荷以分散的方式传递给压力承受表面42A,从而减小了表面压力。由于该原因,减小了施加于乘员60的肩部60C的压力反作用力。因此,减小了乘员60的肩部60C的负荷。
同时,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腰容置部66和胸容置部40是弯曲的以便对应于乘员60的腰椎和胸椎的形状。但是,可能的是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只要至少腰容置部 66(腰部60E首先压靠至其上)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60的腰椎的弯曲的形状即可。当乘员60的腰椎的形状改变时,乘员60的胸部60A相对于胸容置部40在座椅高度方向上朝上侧移动并且胸部60A压靠至胸容置部40 的位置改变,所以乘员难以保持在胸椎弯曲的状态。下面,将对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撑构件的变型进行描述。在腰容置部66可以形成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凹进的开口部或凹陷部,从而腰容置部不会干扰乘员的腰椎。例如,在图8中示出了包括腰容置部70的支撑构件72。腰容置部70由波纹形状的板或类似物形成。如在图9中示出的,腰容置部70包括多个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突起的凸起部70A、和多个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凹进的凹陷部70B。 这些凸起部和凹陷部70A和70B交替地设置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相应地,在座椅高度方向上观察,腰容置部70的横截面具有波纹形状。当乘员的腰部压靠至腰容置部70时,乘员的腰椎配合至凹陷部70B,该凹陷部70B形成在腰容置部70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 相应地,腰容置部70不会干扰乘员的腰椎。因为凹陷部70B形成在腰容置部70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S卩如上所述的形成在对应于乘员的腰椎的位置,所以减小了对乘员的腰椎的压力反作用力并且进一步抑制了腰椎的形状的改变。另外,因为腰容置部70形成为波纹形状,所以腰容置部70的硬度大于其它部分(例如,胸容置部40)的硬度。因为腰容置部70的硬度由于如上述的波纹形状状所导致的机械性能而增加,所以与增加腰容置部70的厚度等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材料成本。同时,支撑构件72的腰容置部70形成为在图8中示出的结构的波纹形状,但是胸容置部40可以形成为波纹形状。另外,在胸容置部40可以形成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凹进的开口部或凹陷部,从而胸容置部40不会干扰乘员的胸椎。相应地,也能够抑制胸椎的形状的改变。此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38设置有肩容置部42(见图1),但是肩容置部42可以适当地省略。下面将对省略了肩容置部42的支撑构件74进行描述。同时, 将对脖颈容置部的变型和减震器一起进行描述。如在图10和11中示出的,支撑构件74包括胸容置部76 ;脖颈容置部78,该脖颈容置部78设置在胸容置部76在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和腰容置部80,该腰容置部80设置在胸容置部76在座椅高度方向的下侧。脖颈容置部78从胸容置部76朝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延伸,并且覆盖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另外,脖颈容置部78的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表面)形成支撑乘员的脖颈部的压力承受表面78A(见图11)。压力承受表面78A 弯曲以形成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的颈椎的弯曲的形状。相应地,当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压力承受表面78A时,压力反作用力不会集中在颈椎的特定部分。如在图11中示出的,作为减震器的安装部82设置在脖颈容置部78的后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表面)。安装部82由铝、低碳钢等制成,并且中空部82A形成在安装部82中。由于中空部82A导致安装部82的硬度减小。相应地,在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施加于安装部82时,安装部82被压垮,从而吸收碰撞的能量。同时,中空部82A可以填充有低斥力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等。与中空部82A连通的螺纹孔88形成在安装部8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端部。 螺丝攻84通过形成在脖颈容置部78处的贯通孔86紧固至螺纹孔88,从而将安装部82固定至脖颈容置部78。同时,螺丝攻84的头容置在形成于脖颈容置部78处的埋头孔内,从而螺丝攻84的头不会从脖颈容置部78的压力承受表面78A上突起。另外,具有C形横截面的开口部82B形成在安装部8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端部。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配合至开口部82B,从而将脖颈容置部78固定至座椅靠背上框架部28。与脖颈容置部78的压力承受表面78A类似,胸容置部76的压力承受表面76A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的胸椎的弯曲的形状, 并且腰容置部80的压力承受表面80A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的腰椎的弯曲的形状。即,在支撑构件74的表面上形成凹凸(凸起和凹陷)以便对应于乘员的椎部(颈椎、胸椎和腰椎)的弯曲的形状。另外,腰容置部80通过作为弹性构件的拉力卷簧(座椅靠背弹簧)90(见图10)连接至座椅靠背侧框架22。通过拉力线卷弹簧90的弹性变形使乘员感觉到舒适地坐在车辆座椅上。这里,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脖颈容置部78。但是,乘员的脖颈部由脖颈容置部78的压力承受表面78A支撑,从而增大了乘员的脖颈部与脖颈容置部78的压力承受表面78A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应地,施加于乘员的载荷以分散的方式传递给压力承受表面78A,从而减小了表面压力。由于该原因,减小了对乘员的脖颈部所施加的压力反作用力。因此,即使省略了肩容置部42,但是与例如在现有技术 (例如,JP-A No. 2009-101137)中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的情形相比, 减小了乘员的脖颈部的负荷。此外,因为省略了肩容置部42,所以能够减小支撑构件74的重量或材料成本。此外,在该变型中,脖颈容置部78的压力承受表面78A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的颈椎的弯曲的形状。相应地,抑制了在乘员的颈椎的特定部分的压力反作用力的集中。所以,减小了乘员的脖颈部的负荷。另外,在该变型中,作为减震器的安装部82设置在脖颈容置部78与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之间。相应地,在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施加至脖颈容置部78时,安装部82 被压垮,从而吸收碰撞的能量。因此,进一步减小了乘员的脖颈部的负荷。同时,弹性体,例如硅、粘弹体或弹簧可以用作减震器。下面,将对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00的结构进行描述。同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那些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并将适当地省略对其的描述。在图12中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00的座椅靠背框架18。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18上的支撑构件102形成为线材框架,该线材框架通过弯折一根线材或者连接多根线材形成。支撑构件102包括作为腰容置部的腰容置框架部104、作为胸容置部的胸容置框架部106、和作为肩容置部的肩容置框架部108。通过将线材弯折成U形形成腰容置部框架部104。腰容置部框架部104包括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水平线材104A、和一对竖直线材104B,该对竖直线材104B从水平线材104A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端部朝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延伸。腰容置框架部104设置在座椅靠背侧框架22之间。竖直线材104B设置在对应于乘员的腰椎的左侧部和右侧部的位置,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腰部压靠至其上。另外, 该对竖直线材104B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的腰椎的弯曲的形状。相应地,当乘员的腰部压靠至该对竖直线材104B时,抑制了腰椎的形状的改变。此外,该对竖直线材104B通过作为弹性构件的拉力线卷弹簧(座椅靠背弹簧)连接至座椅靠背侧框架22。通过拉力线卷弹簧110的弹性形变使乘员感到舒适地坐在车辆座椅上。胸容置框架部106包括一对竖直线材106A,该对竖直线材106A从腰容置框架部 104的竖直线材104B在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的端部在座椅高度方向上朝上侧延伸。这些竖直线材106A设置在对应于乘员的胸椎的左侧部和右侧部的位置,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胸部压靠至其上。每一肩容置框架部108通过将线材弯折成U形形成。肩容置框架部108分别设置在对应于乘员的肩胛骨的周边部分的位置。每个肩容置框架部108包括上侧水平线材108A 和下侧水平线材108B。上侧水平线材108A从胸容置框架部106的竖直线材106A在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的端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朝外侧延伸。下侧水平线材108B设置在上侧水平线材108A的座椅高度方向的下侧、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胸容置框架部106的竖直线材106A。具有C形横截面的安装部112安装在上侧水平线材108A上。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配合至安装部112,从而将支撑构件102固定至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另外,成对的倾斜线材108C设置在上和下侧水平线材108A和108B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即,各对中的倾斜线材108C从上侧水平线材108A在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和下侧水平线材108B在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朝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这些倾斜线材108C相对于上和下侧水平线材108A和108B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倾斜预定的倾斜角,所以它们设置成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更靠前侧。另外,在各对中, 倾斜线材108C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处的端部连接至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竖直线材 108D。因为支撑构件102如上所述的由线材框架形成,所以能够减小支撑构件的重量并且减小支撑构件的材料成本。同时,可以在支撑构件102的腰容置框架部104、胸容置框架部106和肩容置框架部108上设置板构件,从而乘员的对应部分由表面支撑。另外,支撑构件102可以设置有脖颈容置部。此外,支撑构件102由在图12中示出的结构中的一个线材框架形成。但是,如在图13中示出的,可以利用多个线材框架的组合形成支撑构件114。具体地,支撑构件114 包括两个线材框架116和118。线材框架116通过将线材弯折成大致的矩形环的形状形成,并且设置在座椅靠背侧框架22之间,从而线材框架116的纵向方向对应于座椅的高度方向。线材框架116在座椅高度方向上的上侧部形成胸容置框架部120,而线材框架116在座椅高度方向上的下侧部形成腰容置框架部122。具有C形横截面的安装部IM安装在胸容置框架部120在座椅高度方向上的上侧的端部。座椅靠背上框架部28配合至安装部124,从而将支撑构件114固定至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压力承受构件1 设置在腰容置框架部122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压力承受构件1 具有压力承受表面U6A,该压力承受表面126A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便对应于乘员的腰椎的弯曲的形状。相应地,当乘员的腰部压靠至压力承受表面126A时,压力反作用力不会集中在腰椎的特定部分。线材框架118通过焊接等安装在线材框架116在座椅高度方向上的上侧的部分。 线材框架118通过将线材弯折成大致的矩形环的形状而形成。线材框架118包括一对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水平线材118A、和一对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竖直线材118B。线材框架118设置成使线材框架118的纵向方向对应于座椅的宽度方向。每一水平线材118A 在弯折部118C处折弯,该弯折部118C设置在水平线材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部,并且水平线材118A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设置成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观更靠前侧。线材框架118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比弯折部118C更靠外侧的部分形成作为肩容置部的肩容置框架部128。因为支撑构件102如上所述的由两个线材框架116和118的组合形成,所以简化了支撑构件102的结构。相应地,能够减小支撑构件102的生产成本。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此外,不言而喻,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具有多种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座椅靠背,包括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所述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别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每一所述座椅靠背侧框架部都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延伸;和座椅靠背上框架部,所述座椅靠背上框架部沿所述座椅宽度方向连接所述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的上端部并且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框架部上安装有头枕;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上;以及腰容置部,所述腰容置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所述腰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支撑所述乘员的腰部。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还包括胸容置部,所述胸容置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所述胸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的凸起形状, 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支撑所述乘员的胸部。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还包括脖颈容置部,所述脖颈容置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所述脖颈容置部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框架部的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支撑所述乘员的脖颈部。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其中,所述脖颈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其中,所述腰容置部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从所述腰容置部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凹进,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所述乘员时,所述乘员的腰椎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其中,当从所述座椅高度方向观察时所述腰容置部的横截面具有波纹形状。
7.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还包括肩容置部,所述肩容置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所述肩容置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胸容置部的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还设置在所述胸容置部的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所述乘员时,所述肩容置部支撑所述乘员的肩部。
8.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其中,在所述脖颈容置部与所述座椅靠背上框架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器。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一对线材构件,所述一对线材构件各自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延伸。
10.一种车辆座椅,包括椅垫;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靠背,所述车辆座椅靠背安装在所述椅垫的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的端部;以及头枕,所述头枕安装在所述车辆座椅靠背的所述座椅靠背上框架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座椅靠背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靠背包括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腰容置部,腰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相应地,当乘员的腰部压靠至腰容置部时,抑制了腰椎的形状的改变。由于该原因,因为能够减小乘员的头部压靠至头枕的时刻与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脖颈容置部的时刻之间的偏差,所以能够抑制乘员的头部围绕脖颈部为支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摆动。因此,减小了乘员的脖颈部的负荷。
文档编号A47C7/40GK102205807SQ2011100818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山口博仪, 长谷川真 申请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