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弹子锁及开启的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48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弹子锁及开启的钥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子锁具,是一种多层弹子锁及开启的钥匙。
背景技术
弹子锁是市面上一种较为常见的锁具,其主要由内锁芯、外锁芯、弹子、弹簧构成,当各内锁芯弹子被推至内外锁芯旋转面时,锁芯便被开启,原理较为简单。现有的弹子锁分为一字锁和十字锁,十字锁相比一字锁增加了弹子孔数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启难度,但面对现有各种技术开锁的升级,仅仅增加弹子孔数量,已较难避免技术开启。为了提高锁具的安全性,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789374Y,授权公告日2006年6月21日,实用新型名称为“多层防盗锁芯”,其主要结构在于包括锁芯、锁外体,锁芯包括内层锁芯装入中层锁芯中,内层锁芯的内芯传动轴和中层锁芯的芯体承动轴接触,中层锁芯装入锁外体中,中层锁芯的中芯传动轴和锁体内的锁定解脱装置接触相连,中芯护套和锁体相连。该专利文献主要是通过改变锁芯的层数,增加锁芯开启时所需的开启面,从而提高开锁难度。但该技术依然能够采用“卡弹子”的方式进行开启,防盗效果并不理想。又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478977A,
公开日2004年3月3日,名称为“一种弹子锁用异形弹子”,该专利的结构设计在于将外侧弹子作一个台,其中台为异形弹子头,直径小于其它弹子,而剩余部分直径比异形弹子头小。当遇到技术开锁时,有外侧弹子时,异形弹子不会被挤压,当外侧弹子全部被挤出时,锁套内孔与锁芯挤住异形单子的异形弹柱部分,由于其直径较小,使外侧孔与锁栓孔中心移动错台,阻止异形单子头进入外侧孔,故弹子锁不易被技术解锁。但上述弹子,在正确开启时,也易造成弹子卡位的状况,给使用造成不便。还有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3254701Y,授权公告日1999年6月23日,实用新型名称为“防盗弹子开关”,其主要是在原有弹子锁的锁壳和锁芯之间增加一层或多层防盗层,防盗层是用一粒弹子永久性固定在锁芯或锁壳上,弹子的开启点弹子头设计为楔形或台阶形。该种弹子开关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技术开锁,但由于其实质上仍然为两层弹子锁,借助现有的“撞匙”开锁技术,仍然可以技术开启。综上所述,现有的弹子锁虽然有采用多层锁芯的结构,但防技术开启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多层弹子锁及开启的钥匙,使其解决现有弹子锁易破解,防技术开启能力较为局限,开锁方式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层弹子锁,该弹子锁包括内锁芯、外锁芯,内锁芯、外锁芯设有弹子孔,弹子孔内装填弹子,内锁芯设有钥匙孔,外锁芯弹子孔内设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芯设有至少两层,以最内层的内锁芯为第一层内锁芯,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其余内锁芯,除第一层内锁芯以外的各内锁芯所设有的弹子孔直排数均为第一层内锁芯的整数倍,该整数倍数值与各内锁芯所在层数数值相同,且除第一层内锁芯以外的各内锁芯的弹子孔排列是以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孔排列为单元,各内锁芯中两相邻单元之间的转角差值为360° /最外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所述外锁芯的弹子孔与最外层的内锁芯弹子孔相对应。采用上述结构,多层内锁芯在进行开启操作时为逐次开启,且前一层内锁芯开启后转过上述的转角值,即转过360°除于最外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的角度后,将带动后一层内锁芯一并转动,实现下一层内锁芯的开启。例如,第一层内锁芯开启后,转过一定角度,第一层内锁芯与第二层内锁芯解锁,接下来由第一层内锁芯带动第二层内锁芯一并转动,转动上述相同角度后,第三层内锁芯解锁,然后由第一层内锁芯、第二层内锁芯带动第三层内锁芯一并转动,以次类推,最终实现最外层内锁芯解锁,由最外层内锁芯与外锁芯相对转动实现锁具的开启。该种结构的锁芯,并不能采用一般的钥匙进行开启,因为各内锁芯之间的相互开启过程中弹子需要被顶起或收缩数次,而普通钥匙再进行开启时,只能进行一次顶起,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同样的,在弹子复位时,其弹子也需要进行多次顶回或收回操作,一般钥匙也无法进行多次顶回或收回操作。这也是该多层弹子锁与现有弹子锁最大的区别,即开启该种多层弹子锁,必然需要有一把可以多次改变弹子位置的钥匙。而根据现有的技术开锁,因本发明的多层内锁芯不仅弹子数量多,且需要进行多次弹子的弹起或收缩操作,即使能开启第一层内锁芯,但从第二层内锁芯开始,由于对弹子顶起或收缩有进一步的要求,故难度较大;如果采用强行旋转卡单子,则两相邻内锁芯之间易发生空转,不管旋转几次,仍然无法开启。结合上述,以采用两层内锁芯和采用三层内锁芯作为优选的两种方案为例。内锁芯为两层的方案所述内锁芯设有两层,第一层内锁芯设有呈十字分布的四排直排弹子孔,第二层内锁芯设有八排直排弹子孔,所述外锁芯设有与第二层内锁芯相对应的八排直排弹子孔;以第一层的四排直排弹子孔为一个排列单元,所述第二层内锁芯的排列即由两个所述排列单元构成,且该两个排列单元的转角差值为360° /第二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即转角差值为45°。该方案中,当钥匙开启第一层内锁芯时,即第一层内锁芯的四排直排弹子孔的弹子,以及第二层内锁芯与第一层内锁芯相对应的四排直排弹子孔的弹子被顶起是开启位,此时转动第一层内锁芯;当转过角度为45°时,第一层内锁芯的四排直排弹子孔与第二层内锁芯的另外四排直排弹子孔对齐,此时需要对弹子进行二次弹起起至第二层内锁芯开启位时,方能开启第二层内锁芯。其难点一在于第一层内锁芯开启后,其与第二层内锁芯可相对旋转,无法采用强行旋转卡单子的方式转动内锁芯,对内锁芯转动角度有严格的限制;其次,第二层内锁芯在开启时需要对弹子进行重新破解,增大开锁难度。内锁芯为三层的方案所述内锁芯设有三层,第一层内锁芯设有呈十字分布的四排直排弹子孔,第二层内锁芯设有八排直排弹子孔,第三层内锁芯设有十二排直排弹子孔,所述外锁芯设有与第三层内锁芯相对应的十二排直排弹子孔;以第一层的四排直排弹子孔为一个排列单元,所述第二层内锁芯的排列即由两个所述排列单元构成,且该两个排列单元的转角差值为360° /第三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即转角差值为30° ;所述第三层内锁芯的排列由三个所述排列单元构成,且该三个排列单元中两相邻排列单元的转角差值为360° /第三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即转角差值为30°。其原理与内锁芯为两层的方案相同,增加内锁芯的层数其技巧开锁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大。所述内锁芯内和/或外锁芯内设有盖板机构,盖板机构由盖板、小弹簧构成,所述内锁芯内和/或外锁芯内设有与一直排弹子孔垂直相交的盖板滑槽,盖板与小弹簧相抵置于盖板滑槽内,所述盖板设有限位弹子孔,限位弹子孔为一端至另一端渐小的孔,所述盖板滑槽所对应的直排弹子孔的弹子被顶起至开启面时,弹子与所述限位弹子孔之间有挤压。现有技巧开锁技术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为对所有弹子全部顶起至最高位置,再利用弹子回落而将弹子卡于开启面。采用盖板的目的,即防止弹子被弹起过高,当弹子弹起至开启面时,弹子与盖板相抵,在小弹簧作用下,盖板、弹子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弹子无法在开启面“站稳”,故弹子卡于开启面的几率大大降低,能有效防止技术开锁。与上述盖板机构相类似的,还有一种挡板机构,其结构为所述第一层内锁芯设有挡板机构,挡板机构由挡板、小弹簧构成,第一层内锁芯内设有与直排弹子孔垂直相交的挡板滑槽,挡板与小弹簧相抵置于挡板滑槽内,所述挡板设有导向弹子孔,当所述第一层内锁芯的钥匙孔未插入钥匙时,所述第一层内锁芯弹子孔的弹子被所述挡板阻挡于第一层内锁芯弹子孔内不外露,当所述第一层内锁芯的钥匙孔插入钥匙时,所述第一层内锁芯弹子孔与所述导向弹子孔对齐,弹子露出于所述挡板。该挡板机构相对于盖板机构的不同点在于,其设置于第一层内锁芯,且主要目的是在钥匙孔未插入钥匙时将第一层内锁芯的所有弹子阻隔于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孔内不外露;当插入钥匙时,由钥匙将挡板顶开,从而弹子露出于挡板,可进行开锁操作。这样的结构,主要是增大了技巧开锁的复杂性,在进行技巧开锁时,需要首先将挡板顶开并保持,稍有松动,将影响到所有弹子的状态,如果十字形锁芯内设置这样的四道挡板机构,那么操作难度极大,故防盗性能好。所述外锁芯设有报警启发装置,该报警启发装置是通过在所述外锁芯的至少一个弹子孔内安装两根导线,该两根导线的线头初始状态下相互绝缘,且线头位置设置为高于外锁芯弹子开启面。该种报警启发装置,主要是借助在弹子锁开锁时,必然需要将锁芯各弹子顶至开启面方能开启。故设置一种判断锁芯弹子是否顶置开启面的结构,即所述的两根带线头的导线,当弹子顶起超过开启面时,弹子顶部与两根导线的线头相抵,由于弹子本身为导电金属,故两根导线线路导通,该两根导线所连接的报警电路导通,实现报警。该结构主要是对钥匙进行识别,一旦插入错误钥匙即发生报警,能够有效起到防盗目的。该报警启发装置除采用上述结构以外,亦可采用如下结构报警启发装置是通过在所述外锁芯的至少一个弹子孔内安装一根导线,该导线的线头初始状态下与外锁芯绝缘,且线头位置设置为高于外锁芯弹子开启面;外锁芯连接另一导线。该结构的工作原理及效果与前者相同,主要是导线的接线方式不同。前述内容已讲述了一种多层弹子锁,且该种多层弹子锁需要借助一种可多次改变弹子位置的钥匙,该钥匙包括钥匙片、手柄,钥匙片设有弹子槽,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手柄内设有可改变所述钥匙片顶起弹子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一阶梯状的调节杆,调节杆连接推柄,推柄滑动置于所述手柄外壁的滑槽内;所述手柄一端与所述钥匙片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杆面与所述钥匙片相抵。由于钥匙片为活动置于手柄端部,利用调节杆的阶梯段与钥匙片底部交替相抵的关系,当钥匙片与调节杆相抵位置由一个阶梯段转移至另一个阶梯段时,阶梯段对钥匙片有推动的作用,即实现钥匙片在钥匙孔内的高度调节,最终对弹子进行多次顶起或收缩操作,完成开锁或闭锁过程。所述钥匙为十字形钥匙,该十字形钥匙对应设有四个十字分布的钥匙片,钥匙片一端设有活动段,活动段活动置于所述手柄一端十字形孔内,所述活动段、十字形孔内均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压紧弹簧,压紧弹簧压紧限位块于活动段限位槽与十字形孔限位槽相接处;所述手柄内设有滑动座,所述调节杆滑动置于滑动座内;所述手柄的十字形孔中心设有可使调节杆各阶梯段穿过的杆孔,调节杆一端置于该杆孔,在调节杆的滑动行程内,调节杆的杆面与四个所述钥匙片的活动段相抵。由于调节杆只是对钥匙片起到推动的作用,而并不能使钥匙片复位,虽然在实际开锁时,弹子锁外锁芯的弹簧已能够对钥匙片进行复位,但复位效果欠佳,故设置限位块、压紧弹簧是为了使钥匙片较好的复位,减少复位时的不稳定状态。为了防止钥匙片弯折或受损,将所述钥匙片与所述手柄设置为伸缩式滑动连接,所述钥匙片一端设有保持架,且该端置于所述手柄内,所述保持架设有压簧槽,压簧槽内设有压簧、滚珠,滚珠与所述手柄内壁相抵;所述手柄内设有控制钥匙片伸缩的推扭件,该推扭件中部设有可使所述调节杆各阶梯段穿过的通孔,推扭件一侧设有限位座,限位座设有与所述钥匙片保持架滑动配合的行程孔,推扭件的推扭置于所述手柄外壁的滑槽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加工较为方便,开锁方式较为独特,防技术开锁能力强,适合作为现有各领域防盗弹子锁使用,或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图1是本发明多层弹子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钥匙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多层弹子锁采用三层内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 A-A剖视,虚线为弹子孔分布。图4是图3第一层内锁芯转过3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 B-B剖视。图5是图4第一层内锁芯带动第二内锁芯再次转过3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C-C剖视。图6是图5第一层内锁芯、第二层内锁芯带动第三层内锁芯转过3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 D-D剖视。图7是本发明多层弹子锁采用三层内锁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的A-A剖视图,图中增加了钥匙。图9是图4的B-B剖视图,图中增加了钥匙。图10是图9中钥匙进行第一次扩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5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增加了钥匙。图12是图6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同时也是图11中钥匙进行第二次扩张时的
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 A部框定。图14是图13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钥匙的实施例一改进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 E-E剖视。图16是图15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钥匙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 F-F剖视。图18是图17钥匙的钥匙片伸出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7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钥匙实施例二的推扭件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钥匙实施例二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发明多层弹子锁设有盖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 B部框定,C部框定。图23是图22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M是图22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盖板机构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图沈是本发明多层弹子锁设有挡板机构的结构状态示意图一。图27是本发明多层弹子锁设有挡板机构的结构状态示意图二,图中作了 D部框定。图观是图27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四是本发明挡板机构的挡板结构示意图。图30是本发明多层弹子锁第一层内锁芯的钥匙孔结构示意图。图31是本发明的报警启发装置实施例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2是本发明的报警启发装置实施例二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的名称为1、第一层内锁芯,101、钥匙孔,2、第二层内锁芯,3、第三层内锁芯,4、定位销,5、外锁芯,6、钥匙,7、手柄,701、滑槽,702、滑动座,703、十字形孔,704、限位槽,705、锁槽,706、推块到位指示标记,8、钥匙片,801、活动段,802、保持架,803、压簧槽,9、推扭件,901、通孔,902、限位座,903、行程孔,904、推扭,10、调节杆,11、限位块,12、压紧弹簧,13、压簧,14、推块,15、滚珠,16、盖板,1601、定位销槽,1602、限位弹子孔,17、弹珠,18、小弹簧,19、挡板,1901、导向弹子孔,20、导线,21、线头,22、报警电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以三层内锁芯的该多层弹子锁为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结构作以下详细描述。该多层弹子锁芯包括第一层内锁芯1、第二层内锁芯2、第三层内锁芯3、外锁芯5、定位销4,第一层内锁芯、第二层内锁芯、第三层内锁芯、外锁芯均设有弹子孔,弹子孔内安装弹子,外锁芯弹子孔内安装弹簧,第一层内锁芯设有十字形钥匙孔101,第二层内锁芯、第三层内锁芯、外锁芯之间由定位销定位连接。该多层弹子锁的主要结构设计在于弹子孔的排列,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孔为十字方向上排列的四排直排弹子孔;第二层内锁芯是以第一层内锁芯的四排直排弹子孔为排列单元,设有这样的两组排列单元;第三层内锁芯是以第一层内锁芯的四排直排弹子孔为排列单元,设有这样的三组排列单元。其中第二层内锁芯、第三层内锁芯中两相邻排列单元之间的转角差值为360° /第三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360° /12=30°。外锁芯的弹子孔排列是与第三层内锁芯的弹子孔排列相对应。上述结构即为该三层内锁芯的弹子锁结构。如图3 12所示,当钥匙6未插入第一层内锁芯的钥匙孔时,即如图3、图7所示结构,第一层内锁芯的四排直排弹子孔与第二层内锁芯的四排直排弹子孔、第三层内锁芯的四排直排弹子孔对齐,其中相邻内锁芯的弹子接触点皆未与该相邻内锁芯的开启面齐平。当钥匙插入钥匙孔时,图3中A-A截面上弹子均被顶起,即达到图8所示状态,第一层
8内锁芯、第二层内锁芯、第三层内锁芯的弹子顶部均顶起至相邻内锁芯的开启面,此时即可对内锁芯进行旋转操作,由于第二层内锁芯设有两组呈十字分布的四排直排弹子孔,第三层内锁芯设有三组呈十字分布的四排直排弹子孔,故第一层内锁芯开启时仅利用了第二层内锁芯、第三层内锁芯的各一组四排直排弹子孔,故内锁芯转动时不影响第二层内锁芯、第三层内锁芯的锁止状态,同理,当第一内锁芯与第二内锁芯一并转动时,第三内锁芯还剩有一组四排弹子孔与外锁芯配合无法被开启。当第一层内锁芯转过30度时,达到图4中B-B截面的状态,第一层内锁芯的四排弹子孔与第二层内锁芯之前未操作的四排弹子孔配合,即图9所示的状态,此时,由于开启第二层内锁芯所需的条件是将第二层内锁芯的弹子头部顶起至第二层内锁芯与第三层内锁芯之间的开启面,也就是需要对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继续进行顶起操作,此时需要借助一把可以再次将弹子顶起的钥匙,该钥匙结构在后面进行阐述。通过钥匙,将第二层内锁芯的弹子顶起至第二层内锁芯与第三层内锁芯之间的开启面,同时,也将第三层内锁芯的弹子顶起至第三层内锁芯与外锁芯之间的开启面,这样是为了适应第三层内锁芯开启时的要求。当开启第二层内锁芯时,即达到图10所示的结构,此时,转动第一层内锁芯将带动第二层内锁芯一并转动。继续转动第一层内锁芯30°,第二层内锁芯也转过30°,达到图5的C-C截面,即图11所示的状态,此时,如要开启第三层内锁芯,则需要对第三层内锁芯的弹子进行顶起操作,同样的,通过上述钥匙对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再次顶起操作,直至第三层内锁芯的弹子头部与第三层内锁芯、外锁芯之间的旋转面齐平,即完成第三层内锁芯的开启,此时,如图12所示,继续转动内锁芯将带动第二层内锁芯、第三层内锁芯一并转动,最终完成该多层弹子锁的开启。以上多层弹子锁在开始时,需要借助一种专门的钥匙,该钥匙包括钥匙片、手柄,其主要设计为钥匙片相对于手柄可进行扩张和收缩的运动。如图13 16所示,其作为钥匙的实施例一,该钥匙为十字形钥匙,其包括四个呈十字分布的钥匙片8,钥匙片一端设有活动段801,其置于手柄7端部设有的十字形孔703内,且该活动段沿十字形孔径向可进行滑动。上述活动段、十字形孔均设有限位槽704,活动段限位槽与十字形孔限位槽对齐,限位槽内安装压紧弹簧12、限位块11,压紧弹簧将限位块压紧于活动段限位槽与十字形孔限位槽的结合处,从而防止钥匙片与手柄脱离。最主要的结构在于,手柄内设有一阶梯状的调节杆10,该调节杆滑动置于手柄内的滑动座702,调节杆一端与十字形孔中心的杆孔配合,该杆孔大小设计为可使调节杆各阶梯段穿过,另一端连接推块14。调节杆从左到右为逐级增大的阶梯段,调节杆的杆面始终与上述四个钥匙片的底部相抵。通过操作推块,由推块推动调节杆左右滑动,在滑动过程中,调节杆的各阶梯面与钥匙片相抵,从而推动钥匙片进行扩张,或钥匙片在所述压紧弹簧作用下进行收缩,调节杆的阶梯段每改变一次,钥匙片扩张或收缩一次。如图15所示,为了方便准确操作调节杆,在手柄外壁设有带折点的滑槽701,从而在操作推块时,有一个到位指示的作用,从而能有效把握钥匙扩张或收缩的状态。上述结构中,亦可将十字形孔中心的杆孔改为杆槽,即手柄端部的十字形孔中心一端为封闭端,调节杆无法伸出于手柄。这样设计的同时,如图30所示,将锁芯也设置为十字形钥匙孔中心一端为封闭端,这样一来,在开启弹子锁时,相当于需要同时使用四把一字型钥匙方能开启,给技术开锁增大难度。由于采用了上述可扩张操作的钥匙,四个钥匙片为相互独立,这样容易在平时使用时造成钥匙片弯折或受损,为了保护钥匙片,可将钥匙设计为钥匙片与手柄伸缩式连接,其具体结构如图17 21所示。该伸缩式钥匙同样包括四个呈十字分布的钥匙片,一根阶梯状的调节杆,调节杆的杆面亦与钥匙片的底部相抵接触。其相对于之前的钥匙主要不同在于钥匙片与手柄端部的十字形孔为轴向、径向皆可滑动,钥匙片伸入手柄的一端设有保持架802,该保持架主要是起到钥匙片伸缩限位的作用。保持架设有压簧槽803,压簧槽内安装压簧13、滚珠15,滚珠与手柄内壁滑动相抵。该钥匙的手柄内设有推动钥匙片的推扭件9,该推扭件中部为通孔901,用于调节杆各阶梯段的穿过;推扭件侧部设有连接钥匙片保持架的限位座902,限位座内设有可与保持架相对旋转的行程孔903。推扭件的推扭904置于手柄外侧的滑槽701内,滑槽一端设有锁槽705,该锁槽的设置是与推扭件限位座的行程孔一同作用,使得推扭到位旋转后,即可将保持架位置进行保持。同样的,该伸缩式钥匙的外壳可设置相应的推块到位指示标记706。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多层弹子锁的防技术开启,可对该多层弹子锁进行如下改进。改进方案一如图22 25所示,在外锁芯内设有盖板机构,盖板机构由盖板16、小弹簧18构成,外锁芯内设有与一直排弹子孔垂直相交的盖板滑槽,盖板与小弹簧相抵置于盖板滑槽内。盖板设有限位弹子孔1602,限位弹子孔为一端至另一端渐小的孔,使外锁芯的弹子只能部分穿过盖板的限位弹子孔。初始状态下,小弹簧对盖板有挤压作用,从而盖板的限位弹子孔与弹子接触时较为灵敏。结合现有的一种技术开锁,对该种盖板机构的工作原理作简要说明。一般现有常用的技术开锁是首先将弹子锁的所有弹子全部顶起至最高位置,然后再设法让弹子在回落过程中卡于内锁芯与外锁芯的开启面,从而开启弹子锁。该种技术开锁的关键原理是可以将弹子顶起后,弹子因弹簧的弹力作用而稍稍倾斜,从而卡于弹子锁开启面,故防止该种技术开锁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如何防止弹子倾斜。而采用本发明的盖板机构,即可较好的解决该问题。采用该种盖板,当外锁芯弹子被顶起时,由于盖板的限位弹子孔对外锁芯的弹子起到限位的作用,外锁芯的弹子只能被顶起一小段距离,即使采用技术开启时将该弹子顶至开启面上,但由于此时弹子与弹板的限位弹子孔之间有挤压,使得弹子、盖板在小弹簧的作用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故弹子卡于开启面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技术开启难度较大。经技术测试,外锁芯弹子采用腰形弹子,盖板的限位弹子孔亦采用腰形渐变的限位孔,效果较好。当然,在外锁芯或内锁芯各直排弹子孔中皆可设置该种盖板机构,为了便于弹子复位,可采用在盖板的限位弹子孔中利用弹珠,从而解决弹簧与弹子因盖板相隔,而出现难以限位的状况,如图22、对所示的结构即利用弹珠衔接弹簧与外锁芯弹子。盖板在安装时可利用盖板设有的定位销槽1601与外锁芯的定位销配合,再将小弹簧设于定位销槽内即可,较为简单方便。改进方案二 如图沈 四所示,在第一层内锁芯中设置挡板机构,挡板机构由挡板19、小弹簧18构成,第一层内锁芯设有挡板滑槽,挡板与小弹簧相抵置于挡板滑槽内,挡板设有导向弹子孔1901。如图27所示,初始状态下(钥匙未完全插入时),挡板将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阻隔于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孔内不外露;当完全将钥匙插入钥匙孔时,钥匙将挡板顶开,从而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可露出于挡板的导向弹子孔,即可实现开锁操作;当钥匙再次拔出时,挡板的导向弹子孔将推动弹子复位,挡板重新将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阻隔于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孔内。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增加技术开锁的复杂性,即如果要技术开锁,则需要先将挡板顶开。如果在第一层内锁芯的四排直排弹子孔中均设有挡板机构,则开锁操作时,难度更大。
改进方案三如图31 32所示,在弹子锁的外锁芯增设一防盗报警启发装置,该防盗报警启发装置主要有两种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在外锁芯的弹子孔内通入两根导线20,该两根导线的线头21在自然状态下相互绝缘,且该两根导线的线头位置设置为高于内锁芯、外锁芯之间的开启面。实施例二 在外锁芯的弹子孔内通入一根导线20,该导线的线头21位置高于内锁芯、外锁芯之间的开启面,另一导线直接与外锁芯或内锁芯相连。上述两个实施例的两根导线皆连接报警电路22。其具体工作原理为当非正确钥匙插入钥匙孔时,钥匙将内锁芯弹子顶起,一旦弹子顶起超出内锁芯与外锁芯的开启面,则弹子与两根或一根导线的线头相抵,因弹子、内锁芯或外锁芯本身为导电金属,故两根导线导通,两根导线外接的报警电路导通,实现报警。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报警启发装置需要安装在外锁芯弹子朝上顶起的弹子孔中。为了使上述报警启发装置能适应外锁芯各位置弹子孔,可在装有该报警启发装置的弹子孔内安装弹簧、弹子,初始状态下依靠弹簧将弹子与导线的线头绝缘,其工作时原理相同。改进方案四为了能提高该多层弹子锁的防爆性能,可将靠近钥匙孔口的弹子孔内的弹子改为钢珠,从而能起到有效的防爆作用。改进方案五将弹子锁外锁芯的各弹簧改为粗细或长度不同,这样有利于防止现有的锡条开锁。以上改进方案一至五不仅可用于本发明的弹子锁,其皆可运用于现有的弹子锁。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弹子锁,该弹子锁包括内锁芯、外锁芯(5),内锁芯、外锁芯设有弹子孔,弹子孔内装填弹子,内锁芯设有钥匙孔(101),外锁芯弹子孔内设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芯设有至少两层,以最内层的内锁芯为第一层内锁芯(1),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其余内锁芯,除第一层内锁芯以外的各内锁芯所设有的弹子孔直排数均为第一层内锁芯的整数倍,该整数倍数值与各内锁芯所在层数数值相同,且除第一层内锁芯以外的各内锁芯的弹子孔排列是以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孔排列为单元,各内锁芯中两相邻单元之间的转角差值为360° /最外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所述外锁芯的弹子孔与最外层的内锁芯弹子孔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弹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芯设有两层,第一层内锁芯(1)设有呈十字分布的四排直排弹子孔,第二层内锁芯(2)设有八排直排弹子孔,所述外锁芯(5)设有与第二层内锁芯相对应的八排直排弹子孔;以第一层的四排直排弹子孔为一个排列单元,所述第二层内锁芯的排列即由两个所述排列单元构成,且该两个排列单元的转角差值为360° /第二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即转角差值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弹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芯设有三层,第一层内锁芯(1)设有呈十字分布的四排直排弹子孔,第二层内锁芯(2)设有八排直排弹子孔,第三层内锁芯(3)设有十二排直排弹子孔,所述外锁芯(5)设有与第三层内锁芯相对应的十二排直排弹子孔;以第一层的四排直排弹子孔为一个排列单元,所述第二层内锁芯的排列即由两个所述排列单元构成,且该两个排列单元的转角差值为360° /第三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即转角差值为30° ;所述第三层内锁芯的排列由三个所述排列单元构成,且该三个排列单元中两相邻排列单元的转角差值为360° /第三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即转角差值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弹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锁芯内和/或外锁芯(5)内设有盖板机构,盖板机构由盖板(16)、小弹簧(18)构成,所述内锁芯内和/或外锁芯内设有与一直排弹子孔垂直相交的盖板滑槽,盖板与小弹簧相抵置于盖板滑槽内,所述盖板设有限位弹子孔(1602),限位弹子孔为一端至另一端渐小的孔,所述盖板滑槽所对应的直排弹子孔的弹子被顶起至开启时,弹子与所述限位弹子孔之间有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弹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内锁芯(1)设有挡板机构,挡板机构由挡板(19)、小弹簧(18)构成,第一层内锁芯内设有与直排弹子孔垂直相交的挡板滑槽,挡板与小弹簧相抵置于挡板滑槽内,所述挡板设有导向弹子孔(1901 ),当所述第一层内锁芯(1)的钥匙孔(101)未插入钥匙(6)时,所述第一层内锁芯弹子孔的弹子被所述挡板阻挡于第一层内锁芯弹子孔内不外露,当所述第一层内锁芯的钥匙孔插入钥匙时,所述第一层内锁芯弹子孔与所述导向弹子孔对齐,弹子露出于所述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弹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芯(5)设有报警启发装置,该报警启发装置是通过在所述外锁芯的至少一个弹子孔内安装两根导线(20),该两根导线的线头(21)初始状态下相互绝缘,且线头位置设置为高于外锁芯弹子开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弹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芯(5)设有报警启发装置,该报警启发装置是通过在所述外锁芯的至少一个弹子孔内安装一根导线(20),该导线的线头(21)初始状态下与外锁芯绝缘,且线头位置设置为高于外锁芯弹子开启面;外锁芯连接另一导线。
8.一种用于开启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弹子锁的钥匙,该钥匙(6)包括钥匙片(8)、手柄(7),钥匙片设有弹子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内设有可改变所述钥匙片(8)顶起弹子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一阶梯状的调节杆(10),调节杆连接推柄(14),推柄滑动置于所述手柄外壁的滑槽(701)内;所述手柄一端与所述钥匙片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杆面与所述钥匙片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多层弹子锁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6)为十字形钥匙,该十字形钥匙对应设有四个十字分布的钥匙片(8),钥匙片一端设有活动段(801),活动段活动置于所述手柄一端十字形孔(703)内,所述活动段、十字形孔内均设有限位槽(704),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11)、压紧弹簧(12),压紧弹簧压紧限位块于活动段限位槽与十字形孔限位槽相接处;所述手柄内设有滑动座(702),所述调节杆(10)滑动置于滑动座内;所述手柄的十字形孔中心设有可使调节杆各阶梯段穿过的杆孔,调节杆一端置于该杆孔,在调节杆的滑动行程内,调节杆的杆面与四个所述钥匙片的活动段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多层弹子锁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片(8)与所述手柄(7)为伸缩式滑动连接,所述钥匙片一端设有保持架(802),且该端置于所述手柄内,所述保持架设有压簧槽(803),压簧槽内设有压簧(13)、滚珠(15),滚珠与所述手柄内壁相抵;所述手柄内设有控制钥匙片伸缩的推扭件(9),该推扭件中部设有可使所述调节杆各阶梯段穿过的通孔(901),推扭件一侧设有限位座(902),限位座设有与所述钥匙片保持架滑动配合的行程孔(903),推扭件的推扭(904)置于所述手柄外壁的滑槽(701)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弹子锁及开启的钥匙,是针对解决现有弹子锁易破解,防技术开启能力较为局限,开锁方式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其设计要点在于除第一层内锁芯以外的各内锁芯所设有的弹子孔直排数均为第一层内锁芯的整数倍,该整数倍数值与各内锁芯所在层数数值相同,且各内锁芯的弹子孔排列是以第一层内锁芯的弹子孔排列为单元,各内锁芯中两相邻单元之间的转角差值为360°/最外层内锁芯弹子孔直排数。外锁芯的弹子孔与最外层的内锁芯弹子孔相对应。其钥匙结构为手柄内设有调节机构,调结构包括一阶梯状的调节杆,调节杆与钥匙片相抵。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加工方便,开锁方式独特,防技术开锁能力强,适合作为现有各领域防盗弹子锁使用。
文档编号E05B45/08GK102561811SQ2012100193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钟永颂 申请人:钟永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