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持元件和完全保留在活动部分内的附装装置的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14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保持元件和完全保留在活动部分内的附装装置的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活动部分特别是用于车门、舱门、背箱盖等的把手,该把手具有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能够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活动部分的外镶板上;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能够布置在所述活动部分的内部,并且通过附装装置附装在所述保持元件上。
背景技术
在DE 102008019013. 6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锁芯的装置。该装置附装在机动车辆的活动部分上。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包括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在活动部分的外镶板上延伸,并且附装在位于活动部分的内部的支撑件上。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保持元件具有开口,至少锁芯的头部区域容纳在该开口中。另夕卜,所述保持元件具有沿着活动部分的外镶板延伸的平坦结构形状,其中该保持元件通过不能从活动部分的外部看到的附装元件连接到支撑件。该附装元件相对于锁芯的旋转轴线成一定角度地延伸,其中附装元件的端部突出到位于外部的保持元件内。因为保持元件包括适当的材料厚度,已经有利地证明该装置提供了良好的防盗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创造一种把手,其中可以进一步增强防盗保护,而且同时保持安装复杂性较低。该问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的全部特征的把手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现方案。为此,本发明建议以如下方式设计保持元件,即所述附装装置完全保留在所述活动部分内部,由此使得可以实现增强的防盗保护。本发明的本质方面在于,根据本发明的把手实际上没有提供任何潜在工具能够到达所述附装装置的位置,所述附装装置完全保留在所述活动部分内部,其中所述工具例如将用来毁坏所述支撑件、所述附装装置或附装至支撑件的其他主要部件。所述支撑件还有利地位于所述活动部分的内部,其中所述附装装置构成了用于所述支撑件的实际锚固,该附装装置建立所述支撑件和所述保持元件之间的连接。所述附装装置可以有利地设计为螺钉元件,该螺钉元件在所述活动部分内部提供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保持元件之间的快速建立的可靠连接。因为所述附装装置完全布置在所述活动部分内部,使得难以从外部操纵所述附装装置。所述构造特别可以在怀有恶意进入车辆而释放所述附装装置的情况下防止通过释放所述附装装置来操纵、移动或释放机动车辆的活动部分上的把手。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行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持元件可以具有开口,其中锁芯能够被容纳在所述开口中。举例来说,借助于所述锁芯可以对所述活动部分手动进行解锁或锁定处理。所述锁芯有利地具有到锁的操作连接,所述锁用来机械地锁定和/或解锁所述活动部分。所述锁芯和所述锁之间的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联接装置、通过鲍登线缆或电子方式来实现。为了进一步增强防盗保护,可能有利的是,所述保持元件具有倾斜的第一臂,其中所述附装装置与所述臂接合,并且特别地所述第一臂具有附装区段,所述附装装置与所述附装区段接合。另外,所述附装区段可以具有开口,所述附装装置突出穿过所述开口以便可靠地将所述保持元件连接并锚固至所述支撑件。所述倾斜的第一臂具有进一步阻止在所述附装装置的附近中尝试操纵的优点。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行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臂的所述附装区段位于所述保持元件的位于所述活动部分的外镶板上的其余部分的下方并与该部分分离开,由此为所述附装装置构造附加的有效防护。如下构造可能是特别有利的,其中所 述附装区段相对于所述保持元件的位于所述外镶板上的部分以角度α定向,其中该角度α在大约0° < a彡75。的范围内。所述附装区段有利地朝向锁芯或朝向模拟件定向,其中与所述锁芯相比,所述模拟件能够被容纳在所述保持元件的开口内。如果所述角度在20°和50°之间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已经令人意外地表明,这样会增加安装的容易性。在改进本发明的构造中,所述所述保持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附装元件,其中保护帽附装至所述附装元件,所述保护帽覆盖所述开口和/或所述锁芯。所述保护帽有效地防止了灰尘颗粒、潮气等从外界穿入内部,特别是穿入锁芯内。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帽被设计成碗形,其中当将该保护帽附装至所述保持元件时,在所述保护帽下面形成空腔。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行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是一系统的主要部件,该系统具有用于无钥匙启动机动车辆的访问控制系统的移动ID发射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ID发射器可以与无源访问控制系统特别是机动车辆的访问点火控制系统通信。例如,所述机动车辆和所述ID发射器可以彼此交换一个或更多个代码,并且在所述ID发射器和所述机动车特别是所述把手之间进行的通信可以借助于无线电信号进行。所述信号可以特别地以感应方式发射。所述信号出于安全原因可以被加密保护。装置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按压所述ID发射器上的按钮、或者借助于ID发射器接近所述把手和/或与所述把手接触、或者另选地没有任何主动致动地而手动地启动,其中所述通信被动地启动和控制。为了在所述ID发射器内或基于机动车辆的电子器件发生故障时也可以使用机动车辆,所述保护帽可以有利地以可移除方式附装到所述保持元件。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将所述保护帽从保持元件移除之后将机械紧急钥匙插入所述锁芯,由此解锁和/或锁定所述活动部分的锁定装置。所述紧急钥匙有利地布置或附装在所述ID发射器上。所述保护帽可以有利地包括到所述保持元件的锁定连接。在一个优美紧凑的解决方案中,所述构造可以包括用于所述保护帽的锁定连接,所述锁定连接布置在所述保护帽的内部,使得该锁定连接对于机动车辆外部来说隐藏起来。可以想到所述把手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保护帽具有至少一个窗口,其中辅助装置能够被手动插入穿过所述窗口,以便释放所述锁定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辅助装置例如可以是紧急钥匙,该紧急钥匙结合在所述ID发射器中。所述保护帽有利地具有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具有弹性特性,使得在所述辅助装置被引导穿过所述窗口并且已经被足够深入地插入所述保护帽的空腔内之后,所述辅助装置作用在所述锁定元件上,从而使后者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出来。随后,用户可以容易地将所述保护帽从所述保持元件移除。
为了进一步增强所提供的防盗保护,位于所述保持元件的开口区域中的所述锁芯和/或所述模拟件定位成与所述保持元件齐平。另外,可以设想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锁芯的头部区域附加地由加强材料制成。例如,所述头部区域可以由具有增强耐用性的金属构成。还可以设想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头部区域是由锌压铸合金(例如锌基压铸合金)制成的元件。作为另选方案,所述头部区域可以硬化钢或加强塑料构成。通过这种措施,所述构造能够增强防盗保护。所述保持元件可以有利地由金属材料构成,特别是由钢构成,其中所述保持元件的厚度S特别地在大约O. 5mm < S < 3mm的范围内。所述保持元件优选是具有增强机械耐用性的本体。所述保持元件可以另 选地是由加强塑料制成的本体。所述保持元件有利地由硬化钢、不锈钢或锌压铸合金(锌基压铸合金)构成。另外,可以设想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锁芯预组装在一起,从而一起形成附装在所述活动部分的内部上的一个结构单元。如果所述保持元件具有第二臂,该第二臂抵靠位于所述活动部分的内部的所述支撑件并且/或者支撑在该支撑件上,并且特别地如果所述第二臂具有接触所述支撑件的肩部元件,则已经证明这是有利的。如所述第一臂一样,该第二臂被设计为所述保持元件的延长部,并且延伸到所述活动部分的内部,并且可以借助于合适的形状和/或压配合连接而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根据本发明,如果所述支撑件借助于所述附装装置附装在所述保持元件的第一臂上,则可能是有利的,为了实现该附装,在附装过程其问所述支撑件被朝向所述活动部分的内侧挤压或夹紧并且/或者所述保持元件的第二臂在所述支撑件上采取这样的位置以致于所述第二臂牢固地接触所述支撑件。这样,可以想到所述支撑件借助于所述附装装置附装在所述第一臂上。同时,所述支撑件借助于形状配合或压配合连接而连接至所述第二臂,其中该连接可以例如是夹紧连接。在改进本发明的一个构造中,所述锁芯设计有壳体,其中所述壳体以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附装装置附装至所述第一臂的方式设计。这样,所述壳体用作位于内部的所述锁芯的附加保护,并且所述锁芯能够被容纳在所述壳体内部,从而其能够旋转。所述壳体可以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臂延伸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可以以可靠方式在该位置附装在所述附装装置上。根据本发明,所述壳体的设计具有这样的作用,即为了确保可靠地附装所述锁芯和所述锁芯壳体只需要少数元件。同时利用所述第二臂的附装区域来附装所述锁芯和所述锁芯壳体。另外,所述壳体可以具有保护所述附装装置的成型凸缘。该凸缘优选有利地成型在所述锁芯壳体的延伸部上,使得该构造为布置在所述凸缘后面的附装装置形成附加保护。为了将所述保护帽可靠地保持在所述保持元件上,所述保持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支承表面,所述保护帽在该支承表面处抵靠所述保持元件。另外,所述保持元件和/或所述保护帽可以具有密封件以防止灰尘颗粒、潮气等穿入所述活动部分的内部。如下情况可能是有利的,即所述保护帽是两件式部件,其中所述保护帽的第一元件是外部本体,所述保护帽的第二元件是所述锁定元件。在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材料的特性可以有利地不同,例如在它们的弹性方面。
在如下描述中将发现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特征和特性,其中参考图示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无论单独还是其任意组合对本发明来说都极为重要。


图I示出了机动车辆的纯粹示意性图示,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辆车门的把手在车辆上示出。图2示出了在图I中所示的把手的主要部件,该把手具有附装至保持元件的保护帽。图3示出了图2的细节图。图4以剖视图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以及·图5示出了图4中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详细视图。附图标记列表I活动部分,车门2支撑件3抓握部4外镶板,车门10保持元件11 第一臂12 第二臂13 开口14附装区段15用于附装元件51的开口16肩部元件17支承表面18 表面19用于40的开口30 锁芯31 壳体32 凸缘33延伸部40附装装置50保护帽51锁定元件52 窗口53 空腔54用于附装装置的凸起55 凸起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了机动车辆的示意性图示,该机动车辆具有位于其车门I上的把手,其中该把手具有位于其外侧上的抓握部3。保护帽50布置在抓握部3的一侧。举例来说,锁芯可以由保护帽50隐藏,其中可以将钥匙手动插入锁芯内,以便将车门I的锁解锁和/或锁定。该锁没有明确地图示出。如图2至图4所示,示出了把手的定位有保护帽50的区域。保护帽50附装至保持元件10,并且能够被从保护元件10移除。保持元件10具有不同区域,因此该保持元件10在把手内部用作多功能部件。保持元件10至少部分地在外镶板上特别是车门I的车门面板4上延伸。另外,保持元件10设计有开口 13,该开口 13容纳锁芯30 (参见图4),锁芯30以纯粹示意性方式示出。在这种情况下,锁芯与保持元件10的表面18齐平。另外,保持元件10具有倾斜臂11,倾斜臂11延伸穿过车门I的外镶板4的开口,因此终止于车门I的内部。臂11是倾斜的,并且包括附装区段14,在当前实施方式中,该附装区段14相对于外镶板4以角度α定向,其中该角度α大约在20°到30°的范围内。、附装区段14还具有开口 19,附装装置40延伸穿过该开口 19。在当前实施方式中,附装装置40是螺钉元件。该螺钉元件40将保持元件10连接至把手的支撑件2,其中该支撑件沿着车门I的内侧延伸。把手的支撑件2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支撑件2可以特别地具有用于活动抓握部3的支承表面,活动抓握部3未详细示出。通常,支撑件2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沿着车门I的内部延伸,并且根据上述的把手类型而具有附加功能。这些功能在下面并未详细阐述。如在图2至图4中所能够看到的,支撑件2可以通过附装装置40紧固在保持元件10处,因而允许最后能够将支撑件2可靠地固定在车门I的内部。如在图2至图4中清楚地看到的,附装装置40完全位于车门I内部。另外,保持元件10具有第二臂12,与第一臂11类似,该第二臂延伸到车门I的内部区域内。第二臂12构造有两个肩部元件16,支撑件12支撑在这些肩部元件16上。在把手的安装过程中,螺钉元件40因而紧固在保持元件10的第一臂11上,并且同时第二臂12接触支撑件2,直到在肩部元件16上实现可靠的夹紧。这样,保持元件10被可靠地附装到车门I上,并且同时位于内部的支撑件2也被固定在车门I内。如图2至4清晰所示,保持元件10具有两个呈开口 15的形式的附装元件15,保护帽50的锁定元件51突出到所述开口 15内。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保护帽50特别地借助于锁定连接而连接到保持元件10。另外,保护帽50具有窗口 52,该窗口 52布置在保护帽50的一侧。锁定元件51位于保护帽50内部,特别地位于由保护帽50形成的空腔53中。锁定元件51具有凸起54,该凸起54能够由辅助装置例如紧急钥匙致动,以便将锁定元件51从图2至图4所示的其锁定位置释放。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凸起54具有斜面,使得构造便于锁定元件51通过辅助装置发生弹性变型,其中该辅助装置能够被引导到空腔53中。将锁定元件51定位在空腔53内以及将窗口 52定位在保护帽50上使得在将辅助装置通过窗口 52插入空腔53内时两个锁定元件51都被致动,因此使两个锁定元件都从它们的锁定位置移动出来。随后,可以将保护帽50从其如图2至图4所示的位置移动出来,并从保持元件10移除。锁定元件51具有位于其自由端部上的鼻状凸起55,该凸起55确保将保护帽50锁定连接在保持元件10上。保持元件10由金属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钢材构成。作为锁芯30的替换方案,可以将模拟件(drnnrny)插入开口 13中。在例如用在乘客侧门上的把手的情况下这是合理的。如图2特别清晰地所示,锁芯30具有壳体31,并且壳体31具有朝向第一臂11延伸的延伸部33。壳体31特别地同样借助于附装装置40附装至第一臂11,如支撑件12 —样。另外,图示的实施方式示出了壳体31具有凸缘32,该凸缘32布置在附装装置40的前面并保护附装装置40。图I至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示出了特征在于增强了防盗保护的把手。该保护尤其是由于附装装置40完全位于位于车门I内部的事实造成的。另外,倾斜的第一臂11有助于这样的布置,其中在从外部进行盗窃尝试过程中更难以毁坏附装装置40。凸缘32附加地保护附装装置40不受外部操纵。图4示出了锁定元件51借助于其凸起55作用在保持元件10上,特别是作用在保持元件10的开口 15上。作为另选方案,同样可以想到这样的构造,其中根据图5的锁定元件51延伸穿过保持元件10的开口 15,并借助于其凸起55与车门1、4接合,由此构成可靠的锁定连接。
保护帽50可以是两件式部件,其中外部本体56被设计成为保护帽50的第一元件,锁定元件51被包括为保护帽50的第二元件。这在图2和图3中被示意性示出。保护帽50的第二元件在图3中完整地示出,其中在图2中示出了外部本体56,位于内部的第二元件由虚线图示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活动部分(I)特别是用于车门、舱门、背箱盖等的把手,该把手具有: 保持元件(10),所述保持元件(10)能够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活动部分(I)的外镶板上;以及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⑵能够布置在所述活动部分(I)的内部,并且能够通过附装装置(40)附装在所述保持元件(10)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元件(10)以所述附装装置(40)完全保留在所述活动部分(I)内部的方式设计,由此可以实现增强的防盗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10)具有开口(13),锁芯(30)能够被容纳在所述开口(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10)具有倾斜的第一臂(11),所述附装装置(40)与所述臂(11)接合,其中所述第一臂(11)特别地具有附装区段(14),并且所述附装装置(40)作用在所述附装区段(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装区段(14)相对于所述保持元件(10)的位于所述外镶板上的部分以角度a定向,并且角度a在大约0° < a <75°的范围内。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10)具有至少一个附装装置(15),保护帽(50)附装至所述附装装置(15),其中所述保护帽(50)覆盖所述开口(13)和/或所述锁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50)能够被附装在所述保持元件(10)上,并且能够被从所述保持元件(10)移除。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50)具有到所述保持元件(10)的锁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50)具有至少一个窗口(52),其中辅助装置能够被手动插入穿过所述窗口(52),以便释放所述锁定连接。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30)和/或模拟件位于所述开口(13)中,其中所述锁芯(30)和/或所述模拟件与所述保持元件(10)齐平地位于所述开口(13)的区域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10)由金属材料构成,特别是由钢构成,其中特别地所述保持元件(10)的厚度S在大约0.5mm ^ S ^ 3mm的范围内。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10)具有第二臂(12),该第二臂(12)抵靠位于所述活动部分(I)的内部的所述支撑件(2)并且/或者支撑在该支撑件(2)上,并且特别地所述第二臂(12)具有接触所述支撑件(2)的肩部元件(16)。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30)设计有壳体(31),其中所述壳体(31)以所述壳体(31)通过所述附装装置(40)附装至所述第一臂(11)的方式设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具有在所述壳体(31)上成型的凸缘(32),该凸缘(32)保护所述附装装置(40)。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10)具有至少一个支承表面(17),其中所述保护帽(50)抵靠所述支承表面(17)。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50)是两件式部件,其中所述保护帽(50)的第一元件是外部本体(56),所述保护帽(50)的第二元件是所述锁定元件(5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持元件并具有完全保留在活动部分内部的附装装置的把手。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活动部分(1)特别是用于车门、舱门、背箱盖等的把手,该把手具有保持元件(10),所述保持元件(10)能够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活动部分(1)的外镶板上;以及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能够布置在所述活动部分(1)的内部,并且通过附装装置(40)附装到所述保持元件(10)。根据本发明,所述保持元件(10)以所述附装装置(40)完全保留在所述活动部分(1)内部的方式设计,由此可以实现增强的防盗保护。
文档编号E05B65/12GK102758559SQ20121011871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亚历山大·弗罗梅, 克里斯托夫·布劳纳, 拉尔夫·伦内霍夫, 迪尔克·米勒 申请人:霍弗·霍斯贝克及弗斯特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