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密集架防倾倒导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密集架上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
背景技术:
密集架是图书馆及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库、银行等用来保存各种档案文件、图书资料、财务凭证、货物等常用设备,与传统式书架、货架、档案架相比,密集架的存储量大,且更具有系统性。而通常移动密集架则通过手摇或电动的操作方式来实现前后移动,在密集架的底盘上连接有安装了滚轮的承载横梁,滚轮再和导轨配合从而实现密集架的移动。而常规所使用的密集架导轨不具有防倾倒结构功能,无法通过导轨来更好的解决密集架倾倒 问题;且对常规密集架所进行的防倾倒处理通常设置在密集架顶部,使得密集架顶部空间无法得到更好的利用,极大程度上的浪费了密集架顶部到库房顶的空间利用率。公告日为2010年3月17日的授权专利号ZL200920122183. 9公开了一种密集架导轨,包括导轨座和导轨,其中导轨座的主体截面呈U形且两侧末端边沿分别向内弯折而形成两折边,在两折边之间则形成一长槽,所述的导轨坐落在该长槽中并与导轨座的底面相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座的底面上间隔地开设有用于点焊所述导轨的通孔。此实用新型通过底部的通孔实现焊接,虽然不会影响位于导轨座两侧的折边质量和几何形状,但同样上述不具备防倾倒结构功能,无法通过导轨结构本身来进行对密集架的防倾倒处理的问题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密集架导轨不具备防倾倒功能结构,而使得密集架的顶部空间无法得到更好的利用,极大程度上的浪费了密集架顶部到库房顶的空间利用率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既能起到对密集架的移动导向作用,又能有效起到对密集架进行防倾倒控制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导轨单体横断截面采用上部具有一个的凸出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下部具有一个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的一对防倾倒导轨单体相向朝向设置,相向朝向的一对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的端面之间留有用于供密集架立板上下层连接件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的上间隙距离,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前端头与导轨主体立块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防倾倒轮的限位腔体轨道,相向朝向的一对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之间的下间隙距离用于供下侧立板的穿过。设在上下层密集架之间的防倾倒导轨,达到了充分利用密集架本身结构空间,起到了更好的提高密集架顶部到库房顶的空间利用率的效果,可以将密集架顶部原来需要用来设计防倾倒结构的空间利用起来设计成密集架的储存档案资料空间,充分提高空间结构利用率,解决常规密集架防倾倒结构设置在密集架顶部所带来的缺陷问题;既起到了良好防倾倒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了同步导向移动上下层密集架的作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有效。[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为横断截面采用上部具有矩形中空腔体的加强支撑限位体。矩形中空腔体的加强支撑限位体既满足加强支撑作用,达到管理操作人员行走在矩形踏板上安全可靠,同时有能有效的减轻整体密集架的产品重量,既降低重量又减少原材料成本价格。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间隙距离为30 50mm。更优选的选择上间隙距离为30mm。在实现可靠有效连接上下层密集架的同时,又能够兼顾操作管理人员在密集架上层人行踏板上的行走安全性,距离设计太大,会导致行走不方便,安全性降低。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包括从导轨主体立块上部垂直翻折的上支撑翻折限位块,垂直翻折形成的上支撑翻折限位块再次延伸向下垂直翻折一段与导轨主体立块平行的垂直支撑限位段后,再次延伸向内翻折勾进成与导轨主体立块垂直的下支 撑翻折限位块,下支撑翻折限位块尾端向下翻折成与导轨主体立块平行的尾端垂直支撑段并与导轨主体立块固定连接在一起,连续延伸翻折的上支撑翻折限位块、垂直支撑限位段、下支撑翻折限位块与导轨主体立块上段共同围成一个矩形中空腔体。矩形中空腔体的加强支撑限位体既满足加强支撑作用,达到管理操作人员行走在矩形踏板上安全可靠,同时有能有效的减轻整体密集架的产品重量,既降低重量又减少原材料成本价格作为优选,所述的尾端垂直支撑段与导轨主体立块上段之间采用焊接或螺栓紧固的固定连接方式。形成稳定可靠的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作为优选,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外侧端面距离导轨主体立块的垂直距离大于下防倾倒限位体外侧端面距离导轨主体立块的垂直距离。在满足实现将上下层密集架在防倾倒导轨上间隙距离内水平自由导向移动的情况下,提高防倾倒导轨与防倾导轮及上下连接组件之间的安装操作方便性。作为优选,所述的导轨主体立块上设有安装孔。将防倾倒导轨可靠、有效的固定连接在密集架梁架上。作为优选,所述的下防倾倒限位体包括从导轨主体立块下部开始垂直翻折的下安装翻折限位块,再从下安装翻折限位块尾端延伸向上垂直翻折的下垂直翻折限位段,以及从下垂直翻折限位段尾部延伸翻折向导轨主体立块侧勾进的尾部限位段,其中下安装翻折限位块、下垂直翻折限位段、尾部限位段三者连续延伸翻折形成一个向上的L形勾进体。一对L形勾进体,配合安装进防倾倒导轨内的两侧防倾倒轮,能对防倾导轮起到了很好的限位防倾倒作用,结构简单,有效。作为优选,所述的下防倾倒限位体的底部上设有底部安装孔。将防倾倒导轨可靠、有效的固定连接在密集架梁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在上下层密集架之间的防倾倒导轨,达到了充分利用密集架本身结构空间,起到了更好的提高密集架顶部到库房顶的空间利用率的效果,可以将密集架顶部原来需要用来设计防倾倒结构的空间利用起来设计成密集架的储存档案资料空间,充分提高空间结构利用率,解决常规密集架防倾倒结构设置在密集架顶部所带来的缺陷问题;既起到了良好防倾倒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了同步导向移动上下层密集架的作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有效。矩形中空腔体的加强支撑限位体既满足加强支撑作用,达到管理操作人员行走在矩形踏板上安全可靠,同时有能有效的减轻整体密集架的产品重量,既降低重量又减少原材料成本价格。[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密集架防倾倒导轨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单体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导轨单体横断截面采用上部具有一个的凸出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为横断截面采用上部具有矩形中空腔体20的加强支撑限位体;下部具有一个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 体的一对防倾倒导轨单体相向朝向设置,相向朝向的一对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的端面之间留有用于供密集架立板上下层连接件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的上间隙距离W,上间隙距离W为30mm ;当然也可以将上间隙距离W设计为为30 50mm,距离大相对应的上下连接件组件可以变得容易设计点,但相应的会加大管理操作人员行走在上面的跨度距离。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前端头123与导轨主体立块10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防倾倒轮的限位腔体轨道120,相向朝向的一对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之间的下间隙距离用于供下侧立板的穿过。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包括从导轨主体立块10上部垂直翻折的上支撑翻折限位块11,垂直翻折形成的上支撑翻折限位块11再次延伸向下垂直翻折一段与导轨主体立块10平行的垂直支撑限位段111后,再次延伸向内翻折勾进成与导轨主体立块10垂直的下支撑翻折限位块112,下支撑翻折限位块112尾端向下翻折成与导轨主体立块10平行的尾端垂直支撑段113并与导轨主体立块10固定连接在一起,连续延伸翻折的上支撑翻折限位块11、垂直支撑限位段111、下支撑翻折限位块112与导轨主体立块10上段共同围成一个矩形中空腔体20。尾端垂直支撑段113与导轨主体立块10上段之间采用焊接的固定连接方式,当然也可以是采用螺栓紧固的固定连接方式。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外侧端面202 (见图2)距离导轨主体立块10的垂直距离大于下防倾倒限位体外侧端面124 (见图2)距离导轨主体立块10的垂直距离。导轨主体立块10上开有安装孔114,下防倾倒限位体的底部上设有底部安装孔125 (见图3),将防倾倒导轨可靠、有效的固定连接在密集架梁架上。下防倾倒限位体包括从导轨主体立块10下部开始垂直翻折的下安装翻折限位块12,再从下安装翻折限位块12尾端延伸向上垂直翻折的下垂直翻折限位段121,以及从下垂直翻折限位段121尾部延伸翻折向导轨主体立块10侧勾进的尾部限位段122,其中下安装翻折限位块12、下垂直翻折限位段121、尾部限位段122三者连续延伸翻折形成一个向上的L形勾进体。使用时,使相向朝向的一对导轨单体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的端面相向朝向,安装在密集架梁架上的踏板下方,并使相向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端面之间留有用于供密集架立板上下层连接件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的上间隙距离30mm,使连接上下层密集架的上下连接件组件能够带动上下层密集架在上间隙距离30mm内水平方向上自由导向移动,安装在上下连接件组件上的防倾倒轮,从防倾倒导轨单体的导轨空腔30安装放进去之后,再将防倾倒导轨适当提升个高度,使得防倾倒轮在底部落入在下防倾倒限位体的L形勾进体与导轨主体立块10之间所形成的下防倾倒限位腔体轨道120内,这样尾部限位段122配合上下连接件组件的中心定位作用,就可以对左右两侧的防倾倒轮进行有效的限位防倾倒效果。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的实施方式,例如尾部限位段122也可以是采用再次在尾端向下翻折形成的限位体,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导轨单体 、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上间隙距离、下防倾倒限位体前端头、限位腔体轨道、矩形中空腔体、上支撑翻折限位块、垂直支撑限位段、下支撑翻折限位块、导轨主体立块、下防倾倒限位体、下安装翻折限位块、下垂直翻折限位段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导轨单体横断截面采用上部具有一个的凸出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下部具有一个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的一对防倾倒导轨单体相向朝向设置,相向朝向的一对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的端面之间留有用于供密集架立板上下层连接件在 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的上间隙距离(W),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前端头(123)与导轨主体立块(10)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防倾倒轮的限位腔体轨道(120),相向朝向的一对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之间的下间隙距离用于供下侧立板的穿过。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为横断截面采用上部具有矩形中空腔体(20)的加强支撑限位体。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间隙距离(W)为30 50mm。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间隙距离(W)为30mmo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包括从导轨主体立块(10)上部垂直翻折的上支撑翻折限位块(11),垂直翻折形成的上支撑翻折限位块(11)再次延伸向下垂直翻折一段与导轨主体立块(10)平行的垂直支撑限位段(111)后,再次延伸向内翻折勾进成与导轨主体立块(10 )垂直的下支撑翻折限位块(112),下支撑翻折限位块(112)尾端向下翻折成与导轨主体立块(10)平行的尾端垂直支撑段(113)并与导轨主体立块(10)固定连接在一起,连续延伸翻折的上支撑翻折限位块(11)、垂直支撑限位段(111)、下支撑翻折限位块(112)与导轨主体立块(10)上段共同围成一个矩形中空腔体(2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端垂直支撑段(113)与导轨主体立块(10)上段之间采用焊接或螺栓紧固的固定连接方式。
7.按照权利要求I或2或5所述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的外侧端面(202)距离导轨主体立块(10)的垂直距离大于下防倾倒限位体外侧端面(124)距离导轨主体立块(10)的垂直距离。
8.按照权利要求I或5或6所述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主体立块(10)上设有安装孔(I 14)。
9.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防倾倒限位体包括从导轨主体立块(10)下部开始垂直翻折的下安装翻折限位块(12),再从下安装翻折限位块(12)尾端延伸向上垂直翻折的下垂直翻折限位段(121),以及从下垂直翻折限位段(121)尾部延伸翻折向导轨主体立块(10)侧勾进的尾部限位段(122),其中下安装翻折限位块(12)、下垂直翻折限位段(121)、尾部限位段(122)三者连续延伸翻折形成一个向上的L形勾进体。
10.按照权利要求I或9所述的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防倾倒限位体的底部上设有底部安装孔(1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集架防倾倒导轨,导轨单体横断截面采用上部具有一个的凸出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下部具有一个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的一对防倾倒导轨单体相向朝向设置,相向朝向的一对上防倾倒加强支撑限位体的端面之间留有用于供密集架立板上下层连接件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的上间隙距离(W),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前端头(123)与导轨主体立块(10)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防倾倒轮的限位腔体轨道(120),相向朝向的一对向上L形勾进的下防倾倒限位体之间的下间隙距离用于供下侧立板的穿过。既起到了良好防倾倒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了同步导向移动上下层密集架的作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有效。
文档编号A47B63/00GK202476939SQ20122005945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3日
发明者程鸿 申请人:宁波八益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