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槽式纱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70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卡槽式纱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窗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槽式纱窗。
背景技术
纱窗在现代家居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夏天,通过在门窗上安装纱窗,既能透气、又能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市面上的纱窗具有多种结构,其中卡槽式纱窗是应用比较广泛的ー种,现有技术中的卡槽式纱窗,其上设置的卡槽,内挡边与外挡边的高度一祥,这样在使用时,容易使纱窗与门窗脱落,使用不安全,而且也会对纱窗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槽式纱窗,能够增强与门窗安装的 稳定性、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槽式纱窗,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框体中的纱网,所述框体具有与门窗卡合的卡槽,卡槽的内挡边高于外挡边。优选地,框体由上框、下框、左框、右框围成,其中,位于上框的卡槽的深度大于位于下框的卡槽的深度。优选地,所述纱网两端分别设有固定件,位于上方的固定件与上框固定,位于下方的固定件与下框固定。优选地,所述上框设有固定槽,位于上方的固定件伸入固定槽中与上框固定。优选地,所述下框设有固定槽,位于下方的固定件伸入固定槽中与下框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式纱窗,由于在框体上设置的卡槽,其内挡边高于外挡边,因而在使用时,卡槽不易与门窗脱离、掉出到室外,使用安全、稳定,安装方便、快捷。进ー步地,组成框体的上框,其上的卡槽深度大于框体中下框的卡槽深度,因而,在安装时,当下框的卡槽与门窗的对应位置结合,整个纱窗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时,上框不会与门窗的对应位置脱离而掉在室外,因而,也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式纱窗ー优选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图I中卡槽式纱窗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I-上框;11-上卡槽;12——上固定槽;2-纱网;[0019]21——上固定件;22——下固定件;3——下框;31-下卡槽;32——下固定槽;4-门窗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卡槽式纱窗包括框体及设置框体中的纱网2,其中,框体由上框I、下框3、左框(图中未示出)、右框(图中未示出)围成,上框上设置有上卡槽11,下框3上设有下卡槽31,上卡槽11的深度hi大于下卡槽31的深度h2。其中,不论是上框上的上卡槽还是下框上的下卡槽,其外内挡边都高于外挡边。其中,上框I上设有上固定槽12,下框设有下固定槽32,纱网2两端分别与上固定件21、下固定件22固定,上固定件21固定在上固定槽12中,下固定件22固定在下固定槽32中,从而将纱网与框体固定。其中,左框及右框的结构均与下框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卡槽式纱窗,由于在框体上设置的卡槽,其内挡边高于外挡边,因而在使用时,卡槽不易与门窗脱离、掉出,使用安全、稳定。此外,由于组成框体的上框,其上的卡槽深度大于框体中下框的卡槽深度,因而,在安装时,当下框的卡槽与门窗的对应位置结合,整个纱窗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时,上框不会与门窗的对应位置脱离,因而,也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文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卡槽式纱窗,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框体中的纱网,所述框体具有与门窗卡合的卡槽,其特征在于,卡槽的内挡边高于外挡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槽式纱窗,其特征在于,框体由上框、下框、左框、右框围成,其中,位于上框的卡槽的深度大于位于下框的卡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槽式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两端分别设有固定件,位于上方的固定件与上框固定,位于下方的固定件与下框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槽式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设有固定槽,位于上方的固定件伸入固定槽中与上框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槽式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设有固定槽,位于下方的固定件伸入固定槽中与下框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卡槽式纱窗,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框体中的纱网,所述框体具有与门窗卡合的卡槽,卡槽的内挡边高于外挡边。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式纱窗,由于设置在框体上设置的卡槽,其内挡边高于外挡边,因而在使用时,卡槽不易与门窗脱离、掉出至室外,使用安全、稳定,安装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E06B9/52GK202544724SQ2012200910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吕国芳 申请人:肇庆亚洲铝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