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117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许多世纪以来,折叠椅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家具之一,是一种轻便、具有可叠放功能的座椅,既方便搬动,又节省空间,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培训机构、各级学校、公共场所、医院、餐厅、酒店、公司或家庭等场所。但是,常规的普通折叠椅的扶手一般为采用面料制作而成的软扶手,而且软扶手挂接在折叠椅的前交叉管和靠背管上。人坐上打开状态的折叠椅时,软扶手会由于受力而弯曲变形,导致椅子前后两侧会往中间收缩,从而,令折叠椅存在结构不稳定以及人坐上去后不舒服的问题。因此,如何制作一种使用状态时扶手结构稳定不变形的折叠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椅,该折叠椅不仅可打开可收缩,而且在使用状态时扶手的结构可靠不变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椅,包括:用于安装椅背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靠背杆和第二靠背杆;第一扶手杆,所述第一扶手杆与所述第一靠背杆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所述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第二扶手杆,所述第二扶手杆与所述第二靠背杆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所述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其中,所述第一扶手杆和所述第二扶手杆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优选地,在上述折叠椅中,还包括:互相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扶手叉杆和第二扶手叉杆,所述第一扶手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靠背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扶手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扶手叉杆一端与所述第二靠背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扶手杆的一端铰接;侧壁与所述第一靠背杆铰接的第一滑动接管,所述第一滑动接管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扶手杆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扶手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锁紧闷盖,所述第一锁紧闷盖可与所述第一滑动接管卡接固定;侧壁与所述第二靠背杆铰接的第二滑动接管,所述第二滑动接管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扶手杆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扶手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锁紧闷盖,所述第二锁紧闷盖可与所述第二滑动接管卡接固定。优选地,在上述折叠椅中,所述第一扶手叉杆和所述第二扶手叉杆均为管件。[0016]优选地,在上述折叠椅中,所述第一扶手杆为管件,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锁紧闷盖的侧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端头,所述第一锁紧闷盖上设置有第一卡头,所述第一锁紧闷盖通过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第一限位端头铰接,并且,所述第一卡头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端头伸入所述第一扶手杆内的端部,沿第一半径方向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滑动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凸起可通过所述第一锁紧闷盖的旋转旋入或旋出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扶手杆为管件,其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锁紧闷盖的侧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端头,所述第二锁紧闷盖上设置有第二卡头,所述第二锁紧闷盖通过所述第二卡头与所述第二限位端头铰接,并且,所述第二卡头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端头伸入所述第二扶手杆内的端部,沿第二半径方向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滑动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凸起可通过所述第二锁紧闷盖的旋转旋入或旋出所述第二卡接槽。优选地,在上述折叠椅中,所述第一锁紧闷盖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靠背杆卡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半径方向垂直。优选地,在上述折叠椅中,所述第二锁紧闷盖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靠背杆卡接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半径方向垂直。优选地,在上述折叠椅中,所述第一扶手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靠背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脚支架铰接,所述第一扶手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扶手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扶手接头铰接,所述第一滑动接管与所述第一脚支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扶手接头与所述第一脚支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扶手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靠背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脚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扶手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扶手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扶手接头铰接,所述第二滑动接管与所述第二脚支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扶手接头与所述第二脚支架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在上述折叠椅中,还包括:中心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后交叉杆和第二后交叉杆,所述第一后交叉杆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脚支架与所述第一靠背杆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靠背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后交叉杆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脚支架与所述第二靠背杆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靠背杆滑动连接;中心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前交叉杆和第二前交叉杆,所述第一前交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扶手叉杆通过第三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前交叉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扶手叉杆通过第四滑块滑动连接;中心与所述第一扶手叉杆铰接的第一侧面叉杆,所述第一侧面叉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块,另一端通过第三脚支架与所述第二前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中心与所述第二扶手叉杆铰接的第二侧面叉杆,所述第二侧面叉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另一端通过第四脚支架与所述第一前交叉杆的另一端铰接,其中,所述第一脚支架、所述第二脚支架、所述第三脚支架和所述第四脚支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优选地,在上述折叠椅中,所述第一后交叉杆、所述第二后交叉杆、所述第一前交叉杆、所述第二前交叉杆、所述第一侧面叉杆和所述第二侧面叉杆均为管件。优选地,在上述折叠椅中,所述第一靠背杆和所述第二靠背杆均为管件。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中,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均为不易变形的杆状结构。并且,第一扶手杆与第一靠背杆之间可滑动连接的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第二扶手杆与第二靠背杆之间可滑动连接的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由于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所以,当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供人使用时,不仅舒适耐用,而且,可通过同时滑动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实现折叠椅的收缩与打开。此外,由于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可以分别与第一靠背杆和第二靠背杆实现卡接,所以,人坐上折叠椅时,折叠椅的结构依然稳固可靠不易变形。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打开状态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锁紧闷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打开状态时的右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半收缩时的右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收缩状态时的右视图。其中,11为第一靠背杆,12为第二靠背杆,21为第一扶手杆,22为第二扶手杆,31为第一扶手叉杆,32为第二扶手叉杆,41为第一滑动接管,411为第一卡接槽,42为第二滑动接管,421为第二卡接槽,51为第一脚支架,52为第二脚支架,53为第三脚支架,54为第四脚支架,61为第一扶手接头,62为第二扶手接头,71为第一锁紧闷盖,711为第一凸起,712为第一凹槽,72为第二锁紧闷盖,721为第二凸起,722为第二凹槽,81为第一后交叉杆,82为第二后交叉杆,83为第一前交叉杆,84为第二前交叉杆,85第一侧面叉杆,86为第二侧面叉杆,91为第一滑块,92为第二滑块,93为第三滑块,94为第四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椅,该折叠椅不仅可打开可收缩,而且在使用状态时扶手的结构可靠不变形。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打开状态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锁紧闷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打开状态时的右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半收缩时的右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收缩状态时的右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包括第一靠背杆11、第二靠背杆12、第一扶手杆21和第二扶手杆22。其中,第一靠背杆11和第二靠背杆12互相平行设置,用于安装椅背;第一扶手杆21与第一靠背杆11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第二扶手杆22与第二靠背杆12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并且,第一扶手杆21和第二扶手杆22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中,第一扶手杆21和第二扶手杆22均为不易变形的杆状结构。并且,第一扶手杆21与第一靠背杆11之间可滑动连接的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第二扶手杆22与第二靠背杆12之间可滑动连接的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由于第一扶手杆21和第二扶手杆22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所以,当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供人使用时,不仅舒适耐用,而且,可通过同时滑动第一扶手杆21和第二扶手杆22实现折叠椅的收缩与打开。此外,由于折叠椅在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扶手杆21和第二扶手杆22可分别与第一靠背杆11和第二靠背杆12实现卡接,所以,人坐上折叠椅时,折叠椅的结构依然稳固可靠不易变形。在本实施例中,折叠椅具体还包括第一扶手叉杆31、第二扶手叉杆32、第一滑动接管41和第二滑动接管42。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扶手叉杆31和第二扶手叉杆32结构相同且互相平行设置。第一扶手叉杆31 —端与第一靠背杆11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扶手杆21的一端铰接;第二扶手叉杆32 —端与第二靠背杆12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扶手杆22的一端铰接;第一滑动接管41的侧壁与第一靠背杆11铰接,并且,第一滑动接管41设置有第一滑槽,用于与第一扶手杆21滑动连接,第一扶手杆21未与第一扶手叉杆31铰接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锁紧闷盖71,第一锁紧闷盖71可与第一滑动接管41卡接固定;第二滑动接管42的侧壁与第二靠背杆12铰接,并且, 第二滑动接管42设置有第二滑槽,用于与第二扶手杆22滑动连接,第二扶手杆22未与第二扶手叉杆32铰接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锁紧闷盖72,第二锁紧闷盖72可与第二滑动接管42卡接固定。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扶手杆21为管件,其用于安装第一锁紧闷盖71的侧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端头,第一锁紧闷盖71上设置有第一卡头,第一锁紧闷盖71通过第一卡头与第一限位端头铰接。并且,通过第一限位端头伸入第一扶手杆11内的第一卡头的端部,沿第一半径方向设置有第一凸起711,第一滑动接管41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凸起711对应的第一^^接槽411,从而,第一凸起711可通过第一锁紧闷盖71的旋转而旋入或旋出第一^接槽411,以实现令第一扶手杆21与第一靠背杆11可卡接同时可滑动连接的目的。即当第一凸起711旋入第一滑动接管41上的第一卡接槽411内时,第一扶手杆21与第一靠背杆11卡接固定,令折叠椅在打开状态时不会因为受力而变形;当第一凸起711旋出第一滑动接管41上的第一卡接槽411时,第一扶手杆21与第一靠背杆11滑动连接,从而实现折叠椅的打开或收缩。类似地,第二扶手杆22为管件,其用于安装第二锁紧闷盖72的侧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端头,第二锁紧闷盖72上设置有第二卡头,第二锁紧闷盖72通过第二卡头与第二限位端头铰接,并且,通过第二限位端头伸入第二扶手杆12内的第二卡头的端部,沿第二半径方向设置有第二凸起721,第二滑动接管42上设置有与该第二凸起721对应的第二卡接槽421,从而,第二凸起721可通过第二锁紧闷盖72的旋转旋入或旋出第二卡接槽421,以实现令第二扶手杆22与第二靠背杆12可卡接同时可滑动连接的目的。即当第二凸起721旋入第二滑动接管42上的第二卡接槽421内时,第二扶手杆22与第二靠背杆12卡接固定,令折叠椅在打开状态时不会因为受力而变形;当第二凸起721旋出第二滑动接管42上的第二卡接槽421时,第二扶手杆22与第二靠背杆12滑动连接,从而实现折叠椅的打开或收缩。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扶手叉杆31 —端与第一靠背杆11的一端通过第一脚支架51铰接,第一扶手叉杆31的另一端与第一扶手杆21的一端通过第一扶手接头61铰接,第一滑动接管41与第一脚支架5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扶手接头61与第一脚支架51之间的距离;第二扶手叉杆32的一端与第二靠背杆12的一端通过第二脚支架52铰接,第二扶手叉杆32的另一端与第二扶手杆22的一端通过第二扶手接头62铰接,第二滑动接管42与第二脚支架5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扶手接头62与第二脚支架52之间的距离。从而,当收缩折叠椅时,第一扶手杆21和第二扶手杆22分别滑出第一滑动接管41和第二滑动接管42后,同时向下折叠。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锁紧闷盖71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靠背杆11卡接的第一凹槽712,第一凹槽712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半径方向垂直;第二锁紧闷盖72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靠背杆12卡接的第二凹槽722,第二凹槽722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半径方向垂直。从而,当折叠椅处于收缩状态,第一扶手杆21和第二扶手杆22向下折叠后,第一凹槽712的开口方向与第一靠背杆11相对,此时可将第一扶手杆21通过第一凹槽712卡接到第一靠背杆11上;同时,第二凹槽722的开口方向与第二靠背杆12相对,此时可将第二扶手杆22通过第二凹槽722卡接到第二靠背杆12上。最终令收缩后的折叠椅实现锁紧,不易自动弹开。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要达到将收缩后的折叠椅锁紧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多种可选方案,并不局限于使用凹槽卡接的形式,因此,本实施新型对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还包括中心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后交叉杆81和第二后交叉杆82、中心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前交叉杆83和第二前交叉杆84、第一前交叉杆83和第二侧面叉杆86。其中,第一后交叉杆81 —端通过第一脚支架51与第一靠背杆11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块91与第二靠背杆12滑动连接,第二后交叉杆82 —端通过第二脚支架52与第二靠背杆12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92与第一靠背杆11滑动连接;第一前交叉杆83 —端与第一扶手叉杆31通过第三滑块93滑动连接,第二前交叉杆84 —端与第二扶手叉杆32通过第四滑块94滑动连接;第一侧面叉杆85的中心与第一扶手叉杆31铰接,一端铰接于第二滑块92,另一端通过第三脚支架53与第二前交叉杆84的另一端铰接;第二侧面叉杆86的中心与第二扶手叉杆32铰接,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块91,另一端通过第四脚支架54与第一前交叉杆83的另一端铰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脚支架51、第二脚支架52、第三脚支架53和第四脚支架54分别为折叠椅上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四个支点,以保持折叠椅的平衡。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靠背杆11、第二靠背杆12、第一扶手叉杆31、第二扶手叉杆32、第一后交叉杆81、第二后交叉杆82、第一前交叉杆83、第二前交叉杆84、第一侧面叉杆85和第二侧面叉杆86均为管件,节省材料,减轻折叠椅的重量,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的收折过程如图5-图7所示。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椅打开状态时的右视图,此时,第二锁紧闷盖72的第二卡头上的第二凸起721旋入第二滑动接管42的第二卡接槽421内,令第二扶手杆22与第二靠背杆12处于锁定状态;同时第一锁紧闷盖71的第一卡头上的第一凸起711旋入第一滑动接管41的第一卡接槽411内令第一扶手杆21与第一靠背杆11处于锁定状态。然后,旋转第二锁紧闷盖72和第一锁紧闷盖71,令第二凸起721和第一凸起711分别旋出第二卡接槽421和第一卡接槽411,之后,滑动第二扶手杆22和第一扶手杆21,达到图6所示的折叠椅的半收缩状态。继续滑动并向下收折第二扶手杆22和第一扶手杆21,达到图7所示的折叠椅收缩状态时,将第二锁紧闷盖72上的第二凹槽722卡接到第二靠背杆12上,将第一锁紧闷盖71上的第一凹槽712卡接到第一靠背杆11上,最终实现折叠椅的收折锁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椅需要打开使用时,其操作过程与上述收折过程相反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椅背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靠背杆(11)和第二靠背杆(12); 第一扶手杆(21),所述第一扶手杆(21)与所述第一靠背杆(11)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所述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 第二扶手杆(22),所述第二扶手杆(22)与所述第二靠背杆(12)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所述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其中,所述第一扶手杆(21)和所述第二扶手杆(22)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互相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扶手叉杆(31)和第二扶手叉杆(32),所述第一扶手叉杆(31) —端与所述第一靠背杆(1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扶手杆(2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扶手叉杆(32) —端与所述第二靠背杆(1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扶手杆(22)的一端绞接; 侧壁与所述第一靠背杆(11)铰接的第一滑动接管(41 ),所述第一滑动接管(41)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扶手杆(2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扶手杆(2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锁紧闷盖(71),所述第一锁紧闷盖(71)可与所述第一滑动接管(41)卡接固定; 侧壁与所述第二靠背杆(12)铰接的第二滑动接管(42),所述第二滑动接管(4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扶手杆(22)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扶手杆(2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锁紧闷盖(72),所述第二锁紧闷盖(72)可与所述第二滑动接管(42)卡接固定。
3.根据权 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叉杆(31)和所述第二扶手叉杆(32)均为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杆(21)为管件,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锁紧闷盖(71)的侧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端头,所述第一锁紧闷盖(71)上设置有第一卡头,所述第一锁紧闷盖(71)通过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第一限位端头铰接,并且,所述第一卡头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端头伸入所述第一扶手杆(11)内的端部,沿第一半径方向设置有第一凸起(711),所述第一滑动接管(4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槽(411),所述第一凸起(711)可通过所述第一锁紧闷盖(71)的旋转旋入或旋出所述第一卡接槽(411); 所述第二扶手杆(22)为管件,其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锁紧闷盖(72)的侧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端头,所述第二锁紧闷盖(72)上设置有第二卡头,所述第二锁紧闷盖(72)通过所述第二卡头与所述第二限位端头铰接,并且,所述第二卡头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端头伸入所述第二扶手杆(12)内的端部,沿第二半径方向设置有第二凸起(721),所述第二滑动接管(4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槽(421),所述第二凸起(721)可通过所述第二锁紧闷盖(72)的旋转旋入或旋出所述第二卡接槽(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闷盖(71)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靠背杆(11)卡接的第一凹槽(712),所述第一凹槽(712)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半径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闷盖(72)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靠背杆(12)卡接的第二凹槽(722),所述第二凹槽(722)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半径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叉杆(31)—端与所述第一靠背杆(11)的一端通过第一脚支架(51)铰接,所述第一扶手叉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扶手杆(21)的一端通过第一扶手接头(61)铰接,所述第一滑动接管(41)与所述第一脚支架(5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扶手接头(61)与所述第一脚支架(51)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扶手叉杆(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靠背杆(12)的一端通过第二脚支架(52)铰接,所述第二扶手叉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扶手杆(22)的一端通过第二扶手接头(62)铰接,所述第二滑动接管(42)与所述第二脚支架(5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扶手接头(62)与所述第二脚支架(52)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心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后交叉杆(81)和第二后交叉杆(82),所述第一后交叉杆(81)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脚支架(51)与所述第一靠背杆(11)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块(91)与所述第二靠背杆(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后交叉杆(82) —端通过所述第二脚支架(52)与所述第二靠背杆(12)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92)与所述第一靠背杆(11)滑动连接; 中心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前交叉杆(83)和第二前交叉杆(84),所述第一前交叉杆(83)一端与所述第一扶手叉杆(31)通过第三滑块(9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前交叉杆(84) —端与所述第二扶手叉杆(32)通过第四滑块(94)滑动连接; 中心与所述第一扶手叉杆(31)铰接的第一侧面叉杆(85),所述第一侧面叉杆(85) —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块(92),另一端通过第三脚支架(53)与所述第二前交叉杆(84)的另一端绞接; 中心与所述第二扶手叉杆(32)铰接的第二侧面叉杆(86),所述第二侧面叉杆(86) —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块(91),另一端通过第四脚支架(54)与所述第一前交叉杆(83)的另一端铰接,其中,所述第一脚支架(51)、所述第二脚支架(52)、所述第三脚支架(53)和所述第四脚支架(54 )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交叉杆(81)、所述第二后交叉杆(82)、所述第一前交叉杆(83)、所述第二前交叉杆(84)、所述第一侧面叉杆(85)和所述第二侧面叉杆(86)均为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背杆(11)和所述第二靠背杆(12)均为管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椅,包括用于安装椅背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靠背杆和第二靠背杆;第一扶手杆,第一扶手杆与第一靠背杆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第二扶手杆,第二扶手杆与第二靠背杆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其中,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由于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所以,当折叠椅供人使用时,不仅舒适耐用,而且,可通过同时滑动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实现折叠椅的收缩与打开。由于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可分别与第一靠背杆和第二靠背杆实现卡接,所以,折叠椅的结构稳固可靠不易变形。
文档编号A47C4/00GK203041399SQ2012206941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陈国涛, 程新欢, 郑文荟, 张雅娜, 刘磊 申请人: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