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和护栏同步启闭的吊物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17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盖板和护栏同步启闭的吊物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多层建筑物的楼板吊物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盖板和护栏同步启闭的吊物孔装置。
背景技术
高楼和厂房中,大都安装有设备搬入或搬出用的开口或开孔,也就是吊物孔。现有的吊物孔装置,当吊物孔打开至完全打开状态时,其四边的围栏由打开的盖板和护栏组成。目前采用的护栏由激光切割而成的钢板组成,成本非常高,同时重量很重,打开时耗时耗力。而且,为了保留护栏的安装位置,盖板上必须进行开槽等工艺,极大的影响了盖板的加工和设计,增加了很多成本。此外,现有的吊物孔装置,其使用方式都是要先打开护栏,即护栏从水平位置绕转轴到竖直位置,形成两道边;然后打开盖板,即将盖板从水平位置绕转轴旋转至竖直位置,形成另外的两道边。也就是说,吊物孔的打开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要分两步进行。另外,由于护栏单块重量必须在20KG以下,不然人力很难打开,所以护栏宽度就要受限制,当吊物孔的边长较长时,需要由多块护栏组成一边,因此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打开护栏,同时要花费大量的人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板和护栏同步启闭的吊物孔装置,其更改了护栏的样式,从原来压盖在盖板上,变为折叠在盖板边侧,不需要再在护栏和盖板上进行切割和开槽,从而节省了护栏和盖板的加工成本,同时打开吊物孔也比原来要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将盖板和护栏联动的方式,在靠某种辅助动力源(扭簧,弹簧,配重,电动,液压等)配合人力打开盖板的同时,在盖板和护栏之间增加某些机械联动装置,从而使盖板的转轴和护栏的转轴同步旋转,即当盖板绕转轴中心旋转的时候,盖板带动联动装置,同时联动装置带动护栏,使护栏跟盖板同时绕各自的转轴旋转,直到盖板和护栏都打开至竖直位置。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盖板和护栏同步启闭的吊物孔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盖板和护栏同步启闭的吊物孔装置,包括:盖板、护栏,还包括一联动装置,所述护栏为可折叠机构,所述联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护栏连接,开启/闭合盖板的同时,通过联动装置带动开启/闭合护栏。优选地,所述护栏的每一侧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对的护栏模组,每个护栏模组由相互铰接的若干立柱和若干横梁构成,护栏折叠时,两个护栏模组呈前后交错状排列,分别向相对的护栏模组方向倾斜折叠。优选地,所述联动装置包括摇臂,副摇臂,连接轴和活动件,所述摇臂、所述副摇臂通过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副摇臂与护栏模组最外侧的立柱平行,并固定在护栏模组最外侧的立柱上;所述连接轴固定在副摇臂的底部且与副摇臂垂直;所述摇臂设置在盖板上,与盖板的平面平行,且与所述连接轴垂直,所述摇臂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件具有一固定端固定在盖板上,一活动端与所述摇臂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副摇臂为护栏模组最外侧的立柱。优选地,所述相邻两条横梁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前后不同面。优选地,所述护栏模组还包括一个底座,每条立柱的底端枢接于所述底座上。优选地,所述吊物孔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槽,护栏一侧成对的两护栏模组的底座放置在该固定槽中,该固定槽的宽度两倍于底座的宽度,该固定槽的长度两倍于底座的长度,两护栏模组的底座在固定槽中首尾相接,并且至少其中一个护栏模组的底座可以在固定槽的宽度范围内前后移动。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滑轴,该固定滑轴与所述连接轴平行,长度大于护栏模组底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固定槽的内宽。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柄。本实用新型中的盖板和护栏不需要互相嵌合,护栏不占用盖板的位置,从而节省了护栏和盖板的设计和加工成本。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盖板和护栏的联动结构,只需提供一次动力,即可实现盖板和护栏的同步打开/关闭,大大减少了打开和关闭吊物孔所花费的人工和时间。此外,护栏的折叠式结构使得护栏的密度大大降低,这样每个护栏模组可以做的更宽,相同的护栏边长需要的护栏模组数量就可大大减少,一般护栏每侧设置一对护栏模组即可。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摇臂传递扭矩,轻松实现护栏的折叠和开启。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模组打开状态下吊物孔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模组打开过程中吊物孔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模组关闭状态下吊物孔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模组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联动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联动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滑轴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模组在固定槽中平移前的截面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模组在固定槽中平移后的截面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对护栏模组在固定槽中呈前后位置的俯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对护栏模组在固定槽中呈并排位置的俯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模组平移前联动装置的俯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模组平移后联动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盖板和护栏同步启闭的吊物孔装置,包括盖板20和护栏30。所述盖板20和护栏30打开后形成吊物孔四周的围栏,盖板20和护栏30采用联动方式连接。所述护栏30由若干模组300组成,如图4所示,每个模组300包括一底座31,若干立柱32和若干横梁33。每条立柱32的底端与底座31枢接,即立柱32可以绕底座31转动,横梁33与立柱32相互交叉连接组成护栏模组300的主体。立柱32起主要的支撑作用,防止护栏30沿旋转轴轴线方向倾倒,横梁33防止东西或人从立柱32中间穿过,并起加固护栏30的作用。立柱32和横梁33相互铰接在一起,其连接点处设有旋转件34,即立柱32和横梁33的交叉角度可以调节,同时又由于立柱32的底端与底座31枢接,因此使得立柱32和横梁33可以向一侧倾倒而折叠起来,也就是说护栏30是可折叠的。所述旋转件34可以是活动螺丝,活动枢纽等常用的机械装置。根据优选实施例,相邻两条横梁33分别位于立柱32的前后不同面,从而为旋转件34的安装提供空间。也就是说,旋转件34的突出部分(比如活动螺丝的螺帽部分、活动枢纽的扭帽部分)可以容纳在由位于同一侧的横梁33与立柱32相交搭建出的空间中。所述吊物孔装置还包括一联动装置40,其一端连接护栏20最外侧的立柱32,一端连接盖板20,从而实现盖板20和护栏30的联动。如图1至图3所示,盖板20处于闭合状态时,护栏30处于折叠状态。在盖板20打开的过程中,盖板20带动联动装置40旋转运动,联动装置40带动与之连接的立柱32运动,从而带动其他立柱32以及与立柱32活动连接的横梁33运动,直至达到立柱32与横梁33呈垂直交叉的状态。这样,在联动装置40的带动下,当盖板20打开的同时,护栏30也跟着打开了。当关闭吊物孔装置时,盖板20闭合的同时,通过联动装置40带动护栏20最外侧的立柱32向侧面倾倒,从而带动其他立柱32和横梁33运动,并最终使护栏30折叠闭合起来。根据优选实施例,所述联动装置40包括:摇臂42,副摇臂44,连接轴41和活动件43,所述摇臂42、副摇臂44通过连接轴41固定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副摇臂44与护栏模组300最外侧的立柱32平行,并固定在护栏模组300最外侧的立柱32上。根据优选实施例,副摇臂44即为护栏模组300最外侧的立柱32。所述连接轴41固定在副摇臂44底部且与副摇臂44垂直;所述摇臂42设置在盖板20上,与盖板20的平面平行,且与所述连接轴41垂直,所述摇臂41的一端与连接轴4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件43具有一固定端431固定在盖板20上,一活动端432与摇臂4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43可以是活动销、万向节、固定搭扣或其他活动连接件。就理想状态而言,所述摇臂42始终与副摇臂44平行,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吊物孔装置自身结构、制造工艺、及安装场地等因素,允许摇臂42与副摇臂44有轻微的角度。摇臂42与副摇臂44通过连接轴41同时同方向运动,摇臂42运动的同时,通过连接轴41传递扭矩,带动副摇臂44运动,又由于副摇臂44与护栏模组300最外侧的立柱32固定在一起(或者副摇臂44即为护栏模组300最外侧的立柱32),从而带动整个护栏模组300的开
启O所述连接轴41与摇臂4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键或插销等方式固定。同样地,所述连接轴41与副摇臂44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键或插销等方式固定。吊物孔装置打开时,盖板20在开启过程中,带动摇臂42旋转运动,而摇臂42通过连接轴41带动副摇臂44旋转运动,副摇臂44由于与护栏模组300的最外侧的立柱32联动,从而带动其他立柱32旋转以及与立柱32活动连接的横梁33运动。这样在联动装置40的带动下,当盖板20打开的同时,护栏模组300也跟着打开了。关闭吊物孔装置时,在盖板20闭合的过程中,带动摇臂42向内旋转,同时通过连接轴41传递扭矩,摇臂42带动副摇臂44向内旋转,使护栏30最外侧的立柱32向内侧倾倒,进一步带动其他立柱32和横梁33运动,最终使护栏模组300折叠闭合起来。护栏30由4个或4个以上的护栏模组300组成,一边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偶数模组300构成。护栏30同一侧的护栏模组300必须成对出现。所述吊物孔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槽50用于容纳成对的两护栏模组300的底座,该固定槽50的宽度两倍于底座31的宽度,该固定槽50的长度两倍于底座31的长度。两护栏模组300的底座31在固定槽50中首尾相接,并且至少其中一个护栏模组300的底座31可以在固定槽50的宽度范围内前后移动。当吊物孔装置闭合时,两底座在固定槽50长度方向上首尾相接,在固定槽50宽度方向上一前一后,呈前后交错状排列,从而为护栏模组300的折叠留出空间,如图10所示。此时两个护栏模组300的立柱32分别向固定槽50的中心侧倾斜折叠。根据优选实施例,当吊物孔装置打开后,即护栏30直立后,在后的护栏模组300向前平移,或者在前的护栏模组300向后平移,使得两底座31在固定槽50长度方向上首位相接,在固定槽50宽度方向上并排排列,如图11所示。较佳地,两个护栏模组300并排排列整齐后,用固定装置连接固定,以保持护栏30的安全稳定。图8和图12所示的是护栏模组300平移前,即两护栏模组300不在同一直线状态下,摇臂42和活动件43的状态;图9和图13所示的是护栏模组300平移后,即两护栏模组300并排排列状态下,摇臂42和活动件43的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护栏模组300平移前后,活动件43的活动端432位置发生变化,摇臂42相对于活动件43的固定端431也前后平移,即摇臂42与副摇臂44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吊物孔装置再次闭合时,首先将其中一个护栏模组300平移,与另一个护栏模组300呈前后状,然后再倾斜折叠,并一步带动盖板20关闭。需要指出的是,底座31可以是槽状的,也可以仅是支撑立柱32和横梁33的支架,甚至可以用固定槽50来替代底座31,将立柱32直接安装在固定槽50中。如图7所示,底座3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来横向平移的固定滑轴36,该固定滑轴36与连接轴41平行,长度大于底座3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固定槽50的内宽。底座31可沿固定滑轴36在固定槽50的宽度范围内平移,同时,固定滑轴36还可起固定底座31的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盖板20还包括至少一个手柄21设置在盖板20上,供人力或其他力驱动,以辅助打开盖板20。较佳地,所述手柄21的数量为两个。[0057]本实用新型采用联动结构,使得吊物孔装置的盖板20和护栏30可以同时开启,大大节约了操作时间。护栏30的折叠机构不仅是联动结构的需要,更使得护栏30无需放置在盖板20上,从而降低了对其重量和样式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平且更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盖板和护栏同步启闭的吊物孔装置,包括:盖板、护栏,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联动装置,所述护栏为可折叠机构,所述联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护栏连接,开启/闭合盖板的同时,通过联动装置带动开启/闭合护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栏的每一侧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对的护栏模组,每个护栏模组由相互铰接的若干立柱和若干横梁构成,护栏折叠时,两个护栏模组呈前后交错状排列,分别向相对的护栏模组方向倾斜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装置包括摇臂,副摇臂,连接轴和活动件,所述摇臂、所述副摇臂通过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副摇臂与护栏模组最外侧的立柱平行,并固定在护栏模组最外侧的立柱上;所述连接轴固定在副摇臂的底部且与副摇臂垂直;所述摇臂设置在盖板上,与盖板的平面平行,且与所述连接轴垂直,所述摇臂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件具有一固定端固定在盖板上,一活动端与所述摇臂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摇臂为护栏模组最外侧的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所述的吊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邻两条横梁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前后不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栏模组还包括一个底座,每条立柱的底端枢接于所述底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固定槽,护栏一侧成对的两护栏模组的底座放置在该固定槽中,该固定槽的宽度两倍于底座的宽度,该固定槽的长度两倍于底座的长度,两护栏模组的底座在固定槽中首尾相接,并且至少其中一个护栏模组的底座可以在固定槽的宽度范围内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滑轴,该固定滑轴与所述连接轴平行,长度大于底座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固定槽的内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滑轴,该固定滑轴与所述连接轴平行,长度大于底座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固定槽的内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盖板和护栏同步启闭的吊物孔装置,公开了一种吊物孔装置包括盖板、护栏,还包括一联动装置,护栏为可折叠机构,联动装置的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护栏连接,开启/闭合盖板的同时,通过联动装置带动开启/闭合护栏。本实用新型节约了生产成本,操作快捷,易于实现。
文档编号E06B5/01GK203160576SQ2012207270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施挺, 尹辉, 马俊波 申请人:上海太比雅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