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调整装置以及具备该座椅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7275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座椅调整装置以及具备该座椅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座椅调整装置以及具备该座椅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座椅装置,该座椅调整装置调整借助铰接轴连结在一起的第一座椅部件以及第二座椅部件所成的转动角度。座椅调整装置具备旋转调整机构、臂部以及连结机构。铰接轴在第一连结点处连结第一座椅部件以及第二座椅部件。臂部以及连结机构在第二连结点处相互连结在一起。第一连结点、第二连结点以及转动部各自的轴线的位置设定成:在与当对第一座椅部件以及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的前端施加有载荷时施加于第二连结点的载荷的作用线正交的方向上,从第二连结点到转动部的轴线为止的距离比从第一连结点到第二连结点为止的距离短。
【专利说明】座椅调整装置以及具备该座椅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座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整以转动自如的方式相互连结在一起的第一座椅部件以及第二座椅部件所成的转动角度的座椅调整装置、以及座椅靠背在上下方向被分割且能够利用上述座椅调整装置使上部相对于下部在前后方向偏转的车辆用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上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提出有各种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2等)。上述座椅装置的座椅靠背被分割成能够支承就座于该座椅装置的乘客的腰部的下部、和能够支承肩胛骨的上部。作为座椅靠背的上部的骨架的上部框架(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作为下部的骨架的下部框架(第二座椅部件)之间借助座椅调整装置连结,由此,上部框架能够相对于下部框架进行前后方向的偏转。
[0003]特别是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有如下的装置:主要利用连杆机构构成座椅调整装置(对折机构),由此,能够将下部框架以及上部框架的外观上的转动中心配置在相比包覆座椅靠背框架前表面的座椅靠背表皮靠前方的位置。由此,座椅靠背的上部偏转时的动作靠近乘客朝前方弯曲时的动作,能够抑制乘客的背部被座椅靠背的上部推压的情况,并且能够减轻压迫感、拘束感。
[0004]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上部框架(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下部框架(第二座椅部件)借助配置在靠近乘客的一侧的铰接轴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在一起,并且二者之间借助对折机构连结。对折机构构成为具备:一方的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上部框架的第一连杆;一方的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下部框架、且另一方的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驱动装置;以及能够借助该驱动装置往复直线伸缩运动的伸缩机构。进而,第一连杆的另一方的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伸缩机构,第二连杆的另一方的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驱动装置。另外,伸缩机构例如由丝杠螺母机构构成。在该情况下,通过进行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的连结点、上部框架以及第一连杆的连结点、下部框架以及第二连杆的连结点、第一连杆以及伸缩机构的连结点、下部框架以及驱动装置的连结点的各配置的设定,当朝上部框架的上端输入载荷时,相比施加于上述框架以及第一连杆的连结点的载荷,能够减轻施加于第一连杆以及伸缩机构的连结点的载荷。由此,能够形成为伸缩机构能够耐受小载荷的简易的构造。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603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28602号公报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座椅调整装置由连杆机构构成,由此,需要充分地确保构成座椅调整机构的所有连杆以及它们的转动轴部的强度,无疑将导致板厚增大、作为装置整体的大型化。
[0008]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进行上述的各连结点的设定,能够实现施加于第一连杆以及伸缩机构的连结点和该伸缩机构自身的载荷的降低。然而,当车辆用座椅装置为内置有座椅安全带的卷取装置、且肩部锚定部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上端的所谓的座椅安全带一体式座椅的情况下,例如当车辆碰撞时座椅安全带的张力作为显著的载荷施加于从伸缩机构的转动轴离开的座椅靠背(上部框架)的上端。在该情况下,在伸缩机构的转动轴施加有与到该转动轴的距离和座椅安全带的张力的乘积相当的显著的力矩,需要充分地确保伸缩机构自身的强度(力矩强度)。因此,无疑将导致构成伸缩机构的丝杠以及螺母的大型化、进而导致装置主体的大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调整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在一起的第一座椅部件以及第二座椅部件所成的转动角度的旋转调整机构所需要的力矩强度的座椅调整装置以及具备该座椅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座椅装置。
[001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调整借助铰接轴以相对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在一起的第一座椅部件以及第二座椅部件所成的转动角度的座椅调整装置。上述座椅调整装置具备旋转调整机构、臂部以及连结机构。上述旋转调整机构包括固定于上述第一座椅部件的固定部、和具有与上述铰接轴的轴线平行的轴线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上述固定部的转动部。上述旋转调整机构调整上述固定部以及上述转动部所成的旋转角度。上述臂部设置于上述转动部,且从该转动部的轴线向朝轴向外侧的方向伸出。上述连结机构设置在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与上述臂部之间。上述连结机构与上述转动部相对于上述固定部的转动联动而使上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相对转动,以便吸收上述转动部的轴线相对于上述铰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上述铰接轴在第一连结点处连结上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上述臂部以及上述连结机构在第二连结点处相互连结。当在上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的前端施加有载荷时,在上述第一连结点作用有力矩,并且,基于该力矩从上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对上述第二连结点施加有载荷。上述第一连结点、上述第二连结点以及上述转动部各自的轴线的位置设定成:在与施加于上述第二连结点的上述载荷的作用线正交的方向上,从上述第二连结点到上述转动部的轴线为止的距离比从上述第一连结点到上述第二连结点为止的距离短。
[0011]优选上述连结机构包括引导销和长孔状的引导部。上述引导销从上述臂部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突出设置。上述引导部形成于上述臂部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且供上述引导销插入。伴随着上述转动部相对于上述固定部的旋转,上述引导销在上述引导部内移动,由此来吸收上述转动部的轴线相对于上述铰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
[0012]优选上述连结机构包括引导销、轴承部和轴部件。上述引导销从上述臂部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突出设置。上述轴承部形成于上述臂部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上述轴部件由上述轴承部支承,该轴部件具有支承上述引导销的轴承孔。该轴承孔的轴线从上述轴承部的轴线偏移。伴随着上述转动部相对于上述固定部的旋转,上述轴部件在上述轴承部内转动,由此来吸收上述转动部的轴线相对于上述铰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
[0013]优选上述连结机构包括杆部件,该杆部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述第一端部以绕与上述铰接轴的轴线以及上述转动部的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上述第二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上述臂部。伴随着上述转动部相对于上述固定部的旋转,上述杆部件摆动,由此来吸收上述转动部的轴线相对于上述铰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
[0014]优选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座椅座垫和具有上述的座椅调整装置的座椅靠背。上述座椅靠背具备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具有被支承为相对于配设在上述座椅座垫内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后端部能够偏转的下端部。上述下部框架构成上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一方。上述上部框架连结于上述下部框架。上述上部框架构成上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
[0015]优选上述铰接轴的轴线配置在相比上述转动部的轴线靠上述座椅靠背的前侧的位置。
[0016]优选上述上部框架以及上述下部框架分别设置在上述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的两侦U。在位于上述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方的上述上部框架的上端设置有座椅安全带用肩部锚定部。上述座椅调整装置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仅配置在与上述肩部锚定部相同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简要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侧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立体图。
[0019]图3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0020]图4(a)和图4(b)是示出图1的上部座椅靠背的后倾位置以及前倾位置的侧视图。
[0021]图5是对图1的装置中的力矩等进行说明的概要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7是对图5的装置中的力矩等进行说明的概要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9是对图8的装置中的力矩等进行说明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第一实施方式)
[0027]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该图1所示,对于例如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前座椅侧的车辆用座椅装置,构成靠背部的座椅靠背2在其下端部以在前后方向偏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在构成乘客的就座部的座椅座垫I的后端部。进而,座椅靠背2被分割成能够支承乘客的腰部的下部座椅靠背21和能够支承肩胛骨的上部座椅靠背22。座椅靠背2在下部座椅靠背21的下端部以在前后方向偏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座椅靠垫I的后端部。并且,在座椅靠背2 (上部座椅靠背22)的上端,以在上下方向进退自如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支承乘客的头部的头枕3。
[0028]S卩,在座椅座垫I的宽度方向(图1中与之间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侧,配设有构成其骨架的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成对的座椅座垫框架5,并且,在这两个座椅座垫框架5的后端部分别设置有公知的倾斜调整机构6。另一方面,如图2中一并示出的那样,构成下部座椅靠背21的骨架的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下部座椅靠背框架23具有配设在宽度方向两侧的作为第二座椅部件以及下部框架的成对的下部侧框架23a、23b,并且,在两个下部侧框架23a、23b之间具有将它们的下端部桥接在一起的连接臂23c。下部座椅靠背框架23在各下部侧框架23a、23b的下端部经由倾斜调整机构6连结在座椅座垫框架5的后端部。
[0029]由此,下部座椅靠背框架23能够相对于座椅座垫框架5在前后方向偏转,下部座椅靠背21 (座椅靠背2)能够相对于座椅座垫I在前后方向偏转。或者,下部座椅靠背21 (座椅靠背2)相对于座椅座垫I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倾斜角度能够在其活动范围内任意保持。另夕卜,在下部座椅靠背框架23的一侧(图2的右侧)的下部侧框架23a的上端部,在座椅靠背2的宽度方向外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作为第二座椅部件以及下部框架的下部部件31。
[0030]构成上部座椅靠背22的骨架的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上部座椅靠背框架24具有配设在宽度方向两侧的作为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上述框架的成对的上部侧框架24a、24b,并且具有将两个上部侧框架24a、24b之间在它们的下端部桥接在一起的连接臂24c。并且,存在高低差的两个上部侧框架24a、24b的上端之间借助例如大致L字状的由金属棒构成的连接杆25桥接在一起。进而,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24的一侧(图2的右侧)的上部侧框架24a的下端部,在座椅靠背2的宽度方向内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作为第一座椅部件以及上部框架的上部部件32。
[0031]下部部件31以及上部部件32 二者的下端部前部借助沿宽度方向贯通二者的大致带阶梯圆柱状的铰接轴33而被支承为相对转动自如。并且,下部座椅靠背框架23的另一侧(图2的左侧)的下部侧框架23b的上端部以及上部座椅靠背框架24的另一侧的上部侧框架24b的下端部借助沿宽度方向贯通二者的销状的铰接轴34而被支承为相对转动自如。自不必说,上述两个铰接轴33、34的轴线一致。由此,上部座椅靠背框架24能够相对于下部座椅靠背框架23在前后方向偏转,并且上部座椅靠背22能够相对于下部座椅靠背21在前后方向偏转。
[0032]另外,在座椅靠背2的下部部件31以及上部部件32的配置侧亦即上述侧框架24a的上端设置有座椅安全带的肩部锚定部26。即,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形成为在座椅靠背2内内置有座椅安全带的卷取装置(省略图示)的所谓的座椅安全带一体式座椅。座椅靠背2中的肩部锚定部26的配置侧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当于车辆外侧。
[0033]此处,在形成于下部部件31以及上部部件32之间的宽度方向的空间中搭载有座椅调整装置40。即,如图3所示,上述铰接轴33具有带有间隙地插入于形成在下部部件31的圆形的轴承孔31a中的螺纹部33a,并且具有相比该螺纹部33a扩径而由轴承孔31a支承的大致圆柱状的轴部33b。并且,铰接轴33具有相比轴部33b进一步扩径的大致圆柱状的中间轴部33c,并且具有相比上述中间轴部33c缩径且借助插入/焊接而以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形成在上部部件32上的圆形的安装孔32a的大致圆柱状的安装部33d。固定于上述上部部件32的轴部33b由下部部件31的轴承孔31a支承,并且,并在从该轴承孔31a突出的螺纹部33a上拧上螺母35,由此,下部部件31以及上部部件32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被紧固在一起。此时,铰接轴33的中间轴部被夹装在下部部件31以及上部部件32之间,由此来确保宽度方向上的空间。
[0034]在上部部件32,在位于安装孔32a的上侧后方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具有与安装孔32a的轴线平行的轴线的圆形的轴插通孔32b,并且,在位于该轴插通孔32b周围的下部部件31的对置面侧设置有由内摆线减速器构成的通用的旋转调整机构41。
[0035]该旋转调整机构41具备与轴插通孔32b同心且通过焊接被固定于上部部件32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的固定部42。该固定部42通过金属板的半落料加工(不完全落料加工)成型,在其内周部具有内齿齿轮42a,并且在中央部具有圆筒状的凸台部42b。并且,旋转调整机构41具备通过金属板的半落料加工成型的转动部43。该转动部43具有圆环部44,该圆环部44具有小于固定部42的内径(内齿齿轮42a的齿顶内径)的外径,且呈圆环状地朝固定部42侧突出设置。该圆环部44在外周部具有外齿齿轮44a,并且在中央部具有内径大于凸台部42b的外径的圆筒状的凸台部44b。
[0036]此处,内齿齿轮42a具有比外齿齿轮44a的齿数多规定个数(例如一个)的齿数,内齿齿轮42a的齿形成型为与外齿齿轮44a啮合。进而,在内齿齿轮42a以及外齿齿轮44a啮合的状态下,内齿齿轮42a的轴线和外齿齿轮44a的轴线偏心。
[0037]在通过内齿齿轮42a以及外齿齿轮44a的偏心的啮合而形成在凸台部42b的外周面与凸台部44b的内周面之间的环状的空间中,装配有在上述内齿齿轮42a与外齿齿轮44a的啮合角度位置及其相反侧的角度位置处在周方向被分成两部分的相互对称形状的一对楔部件45、46。上述楔部件45、46利用具有大于凸台部42b的外径的内径的内壁面以及与凸台部44b同心且具有与凸台部44b的内径同等程度的外径的外壁面成型为大致弓形,且随着趋向作为内齿齿轮42a与外齿齿轮44a的啮合角度位置侧的周方向前端部侧而径向的宽度变宽。进而,两个楔部件45、46由所谓的Ω形状的保持弹簧47以被相互推开的方式、即朝使内齿齿轮42a与外齿齿轮44a的偏心量增加的一侧施力。由此,楔部件45、46在其内壁面与凸台部42b的外周面线接触的状态下,在外壁面处由凸台部44b的内周面支承,保持内齿齿轮42a以及外齿齿轮44a的啮合位置以及中心位置。另外,在楔部件45、46形成有朝凸台部42b、44b的外侧突出的突起部45a、46a。
[0038]配置在固定部42以及转动部43的中央部的驱动凸轮48具有由凸台部42b的内周面支承的大致圆筒状的轴部48a,并且具有从自凸台部42b突出的轴部48a的前端朝径向外侧延伸的凸轮部48b。凸轮部48b具有缺口 48c而呈扇形状,当驱动凸轮48绕凸台部42b旋转时,利用缺口 48c按压楔部件45、46的突起部45a、46a等,由此使它们一体旋转。此时,由楔部件45、46推压的保持弹簧47克服其作用力而缩径,由此,楔部件45、46的内壁面与凸台部42b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位置移动,并且内齿齿轮42a以及外齿齿轮44a的偏心量变化。进而,通过两个楔部件45、46的移动,在保持内齿齿轮42a与外齿齿轮44a的啮合状态的同时转动部43公转,驱动凸轮48的旋转被减速成上述公转时的转动部43的自转数。即,驱动凸轮48每旋转一周,转动部43就相对于固定部42转动与内齿齿轮42a和外齿齿轮44a的齿数差相当的角度。另外,在驱动凸轮48形成有多边形的嵌合孔48d。
[0039]固定部42借助通过嵌装/焊接被固定在其外周缘部的环状的按压部件49以允许上述的旋转等的状态保持转动部43。
[0040]在转动部43,在下部部件31的对置面侧通过焊接固定有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臂部件50。该臂部件50具有与外齿齿轮44a等同心的圆形的轴插通孔50a,并且具有从该轴插通孔50a的中心(即转动部43的轴线)向朝径向外侧的方向延伸的臂部50b。另外,在臂部50b的前端部形成有具有与上述铰接轴33的轴线以及转动部43的轴线平行的轴线的圆形的安装孔50c。
[0041]在安装孔50c固定有沿宽度方向贯通该安装孔50c的大致带阶梯圆柱状的引导销52。S卩,该引导销52具有带有游隙地插入于安装孔50c的螺纹部52a,并且具有相比该螺纹部52a扩径且通过插入/焊接而被固定于安装孔50c的大致圆柱状的轴部52b,进一步,还具有相比该轴部52b扩径且在转动部43的对置面侧与安装孔50c的周缘部抵接的凸缘52c0
[0042]另一方面,在下部部件31的上端部形成有大致沿着臂部50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作为引导部的大致长孔状的引导孔53。进而,在该引导孔53装配有衬套54。该衬套54具有圆形的轴承孔54a和柱状的滑动部54b,还具有凸缘54c,上述轴承孔54a具有与安装孔50c的内径(轴部52b的外径)同等程度的内径且与安装孔50c同心,上述滑动部54b具有与引导孔53大致对应的形状,且插入于上述引导孔53,上述凸缘54c相对上述滑动部54b扩径,且相对于下部部件31在转动部43的相反面侧与引导孔53的周缘部抵接。另外,滑动部54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成比引导孔53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短。并且,滑动部54b的短边方向的长度设定成与引导孔53的短边方向的长度为同等程度。由此,衬套54被支承为能够沿引导孔53的长度方向移动、且不能言该引导孔53的短边方向移动。
[0043]固定于臂部件50的安装孔50c的引导销52的从安装孔50c突出的轴部52b的前端部由装配在引导孔53的衬套54的轴承孔54a支承,并且在从该轴承孔54a突出的螺纹部52a紧固安装有螺母55,由此来紧固下部部件31以及臂部件50。
[0044]在上部部件32,在固定部42的相反面侧利用阶梯螺栓紧固有减速部56。该减速部56与电动马达57的旋转轴驱动连结,对该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从其输出轴(省略图示)输出。进而,与该输出轴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多棱柱状的轴58带有游隙地插入于轴插通孔32b以及凸台部42b,并与上述驱动凸轮48的嵌合孔48d嵌合。
[0045]因而,通过利用电动马达57经由减速部56驱动轴58旋转,驱动凸轮48与该轴58一体地旋转。如上所述,该驱动凸轮48的旋转在旋转调整机构41处被减速并传递至转动部43(以及臂部件50)。此时,由臂部件50 (臂部50b)支承的引导销52经由衬套54沿引导孔53的长边方向滑动,并且按压该引导孔53的短边方向的内壁面。由此,伴随着旋转调整机构41中的固定部42以及转动部43所成的旋转角度的调整,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下部部件31以及上部部件32所成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被调整。换言之,当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旋转时,引导销52在引导孔53内移动,由此来吸收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铰接轴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即铰接轴33的轴线与转动部4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即,引导销52以及引导孔53等构成连结机构51,允许与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联动的下部部件31以及上部部件32 (下部侧框架23a以及上部侧框架24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转动,以便吸收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铰接轴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
[0046]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在引导销52配置于引导孔53的靠上侧的位置的状态下,下部部件31 (下部侧框架23a)以及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的姿态被调整成大致呈直线状地相连并被保持。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当引导销52配置于引导孔53的靠下侧的位置的状态下,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以及下部部件31 (下部侧框架23a)的姿态被调整成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部件31 (下部侧框架23a)朝前侧倾斜并被保持。[0047]这样,伴随着转动部43(以及臂部件50)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引导销52在引导孔53内移动,由此,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部件31 (下部侧框架23a)以铰接轴33为中心偏转。即,当通过臂部件50的朝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引导销52在引导孔53内朝下侧移动时,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部件31 (下部侧框架23a)前倾。相反,当通过臂部件50的朝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引导销52在引导孔53内朝上侧移动时,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部件31 (下部侧框架23a)后倾。另一方面,伴随着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停止,引导销52在引导孔53内的移动停止,由此,根据该引导销52的停止位置来保持上部部件32(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部件31 (下部侧框架23a)的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倾斜角度。
[0048]其次,对下部部件31、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铰接轴33、旋转调整机构41、臂部件50以及引导销52等的配置和施加于旋转调整机构41的力矩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为了方便,使用由与铰接轴33等的轴线正交的单一的平面(即纸面)定义的二维空间进行简单说明。这是因为仅考虑施加于旋转调整机构41的占据支配性地位的力矩就足够了。
[0049]如图5所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设基于铰接轴33的下部部件31与上部部件32的连结点为第一连结点P1,设引导销52 (引导孔53)与臂部50b的连结点为第二连结点P2。并且,设转动部43的轴线为中心点C。
[0050]此处,例如作为施加于上部侧框架24a的上端的大致前后方向的载荷Fo,设在与该载荷Fo的作用线Al正交的方向(大致与高度方向一致)上的从第一连结点Pl到作用线Al的距离为距离H。此时的力矩的大小、即第一连结点Pl处的力矩的大小Ml由下式表
/Jn ο
[0051]Ml = F0.H
[0052]此时,当假设作为反力从下部部件31对第二连结点P2施加有载荷Ro时,该载荷Ro的作用线A2与通过第二连结点P2且与连结第一以及第二连结点P1、P2的直线正交的直线一致。进而,当设在与该作用线A2正交的方向上的从第一连结点Pl到第二连结点P2的距离为距离LI时,根据力矩的平衡,载荷Ro由下式表示。
[0053]Ro = Ml/Ll = F0.H/L1
[0054]进而,当设在与作用线A2正交的方向上的从第二连结点P2到中心点C的距离为距离L2时,施加于该中心点C的力矩的大小Mo由下式表示。
[0055]Mo = R0.L2 = F0.H.L2/L1
[0056]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成:在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侧框架23a的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偏转范围内,从第二连结点P2到中心点C为止的上述距离L2比从第一连结点Pl到第二连结点P2为止的上述距离LI短(LI > L2)。换言之,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侧框架23a的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偏转范围被限制成不会推翻上述设定(LI > L2)。因而,上述距离L2相对于上述距离LI的比值(=L2/L1)小于I,施加于中心点C (即旋转调整机构41)的力矩的大小Mo相比施加于上部侧框架24a的上端的力矩的大小Ml被缩小,旋转调整机构41所需要的力矩强度降低。对于该旋转调整机构41所需要的力矩强度的降低,越是将距离LI设定得长、将距离L2设定得短,则效果越显著。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臂部50b沿从转动部43的轴线趋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即从铰接轴33(第一连结点Pl)离开的方向延伸,并将第二连结点P2配置于该臂部50b,由此能够确保上述距离LI比较大。进而,通过利用铰接轴33 (第一连结点Pl)与第二连结点P2之间配置转动部43 (旋转调整机构41),能够简单地实现上述距离L2小于上述距离LI的上述的设定。
[0057]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0058]例如假设乘客对适当的操作开关进行操作,电动马达57被驱动。伴随与此,当借助电动马达57经由减速部56驱动轴58旋转时,驱动凸轮48与该轴58 —体地旋转。当该驱动凸轮48的旋转在旋转调整机构41中被减速并传递至转动部43 (以及臂部件50)时,由臂部件50 (臂部50b)支承的引导销52经由衬套54沿引导孔53的长边方向滑动,并且推压该引导孔53的短边方向的内壁面。由此,上部部件32相对于下部部件31以铰接轴33为中心转动,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侧框架23a在前后方向偏转。
[0059]并且,上部侧框架24a的偏转经由连接杆25传递至相反侧的上部侧框架24b。由此,上部侧框架24b相对于下部侧框架23b以铰接轴34为中心在前后方向偏转。由此,上部座椅靠背框架24整体相对于下部座椅靠背框架23以铰接轴33、34为中心在前后方向偏转,上部座椅靠背22相对于下部座椅靠背21在前后方向偏转。
[0060]此外,假设例如因车辆碰撞等而从支承乘客的座椅安全带经由肩部锚定部26对下部侧框架23a的上端施加有显著载荷(Fo)。此时,转动部43的轴线(旋转调整机构41)的力矩的大小(Mo)以上述方式相比下部侧框架23a的上端的力矩的大小(Ml)被缩小。
[0061]如以上详细叙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优点。
[0062](I)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当在上部侧框架24a的上端施加有显著载荷(Fo)时,在第一连结点Pl作用有显著力矩(Ml)。伴随与此,在第二连结点P2处,当从下部部件31 (下部侧框架23a)承受载荷(Ro)时,基于该载荷而在转动部43的轴线(旋转调整机构41)作用有力矩。此时的力矩是对第一连结点Pl处的力矩乘以上述距离L2相对于上述距离LI的比值(L2/L1)而得的大小。在该情况下,通过设定成上述距离L2比上述距离LI短,转动部43的轴线(旋转调整机构41)处的力矩的大小被缩小相应的量。因而,能够降低旋转调整机构41所需要的强度(力矩强度),进而能够抑制该旋转调整机构41的大型化以及质量增加。
[0063]特别是,作为旋转调整机构41,能够利用由在电动式的倾斜调整装置中采用的那样的内摆线减速器构成的现有的旋转调整机构,能够提高通用性。由此,能够削减开发工时,进而能够削减成本。
[0064](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伴随着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而使引导销52在引导孔53内移动,能够吸收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铰接轴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引导孔53牢固地限制引导销52的移动,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上部部件32相对于下部部件31的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转动、即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侧框架23a的在前后方向的偏转。
[0065](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座椅调整机构40调整下部座椅靠背框架23(下部侧框架23a)以及上部座椅靠背框架24(上部侧框架24a)所成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能够更细微地调整座椅靠背2的姿态,能够提高座椅舒适性。
[0066](4)在本实施方式中,铰接轴33的轴线配置在相比转动部43的轴线靠座椅靠背2的前侧即乘客侧的位置,由此,上部座椅靠背22 (上部座椅靠背框架24)偏转时的动作更接近乘客朝前方弯曲时的动作,因此能够降低上部座椅靠背22与北部的偏移。因而,能够抑制上部座椅靠背22推压乘客的背部的情况,能够减轻压迫感、拘束感。
[0067](5)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例如车辆碰撞时在座椅靠背2的宽度方向上的肩部锚定部26的配置侧施加有更大的载荷的载荷特性而仅在该宽度方向一侧(相当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配置座椅调整装置40,由此能够在确保必要的强度的同时削减部件数量。即,SP便车辆用座椅装置是假定了高负载的座椅安全带一体式座椅,也能够在单侧配置座椅调整装置40。进而,在座椅调整装置40的相反侧(相当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能够利用仅为铰接轴34的简易的构造连结下部侧框架23b与上部侧框架24b。
[0068](6)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设置有用于驱动配置在单侧的座椅调整装置40的一个减速部56以及电动马达57即可,因此能够进一步削减部件数量以及成本。
[0069](第二实施方式)
[0070]参照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是仅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铰接轴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的吸收方式进行了变更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部分省略详细说明。
[0071]如图6所示,在上述下部侧框架23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通过焊接固定于该下部侧框架23a的上端部的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作为第二座椅部件以及下部框架的下部部件61,在上端部形成有作为轴承部的圆形的轴承孔62。该轴承孔62与上述引导销52对置地开口,且具有充分大于上述引导销52 (轴部52b)的外径的内径。进而,在该轴承孔62装配有作为轴部件的偏心衬套63。该偏心衬套63具有与上述轴部52b同心的圆形的轴承孔63a、插入于上述轴承孔62并由上述轴承孔62支承的大致圆柱状的轴部63b,还具有凸缘63c,上述轴承孔63a具有与上述轴部52b的外径同等程度的内径,上述凸缘63c相比上述轴部63b扩经,且在臂部件50的相反面侧与轴承孔62的周缘部抵接。另外,轴承孔63a(引导销52)的轴线设定成与轴部63b (轴承孔62)的轴线平行。
[0072]上述引导销52的轴部52b的前端部由装配于轴承孔62的偏心衬套63的轴承孔63a支承,并且在从该轴承孔63a突出的螺纹部52a紧固安装有螺母55,由此来紧固下部部件61以及臂部件50。
[0073]此处,当利用电动马达57经由减速部56以上述的方式驱动旋转调整机构41 (转动部43)旋转时,由臂部件50 (臂部50b)支承的引导销52绕轴承孔63a转动,并且按压轴承孔63a的内壁面以使得偏心衬套63绕轴承孔62转动。由此,伴随着旋转调整机构41处的固定部42以及转动部43所成的旋转角度的调整,下部部件61以及上部部件32的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所成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被调整。换言之,当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转动时,支承引导销52的偏心衬套63绕轴承孔62转动,由此来吸收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铰接轴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即,引导销52、轴承孔62以及偏心衬套63等构成连结机构,在吸收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铰接轴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的状态下,允许与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联动的下部部件61以及上部部件32 (下部侧框架23a以及上部侧框架24a)的在前后方向的相对转动。
[0074]进而,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伴随着转动部43 (以及臂部件50)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支承引导销52的偏心衬套63绕轴承孔62转动,由此,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部件61 (下部侧框架23a)以铰接轴33为中心偏转。另一方面,伴随着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停止,支承引导销52的偏心衬套63在轴承孔62内的旋转停止,由此,根据偏心衬套63 (以及引导销52)的停止位置保持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部件61 (下部侧框架23a)的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倾斜角度。
[0075]其次,对下部部件61、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铰接轴33、旋转调整机构41以及臂部件50等的配置与施加于旋转调整机构41的力矩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使用利用与铰接轴33等的轴线正交的单一的平面(即纸面)定义的二维空间。
[0076]如图7所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设基于铰接轴33的下部部件61以及上部部件32的连结点为第一连结点P11,设引导销52 (轴承孔62、偏心衬套63)以及臂部50b (臂部件50)的连结点为第二连结点P12。
[0077]进而,例如假设在上部侧框架24a的上端施加有上述载荷Fo,设在与该载荷Fo的作用线Al正交的方向上的从第一连结点Pll到作用线Al为止的距离为距离H1。此时的力矩的大小、即第一连结点Pll处的力矩的大小Mll由下式表示。
[0078]Mil = F0.Hl
[0079]此时,当假设作为反力而从下部部件31对第二连结点P12施加有载荷Rlo时,该载荷Rlo的作用线A12与连结偏心衬套63 (轴承孔62)的中心点以及第二连结点P12的直线一致。进而,当设在与该作用线A12正交的方向上的从第一连结点Pll到第二连结点P12为止的距离为距离Lll时,根据力矩的平衡,载荷Rlo由下式表示。
[0080]Rlo = Mll/Lll = F0.H1/L11
[0081]进而,设在与作用线A12正交的方向上的从第二连结点P12到上述中心点C为止的距离为距离L12,施加于该中心点C的力矩的大小Mlo由下式表示。
[0082]Mlo = Rl0.L12 = F0.Hl.L12/L11
[0083]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设定成:在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不测夸我能够驾23a的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偏转范围内,从第二连结点P12到中心点C为止的上述距离L12比从第一连结点Pll到第二连结点P12为止的上述距离Lll短(L11>L12)。因而,上述距离L12相对于上述距离Lll的比值(=L12/L11)小于I,施加于中心点C (即旋转调整机构41)的力矩的大小Mo相比施加于上部侧框架24a的上端的力矩的大小Mll被缩小,旋转调整机构41所需要的力矩强度降低。对于该旋转调整机构41所需要的力矩强度的降低,将距离Lll设定得越长、将距离L12设定得越短则效果越显著。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臂部50b沿从转动部43的轴线趋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即从铰接轴33 (第一连结点Pll)离开的方向延伸,并将第二连结点P12配置于该臂部50b,能够确保上述距离Lll比较大。进而,通过利用铰接轴33 (第一连结点Pll)以及第二连结点P12之间来配置转动部43 (旋转调整机构41),能够简易地实现上述距离L12小于上述距离Lll的上述的设定。
[0084]如以上详细叙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I)、(3)?(6)的优点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优点。
[0085](7)在本实施方式中,伴随着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使支承引导销52的偏心衬套63绕轴承孔62转动,由此能够吸收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引导销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
[0086](第三实施方式)[0087]参照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第三实施方式是仅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铰接轴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的吸收方式进行了变更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部分省略详细说明。
[0088]如图8所示,在上述下部侧框架23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通过焊接固定于该下部侧框架23a的上端部的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作为第二座椅部件以及下部框架的下部部件71,例如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由金属板构成的长条状的杆部件72。即,在下部部件71,在上述轴承孔31a的后侧形成有圆形的安装孔73。进而,在安装孔73固定有沿宽度方向贯通该安装孔73的大致带阶梯圆柱状的支承销74。该支承销74具有带有游隙地插入于安装孔73的螺纹部74a,具有相比该螺纹部74a扩径且借助插入/焊接而被固定于安装孔73的大致圆柱状的轴部74b,还具有相比该轴部74b扩径且在旋转调整机构41的对置面侧与安装孔73的周缘部抵接的凸缘74c。另一方面,在杆部件72的下端部(第一端部)形成有支承轴部74b的从安装孔73突出的前端部的圆形的轴承孔72a。对于下部部件71以及杆部件72,固定于下部部件71的支承销74的轴部74b由杆部件72的轴承孔72a支承,并且,在从该轴承孔72a突出的螺纹部74a紧固安装有螺母75,由此,下部部件71以及杆部件72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紧固在一起。
[0089]并且,杆部件72的上端部(第二端部)借助上述引导销52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上述臂部件50。S卩,在杆部件72的上端部形成有与上述引导销52对置地开口的圆形的轴承孔72b。对于杆部件72以及臂部件50,引导销52的上述轴部52b的前端部由轴承孔72b支承,并且,在从该轴承孔72b突出的螺纹部52a紧固安装有上述螺母55,由此,杆部件72以及臂部件50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被紧固在一起。另外,轴承孔72b(引导销52)的轴线以及轴承孔72a(支承销74)的轴线设定成与铰接轴33的轴线平行。
[0090]此处,当利用电动马达57经由减速部56以上述的方式驱动旋转调整机构41 (转动部43)旋转时,由臂部件50 (臂部50b)支承的引导销52绕轴承孔72b转动,并且按压轴承孔72b的内壁面以使得杆部件72绕轴承孔72a(支承销74)转动。由此,伴随着旋转调整机构41处的固定部42以及转动部43所成的旋转角度的调整,下部部件71以及上部部件32的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所成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被调整。换言之,在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旋转时,支承引导销52的杆部件72绕轴承孔72a转动,由此来吸收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铰接轴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即,杆部件72等构成连结机构76,在吸收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铰接轴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的状态下,允许与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联动的下部部件71以及上部部件32 (下部侧框架23a以及上部侧框架24a)的在前后方向的相对转动。
[0091]进而,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伴随着转动部43 (以及臂部件50)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支承引导销52的杆部件72绕轴承孔72a摆动,由此,上部部件32(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部件61 (下部侧框架23a)以铰接轴33为中心偏转。另一方面,伴随着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停止,支承引导销52的杆部件72的绕轴承孔72a的摆动停止,由此,根据杆部件72 (以及引导销52)的停止位置保持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部件71 (下部侧框架23a)的以铰接轴33为中心的倾斜角度。
[0092]其次,对下部部件71、上部部件32 (上部侧框架23a)、铰接轴33、旋转调整机构41以及臂部件50等的配置与施加于旋转调整机构41的力矩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适用利用与铰接轴33等的轴线正交的单一的平面(即纸面)定义的二维空间。
[0093]如图9所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设基于铰接轴33的下部部件71与上部部件32的连结点为第一连结点P21,设杆部件72与臂部50b (臂部件50)的连结点为第二连结点P22。
[0094]进而,假设例如在上部侧框架24a的上端施加有上述载荷Fo,设于该载荷Fo的作用线Al正交的方向上的从第一连结点P21到作用线Al为止的距离为距离H2。此时的力矩的大小、即第一连结点P21处的力矩的大小M21由下式表示。
[0095]M21 = F0.H2
[0096]此时,当假设作为反力从下部部件31对第二连结点P22施加有载荷R21时,该载荷R2o的作用线A22与连结支承销74 (轴承孔72a)的中心店以及第二连结点P22的直线一致。进而,当设于该作用线A22正交的方向上的从第一连结点P21到第二连结点P22为止的距离为距离P21时,根据力矩的平衡,载荷R2o由下式表示。
[0097]R2o = M21/L21 = F0.H2/L21
[0098]进而,假设与作用线A22正交的方向上的从第二连结点P22到上述中心点C为止的距离为距离L22,施加于该中线点C的力矩的大小M2o由下式表示。
[0099]M2o = R20.L22 = F0.H2.L22/L21
[0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设定成:在上部侧框架24a相对于下部侧框架23a的以交际周33为中心的偏转范围内,从第二连结点P22到中心点C为止的上述距离L22比从第一连结点P21到第二连结点P22为止的距离L21短(L21 > L22)。因而,上述距离L22相对于上述距离L21的比值(=L22/L21)小于I,施加于中心点C (即旋转调整机构41)的力矩的大小M2o相对于施加于上部侧框架24a的上端的力矩的大小M21被缩小,旋转调整机构41所需要的力矩强度降低。对于该旋转调整机构41所需要的力矩强度的降低,将距离L21设定得越长、将距离L22设定得越短则效果越显著。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臂部50b沿从转动部43的轴线趋向径向外侧的方向、即从铰接轴33(第一连结点P21)离开的方向延伸,并将第二连结点P22配置于该臂部50b,能够确保上述距离L21比较大。进而,通过利用铰接轴33 (第一连结点P21)以及第二连结点P22之间来配置转动部43 (旋转调整机构41),能够简易地实现上述距离L22小于上述距离L21的上述的设定。
[0101]如以上详细叙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I)、
(3)?(6)的优点之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优点。
[0102](8)在本实施方式中,伴随着转动部43相对于固定部42的旋转,使杆部件72摆动,由此能够吸收转动部43的轴线相对于引导销33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并且,能够利用由杆部件72构成的极其简易的构造来吸收上述的偏心量的变化。
[0103]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下述方式变更。
[0104]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引导孔53也可以是不贯通的槽状。
[0105]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臂部50b (臂部件50)和下部部件31与引导销52和引导孔53之间的配置关系也可以相反。
[0106]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轴承孔62或者轴承孔63也可以成不贯通的凹状。
[0107]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臂部50b (臂部件50)和下部部件61与引导销52和轴承孔62 (偏心衬套63)之间的配置关系也可以相反。[010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座椅调整装置40也可以相对于下部部件31、61、71以及上部部件32而使上下方向反向进行配置。在该情况下,下部部件31、61、71以及下部侧框架23a构成第一座椅部件,上部框架32以及上部侧框架24a构成第二座椅部件。
[010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旋转调整机构41,也可以采用使用行星齿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的减速机构。
[01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旋转调整机构41,也可以采用在手动式的倾斜调整机构中使用较多的锁止机构。即,该锁止机构具备具有内齿的第一板和以能够沿径向移动的方式装配有多个爪的第二板,通过围绕转动轴设置的凸轮的旋转,使第一板的内齿和爪的外齿啮合或者解除啮合,由此来限制或者允许第一板相对于第二板的转动。
[01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两侧配置旋转调整机构41。
[011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电动马达57等,利用与该轴58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在一起的操作手柄等手动地进行该轴58 (转动部43等)的旋转驱动。
[011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臂部50b (臂部件50)也可以与转动部43形成一体。
[011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下部部件31以及下部侧框架23a形成一体。同样,也可以将上部部件32以及上部侧框架24a形成一体。
[011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固定部42与第一座椅部件(上部部件32等)形成一体。
[011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用于使车辆用座椅装置的上部座椅靠背22相对于下部座椅靠背21偏转的座椅调整装置40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本申请例如能够应用于倾斜调整机构6、座椅座垫I的前后、上下的滑动机构、座椅座垫I的长度调整机构、脚凳机构等。并且,本申请并不限定于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各种调整机构,例如也可以能够应用于转向装置的倾斜调整机构、锁止机构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调整装置, 该座椅调整装置调整借助铰接轴以相对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在一起的第一座椅部件以及第二座椅部件所成的转动角度, 所述座椅调整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调整装置具备: 旋转调整机构,该旋转调整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座椅部件的固定部;以及具有与所述铰接轴的轴线平行的轴线、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部,所述旋转调整机构调整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转动部所成的旋转角度; 臂部,该臂部设置于所述转动部,且从所述转动部的轴线向朝径向外侧的方向伸出;以及 连结机构,该连结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椅部件与所述臂部之间,且与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旋转联动而使所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相对转动,以便吸收所述转动部的轴线相对于所述铰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 所述铰接轴在所述第一连结点处连结所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所述臂部以及所述连结机构在第二连结点处相互连结, 当在所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的前端施加有载荷时,在所述第一连结点作用有力矩,并且,基于该力矩从所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对所述第二连结点施加有载荷, 所述第一连结点、所述第二连结点以及所述转动部各自的轴线的位置设定成:在与施加于所述第二连结点的所述载荷的作用线正交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二连结点到所述转动部的轴线为止的距离比从所述第一连结点到所述第二连结点为止的距离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机构包括: 引导销,该引导销从所述臂部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突出设置;以及长孔状的引导部,该引导部形成于所述臂部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且供所述引导销插入, 伴随着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旋转,所述引导销在所述引导部内移动,由此来吸收所述转动部的轴线相对于所述铰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机构包括: 引导销,该引导销从所述臂部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一方突出设置; 轴承部,该轴承部形成于所述臂部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以及由所述轴承部支承的轴部件,该轴部件具有支承所述引导销的轴承孔,并且该轴承孔的轴线从所述轴承部的轴线偏移, 伴随着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旋转,所述轴部件在所述轴承部内转动,由此来吸收所述转动部的轴线相对于所述铰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机构包括杆部件,该杆部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以绕与所述铰接轴的轴线以及所述转动部的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所述第二座椅部件,所述第二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所述臂部, 伴随着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旋转,所述杆部件摆动,由此来吸收所述转动部的轴线相对于所述铰接轴的轴线的偏心量的变化。
5.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座椅座垫和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整装置的座椅靠背, 所述座椅靠背具备: 下部框架,该下部框架具有被支承为相对于配设在所述座椅座垫内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后端部能够偏转的下端部,且构成所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一方;以及 上部框架,该上部框架连结于所述下部框架,且构成所述第一座椅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座椅部件中的任意另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轴的轴线配置在相比所述转动部的轴线靠所述座椅靠背的前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框架以及所述下部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在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方的所述上部框架的上端设置有座椅安全带用肩部锚定部, 所述座椅调整装置在所述宽 度方向上仅配置在与所述肩部锚定部相同侧。
【文档编号】A47C7/46GK203460728SQ201290000257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日
【发明者】伊东定夫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