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和作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7342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和作动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其包括内侧手柄、固定于门上的底部件、连接到所述内侧手柄的内侧操作杆、锁定操作杆、外壳、马达、输出操作杆、结合到所述内侧手柄的被检测操作杆和内侧手柄检测开关。内侧手柄检测开关经由装置的被检测操作杆来检测内侧手柄的运动,以使门打开或关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门锁改变成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的作动器,该作动器包括用于检测外壳外部的摆动部件的运动的检测开关。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提高防水性并减少制造成本的效果。
【专利说明】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和作动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和作动器。
【背景技术】
[0002]在日本专利文献JP2012-12810A中,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包括:位于车辆外侧并与门上的外侧手柄相连接的外侧操作杆、位于车辆内侧并与门上的内侧手柄相连接的内侧操作杆、用于改变门锁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定操作杆、以及位于固定于门中的底板上并用于将锁定操作杆移动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的电动作动器。
[0003]在上述装置中,内侧手柄检测开关在底板上露出,从而在防水方面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0004]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能够提高防水性并减少制造成本。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的作动器,该作动器能够提高用于检测操作杆的摆动的检测开关的防水性。
[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包括:内侧手柄,其布置在门上并位于车辆的内侧;底部件,其固定于所述门;内侧操作杆,其相对于所述底部件枢转,并连接到所述内侧手柄;锁定操作杆,其在用于使所述内侧操作杆的释放动作有效的解锁位置和用于使所述内侧操作杆的所述释放动作无效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外壳,其固定于所述底部件;马达,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输出操作杆,其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以用于将所述锁定操作杆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被检测操作杆,其相对于所述外壳枢转,并结合到所述内侧手柄;及内侧手柄检测开关,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检测所述被检测操作杆的动作,以能够对所述内侧手柄的摆动进行检测。
[0007]根据本发明,内侧手柄检测开关布置在壳体的内侧,而壳体固定于底部件。因此,用于内侧手柄检测开关的导线与用于马达的导线共同设置在壳体的内侧,由此没必要设置用于内侧手柄检测开关的导线,以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检测开关的防水性。此外,通过内侧手柄检测开关直接检测内侧手柄的操作,由此能够更稳定地检测内侧手柄的运动。
[0008]优选地,所述被检测操作杆可相对于所述外壳中的面向所述内侧手柄的部分枢转,并与所述内侧手柄的连接部啮合,使得所述被检测操作杆与所述内侧手柄一起移动。
[0009]优选地,所述内侧手柄检测开关可以检测所述被检测操作杆的摆动方向和所述内侦浮柄的操作方向,以将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门的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
[00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门锁改变成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的作动器,该作动器包括:外壳;马达,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主动操作杆,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并通过所述马达移动到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输出操作杆,其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并与所述主动操作杆一起移动到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及检测开关,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对摆动部件的运动进行检测,所述摆动部件相对于位于所述外壳外部且不同于所述外壳的部件枢转。
[0011]根据本发明,用于检测摆动部件的摆动的检测开关布置在外壳中,由此提高了检测开关的防水性。
[0012]优选地,所述作动器还可包括位于所述外壳中的多个端子板,所述端子板电连接到所述马达和所述检测开关。
[0013]优选地,所述检测开关还可包括从所述外壳中露出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能够与所述摆动部件的端部接触。
[0014]优选地,所述摆动部件可包括外侧操作杆。
[0015]优选地,所述摆动部件可包括儿童防护操作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的侧视图;
[0017]图2是从车辆内侧看时本发明的运动连接部和内侧手柄单元的立体图;
[0018]图3是从车辆内侧看时运动连接部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4是从车辆内侧看时内侧手柄单元的运动连接部的立体图;
[0020]图5是内侧手柄单元和作动器的立体图;
[0021]图6是从车辆内侧看时运动连接部的前视图;
[0022]图7是从车辆内侧看时运动连接部和移除了盖的作动器的前视图;
[0023]图8是从车辆外侧看时运动连接部的后视图;
[0024]图9是移除了盖的作动器的前视图;
[0025]图10是沿图6的线A-A的放大剖面图;
[0026]图11是处于解锁状态的运动连接部的前视图;
[0027]图12是外侧操作杆进行释放操作时运动连接部的前视图;
[0028]图13是处于锁定状态的运动连接部的前视图;
[0029]图14是运动连接部处于解锁状态且儿童防护操作杆处于锁定位置时运动连接部的前视图;以及
[0030]图15是运动连接部处于锁定状态且儿童防护操作杆处于锁定位置时运动连接部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述说明中,将图6-9和图11-15中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视为车辆的“前方”和“右方”,且将附图中的前方和后方分别视为“车辆的内侧,,和“车辆的外侧”。
[0032]在图1中,数字I表示在车体的侧边处纵向地打开和关闭的滑动门;数字2表示门I中的前全闭门锁单元;数字3表示门I中的后全闭门锁单元;数字4表示安装于门上的全开门锁单元;以及数字100表示用于打开和关闭门I的电动打开单元。
[0033]在门I的外侧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门的外侧手柄单元0H,且在门I的内部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门的内侧手柄单元IH。在门I中,运动连接部5控制外侧手柄单元OH和内侧手柄单元IH的操作。[0034]全闭门锁单元2、3在门I完全关闭时分别与车体的前撞针和后撞针(没有示出)啮合。全开门锁单元4在门I完全打开时与车体的撞针(没有示出)啮合。
[0035]在图2和5中,内侧手柄单元IH包括:基部IH1,其固定于门I的内部面板;内侧手柄IH3,其经由垂直枢轴IH2相对于基部IHl枢转;及按钮手柄IH4,其用于锁定和解锁门
1
[0036]内侧手柄IH3通常被保持在中性位置。为了打开门1,可以如图2和3中的箭头R所示从中性位置开始进行开门动作或向后方转动,并且为了关闭门1,可以如图2和3所示的箭头F所示从中性位置开始进行关门动作或向前方转动。
[0037]在图5中,内侧手柄IH3包括向车辆的外侧突出的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IH31、IH32。在连接臂IH32下方形成有向车辆外侧或运动连接部5突出的U形连接部IH33。上连接臂IH31连接到运动传递部件22的前端部,内侧手柄IH3的关门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2能够被传递到运动连接部5。下连接臂IH32连接到运动传递部件25,内侧手柄IH3的开门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5能够被传递到运动连接部5。当内侧手柄单元IH和运动连接部5安装于门I上时,运动连接部5的(下述)被检测操作杆36被保持在连接部IH33中。按钮手柄IH4连接到运动传递部件44,运动传递部件44用于将按钮手柄IH4的解锁/锁定动作传递到运动连接部5。
[0038]在图2、3和6-8中,运动连接部5包括作为固定于门I中的底部件的底板6。底板6包括:与门I中的外侧手柄OH和电动释放作动器ACT相连接的外侧操作杆7 ;与内侧手柄IH3相连接的内侧操作杆8 ;与内侧手柄IH3和全开门锁单元4相连接的曲柄操作杆9 ;与全闭门锁单元2和3相连接的释放操作杆10 ;锁定操作杆11 ;儿童防护操作杆12 ;连接操作杆13 ;及用于锁定/解锁动作的电动作动器14。
[0039]外侧操作杆7经由位于底板6中央且在车辆横向上延伸的轴15枢转并面向车辆外侧,外侧操作杆7被保持在图6和7的中性位置,此时其下端部与底板6的停止部61接触以处于外侧手柄OH和释放作动器ACT不工作的待命状态。
[0040]在外侧操作杆7的下部形成有狭缝71。狭缝71连接到运动传递部件16,运动传递部件16用于将根据驾驶员座位中的开关(没有示出)及便携式远程控制开关进行操作的释放作动器ACT的功率传递到外侧操作杆7。运动传递部件16的端部在狭缝71中滑动。因此,释放作动器ACT进行工作以允许运动传递部件16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地移动,且外侧操作杆7从中性位置开始在图6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摆动某个角度。
[0041]在外侧操作杆7的下部形成有狭缝72,狭缝72位于狭缝71下方。在狭缝72中连接有运动传递部件17的一个端部,而运动传递部件17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到外侧手柄0H。因而,当操作外侧手柄OH以打开门时,运动传递部件17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地移动。与作动器ACT的运动相类似,通过外侧手柄OH的手动操作,外侧操作杆7从中性位置开始在释放方向上摆动某个角度。
[0042]在外侧操作杆7的顶部设置有推动部73,经由推动部73能够将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传递到曲柄操作杆9。在外侧操作杆7的后部设置有推动部74,经由推动部74能够将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
[0043]在外侧操作杆7的底部设置有被检测部75,被检测部75可以与用于检测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的第一检测开关29的传感器291接触。[0044]曲柄操作杆9位于在底板6的面向车辆内侧的表面上及并处于轴15的上方,并且曲柄操作杆9绕在车辆的横向上延伸的枢轴18枢转。曲柄操作杆9在图6的逆时针方向上或朝向中性位置受到弹簧21 (其一个端部被安装到曲柄操作杆9,而另一个端部被安装到底板6)的拉力,并保持在图6和7的中性位置,此时在曲柄操作杆9不工作时的中性状态下,曲柄操作杆9与底板6的停止部62接触。
[0045]在曲柄操作杆9的上部中形成有狭缝91,且在曲柄操作杆9的下部中形成有连接孔92。用于将内侧操作杆IH3的关门动作传递到曲柄操作杆9的运动传递部件22的后端部可相对于狭缝91滑动。连接孔92结合到运动传递部件23的前端部,运动传递部件23的后端部结合到全开门锁单元4的释放操作杆(没有示出)。当通过使全开门锁单元4与撞针啮合而使门处于全开位置时,对内侧手柄IH3进行操作以关闭门1,且运动传递部件22如图6的箭头所示地向后移动。因而,曲柄操作杆9从中性位置开始在释放方向上或在图6的顺时针方向上逆着弹簧21摆动。用于使曲柄操作杆9在释放方向上摆动的释放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3被传递到全开门锁单元4,全开门锁单元4将锁从撞针释放以使门I能够从全开位置移动从而关闭。
[0046]在曲柄操作杆9的下部上设置有被推动部93,被推动部93与外侧手柄7的推动部73进行接触。通过外侧手柄7的释放动作,外侧操作杆7的推动部73与被推动部93接触,使得类似于内侧手柄IH3的关门动作,曲柄操作杆9在释放方向上从中性位置开始摆动,并从而释放全开门锁单元4。
[0047]内侧操作杆8相对于底板6绕轴15 (外侧操作杆7的枢转轴)枢转。内侧操作杆8在图6的顺时针方向上受到弹簧24 (其一个端部与内侧操作杆8结合,而另一端部与底板6结合)的拉力。内侧操作杆8被保持在图6和7的中性位置处,此时在内部操作杆8不工作时的中性状态下,内部操作杆8与底板6的停止部63接触。
[0048]在内侧操作杆8的上部中形成有狭缝82。狭缝82结合到运动传递部件25 (其用于传递内侧手柄IH3的开门动作)的端部。对内侧手柄IH3进行操作以打开门1,且运动传递部件25在图6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向前移动。内侧操作杆8从中性位置开始在图6和7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逆着弹簧24摆动。
[0049]此外,在内侧操作杆8的上部中形成有控制孔81。控制销28在控制孔28中滑动,控制销28基于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运动垂直地移动到(下述)解锁或锁定位置。
[0050]儿童防护操作杆12相对于底板6绕枢轴20枢转。儿童防护操作杆12手动地移动并伸缩自如地保持在图6和7中的解锁位置以及图14和15中的锁定位置(儿童防护操作杆12从解锁位置摆动到锁定位置)。
[0051]在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前部设置有突起121,仅在门I被打开时对突起121进行手动操作。在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下端部中设置有被接触部122,被接触部分122能够接触第二检测开关30的传感器301 (图7),第二检测开关30能够对布置在作动器14的外壳141中的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移动进行检测。在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后部中形成有细长形开口 123,控制销28在细长形开口 123中滑动。
[0052]控制销28能够根据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解锁/锁定动作在内侧操作杆8的控制孔81中垂直移动,并能够根据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向前移动。当儿童防护操作杆12处于解锁位置时,控制销28定位在控制孔81的下部中,并处于解锁位置,此时能够将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当儿童防护操作杆12处于锁定位置时,控制销28定位于控制孔81的上部中并处于图14和15的锁定位置,此时不能够将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
[0053]连接操作杆13相对于底板6绕轴15 (外侧操作杆7和内侧操作杆8的枢转轴)枢转,并在图6和7的顺时针方向上受到弹簧31 (其一个端部与连接操作杆13结合,而另一个端部与底板6结合)的拉力。当连接部操作杆13不工作时,连接操作杆13被保持在图6和7的中性位置。
[0054]在连接操作杆13的顶部设置有被接触部131,在儿童防护操作杆12处于解锁位置时控制销28能够与被接触部131接触,并且在儿童防护操作杆12处于锁定位置时控制销28不能够与被接触部131接触。因而,当儿童防护操作杆12和控制销28处于解锁位置时,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经由控制销28和被接触部131被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由此允许连接操作杆13从中性位置开始在释放方向上逆着弹簧31摆动。当儿童防护操作杆12和控制销28处于锁定位置时,控制销131不能够与被接触部131接触,使得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没有被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
[0055]在连接操作杆13的后部设置有被推动部132,外侧操作杆7的推动部73向上地与被推动部132接触。因而,当外侧操作杆7移动以进行释放时,外侧操作杆7的推动部74向上地与连接操作杆13的被推动部132接触,使得连接操作杆13逆着弹簧31移动以进行释放,而不论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位置如何。
[0056]在连接操作杆13的下部中形成有垂直狭缝133,与锁定操作杆11相连接的控制销33在垂直狭缝133中垂直滑动。
[0057]锁定操作杆11相对于底板6绕枢轴19 (位于轴15下方)枢转,并通过扭簧32 (其一个端部与锁定操作杆11结合,而另一个端部与底板6结合)被伸缩自如地保持在图6和7的解锁位置和图13的锁定位置(在顺时针方向上从解锁位置转动而成)。
[0058]由按钮手柄IH4操作的运动传递部件44结合到锁定操作杆11的下部。因而,锁定操作杆11通过按钮手柄IH4的解锁动作移动到锁定位置,并通过按钮手柄IH4的锁定动作移动到解锁位置。
[0059]锁定操作杆11的下端部结合到作动器14的(下述)输出操作杆34。锁定操作杆11通过输出操作杆34移动到解锁和锁定位置。
[0060]在锁定操作杆11的后部形成有狭缝111,在狭缝111中,控制销33在车辆的纵向
上滑动。
[0061]释放操作杆10相对于底板6绕轴15 (外侧操作杆7、内侧操作杆8和连接操作杆13的枢轴)枢转,并在释放操作杆10不工作时被保持在图6和7的中性位置,从而处于中性状态。
[0062]运动传递部件26 (其一个端部结合到前全闭门锁单元2的取消操作杆(没有示出))的另一端部和运动传递部件27(其一个端部结合到后全闭门锁单元3的取消操作杆(没有示出))的另一端部分别结合到形成于释放操作杆10的上部上的连接孔101和102。因此,在图6和7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移动释放操作杆10。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6和27,释放动作被分别传递到全闭门锁单元2和3的取消操作杆,从而被释放门锁单元2和3以能够从全闭位置打开门。[0063]在释放操作杆10的下部中形成有L形控制开口 103,控制销33在控制开口 103中滑动。
[0064]控制销33以穿过连接操作杆13的狭缝133、释放操作杆10的控制开口 103和锁定操作杆11的狭缝111的方式进行滑动。因而,当锁定操作杆11处于解锁位置时,控制销33处于控制开口 103的上部103a的解锁位置,且当锁定操作杆11处于锁定位置时,控制销33处于控制开口 103的下部103b的锁定位置。
[0065]当锁定操作杆11和控制销33处于解锁位置时,连接操作杆13的释放动作经由控制销33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根据释放操作杆10的释放动作,能够释放全闭门锁单元2和3。当锁定操作杆11和控制销33处于锁定状态时,即使通过连接操作杆13执行释放动作,但控制销33在控制开口 33的下部103b中仅向后移动,使得连接操作杆13的释放动作没有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因此,不能释放全闭门锁单元2和3。
[0066]在下面的说明中,运动连接部5的“解锁状态”意味着锁定操作杆11和控制销33处于解锁位置,而“锁定状态”意味着锁定操作杆11和控制销33处于锁定位置。作动器14根据运动连接部5的状态变化而改变到解锁状态或锁定状态。
[0067]接下来,将参照图4和10说明用于在轴向上依次使释放操作杆10、连接操作杆
13、内侧操作杆8和外侧操作杆7绕轴15枢转的枢转结构。
[0068]释放操作杆10、连接操作杆13、内侧操作杆8和外侧操作杆7相对于底板6在轴向上依次重叠,并独立地转动。
[0069]通过浮凸(embossing)在底板6的表面上形成位于轴15周围的环状突起64,环状突起64具有直径D并向释放操作杆10的后表面突起。因而,在不受到由钣金(sheetmetal)制成的底板6的基体的厚度变化的影响下,能够使底板6的后表面与环状突起64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to保持先前确定的值。
[0070]通过浮凸在释放操作杆10的表面上形成位于轴15周围的环状突起104,环状突起104具有小于直径D的直径Dl并向连接操作杆13的后表面突起。在进行浮凸的同时,在释放操作杆10的后表面上形成对应于环状突起104的环状凹陷105。
[0071]在不受到由钣金制成的释放操作杆10的基体的厚度变化的影响下,能够使释放操作杆10的后表面与环状突起104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tl保持先前确定的值。由于底板6的环状突起64的直径D不同于释放操作杆10的环状突起104的直径D1,所以底板6的环状突起64没有适配于释放操作杆10的环状凹陷105中以使释放操作杆10能够平滑地旋转。
[0072]通过浮凸在连接操作杆13的表面上形成位于轴15周围的环状突起134,环状突起134具有小于直径Dl的直径D2并向内侧操作杆8的后表面突起。在进行浮凸的同时,在连接操作杆13的后表面上形成对应于环状突起134的环状凹陷135。
[0073]在不受到由钣金制成的连接操作杆13的基体的厚度变化的影响下,能够使连接操作杆13的后表面与环状突起134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t2保持先前确定的值。由于释放操作杆10的环状突起104的直径Dl不同于环状突起134的直径D2,所以释放操作杆10的环状突起104没有适配于连接操作杆13的环状凹陷135中以使释放操作杆10能够与连接操作杆13 —起平滑地旋转。
[0074]通过浮凸在内侧操作杆8的表面上形成位于轴15周围的环状突起83,环状突起83具有小于直径D2的直径D3并向外侧操作杆7的后表面突起。在进行浮凸时,在内侧操作杆8的后表面上形成对应于环状突起83的环状凹陷84。
[0075]在不受到由钣金制成的内侧操作杆8的基体的厚度变化的影响下,能够使内侧操作杆8的后表面与环状突起8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t3保持先前确定的值。由于连接操作杆13的环状突起134的直径D2不同于环状突起83的直径D3,所以连接操作杆13的环状突起134没有适配于内侧操作杆8的环状凹陷84中以使连接操作杆13能够与内侧操作杆8 —起平滑地旋转。
[0076]环状突起64、104、134和83通过浮凸形成在底板6、释放操作杆10、连接操作杆13和内侧操作杆8的表面上。即使在多个操作杆10、13、8和7在同一轴上相对于底板6枢转的结构中,也能够避免操作杆10、13、8和7的基体的厚度变化引起的影响。这防止了操作杆10、13、8和7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而它们在轴向上变松,并防止操作杆10、13、8和7之间不存在间隙而使它们的转动变得沉重,由此能够使这些操作杆平滑地转动。此外,这些操作杆的表面不彼此接触,以能够使操作杆更平滑地转动。能够使操作杆10、13、8和7的轴向距离保持先前确定的值,以能够使形成在轴15上的阶梯的数量变得小于操作杆的数量,从而能够减少轴15的制造成本。
[0077]将说明作动器14。
[0078]在图6-9中,作动器14具有L形外壳141,外壳141沿着矩形底板6的前下部固定。输出操作杆34位于外壳141的面向车辆外侧的外表面上并绕枢轴35枢转,并且被检测操作杆36在车辆的纵向上在枢轴45的周围摆动。为了示出图7中的外壳141的内部结构,用于外壳141的盖1410和固定在外壳141中的板142被省略了。
[0079]外壳141包括:马达37 ;位于马达37下方并经由枢轴38枢转的蜗轮39 ;经由枢轴35枢转以与输出操作杆34 —起转动的主动操作杆40 ;用于直接检测外侧操作杆7的位置的第一检测开关29 ;用于直接检测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位置的第二检测开关30 ;用于直接检测主动操作杆40的位置的主动操作杆检测开关41 ;与被检测操作杆36 —起转动的内部被检测操作杆42 ;和用于经由被检测操作杆36和内部被检测操作杆42直接检测内侧手柄IH3的操作的内侧手柄检测开关43。
[0080]此外,在外壳141内,板142被固定以覆盖外壳141的内侧以与车辆的内侧隔开。在图9中,马达37、第一和第二检测开关29和30、以及电连接到开关41和43的数个导电端子板143设置在板142的面向车辆内侧的表面上。因此,马达37、第一和第二检测开关29和30及检测开关41和43电连接在一起以经由与端子板143和板142下方的连接器部1411相连接的导线对电路进行控制。
[0081]蜗轮39与固定于马达37的轴的蜗杆371啮合,蜗轮39通过马达37反向旋转并具有在旋转面上轴向突出的结合部391。设置在面向车辆外侧的旋转面上的结合部391被省略。
[0082]基于涡轮39在图7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解锁方向上的旋转以及马达37的正向旋转,主动操作杆40与设置在面向车辆内侧的旋转面上的结合部391接触,并摆动到图7中的解锁位置。基于涡轮39在图7的顺时针方向上或在锁定方向上的旋转以及马达37的反向旋转,主动操作杆40与设置在面向车辆外侧的旋转面上的结合部391接触,并转动到图13中的锁定位置,即主动操作杆40从解锁位置逆时针摆动到锁定位置。[0083]输出操作杆34与主动操作杆40 —起枢转,并且在上端部处结合到锁定操作杆11的下端部。因此,随着马达37的旋转,输出操作杆34与主动操作杆40 —起移动到解锁和锁定位置,使得锁定操作杆11移动到解锁和锁定位置。
[0084]当运动连接部5和内侧手柄单元IH连接在门I中时,被检测操作杆36在外壳141中的面向车辆内侧和内侧手柄IH3的表面上绕枢轴45枢转,并在内侧手柄IH3的转动方向上结合在内侧手柄IH3的连接部IH33中。被检测操作杆36通过内侧手柄IH3的开门动作向前摆动,并通过内侧手柄IH3的关门动作向后摆动。
[0085]内部被检测操作杆42与外壳141中的被检测操作杆36 —起向前或向后转动。内部被检测操作杆42与被检测操作杆36 —起直接结合到内侧手柄IH3,但不通过诸如线缆或杆等运动传递部件非直接地连接到内侧手柄IH3,这能够使内部被检测操作杆42与内侧手柄IH3 —起稳固地移动。内侧手柄检测开关43经由内部检测操作杆42来检测被检测操作杆36的运动,从而能够稳定地检测内侧手柄IH3的运动。
[0086]内侧手柄检测开关43安装在外壳141的垂直室141f中,并检测被检测操作杆36和内部被检测杆42的摆动方向,由此检测内侧手柄IH3的动作方向和将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基于来自内侧手柄检测开关43的检测信号,控制电路在输入开门信号时控制电动打开单元100以移动门I以使其打开,并在输入关门信号时控制电动打开单元100以移动I? I以使其关闭。
[0087]用于检测外部操作杆7的第一检测开关29被固定在外壳141的向后延伸的水平室141c中,使得仅传感器291从外壳141的上表面或从面向外侧操作杆7的被检测部75的小孔141a露出。外壳141的小孔141a被牢固地覆盖有第一检测开关29的开关主体292,以防止雨水进入外壳141。在第一检测开关29的传感器291的每侧处,设置有用于引导外侧操作杆7的被检测部75的引导件141d、141d。
[0088]随着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外侧操作杆7的被检测部75与用于检测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的第一检测开关29的传感器291接触,并将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基于第一检测开关29的检测信号,控制电路控制电动打开单元100以在门I处于全闭位置时打开门1,并在门I处于全开位置时关闭门I。外侧操作杆7的被检测部75受到引导件141d、141d的引导以确保它与传感器291牢固地接触,由此能够使第一检测开关29稳定地检测外侧操作杆7。
[0089]用于检测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第二检测开关30被固定在外壳141的向上延伸的垂直室141f中,使得仅传感器301从外壳141的顶表面或从面向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被检测部122的小孔141b露出。外壳141的小孔141b被牢固地覆盖有第二检测开关30的开关主体302,以防止雨水进入外壳141。在第二检测开关30的传感器301的每侧处,设置有用于引导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被检测部122的引导件141a、141a。
[0090]当儿童防护操作杆12移动到锁定位置以允许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被检测部122与第二检测开关30的传感器301接触,第二检测开关30检测到儿童防护操作杆12移动到锁定位置以进入儿童防护 锁定状态,从而将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被检测部122受到引导件141a的引导以确保它与传感器301牢固地接触,由此能够稳定地检测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动作。
[0091]如上所述,在作动器14的外壳141中,布置有马达37、检测开关29、30、41和43及与开关29、30、41和43电连接的端子板143。因而,不需要设置用于检测操作杆11、12、13的检测开关41、30和29、用于检测内侧手柄IH3的动作的内侧手柄检测开关43、或者电连接到检测开关29、30、41和43的电线,这改善了检测开关29、30、41和43上的防水性,并减少了用于在外壳141外部电连接到开关29、30、41和43的电线的成本。也能够将用于马达37的电线与用于开关29、30、41和43的电线连接起来,由此减少成本。作动器14的外壳141具有类L形状,并在底板6的前部被固定到矩形底板6的下部,且检测开关29、30、41和43没有布置在底板6上,由此改善了操作杆在底板6上的布局的灵活性。
[0092]将参照图11-15说明实施例的功能。
[0093]当门I处于全闭状态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外侧手柄OH进行开门操作。
[0094]当门保持在全闭位置时,全闭门锁单元2、3与撞针啮合。当运动连接部5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操作杆11、控制销33、输出操作杆34和主动操作杆40分别处于解锁位置。
[0095]在图11的解锁状态中,当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时,它的运动经由运动传递部件17被传递到外侧操作杆7。外侧操作杆7从中性位置开始在图11的逆时针方向上或释放方向上转动。外侧操作杆7的推动部74向上地与连接操作杆13的被推动部132接触,以允许连接操作杆13在图11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转动,从而逆着弹簧31转动。控制销33处于解锁位置以将连接操作杆13的转动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使得连接操作杆13的释放动作经由控制销33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且释放操作杆10在释放方向上转动。
[0096]在图12中,当对操作操作杆进行释放操作时,外侧操作杆7的被检测部75沿着作动器14的外壳141向后移动,并与第一检测开关29的传感器291接触。因此,第一检测开关29检测到外侧操作杆7进行释放操作并将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
[0097]释放操作杆10的释放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6、27被传递到全闭门锁单元2、3以释放全闭门锁单元2、3。在完成锁释放之后,控制电路立刻基于第一检测开关29的检测信号来控制电动打开单元100。因而,门I通过电动打开单元100滑动以打开。
[0098]在图11的解锁状态中,当对用于打开门的开关进行操作以打开门时,释放作动器ACT运行。通过上述类似于外侧手柄OH的运动的操作,对外侧操作杆7进行释放操作,从而释放全闭门锁单元2、3,使得能够打开门I。
[0099]当门I处于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操作以打开门。
[0100]当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操作以打开门时,如图11所示,内侧手柄ΙΗ3的开门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5被传递到内侧操作杆8。内侧操作杆8从中性位置开始在图11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逆着弹簧24转动,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经由控制销33被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类似于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连接操作杆13的释放动作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从而释放门锁单元2、3以能够使门滑动以打开。
[0101]当η 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作动器14进行操作以锁定门。
[0102]当作动器14的马达37在图11的锁定方向上旋转时,该旋转经由蜗杆37和涡轮39被传递到主动操作杆40和输出操作杆34,且主动操作杆40和输出操作杆34从解锁位置到锁定位置的动作被传递到锁定操作杆11。因而,在图13中,锁定操作杆11逆着弹簧32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且控制销33移动到锁定位置,使得运动连接部5从解锁状态变换成锁定状态。
[0103]当门I保持在全闭状态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按钮手柄IH4进行操作以锁定门。
[0104]当对按钮手柄IH4进行操作以锁定门时,如图11所示,该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44被传递到锁定操作杆11,且锁定操作杆11逆着扭簧32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因而,在图13中,随着锁定操作杆11向锁定位置的移动,输出操作杆34、主动操作杆40和控制销33向锁定位置移动,且运动连接部5从解锁状态改变成锁定状态。
[0105]当η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时,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
[0106]当运动连接部5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操作杆11、控制销33、输出操作杆34和主动操作杆40处于锁定位置。
[0107]在图13中,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且外侧手柄OH的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17被传递到外侧操作杆7。外侧操作杆7从中性位置开始在图13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转动,且推动部74向上地与连接操作杆13的被推动部132接触以使连接操作杆13在图13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逆着弹簧31转动。然而,控制销33处于锁定位置,此时连接操作杆13的转动不能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因而,连接操作杆13的释放动作没有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因而,没有释放全闭门锁单元2、3,从而使门I不能打开。
[0108]当ηI保持在全闭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开门操作。
[0109]在13中,当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操作以打开门时,内侧手柄ΙΗ3的开门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5被传递到内侧操作杆8。内侧操作杆8从中性位置开始在图13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逆着弹簧24转动。在此情况下,控制销28处于解锁位置,此时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能被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因而,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被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然而,类似于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控制销33处于锁定位置,连接操作杆13的释放动作不能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因而,没有释放全闭门锁单元2、3,从而使门I不能打开。
[0110]当ηI保持在全闭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将作动器ACT解锁。
[0111]但作动器ACT的马达37在图13的解锁方向上旋转时,该旋转经由蜗杆37、涡轮39、主动操作杆40和输出操作杆34被传递到锁定操作杆11。因而,在图11中,锁定操作杆11逆着扭簧32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且控制销33移动到解锁位置以使运动连接部5从锁定状态改变成解锁状态。主动操作杆检测开关41检测出主动操作杆40移动到解锁位置或检测出锁定操作杆11移动解锁位置,并将解锁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
[0112]当门I保持在全闭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按钮手柄ΙΗ4进行操作以解锁门。
[0113]在图13中,对按钮手柄ΙΗ4进行操作以解锁门,解锁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44被传递到锁定操作杆11,且锁定操作杆11逆着扭簧32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因而,随着锁定操作杆11向解锁位置的移动,控制销33、输出操作杆34和主动操作杆40移动到解锁位置,且运动连接部5从锁定状态改变成解锁状态。
[0114]当门I保持在全闭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锁定位置时,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
[0115]在图14中,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外侧手柄OH的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17被传递到外侧操作杆7,且外侧操作杆7从中性位置开始在图14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摆动。因此,类似于处于解锁位置的儿童防护操作杆12,外侧操作杆7的推动部74向上地与连接操作杆13的被推动部132接触,且连接操作杆13在图14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逆着弹簧31转动。连接操作杆13的释放动作经由控制销33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以使释放操作杆10在释放方向上转动。因而,释放操作杆10的释放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6、27被传递到全闭门锁单元2、3以使它们被释放,因而门I能够滑动以打开。
[0116]当门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锁定位置时,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操作。
[0117]在图14中,当儿童防护操作杆12处于锁定位置时,控制销28处于锁定位置,此时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不能被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因而,即使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操作以打开门从而释放内侧操作杆8,释放动作没有被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内侧手柄ΙΗ3的关门动作没有被传递到全闭门锁单元2、3,从而不能打开门I。
[0118]当η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锁定位置时,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
[0119]在图15中,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外侧手柄OH的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17被传递到外侧操作杆7,外侧操作杆7从中性位置开始在图15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释放方向上摆动。然而,控制销33处于锁定位置,此时连接操作杆13的释放动作不能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使得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没有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因而,没有释放全闭门锁单元2、3,从而不能打开门I。
[0120]当ηI保持在全闭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锁定位置时,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操作以打开门。
[0121]在图15中,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操作时,内侧操作杆8被释放,但控制销28处于锁定位置。内侧操作杆8的释放动作没有被传递到连接操作杆13和释放操作杆10。因而,内侧手柄ΙΗ3的关门动作没有被传递到全闭门锁单元2、3,从而不能打开门I。
[0122]当门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
[0123]当门保持在全开位置时,全开门锁单元4与撞针啮合。
[0124]在图11中,当外侧手柄OH处于解锁状态时,外侧手柄OH的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17被传递到外侧操作杆7,而且门I被关闭,外侧操作杆7在释放方向上从中性位置开始摆动,从而连接操作杆13和释放操作杆10移动以进行释放。与此同时,外侧操作杆7的推动部73向前地与曲柄操作杆9的被推动部93接触,由此从中性位置开始在释放方向上逆着弹簧21移动曲柄操作杆9。曲柄操作杆9的运动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3释放全开门锁单元4,以滑动门I以进行关闭。
[0125]当门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关门操作。[0126]在图11中,当对内侧手柄IH3进行关门操作时,内侧手柄IH3的关门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2被传递到曲柄操作杆9。曲柄操作杆9在释放方向上移动,且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3释放全开门锁单元4以使门I能够关闭。
[0127]当门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
[0128]在图13中,当在锁定状态下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时,外侧手柄OH的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17被传递到外侧操作杆7,而且门I被关闭,使得移动外侧操作杆7以进行释放。该释放动作没有被传递到释放操作杆10,但外侧操作杆7的推动部73向前地与曲柄操作杆9的被推动部接触。因而,即使在锁定状态下仍移动曲柄操作杆9,且释放全开门锁单元4以使门I能够关闭。
[0129]当门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关η操作。
[0130]在图13中,当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关门操作时,内侧手柄ΙΗ3的关门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2被传递到曲柄操作杆9,且移动曲柄操作杆9以进行释放。因而,曲柄操作杆9的释放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3被传递到全开门锁单元4,以使门I能够关闭。
[0131]当门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解锁位置时,对儿章防护操作杆12进行锁定操作。
[0132]在图11中,当手动地向下推动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从门I的前端面露出的突起121时,儿童防护操作杆12在图11的逆时针方向上或在锁定方向上从解锁位置转动到图14中的锁定位置。控制销28与儿童防护操作杆12 —起移动到锁定位置。
[0133]当儿童防护操作杆12和控制销28移动到锁定位置时,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被检测部122沿着作动器14的外壳141的上表面向后移动,并与第二检测开关30的传感器301接触。因而,第二检测开关30检测出儿童防护操作杆12移动到锁定位置,并将锁定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
[0134]当门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锁定位置时,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
[0135]在图14中,当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时,外侧手柄OH的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17被传递到外侧操作杆7。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经由推动部73和被推动部93被传递到曲柄操作杆9,且曲柄操作杆9的释放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3被传递到全开门锁单元4。即使当儿童防护操作杆12处于锁定位置时,仍释放全开门锁单元4以使门I能够关闭。
[0136]当门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解锁状态和锁定位置时,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关η操作。
[0137]在图14中,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关门操作,该关门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2被传递到曲柄操作杆9,从而移动曲柄操作杆9以进行释放。因而,曲柄操作杆9的释放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3被传递到全开门锁单元4。即使当儿童防护操作杆12处于锁定位置,仍释放全开门锁单元4以使门I能够关闭。
[0138]当门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锁定位置时,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
[0139]在图15中,当对外侧手柄OH进行操作时,外侧手柄OH的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17被传递到外侧操作杆7。外侧操作杆7的释放动作经由推动部73和被推动部93被传递到曲柄操作杆9。曲柄操作杆9的释放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3被传递到全开门锁单元
4。即使当运动连接部5和儿童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锁定位置时,仍释放全开门锁单元4以使门I能够关闭。
[0140]当ηI保持在全开位置时,且在运动连接部5和儿章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锁定位置时,对内侧手柄ΙΗ3进行关η操作。
[0141]在图15中,当对内侦彳手柄ΙΗ3进行关门操作时,该关门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2被传递到曲柄操作杆9,从而移动曲柄操作杆9以进行释放。曲柄操作杆9的释放动作经由运动传递部件23被传递到全开门锁单元4。即使当运动连接部5和儿童防护操作杆12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锁定位置时,仍释放全开门锁单元4以使门I能够关闭。
[0142]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0143]第一和第二检测开关20和30的传感器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从外壳141的侧边露出。在这种情况下,外侧操作杆17和/或儿童防护操作杆12的被检测部75、122可以沿着外壳141的侧边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门锁的操作装置,其包括: 内侧手柄,其布置在门上并位于车辆的内侧; 底部件,其固定于所述门; 内侧操作杆,其相对于所述底部件枢转,并连接到所述内侧手柄; 锁定操作杆,其在用于使所述内侧操作杆的释放动作有效的解锁位置和用于使所述内侧操作杆的所述释放动作无效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外壳,其固定于所述底部件; 马达,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 输出操作杆,其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以用于将所述锁定操作杆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 被检测操作杆,其相对于所述外壳枢转,并结合到所述内侧手柄;及内侧手柄检测开关,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检测所述被检测操作杆的动作,以能够对所述内侧手柄的摆动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所述被检测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外壳中的面向所述内侧手柄的部分枢转,并与所述内侧手柄的连接部啮合,使得所述被检测操作杆与所述内侧手柄一起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中所述内侧手柄检测开关检测所述被检测操作杆的摆动方向和所述内侦彳手柄的操作方向,以将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门的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
4.一种用于将门锁改变成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的作动器,其包括: 夕卜壳; 马达,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 主动操作杆,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并通过所述马达移动到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 输出操作杆,其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并与所述主动操作杆一起移动到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 '及 检测开关,其布置在所述外壳中,并用于对摆动部件的运动进行检测,所述摆动部件相对于位于所述外壳外部且不同于所述外壳的部件枢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动器,其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中的多个端子板,所述端子板电连接到所述马达和所述检测开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动器,其中所述检测开关还包括从所述外壳中露出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能够与所述摆动部件的端部接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动器,其中,所述摆动部件包括外侧操作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动器,其中,所述摆动部件包括儿童防护操作杆。
【文档编号】E05B83/36GK103527014SQ201310269059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横森和人, 山下航平 申请人: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