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的载座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1)的载座单元,包括固定框(2)和相对于固定框(2)在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的框格(3);载座单元包括主要载座(4,5),其使用时与框格的下横挡(6)关联并放置在水平底部轨道(7)上以允许框格沿开启和关闭方向滑动;主要载座包括:第一盒型框(8),具有在使用时与框格的下横挡滑动联接的上部;支撑一对定位轮(10,11)的第二框架(9),该轮在使用时放置在轨道上;第二框架允许两个轮(10,11)围绕单个枢转点(P1)枢转移动;用于相对轨道提升和落下框格的连杆机构(12),分别对应于框格的开启和关闭位置;连杆机构在第一框架(8)和使用时由框格上把手(14)控制的驱动连杆(13)之间定位并作用。
【专利说明】用于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的载座单元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滑动门或窗的载座单元,具体是形成用于在行业的行话里被称为“升降和滑动”的门或窗载座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0002]这些门和窗通常包括:
[0003]-固定框;
[0004]-至少一个可移动框格,可相对于该固定框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水平滑动;
[0005]-至少一个滑动单元,或载座单元,其与框格的底部横挡关联并通过水平基部轨道引导以允许框格从和向上述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滑动;
[0006]-控制把手,位于框格上,其首先允许提升框格以移动框格的下密封件远离该轨道的侧面,并从而允许框格从和向上述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滑动,其次允许该框格降低到关闭位置以密封件该门或窗;
[0007]-锁定/释放装置,其在框格的垂直部件和该固定框之间作用,用于锁定/释放通过上述把手控制并位于其关闭位置上的该框格。
[0008]在本说明书中,关注载座单元,其在市场上的大部分实施方式是包括成对的载座(主和副)以分散方式来支撑该滑动框格。
[0009]目前,该单元的各载座的结构包括:
[0010]-盒型框,在其端部铰接有构造为搁置在轨道上的成对轮,以及
[0011]-连接体,插入在盒型框和该滑动框格的下部之间,以允许框格相对于该盒型框提升和降低。
[0012]更具体地,根据现有技术结构(其一些实施方式可参见专利DE7816563U、EP1298271、EP1298272、EP1437471),该连接体通过销和斜槽(运用并形成于盒型框和连接主体上或相反,其取决于所采取的方案)之间的联接在其一侧连接到框格的下部并在另一侧连接到盒型框。
[0013]该连接体(和框格)相对于载座的盒型框的移动是由上述控制把手通过驱动连杆传递的,该驱动连杆改变销和斜槽之间的相对位置。
[0014]在滑动框格领域中所采用的载座的另外实施例可从专利文献KR200397177、EP2.220.316 (同一 申请人:)、DE2443647 和 BE645016 中获知。
[0015]鉴于此,为了增加该升降和滑动机构的效率(其中术语“效率”表示施加到该把手较小的力来提升更重的框格),使用了预加载弹簧,构造为减轻被提升框格的重量并便于开启移动。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由该 申请人:在专利EP2220316中说明。
[0016]然而,这种类型的解决方案,即销-槽-弹簧组合具有一些缺点。
[0017]第一个问题是降低了由弹簧提供的辅助能力,因为事实是随着框格的提升增加,弹簧趋向于“卸载”并逐步地减少了对框格提升的相对贡献。[0018]因此,弹簧这种减少的影响反应在由使用者在把手上执行的操控,这实际上在与提升该框格的最后步骤相一致的把手最后一次转动角度的过程中,需要更大的作用力。
[0019]第二个问题是因为该“斜槽”引导单元存在于该载座上。
[0020]应当注意的是,始于操作把手并终止于副载座的该控制机构决定了由于存在连续的机械联接引起的间隙总和。
[0021]该间隙总和可转化为主载座的行程损失以及有时甚至更大程度的副载座行程损失,结果是未使用位于斜槽内的销的行程空间。
[0022]鉴于此,该行程损失因此使得框格提升高度的降低。
[0023]换言之,利用该槽系统,提升框格的有效值或多或少变高,这取决于产生的间隙总和。因为以这种方式构造在载座上的系统可以说是刚性的,因此不能进行调整。
[0024]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提升框格时框格的重量。
[0025]在具有槽、销和弹簧的系统中,框格的重量经常承担在该斜槽上,并在机构的整个系列上是级联的直至到达所述把手。
[0026]在重框格上的重量级联效应可导致把手的稳定性差,在某些情况下,因为框格的重量影响,往往仅通过触碰把手便可正好将其本身从开启位置解除。
【发明内容】
[002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的载座单元,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0028]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的载座单元,其不需要使用者过度用力来开启和关闭门或窗并在开启位置时该可移动框格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0029]本发明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的载座单元,其可适合于制作该可移动框格的任何类型的型材,也就是说,就算在小尺寸型材的情况下,仍保持闻的提升行程。
[0030]这些目的完全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的载座单元来实现,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表征的。
[0031]更具体地,该载座单元具有主要载座,该主载座包括:第一盒型框,其具有构造为在使用时与框格的下横挡可滑动地联接的上部;支撑使用时搁置在轨道上的成对定位轮的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构造为允许所述两个轮围绕单独的枢转点做枢转运动;连杆机构,用于相对于轨道提升和落下框格,分别对应于框格的开启和关闭位置;该连杆机构在第框架和在使用时由位于框格上的把手控制的驱动连杆之间定位并在其间作用。
[0032]由于主要载座的这种结构,能够获得非常大且精确的框格提升和落下行程,甚至对小尺寸的框格型材亦然,这归因于均匀作用于第一框架上的连杆机构。
[0033]连杆机构的这种均匀作用使得所述框格在所处位置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允许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使用者在把手上施加较小的力。
[0034]此外,该主要载座单元包括:第一框架,其具有在其各端部上的成形表面,该成形表面构造为用于形成连接到驱动连杆的连杆机构的铰接点的接触导向凸轮;每个成形表面在框格的升起开启位置形成第一框架在铰接点上的放置和支撑点。[0035]由于这种特征,该第一框架一方面引导该连杆机构在提升和落下位置中的移动,另一方面允许第一框架以平衡和双向的方式提升和稳定的提升位置:这减少了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和成对轮的应力。
[0036]优选地,该主要载座具有转动固定于一对摇杆的一对轮,该摇杆形成于第二框架内部的另外的独立框架,具有铰接于该第二框架的中央枢转点。
[0037]该特征:
[0038]-允许该轮枢转,甚至在轨道上存在间断的情况下,总是保持框格在轨道上的正确滑动;
[0039]-避免所述轮影响其它框架的动力学移动,并保持所述轮相对于另一框架处于中央设置;
[0040]-减少在提升和落下第一框架的过程中轮上的应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1]参照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将在其优选、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下列描述中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0042]-图1是配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载座单元的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的示意性前视图;
[0043]-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滑动门或窗的载座单元的前视图,具有在该门或窗的移动框格在关闭结构中横截面中的一些零件;
[0044]-图3是图2所示的副载座的放大视图;
[0045]-图4是图2所示的载座单元和框格的示意性后视图;
[0046]-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滑动门或窗的载座单元的前视图,具有在该门或窗的移动框格在开启结构中横截面中的一些零件;
[0047]-图6是图5所示的载座单元和框格的示意性后视图;
[0048]-图7是形成前述图的载座单元的一部分的主载座的分解立体图;
[0049]-图8是形成前述图的载座单元的一部分的副载座的分解立体图;
[0050]-图9和10分别以组装立体图和部分分解视图示出了在第一操作结构中调整该副载座的装置;
[0051]-图11和12分别以组装立体图和部分分解视图示出了在第二操作结构中调整该副载座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2]参照所述附图,特别是图1-6,由附图标记100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载座单元可用于由附图标记I表示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
[0053]这些门和窗I基本上包括:固定框2、至少一个可移动框格3、一对形成上述载座单元的载座4和5以及包括把手的控制元件14。
[0054]鉴于此,框格3可相对于固定框2在关闭位置(参见图1)和开启位置(未示出)之间滑动。
[0055]应该注意,框格3可沿着位于固定框2底部的固定轨道7水平滑动,在其完全开启位置(未示出)时可(仅仅是举例来说)叠置在固定框格101或也可移动的框格上。
[0056]该成对载座4、5与框格3的底部横挡6关联并通过轨道7引导以允许框格3从和向上述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滑动;
[0057]载座4此后将称为“主”,其沿关闭框格3的方向F2位于另一载座5的前面,另一方面另一载座5将称为“副”,其与主要载座4串联连接。
[0058]如图所示,该门或窗I包括位于框格3上的控制把手14。
[0059]使用在可移动框格3的垂直部件内部可滑动的连接杆23将控制把手14与载座单元100连接。
[0060]杆23又与驱动连杆13连接,由连接于主载座4的把手14使驱动连杆13移动。
[0061]以这种方式,把手14在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上的转动允许:
[0062]-提升框格3以移动框格3的下部密封件远离轨道7的侧面,从而允许框格从和向上述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滑动(参见箭头Fl以及图5和6),或
[0063]-落下框格3到关闭位置,从而使得密封件关闭该门或窗I(参见箭头F2以及图2和4)。
[0064]根据本发明,主载座4包括第一盒型框8,其具有构造为在使用时与框格的下横挡6可滑动联接的上部8a。
[0065]还是根据本发明,主载座4包括第二框架9,其支撑在使用时放置在轨道7上的一对轮10和11。
[0066]鉴于此,第二框架9构造为允许两个轮10和11围绕单一枢转点Pl做枢转运动。
[0067]还是根据本发明,主载座4包括用于相对于轨道7提升和落下框格3的连杆机构12,提升和落下分别对应于框格的开启和关闭位置。
[0068]连杆机构12位于第一框架8和使用时由位于框格3上的把手14控制的驱动连杆13之间,并在其间作用。
[0069]优选地(参见图7),连杆机构12还连接于第二框架9,以允许在框格3的提升和落下运动过程中成对轮10和11在轨道7上沿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并在提升或落下过程中保持相同的成对轮10和11相对于第一框架8对中。
[0070]优选地,第一框架8包括其相应上部8a,相应上部8a成形为形成位于通道6c中的两个联接槽SI和S2,通道6c形成在框格3的底部横挡6上。
[0071]优选地,第一框架8包括在其各端部成形的表面15和16,表面15和16构造成用于形成连接于驱动连杆13的连杆机构12的铰接点P2,P3的接触引导凸轮。
[0072]鉴于此,各成形表面15和16形成用于在框格3的升起开启位置将第一框架8在一定高度处(从底部)搁置和支承在铰接点P2,P3上的点。
[0073]由于该机械组合和框格3上的第一框架8的大支撑表面,框格3的提升位置是极其稳定的,即使是存在重框格亦然。
[0074]更详细地,连杆机构12包括第一近端运动杆12a,其在三个不同点P4,P5,P2分别铰接于第一框架8、驱动连杆13和第二框架9。
[0075]鉴于此,连杆机构12包括相对于驱动连杆13在远端的第二杆12b,第二杆12b在一端在点P6铰接于第一框架8,另一端在单个点P3铰接于第二框架9和刚性连接单元17,刚性连接单元17与框格3的下横挡6关联,用于在提升和落下移动过程中形成第二杆12b和横挡6之间的刚性接触。
[0076]优选地,该刚性连接单元17还与第二副载座5串联关联。
[0077]应该注意,第一和第二杆12a和12b形成两个双向成对的杆,以形成移动机构。
[0078]鉴于此,应该注意,上述枢转点或铰接点(Pl,P2,P3,P4,P5,P6)通过各种部件之间的相对可转动固定销而形成。
[0079]优选地,第二框架9包括两个平板9a,%,其部分容纳于第一框架8内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8移动。
[0080]鉴于此,每个板9a,9b在其相对端铰接于连杆机构12。
[0081]应该注意,形成第二框架9的两个平板9a,9b具有用于成对轮10和11的单个枢转点Pl,其相对于与连杆机构12连接的两个铰接点P2,P3位于中间区域。
[0082]鉴于此,成对轮10和11可转动地固定于一对水平摇杆18和19,一对水平摇杆18和19具有铰接于第二框架9的中央枢转点Pl。
[0083]该成对摇杆18和19形成位于第二框架9内部的另一框架,并使成对轮10和11独立于第二框架9和第一框架8。
[0084]成对轮10和11通过枢转点Pl间接地连接于第二框架9。
[0085]在第一框架8、第二框架9和驱动连杆13之间连接的连杆结构12,因此利用把手14的作用确定提升或落下第一框架8的移动,从而提升或落下框格3 (参见图2-6)。
[0086]这些移动通过提升或落下第一框架8的连接杆12a和12b的转动来确定,第二框架9由于与成对轮10和11连接而相对向后或向前滑动。
[0087]第一框架8上的凸轮表面15,16的存在便于第一框架8的提升和落下运动,还保持了提升位置的稳定。
[0088]由于该运动学机构,把手的转动,特别是在提升框格3的过程中非常快和“平顺”,而不需要使用者过多的用力。
[0089]优选地,在运动驱动连杆13和杆23之间有调整装置24,用于结合到驱动连杆13和杆23来调整(如果需要)驱动连杆13和移动杆23的连接,保证由把手14和主载座4所采用的相对位置的稳定(以及副载座5,所有组装之后),特别参见图2,5和7。
[0090]优选地,驱动连杆13包括与连杆机构12铰接的移动臂25,用于提升和落下定位的框格3并作用于载座4。
[0091]优选地,调整连接装置24连接于移动臂25的自由端。
[0092]优选地,调整连接装置24包括用于连接移动杆23的端部26 ;该端部26在使用时滑动插入框格3中。
[0093]该调整连接装置24还包括滑块27,其与移动臂25铰接并构造成用于接触端部26以及在前面与端部26结合。
[0094]优选地,调整装置24还包括用于调整端部26和滑块27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装置28。
[0095]这些调整装置28位于端部26和滑块27的两个接触表面26a,27a之间,以允许在使用时端部26相对于臂25的位置变化。
[0096]鉴于此,调整装置24还包括用于将滑块27夹紧于端部26的装置29,其构造为用于将滑块27在限定位置锁定在端部26。[0097]优选地,调整装置28包括形成在滑块27和端部26的相应接触表面上的齿状表面27a和互补齿状表面26a,其可联接或共同穿入彼此以允许在滑块27和端部26之间有在使用时可与杆23联接的多个分尚位置。
[0098]应该注意,夹紧装置29包括盖29a,其可连接在滑块27的外表面上。
[0099]鉴于此,盖29a包括穿过形成在滑块27上的槽形腔29c的螺纹元件29b,其在使用时螺纹啮合在端部26的腔26b内以将端部26与滑块27锁定在所采用的位置内。
[0100]实际上,如果在组装移动配件的过程中由于在杆23内的切割或钻孔误差,端部26和杆23之间的联接很困难,则组装技术人员可松开螺钉31,从而松开滑块27和端部26之间的联接。
[0101]在这一点上,技术人员可逐步平移端部27直至实现杆23的腔中的正确联接:这不用改变臂25和把手14的位置。
[0102]一旦杆23和端部27已经联接,技术人员可再次将端部26与滑块27夹紧在所采用的位置内。
[0103]由于该系统,其包括齿状和可调整连接接合点,由控制载座的机构提供的移动保持在理想的时机内,该时机在框格在落下位置时把手为零度和框格在升起位置时把手为180°之间。
[0104]以这种方式,可消除切割杆的任何误差,允许门或窗的安装人员工作时不需要特别精确且不会对门或窗的最终质量有影响。
[0105]优选地(参见图8),副载座5的元件结构和功能与主要载座4非常相似。
[0106]优选地,该副载座包括第一盒型框8,其具有设计为在使用时可滑动地与框格3的下横挡6联接的上部8a。
[0107]还是优选地,副载座5包括第二框架9,其支撑在使用时定位和放置在轨道7上的成对轮10和11。
[0108]鉴于此,第二框架9构造为允许两个轮10和11围绕单个枢转点Pl做枢转运动。
[0109]还是优选地,副载座5包括连杆机构12,其用于相对于轨道7提升和落下框格3,分别对应于框格3的开启和关闭位置。
[0110]鉴于此,连杆机构12位于第一框架8和在使用时与第一载座4串联的连接单元17之间并在其间作用。
[0111]应该注意,由于该连接单元17,用于提升和落下框格3的移动与主要载座4的移动是同步的,主要载座4又连接于驱动连杆13。
[0112]优选地,例如该连接单元17连续地包括两个滑块17a和17b,两个滑块17a和17b可滑动地连接于横挡6的通道6c。
[0113]各滑块17a,17b在一侧铰接于两载座4和5的对应连杆机构12,在另一侧其使用刚性杆20连接于对应滑块17或17b,该刚性杆20根据框格3的尺寸具有适合的长度。
[0114]优选地,副载座5的第一框架8包括用于容纳辅助弹性元件22的后端部腔21,辅助弹性元件22置于第一框架8和连杆机构12之间,并在提升框格3的过程中上推连杆机构12。
[0115]由于该结构,副载座5或更准确地其连杆机构12,通过位于框格3的后点的连接杆12b进行适当调整移动而便于提升框格3。[0116]应该注意,除了存在辅助弹性元件22之外,副载座5在某些细节上相对于主要载座4是不同的。
[0117]两个连接杆12a和12b是简易型的,各自仅具有两个枢转点(P4和P2在前面,P3,P6在后面)ο
[0118]副载座5的第一框架8可没有凸轮表面,因为由弹性元件22使得在移动和稳定位置提供辅助和稳定。
[0119]优选地,第一框架8包括用于容纳弹性元件22、下方开口的腔21,该腔21由端垂直壁30形成。
[0120]前接触或保持块31约束到第二框架9。
[0121]鉴于此,保持块31置于弹性元件22的端部和连杆机构12之间(参见图2,8以及9-12)。
[0122]更具体地,该保持块置于弹性元件22的前端和连接于第二框架9的连杆机构12的后枢转点之间。
[0123]应该注意,保持块31包括用于与连杆机构12接触的调整装置。
[0124]鉴于此,保持块31包括用于与连杆机构12接触的螺纹螺钉装置32。
[0125]更具体地,螺钉装置32直接与连杆机构12的后枢转点P3接触。
[0126]优选地,第一框架8的垂直壁30和保持块31包括对应的穿孔30a,31a,穿孔30a,31a允许从用于致动螺钉装置32的操作元件的外部直接进入(在下面将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127]为了完成该结构,副载座5的第一框架8包括端间隔件33,用于弹性元件22与第一框架8的腔21的卡合连接和快速解除,并在使用时位于弹性元件22的端部和第一框架8的后垂直壁30之间。
[0128]间隔件33允许弹性元件快速且简单地更换,例如如果在组装过程中决定增加或减少对连接杆的弹性响应时。
[0129]优选地,副载座5还包括可转动地固定于一对摇杆18,19的成对轮10和11,摇杆18、19具有铰接于第二框架9的中央枢转点Pl。
[0130]优选地,副载座5具有第一框架8,第一框架8包括其成形的相应上部8a,以形成位于通道6c内的两个联接凹槽SI和S2,通道6c形成于框格3的底部横挡6上。
[0131]优选地,副载座5包括用于调节框格3至少在其落下位置时相对于轨道7的距离的装置34,装置34位于第一框架8和第二框架9之间并直接作用于第一框架8上(参见图9-12)。
[0132]换言之,这些装置允许框格3后部的高度H相对于轨道7是变化的,用于调整在组装过程中框格的垂直部件和固定框I的垂直部件之间的任何未对准:所有的载座单元100已组装。
[0133]优选地,调整装置34包括配备有一对槽35的第二框架9,槽35在啮合在轮10和11的单个枢转点Pl处的垂直延长线上。
[0134]优选地,调整装置34包括可移动的第三框架36,其置于成对轮10和11以及第二框架9之间,并使用成对斜槽37在单个枢转点Pl处连接于第二框架9。
[0135]优选地,调整装置34还包括位于第二载座5上的移动装置38,并构造成用于在对应于沿单个枢转点Pl提升和落下第二框架9的两个方向上平移该第三框架36,以相对于轨道7来相对提升和落下第一框架8和框格3。
[0136]应该注意,第二框架9和第三框架36包括对应的配备有上述槽35和37的成对平板 9a,9b 以及 36a, 36b。
[0137]鉴于此,用于移动第二框架9和第三框架36的装置38包括可滑动地容纳于第一框架8内的驱动器31,驱动器31并构造成用于连接第二框架9和第三框架36的后端并移动第二框架9和第三框架36的后端。
[0138]应该注意,该驱动器包括用于保持弹性元件22的上述块31。
[0139]该块31在两侧上配备有用于引导(推和拉)两个框架9和36的扩大部分40。
[0140]该扩大部分配合在对应的槽形腔41、42中,槽形腔41、42形成在第二框架9和第三框架36的后端部上。
[0141]容纳于块31内的装置32也形成调整装置38的一部分。
[0142]装置32是可调整的并允许框格3的高度进行调整。
[0143]鉴于此,装置32在调整高度的过程中与形成固定接触点的连杆机构12接触。
[0144]更具体地,上述螺钉装置32穿过并置于所述块31内。
[0145]鉴于此,螺钉装置32用于调整框格3的高度并在调整高度H时与形成固定接触点的连杆机构12接触。
[0146]如上面所提及,第一框架8包括配备有穿孔30a的垂直端壁30。
[0147]块31又包括相应的穿孔31a,穿孔31a构造成与第一框架8的穿孔30a —起用于允许从调整螺钉装置32的操作元件的外部直接进入从而在两个方向上平移块31以及第二框架9和第三框架36 (操作元件未示出,因为是已知类型)。
[0148]以这种方式构造的调整系统允许如果在组装后发现在固定框的垂直部件和移动框格的垂直部件之间不完全对齐时,对框格3的位置进行适应/对齐。
[0149]由于能将适合的工具插入副载座的后端内部以及在螺钉装置32上进行操作,因此该调整非常容易和快速。
[0150]螺钉装置32与具有连接杆12b的杆的枢转点之一接触,该杆实际上是固定接触元件:因此其允许块31平移,这又使用相对有槽的端腔41和42作用在第二框架9和第三框架36上。
[0151]由于在槽35和37与轮10和11的枢转点Pl之间的结合,第三框架36的移动/平移决定了与第一框架8接触的第二框架9的垂直移动(高低)。
[0152]第二框架9的垂直移动决定了第一框架8的提升和落下以及由此在该区域中的框格3的提升和落下,从而决定了框格相对于固定框的对齐准确性。
[0153]因此,由于上述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载座单元完全实现了预设目的。
[0154]具有使用连接杆和具有缩减的中心距且枢转的成对轮的移动系统的该单元允许在较小空间内实现“提升和滑动”功能,具有减小接纳载座单元的型材尺寸的优势,因此在型材成本方面有竞争优势。
[0155]该成对枢转轮允许框格沿轨道的正确移动,甚至是在由放置门或窗的轨道或底面不平所导致的轨道上缺乏线性的情况下。
[0156]安装在载座上的连接杆单元使用其缩短的行程和连接杆在最临界的位置中、即约45°是运动的位置中的后部弹簧的最大预加载。
[0157]随着连接杆朝垂直位置移动,该弹簧释放了其荷载,但运动机构增加了很大的效率,使得连接杆在约为90°时,施加在把手上的作用力仅需要客服摩擦力而不用提升框格。
[0158]上述载座的整个总体结构确保了框格具有恒定和重复的提升高度,无论框格的重量和运动机构中存在的任何间隙。
[0159]实际上,当产生提升的连接杆约为90°时,它们产生相同的提升值。
[0160]提升杆和第一框架之间的结合还允许在提升位置释放在连接杆、所述轮等上的框格荷载,而不是传递给把手,实际上该把手将不再易受到框格的重量和非期望的转动产生的风险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升降和滑动类型的滑动门或窗(I)的载座单元,所述门或窗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框(2)和相对于固定框(2)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水平滑动的框格(3);至少一个主载座(4,5),所述至少一个主载座(4,5)在使用时与所述框格(3)的底部横挡(6)关联并放置在水平底部轨道(7)上以允许所述框格(3)在开启和关闭方向上滑动;所述至少一个主要载座(4,5)包括: -第一盒型框(8),所述第一盒型框(8)具有构造为在使用时与所述框格的下横挡(6)联接的上部(8a); -第二框架(9),所述第二框架(9)支撑一对轮(10,11)的第二框架(9),所述一对轮(10,11)定位在并在使用时放置在所述轨道(7)上;所述第二框架(9)构造为允许两个轮(10,11)围绕单个枢转点(Pl)做枢转移动; -连杆机构(12),所述连杆机构(12)用于相对于所述轨道(7)升降和落下所述框格(3)的连杆机构(12),分别对应于所述框格(3)的开启和关闭位置;所述连杆机构(12)位于所述第一框架(8)和使用时由位于所述框格(3)上的把手(14)控制的驱动连杆(13)之间并在其间作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12)还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9),用于允许在所述框格(3)的提升和落下移动过程中位于轨道(7)上的一对轮(10,11)沿两个方向的移动,以及在提升或落下过程中保持同一对轮(10,11)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8)对中;所述连杆机构(12)具有第一近端移动杆(12a),所述第一近端移动杆(12a)分别在三个不同点(P4,P5,P2)铰接于所述第一框架(8)、所述驱动连杆(13)和所述第二框架(9);所述连杆机构(12)还包括在相对于所述驱动连 杆(13)在远端的第二杆(12b),所述第二杆(12b)在一端在点(P6)铰接于所述第一框架(8),另一端在单个点(P3)铰接于所述第二框架(9)和至少与所述框格⑶的所述横挡(6)关联的刚性连接单元(17),其中所述第一框架⑶包括在其各端部成形的表面(15,16),所述表面(15,16)构造为形成用于连接于所述驱动连杆(13)的所述连杆机构(12)的铰接点(P2,P3)的接触引导凸轮;每个成形表面(15,16)在所述框格(3)的提升开启位置形成于所述第一框架(8)到铰接点(P2,P3)的支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座单元,其中所述连杆机构(12)包括在相对于所述驱动连杆(13)在远端的第二杆(12b),所述第二杆(12b)在一端在点(P6)铰接于所述第一框架(8),另一端在单个点(P3)铰接于所述第二框架(9)和与第二副载座(5)串联的刚性连接单元(17) 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座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框架(9)包括两个平板(9a,9b),所述两个平板(9a,9b)部分地容纳于所述第一框架(8)内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8)能移动;每个板(9a,9b)在其相对端铰接于所述连杆机构(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座单元,其中形成所述第二框架(9)的两个所述平板(9a,9b)具有所述成对轮(10,11)的单个枢转点(P1),所述单个枢转点(Pl)位于相对于与所述连杆机构(12)连接的两个所述铰接点(P2,P3)的中间区域。
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载座单元,其中所述成对轮(10,11)转动地固定于一对水平摇杆(18,19),所述一对水平摇杆(18,19)在所述第二框架(9)内部的形成另外独立框架,所述另外独立框架具有铰接于所述第二框架(9)的中央枢转点(P1)。
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载座单元,包括副载座(5),所述副载座(5)具有:-第一盒型框(8),所述第一盒型框(8)具有构造为在使用时与所述框格(3)的所述下横挡(6)能滑动地联接的上部(8a); -第二框架(9),所述第二框架(9)支撑一对轮(10,11),所述一对轮(10,11)定位在并在使用时放置在所述轨道(7)上;所述第二框架(9)构造为允许所述两个轮(10,11)围绕单个枢转点(Pl)做枢转移动; -连杆机构(12),所述连杆机构(12)用于相对所述轨道(7)升降和落下所述框格(3),分别对应于框格(3)的开启和关闭位置;所述连杆机构(12)位于所述第一框架(8)和使用时与所述主要载座(4)串联的连接单元(20)之间并在其间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座单元,其中所述副载座(5)的所述第一框架(8)包括用于容纳辅助弹性元件(22)的后端腔(21),所述辅助弹性元件(22)置于所述第一框架(8)和所述连杆机构(12)之间,并在提升所述框格(3)的过程中上推所述连杆机构(12)。
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载座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框架(8)包括其相应的上部(8a),所述上部(8a)成形为形成位于通道(6c)中的两个联接凹槽(S1,S2),所述通道(6c)形成在所述框格(3)的所述底部横挡(6)上。
【文档编号】E06B3/52GK103670163SQ20131063735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M·兰博迪尼 申请人:Gsg国际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