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43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式座椅,供一使用者乘坐,该复合式座椅包含一基座,及一枢设于该基座上的坐垫装置。该坐垫装置包括一枢设于该基座上且用以支撑该使用者的臀部的垫体,及一固设于该垫体后侧的顶推件,该垫体可相对于该基座前后枢转,该垫体相对于该基座向前枢转时,会带动该顶推件同步向前倾斜而顶推该使用者的腰部及臀部。通过该坐垫装置的垫体可相对于该基座枢转,让使用者能进行腹部与背部肌肉的训练,且该垫体相对于该基座向前枢转时,该顶推件还能顶推该使用者的腰部及臀部,进一步让使用者挺胸,进行背部、腹部,及腰部肌肉的伸展动作。
【专利说明】复合式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座椅。
【背景技术】
[0002]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反应在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要求上,不仅是性能要好,同时也追求对健康的帮助。以椅子为例,现在大部分的椅子都设计有靠背,以供使用者疲惫时得以舒服地靠置。然而,一般椅子的靠背多半呈板状,无法服贴地支撑背部,亦无法提供靠置的舒适性,更可能因此而产生姿势不正确的问题而影响健康。
[0003]有鉴于此,遂有业者研发出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参阅图1,为中国台湾第M294262号「椅子后靠背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所揭露的椅子I。该椅子I包含一主支撑架
11、一连接于该主支撑架11的靠背架组12,及一连接于该主支撑架11上的坐垫13。其中,该靠背架组12包括一略呈弧状的杆体121、二分别套设于该杆体121的两端并可分别定位于该杆体121上的承接座122,及二分别连接于所述承接座122上的靠背垫123。所述靠背垫123可相对于该主支撑架11往上、下、左、右的方向旋转调整,且所述靠背垫123间的距离也可通过所述承接座122在该杆体121上的位置而进行相对调整,因此,当使用者坐于该椅子I上时,其背部及腰部肌肉可受到所述靠背垫123的支撑,并通过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提升使用上的舒适度。
[0004]然而,现有椅子I虽然能提供较好的舒适度,但并无法提供使用者其它身体部位的支撑。此外,大多数上班族长时间采坐姿,缺乏运动,容易造成腰酸背痛,现有椅子I除了供使用者坐于其上使用外,并不具有其它能兼顾锻炼身体或复健的功效,因此在功能性上仍有诸多不足。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训练、复健使用者腹部、腰部、背部肌肉的复合式座椅。
[0006]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座椅,供一使用者乘坐,该复合式座椅包含一基座,及一枢设于该基座上的坐垫装置。该坐垫装置包括一枢设于该基座上且用以支撑该使用者的臀部的垫体,及一固设于该垫体后侧的顶推件,该垫体可相对于该基座前后枢转,该垫体相对于该基座向前枢转时,会带动该顶推件同步向前倾斜而顶推该使用者的腰部及臀部。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8]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其中还包含一枢设于该基座上且位于该坐垫装置前侧的开合装置,该开合装置包括二分别用以支撑该使用者的双腿且可相对于该基座于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间移动的支撑单元。
[0009]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还包含一枢设于该基座上且能相对于该基座前后枢转而用以带动该使用者的背部移动的抵靠装置。
[0010]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还包含一设置于该抵靠装置朝向该使用者的一侧且能于一充气状态与一消气状态间转换的撑顶装置。
[0011]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还包含一设置于该抵靠装置上且能相对于该抵靠装置上下移动而供使用者的双手置放的扶靠装置。
[0012]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其中该扶靠装置包括一可上下滑移地设置于该抵靠装置上的连接件,及二分别枢接于该连接件的两侧而能相对于该连接件横向枢转的扶手。
[0013]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其中该基座包括二间隔设置的前椅脚、二间隔设置的后椅脚,及一连接于该二前椅脚、后椅脚间且间隔位于该坐垫装置的垫体下方的连接板,该坐垫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该连接板上用以驱动该垫体枢转的第一驱动件,及一设置于该连接板上而提供该第一驱动件动力的第一动力源。
[0014]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其中该基座还包括一连接于该二前椅脚且位于该开合装置下方的顶板,该顶板具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呈弧状的滑槽,该开合装置的每一支撑单元具有一支撑板,及一由该支撑板向下凸伸而限位于对应的滑槽内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于对应的滑槽内滑移,而使所述支撑板可相对于该基座于该收合位置及该展开位置间移动。
[0015]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其中该抵靠装置包括一枢设于该二后椅脚间的第二驱动件、一设置于该第二驱动件上的背板,及一设置于该基座上而提供该第二驱动件动力的第二动力源。
[0016]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其中该扶靠装置还包括两个侧向间隔地设置于该抵靠装置的背板上而用以控制该连接件的移动的第三驱动件,及一提供所述第三驱动件动力的第三动力源。
[0017]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其中该抵靠装置的背板具有两个朝向该使用者的一侧且呈凹陷状的容置部,该撑顶装置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的气囊,及一设置于该背板上而使该二气囊进行充放气的充放气单元。
[0018]较佳地,前述复合式座椅,其中该坐垫装置的顶推件是呈倒梯形。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坐垫装置的垫体可相对于该基座枢转,让使用者能进行腹部与背部肌肉的训练,且该垫体相对于该基座向前枢转时,该顶推件还能顶推该使用者的腰部及臀部,进一步让使用者挺胸,进行背部、腹部,及腰部肌肉的伸展动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中国台湾公告第M294262号「椅子后靠背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所揭露的椅子;
[0021]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座椅的一较佳实施例;
[0022]图3是一侧视图,辅助说明图2 ;
[0023]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一坐垫装置向前倾斜的态样;
[0024]图5是一侧视图,说明该坐垫装置向后倾斜的态样;
[0025]图6是一俯视图,辅助说明图2 ;
[0026]图7是一俯视图,说明一开合装置位于一展开位置,及一扶靠装置的两扶手横向枢转的态样;
[0027]图8是一侧视图,说明该坐垫装置及一抵靠装置向前倾斜,且一撑顶装置鼓起的态样?’及
[0028]图9是一侧视图,说明该抵靠装置向后倾斜,且该撑顶装置鼓起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30]参阅图2、3及4,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座椅的一较佳实施例,供一使用者9乘坐,该复合式座椅包含一基座2、一枢设于该基座2上的坐垫装置3、一枢设于该基座2上且位于该坐垫装置3前侧的开合装置4、一枢设于该基座2上且能相对于该基座2前后枢转而用以带动该使用者9的背部移动的抵靠装置5、一设置于该抵靠装置5朝向该用户9的一侧的撑顶装置6,及一设置于该抵靠装置5上且能相对于该抵靠装置5上下移动的扶靠装置7。
[0031]该基座2包括二间隔设置的前椅脚21、二间隔设置的后椅脚22(因视角的关系只显示其一)、一连接于该二前椅脚21、后椅脚22间且间隔位于该坐垫装置3下方的连接板23,及一连接于该二前椅脚21且位于该开合装置4下方的顶板24。该坐垫装置3包括一枢设于该二后椅脚22间且用以支撑该使用者9的臀部的垫体31,及一固设于该垫体31后侧的顶推件32、一设置于该连接板23上用以驱动该垫体31枢转的第一驱动件34,及一设置于该连接板23上而提供该第一驱动件34的动力的第一动力源33。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件34是一凸轮的态样,并通过控制该凸轮的转动角度,而使该垫体31能相对于该基座2呈现如图3所示的水平状态、如图4所示的前倾状态,及如图5所示的后倾状态间移动。当然该第一驱动件34也可以是一气压缸或油压缸,不以此为限。
[0032]参阅图3、6,该开合装置4包括二分别用以支撑该使用者9的双腿的支撑单元41。该基座2的顶板24具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呈弧状的滑槽241,该开合装置4的每一支撑单元41具有一支撑板411,及一由该支撑板411向下凸伸而限位于对应的滑槽241内的限位件412,所述限位件412能于对 应的滑槽241内滑移,而使所述支撑板411可相对于该基座2于一收合位置(图6)及一展开位置间移动(图7)。
[0033]再参阅图2、3,该抵靠装置5包括一枢设于该二后椅脚22间的第二驱动件51、一设置于该第二驱动件51上的背板52,及一设置于该基座2上而提供该第二驱动件51动力的第二动力源53。该背板52具有两个朝向该使用者9的一侧且呈凹陷状的容置部52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驱动件51为轴管马达,而该第二动力源53是设置于其中一后椅脚22上,但不以此为限。
[0034]参阅图3、7,该扶靠装置7包括一可上下滑移地设置于该抵靠装置5的背板52上的连接件71、二分别枢接于该连接件71的两侧而能相对于该连接件71横向枢转的扶手72、两个侧向间隔地设置于该抵靠装置5的背板52上而用以控制该连接件71的移动的第三驱动件73,及一提供所述第三驱动件73动力的第三动力源74。该二第三驱动件73可以是气压缸或油压缸,但不以此为限。
[0035]再参阅图2、3,该撑顶装置6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部521内的气囊61,及一设置于该背板52上而使该二气囊61进行充放气的充放气单元62,该充放气单元62内建一动力源(图未示)。另外要先说明的是,在所有侧视的图式中,因视角的关系,皆只显示一侧的气囊61。
[0036]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座椅可当作一般的座椅供该使用者9乘坐,并可通过该二第三驱动件73来控制该连接件71的高低,以调整该二扶手72适当的高度。当该第一动力源33运作使该第一驱动件34转动,而使该垫体31呈现如图8所示的前倾状态时,该垫体31会带动该顶推件32同步向前倾斜,而能顶推该使用者9的腰部及臀部。同时,该抵靠装置5的第二动力源53亦驱动该第二驱动件51转动而使该背板52前倾,推动该使用者9的上半身略为前倾,该撑顶装置6的充放气单元62亦对该二气囊61进行充气,使该二气囊61鼓起后对该使用者9的背部进行撑顶作用。借此方式,顶推该使用者9的腰部及臀部并撑顶背部,让该使用者9挺胸,进行背部的伸展动作,而能连带地使腹部、腰部肌肉同步进行伸展。该使用者9在进行上述伸展动作的同时,其双手与双腿会自然而然的展开,因此会如图7所示,带动该二扶手72向外移动,同时使该二支撑板411由图6所示的收合位置移动至如图7所示的展开位置,而能带动身体各部位呈现伸展姿势。要特别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该坐垫装置3的顶推件32是呈倒梯形,用以对应骨盆的形状,而能产生较佳的顶推效果。
[0037]再参阅图3,当该第一驱动件34转动回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使该垫体31能相对于该基座2呈现水平状态、且该充放气单元62对该二气囊61进行放气时,该使用者9则能回到如图3所示的姿势。
[0038]参阅图9,由于该抵靠装置5是能单独相对于该基座2枢转,因此亦可通过该第二动力源53控制该背板52前后枢转,而能单独带动该使用者9的背部往前或往后移动,让使用者9进行腹部与背部的肌群的训练或复健。例如,图9中是使该背板52后倾,让该使用者9的上半身后仰,借以对腹部肌肉以及大腿肌群(例如股四头肌)进行伸展。在该背板52后倾斜的状态下,亦可使该二气囊61进行充气,对该使用者9的背部进行撑顶作用。当然,实际使用时,亦可使该垫体31及顶推件32与该背板52 —起向后倾斜。
[0039]参阅图3,要说明的是,每一支撑单元41的支撑板411以及该扶靠装置7的该二扶手72,皆是通过该使用者9自身的力量进行控制移动,因此该使用者9亦可单独对双手或双腿的肌群进行训练或复健。再者,该第一动力源33、该第二动力源53、该第三动力源74,以及该充放气单元62的控制方式可以是整合于一控制器(图未示),可分别进行启动,或选择一完整流程,让该第一动力源33、该第二动力源53,、该第三动力源74以及该充放气单元62互相配合,经启动后就能自动依序完成上述动作。上述控制方式为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轻易理解,不再赘述。
[00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座椅,通过该坐垫装置3的垫体31相对于该基座2向前枢转时,该顶推件32还能顶推该使用者9的腰部及臀部,且该顶推件32是呈倒梯形以对应骨盆的形状,而能产生较佳的顶推效果,再搭配该撑顶装置6的该二气囊61鼓起后对该使用者9的背部进行撑顶作用,让该使用者9挺胸,进行背部的伸展动作,而能连带地使腹部、腰部肌肉同步进行伸展,强化核心肌群,而该坐垫装置3、开合装置4、抵靠装置5、撑顶装置6,及扶靠装置7皆可单独运作,让使用者9可视其需求针对特定部位的肌群进行训练或复健。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式座椅,供一位使用者乘坐,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座椅包含: 一个基座;及 一个坐垫装置,包括一个枢设于该基座上且用以支撑该使用者的臀部的垫体,及一个固设于该垫体后侧的顶推件,该垫体可相对于该基座前后枢转,该垫体相对于该基座向前枢转时,会带动该顶推件同步向前倾斜而顶推该使用者的腰部及臀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座椅还包含一个枢设于该基座上且位于该坐垫装置前侧的开合装置,该开合装置包括两个分别用以支撑该使用者的双腿且可相对于该基座于一个收合位置及一个展开位置间移动的支撑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座椅还包含一个枢设于该基座上且能相对于该基座前后枢转而用以带动该使用者的背部移动的抵靠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座椅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抵靠装置朝向该使用者的一侧且能于一个充气状态与一个消气状态间转换的撑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座椅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抵靠装置上且能相对于该抵靠装置上下移动而供使用者的双手置放的扶靠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扶靠装置包括一个可上下滑移地设置于该抵靠装置上的连接件,及两个分别枢接于该连接件的两侧而能相对于该连接件横向枢转的扶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前椅脚、两个间隔设置的后椅脚,及一个连接于该二前椅脚、后椅脚间且间隔位于该坐垫装置的垫体下方的连接板,该坐垫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连接板上用以驱动该垫体枢转的第一驱动件,及一个设置于该连接板上而提供该第一驱动件动力的第一动力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包括一个连接于该二前椅脚且位于该开合装置下方的顶板,该顶板具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呈弧状的滑槽,该开合装置的每一个支撑单元具有一个支撑板,及一个由该支撑板向下凸伸而限位于对应的滑槽内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于对应的滑槽内滑移,而使所述支撑板可相对于该基座于该收合位置及该展开位置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抵靠装置包括一个枢设于该二后椅脚间的第二驱动件、一个设置于该第二驱动件上的背板,及一个设置于该基座上而提供该第二驱动件动力的第二动力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扶靠装置还包括两个侧向间隔地设置于该抵靠装置的背板上而用以控制该连接件的移动的第三驱动件,及一个提供所述第三驱动件动力的第三动力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抵靠装置的背板具有两个朝向该使用者的一侧且呈凹陷状的容置部,该撑顶装置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的气囊,及一个设置于该背板上而使该二气囊进行充放气的充放气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坐垫装置的顶推件是呈倒梯形。
【文档编号】A47C1/032GK203493155SQ20132057822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张洪沅, 曾耀元, 曾耀文 申请人:张洪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