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包括由上窗框、下窗框、左窗框和右窗框围成的第一矩形框架,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中间位置竖直设有中间窗框,所述中间窗框将框架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左框架装有玻璃,所述右框架装有可开合的窗扇,所述窗扇包括由竖直设置的第一窗框、第二窗框和水平设置的第三窗框、第四窗框围成的第二矩形框架,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内装有玻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隔热效果好、连接紧密。
【专利说明】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变迀,传统的门窗主要木质门窗和铁质门窗,门窗的功能与装饰性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型材逐渐兴起,特别是铝合金,铝塑复合型材等越来越收到人们喜爱,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构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0003]现有的铝型材,人们喜欢用来做门窗,铝型材也以其轻便,美观,防火而广受人们的喜爱,但使用中存在铝合金之间密封性不好,铝合金导热快的缺点,以致于造成屋内的温度容易变高或变低和隔噪音性不好,为了达到有效隔音,现在多数型材采用双层玻璃结构,这样对型材隔挡部分和包边部分强度要求也相应增加,外侧型材设置的隔挡部的结构强度达不到承载加厚玻璃的要求,很容易造组件从铝合金门窗框架内脱落,导致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隔热效果好、连接紧密的铝包木节能内开窗。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包括由上窗框、下窗框、左窗框和右窗框围成的第一矩形框架,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中间位置竖直设有中间窗框,所述中间窗框将框架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左框架装有玻璃,所述右框架装有可开合的窗扇,所述窗扇包括由竖直设置的第一窗框、第二窗框和水平设置的第三窗框、第四窗框围成的第二矩形框架,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内装有玻璃;
[0006]所述左窗框外侧包裹有第一扣板,所述左窗框右侧设有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内设有支撑筋,所述凹陷结构内装有玻璃,所述中间窗框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二扣板和第三扣板,所述中间窗框左侧为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内设有支撑筋,所述左窗框和中间窗框相对的凹陷结构内装有玻璃;
[0007]所述中间窗框右侧由与之连为一体的第一装卡凸起分为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一窗框左侧由与之连为一体的第二装卡凸起分为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一装卡凸起设于第二装卡凸起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中间窗框内侧部分位于第一窗框内侧部分的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三扣板沿中间窗框右侧边缘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设于第一窗框外侧部分的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窗框外侧靠右的位置包裹有第四扣板,所述第一窗框右侧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第二窗框左侧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第一窗框与第二窗框相对的凹陷结构中设有玻璃;
[0008]所述第二窗框右侧中部设有第三装卡凸起,由第三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右窗框左侧中部设有第四装卡凸起,由第四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四装卡凸起设于第三装卡凸起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右窗框内侧设于第二窗框内侧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右窗框外侧包裹的第五扣板沿右窗框左侧边缘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设于第二窗框外侧的外部。
[0009]所述上窗框下端面中部设有第五装卡凸起,由第五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三窗框上端面中部设有第六装卡凸起,由第六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五装卡凸起设于第六装卡凸起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三窗框内侧设于上窗框内侧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上窗框外侧包裹的第六扣板沿上窗框下部边缘设有第三插槽,所述第三插槽设于第三窗框外侧的外部,所述第三窗框下部设有凹陷结构;
[0010]所述下窗框上端面中部设有第七装卡凸起,由第七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四窗框下端面中部设有第八装卡凸起,由第八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七装卡凸起设于第八装卡凸起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下窗框内侧设于第四窗框内侧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下窗框外侧包裹的第七扣板沿下窗框上部边缘设有第四插槽,所述第四插槽设于第四窗框外侧的外部,所述第四窗框上部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第三窗框和第四窗框相对的凹陷结构内设有玻璃。
[0011]进一步,所述中间窗框内侧右端面与第一窗框内侧左端面之间交错的距离为6mm。
[0012]进一步,所述右窗框内侧左端面与第二窗框内侧右端面之间交错的距离为5mm。
[0013]进一步,所述第四窗框内端面到下窗框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5mm。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
[0015]进一步,所述左窗框、中间窗框和右窗框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
[0016]进一步,所述密封件形状由需要选择不同的型号。
[0017]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木包铝的结构使得承重性更好,且更加美观,包在外侧的铝也有效防止了木质窗框的损害,同时装卡凸起之间相互配合,使得连接更加紧密,由装卡凸起形成的凹陷结构,既节省了木料,又起到安装功能,并且木质窗框的隔热性更好;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向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B向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上窗框 2、下窗框3、左窗框
[0023]4、右窗框 5、中间窗框6、玻璃
[0024]7、第一窗框 8、第二窗框9、第三窗框
[0025]10、第四窗框 11、第一扣板12、支撑筋
[0026]13、第二扣板 14、第三扣板15、第一装卡凸起
[0027]16、第二装卡凸起 17、第一插槽18、第四扣板
[0028]19、第三装卡凸起 20、第四装卡凸起21、第五扣板
[0029]22、第二插槽 23、第五装卡凸起24、第六装卡凸起
[0030]25、第六扣板 26、第三插槽27、第七装卡凸起
[0031]28、第八装卡凸起 29、第七扣板30、第四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包括由上窗框1、下窗框2、左窗框3和右窗框4围成的第一矩形框架,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中间位置竖直设有中间窗框5,所述中间窗框5将框架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左框架装有玻璃6,所述右框架装有可开合的窗扇,所述窗扇包括由竖直设置的第一窗框7、第二窗框8和水平设置的第三窗框9、第四窗框10围成的第二矩形框架,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内装有玻璃6 ;
[0033]如图2所示,所述左窗框3外侧包裹有第一扣板11,所述左窗框3右侧设有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内设有支撑筋12,所述凹陷结构内装有玻璃6,所述中间窗框5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二扣板13和第三扣板14,所述中间窗框5左侧为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内设有支撑筋12,所述左窗框3和中间窗框5相对的凹陷结构内装有玻璃6 ;
[0034]所述中间窗框5右侧由与之连为一体的第一装卡凸起15分为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一窗框7左侧由与之连为一体的第二装卡凸起16分为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一装卡凸起15设于第二装卡凸起16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中间窗框5内侧部分位于第一窗框7内侧部分的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三扣板14沿中间窗框5右侧边缘设有第一插槽17,所述第一插槽17设于第一窗框7外侧部分的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窗框7外侧靠右的位置包裹有第四扣板18,所述第一窗框7右侧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第二窗框8左侧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第一窗框7与第二窗框8相对的凹陷结构中设有玻璃6 ;
[0035]所述第二窗框8右侧中部设有第三装卡凸起19,由第三装卡凸起19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右窗框4左侧中部设有第四装卡凸起20,由第四装卡凸起20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四装卡凸起20设于第三装卡凸起19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右窗框4内侧设于第二窗框8内侧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右窗框4外侧包裹的第五扣板21沿右窗框4左侧边缘设有第二插槽22,所述第二插槽22设于第二窗框8外侧的外部。
[0036]如图3所示,所述上窗框I下端面中部设有第五装卡凸起23,由第五装卡凸起23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三窗框9上端面中部设有第六装卡凸起24,由第六装卡凸起24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五装卡凸起23设于第六装卡凸起24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三窗框9内侧设于上窗框I内侧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上窗框I外侧包裹的第六扣板25沿上窗框I下部边缘设有第三插槽26,所述第三插槽26设于第三窗框9外侧的外部,所述第三窗框9下部设有凹陷结构;
[0037]所述下窗框2上端面中部设有第七装卡凸起27,由第七装卡凸起27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四窗框10下端面中部设有第八装卡凸起28,由第八装卡凸起28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七装卡凸起27设于第八装卡凸起28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下窗框2内侧设于第四窗框10内侧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下窗框2外侧包裹的第七扣板29沿下窗框I上部边缘设有第四插槽30,所述第四插槽30设于第四窗框10外侧的外部,所述第四窗框10上部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第三窗框9和第四窗框10相对的凹陷结构内设有玻璃6。
[0038]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窗框5内侧右端面与第一窗框7内侧左端面之间交错的距离为6_,所述右窗框4内侧左端面与第二窗框8内侧右端面之间交错的距离为5_,所述第四窗框10内端面到下窗框2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5mm,所述第一窗框7和第二窗框8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左窗框3、中间窗框5和右窗框4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密封件形状由需要选择不同的型号
[003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销包木节能内开窗,包括由上窗框、下窗框、左窗框和右窗框围成的第一矩形框架,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中间位置竖直设有中间窗框,所述中间窗框将框架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左框架装有玻璃,所述右框架装有可开合的窗扇,所述窗扇包括由竖直设置的第一窗框、第二窗框和水平设置的第三窗框、第四窗框围成的第二矩形框架,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内装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窗框外侧包裹有第一扣板,所述左窗框右侧设有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内设有支撑筋,所述凹陷结构内装有玻璃,所述中间窗框外侧依次包裹有第二扣板和第三扣板,所述中间窗框左侧为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内设有支撑筋,所述左窗框和中间窗框相对的凹陷结构内装有玻璃; 所述中间窗框右侧由与之连为一体的第一装卡凸起分为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一窗框左侧由与之连为一体的第二装卡凸起分为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一装卡凸起设于第二装卡凸起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中间窗框内侧部分位于第一窗框内侧部分的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三扣板沿中间窗框右侧边缘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设于第一窗框外侧部分的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窗框外侧靠右的位置包裹有第四扣板,所述第一窗框右侧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第二窗框左侧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第一窗框与第二窗框相对的凹陷结构中设有玻璃; 所述第二窗框右侧中部设有第三装卡凸起,由第三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右窗框左侧中部设有第四装卡凸起,由第四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四装卡凸起设于第三装卡凸起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右窗框内侧设于第二窗框内侧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右窗框外侧包裹的第五扣板沿右窗框左侧边缘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设于第二窗框外侧的外部, 所述上窗框下端面中部设有第五装卡凸起,由第五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三窗框上端面中部设有第六装卡凸起,由第六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五装卡凸起设于第六装卡凸起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三窗框内侧设于上窗框内侧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上窗框外侧包裹的第六扣板沿上窗框下部边缘设有第三插槽,所述第三插槽设于第三窗框外侧的外部,所述第三窗框下部设有凹陷结构; 所述下窗框上端面中部设有第七装卡凸起,由第七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四窗框下端面中部设有第八装卡凸起,由第八装卡凸起的设置形成两个凹陷结构,所述第七装卡凸起设于第八装卡凸起外侧,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下窗框内侧设于第四窗框内侧外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下窗框外侧包裹的第七扣板沿下窗框上部边缘设有第四插槽,所述第四插槽设于第四窗框外侧的外部,所述第四窗框上部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第三窗框和第四窗框相对的凹陷结构内设有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窗框内侧右端面与第一窗框内侧左端面之间交错的距离为6_。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窗框内侧左端面与第二窗框内侧右端面之间交错的距离为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窗框内端面到下窗框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框和第二窗框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包木节能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窗框、中间窗框和右窗框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
【文档编号】E06B3/00GK204175112SQ201420491016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韩涛 申请人:天津市永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