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蒸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613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蒸笼。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使用的蒸笼大多为固定结构的竹蒸笼,这种蒸笼的笼底与笼壁大多由竹片绑接而成,需要经过复杂的手工编织过程,制作较为繁琐,且反复使用后容易松脱,再者,这种蒸笼内部格局不能划分,像广东人的早茶时间往往一次要品尝多种不同的菜品,而一个蒸笼无法满足一次性盛装多种菜品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蒸笼,蒸笼本体采用插接的方式制成,适合批量机器生产制作,且蒸笼内部格局可在必要时进行划分,可满足一次性分区域盛装不同种类的菜品的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组合式蒸笼,包括前后笼壁,左右笼壁,笼底以及横隔板和竖隔板,所述前后笼壁下部制有一排插槽,与插槽适配的插片穿过插槽构成笼底,前后笼壁的两端均制有侧插槽,中部制有中插槽,左右笼壁的两端与侧插槽适配插接,横隔板两端与左右笼壁中部制有的插槽ⅰ适 配插接,竖隔板中部与横隔板中部制有的插槽ⅱ适配插接,竖隔板两端与前后笼壁中部制有的中插槽适配插接,前后笼壁外侧还制有把手。

其中,所述左右笼壁上端外侧制有l型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笼壁,左右笼壁,笼底以及横隔板和竖隔板用竹子或金属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发明的笼底与笼壁采用插接的方式制成,笼壁之间,笼壁与隔板之间也采用插接的方式制成,易于批量生产制造,结构坚固,更加耐用;

2、本发明具有可活动拆卸的隔板,可在必要时对蒸笼内部格局进行分区,尤其适合种类多样的广东早茶使用,一个蒸笼可最多分成四个区域放置四种不同种类的菜品,充分利用了蒸笼内部空间,方便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组合式蒸笼,包括前后笼壁1,左右笼壁6,笼底11以及横隔板8和竖隔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笼壁1下部制有一排插槽2,与插槽2适配的插片穿过插槽2构成笼底11,这种结构的笼底较竹条编制的笼底更加易于批量生产和制造,较传统手工编制过程提高了制作效率,满足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前后笼壁1的两端均制有侧插槽4,中部制有中插槽5,左右笼壁6的两端与侧插槽4适配插接,左右笼壁6与前后笼壁1围成方形的笼壁,结 构新颖美观,整片状结构易于生产制造,较编制的笼壁更加坚固耐用,再者,横隔板8两端与左右笼壁6中部制有的插槽ⅰ7适配插接,插上横隔板8将笼内格局分出来两个空间,竖隔板10中部再与横隔板8中部制有的插槽ⅱ9适配插接,竖隔板10两端与前后笼壁1中部制有的中插槽5适配插接,竖隔板10与横隔板8配合使用又将笼内格局划分出四个空间,可分别放置不同种类的蒸品,避免混淆串味,前后笼壁1外侧还制有把手3,方便手持蒸笼本体,具体地,所述左右笼壁6上端外侧制有l型挡板12,挡板12方便叠加若干蒸笼本体时阻挡上部的蒸笼本体滑脱。制作时,所述前后笼壁1,左右笼壁6,笼底11以及横隔板8和竖隔板10用竹子或金属制成,金属可选择不锈钢或铝制品等。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笼底11与笼壁(1、6)采用插接的方式制成,笼壁(1、6)之间,笼壁(1、6)与隔板(8、10)之间也采用插接的方式制成,易于批量生产制造,结构坚固,更加耐用;而且本发明具有的可活动拆卸的隔板(8、10),可在必要时对蒸笼内部格局进行分区,尤其适合种类多样的广东早茶使用,一个蒸笼可最多分成四个区域放置四种不同种类的菜品,充分利用了蒸笼内部空间,方便一次性端持多种菜品。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组合式蒸笼,包括前后笼壁,左右笼壁,笼底以及横隔板和竖隔板,前后笼壁下部制有一排插槽,与插槽适配的插片穿过插槽构成笼底,前后笼壁的两端均制有侧插槽,中部制有中插槽,左右笼壁的两端与侧插槽适配插接,横隔板两端与左右笼壁中部制有的插槽Ⅰ适配插接,竖隔板中部与横隔板中部制有的插槽Ⅱ适配插接,竖隔板两端与前后笼壁中部制有的中插槽适配插接,前后笼壁外侧还制有把手。本发明结构坚固,适合批量机器生产制作,且蒸笼内部格局可在必要时进行划分,可满足一次性分区域盛装不同种类的菜品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耿芳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耿芳盈
技术研发日:2016.03.18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