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品,特别是一种捣蒜机。
背景技术:
大蒜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温中消食、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的功效,大蒜所含的脂溶性挥发油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加强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消炎止血的作用。
生活中人们常将大蒜去皮捣碎成泥状制成蒜泥使用,但是现有的捣蒜器一般为手工操作,使用时,将蒜瓣放入碗状容器中,用捣蒜锤根据需要将蒜瓣捣成不同程度的泥状。整个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大蒜味道重,在捣碎的过程中会刺激到人的眼睛和鼻子,并且现有捣蒜器也不适用于制作大量的蒜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自动进行捣蒜操作的捣蒜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捣蒜机,该捣蒜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大蒜放置槽,大蒜放置槽上方的机架上设有捣蒜机构,所述捣蒜机构包括气缸、捣杆和安装在捣杆底部的捣锤,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捣杆的顶部与气缸活塞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捣杆上还套装有与大蒜放置槽配合的槽盖,槽盖顶部的中部设有与捣杆配合的通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该捣蒜机还包括捣蒜控制机构,捣蒜控制机构包括plc、电磁阀和触摸屏,触摸屏与plc连接,电磁阀的输入端与plc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气缸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捣锤的上部呈圆台形、下部呈半球形。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大蒜放置槽的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半球形。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槽盖上部设有与捣锤上部配合的圆台形凹槽、下部呈圆柱形。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槽盖的高度大于捣锤的高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槽盖底部的大小与大蒜放置槽顶部的大小一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通孔为圆孔,捣杆呈圆柱形,通孔的直径略大于捣杆的直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底座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扇,电扇的出风口正对大蒜放置槽的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大蒜放置槽来盛放待捣的大蒜,通过气缸带动捣锤来将大蒜捣碎,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同时在大蒜的捣碎过程中,端盖可以有效的防止蒜瓣外蹦,提高捣碎效率。该捣蒜机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进行自动捣蒜,不仅避免人的眼睛和鼻子受到刺激,也极大的提高了捣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图1,一种捣蒜机,该捣蒜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2,底座2上设有大蒜放置槽3,大蒜放置槽3上方的机架1上设有捣蒜机构,所述捣蒜机构包括气缸7、捣杆6和安装在捣杆6底部的捣锤4,气缸7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捣杆6的顶部与气缸7活塞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捣杆6上还套装有与大蒜放置槽3配合的槽盖,槽盖顶部的中部设有与捣杆6配合的通孔。使用时,先进剥好皮的蒜瓣放入大蒜放置槽3内,然后移动槽盖,将槽盖盖在大蒜放置槽3上,接着开启气缸7,气缸7动作带动捣锤4动作,捣锤4在大蒜放置槽3与槽盖之间上下移动,将蒜瓣捣碎成蒜泥;整个捣蒜过程全都自动进行,解放了人力,并且避免了人工捣蒜产生刺激眼睛和鼻子的情况,而且极大得提高了捣蒜效率,并且可以进行持续制作蒜泥。该捣蒜机捣蒜过程中声音小,不会产生碰撞声音,仅具有挤压的声音,捣蒜效率高,每次捣蒜的力度大,可快速完成捣蒜。
该捣蒜机还包括捣蒜控制机构,捣蒜控制机构包括plc、电磁阀和触摸屏,触摸屏与plc的输入端连接,电磁阀的输入端与plc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气缸7连接。所述plc为西门子s7-300系列plc,所述触摸屏为昆仑通态触摸屏,触摸屏的型号为tpc1561hi,触摸屏与plc通过rs485通讯线连接;通过触摸屏给plc信号控制电磁阀驱动气缸7动作,进而带动捣锤4进行捣蒜;可以根据需要蒜泥的泥状程度选择气缸7的动作频率和动作时间。
所述捣锤4的上部呈圆台形、下部呈半球形。捣锤4的下部呈半球形方便与蒜瓣接触并将蒜瓣捣碎,并且方便清洗,捣锤4的上部呈圆台形,不仅方便与捣杆6进行连接,而且可以防止蒜瓣蹦到捣锤4上。
所述大蒜放置槽3的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半球形,方便大蒜放置,而且占用的空间少。
所述槽盖上部设有与捣锤4上部配合的圆台形凹槽、下部呈圆柱形,有效的防止蒜辫外蹦,而且不影响捣锤4动作。
所述槽盖的高度大于捣锤4的高度,而且不影响捣锤4的上下移动进行捣蒜。
所述槽盖底部的大小与大蒜放置槽3顶部的大小一致,可以有效的防止蒜瓣在捣蒜过程中发生外蹦的情况。
所述通孔为圆孔,捣杆6呈圆柱形,通孔的直径略大于捣杆6的直径。捣锤4在端盖5和大蒜放置槽3之间上下移动进行捣蒜,捣杆6在与通孔中穿梭,不与端盖5接触,在捣蒜过程中端盖5放置在底座2上静止不动,有效的防止蒜瓣外蹦。
在底座2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扇8,电扇8的出风口正对大蒜放置槽3的出口。电扇8用于在捣蒜完成后可以快速将产生的蒜味吹散,避免刺激到人的眼睛和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