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工业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0885发布日期:2018-08-24 19:5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工业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对工厂工作环境越来越重视,在生产型企业中,机床和车间对工作环境的清洁度要求较高,在实际生产中要求工人每天对工作环境进行清扫,此操作手段一方面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效果也不佳。有的企业使用工业吸尘器对工作环境进行清扫,现有的工业吸尘器一般都是一体化设计,拆卸、维护和保养都非常不便;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部的过滤装置被吸附的粉尘堵塞,过滤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容易引起风机烧毁,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工业吸尘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吸尘器不便于拆卸维护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效率降低并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工业吸尘装置,包括上桶和下桶,上桶和下桶内部均设置过滤装置且连接处密封,上桶顶部设置风机,下桶内设置水室,水室外壁上设置连通管和排尘管,连通管的一端与吸头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水室的液面下,水室液面上设置导气罩,所述导气罩为漏斗形,其侧壁与水室内壁连接,下端设置在水室的液面下,排尘管上设置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上桶和下桶均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上桶底部设置密封圈安装座,密封圈安装座的直径大于上桶直径,密封圈安装座内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漩涡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上桶内部设置空气滤清器。

进一步地,所述下桶内水室上方从上至下设置滤网和防水透气膜,所述滤网包括hepa过滤器、sms过滤器和纸质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下桶底部设置有滚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分体式设计,上桶和下桶为两个独立的结构,所以对吸尘装置进行拆卸以及对吸尘装置内部结构进行维护和保养更为容易;由于能够对滤网和空气滤清器上的粉尘进行反吹,所以能将堵塞滤网和空气滤清器的粉尘吹离并导入水室或外部环境,防止吸尘装置过滤效率降低,同时也防止风机烧毁,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取下导气罩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上导气罩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工业吸尘装置,包括上桶1和下桶2,上桶1和下桶2内部均设置过滤装置且连接处密封,上桶1顶部设置风机11,下桶2内设置水室23,水室23外壁上设置连通管231和排尘管233,连通管231的一端与吸头24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水室23的液面下,水室23液面上设置导气罩232,所述导气罩232为漏斗形,其侧壁与水室23内壁连接,下端设置在水室23的液面下,排尘管233上设置阀门234。所述上桶1和下桶2均为金属材质。所述上桶1底部设置密封圈安装座13,密封圈安装座13的直径大于上桶1直径,密封圈安装座13内设置密封圈。所述风机11为漩涡风机。所述上桶1内部设置空气滤清器12。所述下桶2内水室23上方从上至下设置滤网21和防水透气膜22,所述滤网21包括hepa过滤器211、sms过滤器212和纸质过滤器213。所述下桶2底部设置有滚轮25。

使用本发明进行吸尘作业时,先将导气罩232取下,开启风机11,吸头24将混有粉尘的气体吸入吸尘装置内部,气体依次经过水室23、滤网21和空气滤清器12,气体内所含粉尘被过滤和吸收。使用一段时间后,空气滤清器12和滤网21被大量粉尘堵塞,过滤效率大大降低,此时操作员工反向开启风机11,风机11将空气滤清器12和滤网21上堵塞的粉尘吹离,粉尘通过导气罩232进入水室23和外部环境,这样能够防止粉尘堵塞过滤装置导致过滤效率降低和安全隐患产生。当需要对上桶1或下桶2内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操作员工将上桶1与下桶2分离,从而能够更方便的对内部设备进行拆卸和维护保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工业吸尘装置,涉及吸尘器,包括上桶和下桶,上桶和下桶内部均设置过滤装置且连接处密封,上桶顶部设置风机,下桶内设置水室,水室外壁上设置连通管和排尘管,连通管的一端与吸头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水室的液面下,水室液面上设置导气罩,所述导气罩为漏斗形,其侧壁与水室内壁连接,下端设置在水室的液面下,排尘管上设置阀门。所述上桶底部设置密封圈安装座,密封圈安装座的直径大于上桶直径,密封圈安装座内设置密封圈。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吸尘器不便于拆卸维护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效率降低并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泽加业粉体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1
技术公布日:2018.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