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494发布日期:2019-05-07 21:0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厨具,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通常,烹饪器具,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等包括煲体和内锅,煲体内设有上部开口的腔室。使用时,将内锅从上向下放入腔室内。这种结构的烹饪器具不能嵌入壁柜或腔体内,即不能形成嵌入式家装烹饪器具,只能独立使用,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不能适用于嵌入式家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能够形成嵌入式家装烹饪器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内锅、加热件和盖体,所述煲体内设有侧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内锅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内锅至少部分被所述容置腔容纳;所述加热件设在所述煲体上以对所述内锅加热;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的侧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容置腔。

上述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汽阀,所述蒸汽阀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煲体的侧开口上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蒸汽阀包括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蒸汽阀的上表面的高度等于或低于所述煲体的上表面,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内锅相通,所述盖体上设有部分容纳所述蒸汽阀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上部设有通气孔,当所述盖体关闭时,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通气孔相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件设在所述煲体的底部或/和侧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外部形状为立方体,所述盖体通过铰链或通过卡扣与所述煲体的侧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锅部分外形匹配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盖体关闭时,所述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共同容纳所述内锅。

上述方案中,所述容置腔远离所述煲体的侧开口的部位与所述内锅的部分外形匹配,所述内锅设有手柄,所述手柄朝向所述盖体,所述盖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手柄外形匹配的避位槽;所述盖体关闭时,所述盖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所述煲体的底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煲体上的温控单元和主控模块,所述内锅能够与所述温控单元接触,所述温控单元和所述加热件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盖体的外表面间隔地设有:智能显示屏、把手和功能按键,所述智能显示屏和所述功能按键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把手设置在远离所述铰链的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智能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铰链与所述把手之间,所述功能按键设置在所述智能显示屏上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内锅用于盛放米水等食物材料,容置腔用于盛放至少部分内锅。容置腔侧开口,且盖体安装在煲体侧部使内锅能够从侧面放入容置腔内,不仅取放方便,还能够使烹饪器具嵌入壁柜或墙体内,形成嵌入式家装烹饪器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可选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可选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可选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可选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煲体110;容置腔111;内锅120;手柄121;盖体130;智能显示屏131;把手132;功能按键133;第一容纳腔134;通气孔135;第二容纳腔136;避位槽137;蒸汽阀140;排气孔141;进气孔142;蒸汽出口143;加热件150;温控单元160;主控模块1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参见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一个可选结构示意图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110、内锅120、加热件150和盖体130,煲体110内设有侧开口的容置腔111,内锅120可分离地设置在容置腔111内;内锅120至少部分被容置腔111容纳;加热件150设在煲体110上以对内锅120加热;盖体130盖盒在煲体110的侧部以关闭或打开容置腔111。

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但不限于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炖锅。内锅120可以完全脱离煲体110,烹饪器具在使用时,打开盖体130,将内锅120从容置腔111内取出,从内锅120的上部开口中放入米水等食物材料后,再将内锅120放入容置腔111内,关闭盖体130,可以开始烹煮食物。容置腔111侧开口,盖体130设置在煲体110侧部形成侧开门,从而煲体110能够至少部分嵌入壁柜或墙体内,而不影响内锅120取放,可适用于嵌入式家装。内锅120可以完全放入容置腔111内,也可以部分放入容置腔111内,其余部分位于容置腔111外。当内锅120有部分位于容置腔111外时,内锅120更加方便取放。

在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蒸汽阀140,蒸汽阀140至少部分设置在煲体110的侧开口上方。当烹饪器具嵌入壁柜或墙体内安装时,由于蒸汽阀140设置在煲体110的侧开口上方,烹煮时,蒸汽阀140能够将内锅120中产生的水汽排出到壁柜或墙体外。将蒸汽阀140设置在煲体110的侧开口上方也便于对蒸汽阀140进行检修和清洗。

在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蒸汽阀140包括进气孔142和排气孔141,蒸汽阀140的上表面的高度等于或低于煲体110的上表面,进气孔141与内锅120相通,盖体130上设有部分容纳蒸汽阀140的第一容纳腔134,第一容纳腔134上部设有通气孔135,当盖体130关闭时,蒸汽阀140的排气孔141与通气孔135相通。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蒸汽阀140的上表面位于煲体110的上表面的下方,煲体110还设有与进气孔142相通的蒸汽出口143,内锅120中蒸汽由蒸汽出口143进入蒸汽阀140。盖体130关闭时,蒸汽阀140部分位于第一容纳腔134内,蒸汽阀140能够将内锅120产生的蒸汽依次经蒸汽出口143、进气孔142和排气孔142排出煲体110。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件150设在煲体110的底部或/和侧部。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其中,加热件150和温控单元160均设在煲体110的底部,并对内锅120加热。例如:加热件150可以是发热盘,发热盘与内锅120接触并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内锅120进行加热,加热件150还可以是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可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流电,直接对内锅120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烹饪器具外部形状为立方体,盖体130通过铰链或通过卡扣与煲体110的侧部连接。

盖体130可以与煲体110的上侧部、下侧部、左侧部或右侧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例如:盖体130可以仅安装在煲体110的一个侧部形成左开门、上开门、下开门或右开门,也可以安装在煲体110的两个侧部相对两边形成左右对开门或上下对开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盖体130上设置有与内锅120部分外形匹配的第二容纳腔136,盖体130关闭时,容置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36共同容纳内锅120。

如图1所示,第二容纳腔136和容置腔111共同容纳内锅120,此时,内锅120部分位于容置腔111外,便于内锅120的取放。第二容纳腔136与内锅120位于容置腔111外的部分形状相匹配,从而盖体130能够对容置腔111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容置腔111远离煲体110的侧开口的部位与内锅120的部分外形匹配,内锅120设有手柄121,手柄121朝向盖体130,盖体130上还设有与手柄121外形匹配的避位槽137;盖体130关闭时,盖体130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入煲体110的底部。如图2所示,第二容纳腔136和避位槽137组成的腔室与带有手柄121的部分内锅120外形相匹配。容置腔111远离煲体110的侧开口的部位的形状和大小与内锅120的形状和大小相似,即除容置腔111的入口处为大于内锅120的直径方便放入或取出内锅120外,容置腔111的壁体与内锅120之间无过多的空间,可以在节约烹饪器具占用空间的基础上,减少热量损耗,保证烹煮效果。取放内锅120时,可以一只手握住手柄121,另一只手托住内锅120侧壁或内锅120底部将内锅120送入容置腔111,无需拉动内锅120,进一步方便取放内锅120的同时,也避免了内锅120的磨损。将煲体110的底部凸出设计以与盖体130的外表面平齐,减少了盖体130的面积,从而减少了盖体130的重量,使得开启或关闭盖体更为轻便;同时,若有蒸汽冷凝水等水流下溢,煲体110的底部凸出设计,可以将水流导出煲体110外沿壁柜或墙体外表面往下流,从而不会流入壁柜或墙体中,以防止壁柜或墙体内部因积水潮湿发霉等。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煲体110上的温控单元160和主控模块170,内锅120能够与温控单元160接触,温控单元160和加热件150分别与主控模块170电连接。温控单元160用于监测内锅120的温度,并将监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给主控模块170,主控模块170根据温度信息对加热器进行调控以使内锅120温度达到预设值,保证烹煮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盖体130的外表面间隔地设有:智能显示屏131、把手132和功能按键133,智能显示屏131和功能按键133分别与主控模块170电连接。如图3至图5所示,把手132用于握持以方便推拉盖体130,功能按键13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根据主控模块170的设定,功能按键133能够实现多种烹煮模式,且不同烹煮模式相对应的参数信息,如时间、温度等参数信息能够在智能显示屏131上显示。智能显示屏131通过与主控模块170的电连接还可以实现网络智能物联,使其为消费者的语音导购和推送提供智能显示界面。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把手132设置在远离铰链的盖体130的一侧,智能显示屏131设置在铰链与把手132之间,功能按键133设置在智能显示屏131上方。当烹饪器具嵌入壁柜或墙体内安装时,为方便取放内锅120,烹饪器具在壁柜或墙体内的高度一般设置为在人体肩部与腰部之间的高度,此时,将功能按键133设置在智能显示屏131上方,更有利于操作功能按键133。如图3所示,盖体130上设有3个功能按键133,功能按键133、智能显示屏131和把手132在盖体130上的这种布局方式方便操作、符合人机工程学,且烹饪器具的外观美观大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