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巧便携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855发布日期:2019-05-31 21:14阅读:10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巧便携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巧便携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炸锅基本分为抽屉式和翻盖式两种。抽屉式空气炸锅打开方式为炸锅炸篮沿着腔体内部的滑轨前后移动实现炸锅的取出与放回。翻盖式空气炸锅分为上盖部分和锅体部分,上盖和锅体通过转轴连接,上盖可绕转轴在一定开盖角度范围内转动,实现空气炸锅的开合。

抽屉式空气炸锅通常设有开口的腔体,炸锅可以由该开口放置到腔体内,但现有的抽屉式空气炸锅的体积、重量通常都比较大,占用一定的厨房空间,而且也不方便用户对其搬放、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巧便携、不占空间的空气炸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巧便携的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导风罩、热风装置、上内壳和带有开口的下内壳,下内壳内设有炸锅,炸锅经开口可抽拉地设于下内壳内,下内壳形成烹饪腔,热风装置包括风扇、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及设于风扇下方的加热装置,热风装置产生的热风经过导风罩导向后流向烹饪腔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其中,所述外壳的高度为H1,150mm≤H1≤320mm,下内壳的容积为1.5L~2.5L。

进一步的,所述下内壳的高度为H2,90mm≤H2≤100mm,下内壳的宽度为W,140mm≤W≤180mm。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轮廓形状呈蛋形且横向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内壳与上内壳一体成型且由上内壳的下端边缘向下延伸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底盖,下内壳底部设有底板,底盖与外壳之间的配合缝隙与下内壳与底板之间的配合缝隙间隔错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间隔错开的距离为D1,10mm≤D1≤20mm。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上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挡圈。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的高度为H3,2mm≤H3≤8mm。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装置设于上内壳的下方且位于下内壳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顶部设有顶盖,电机的顶端与顶盖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2,25mm≤D2≤3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将外壳的高度H1设定在150mm至320mm之间,且下内壳的容积为1.5L~2.5L,这样不仅使得空气炸锅变得小巧便携,同时又能很好地保证空气炸锅单次烹饪的食物量,以满足用户基本所需,不会因单次烹饪食物量太少而需要多次烹饪,节省用户烹饪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及满意度,且空气炸锅整体占用空间小,方便用户搬放、移动,而空气炸锅尤其受女性用户的青睐,因为可以满足她们闲暇时DIY的需求,而女性用户的力气一般都较小,这样可方便女性用户的搬放和移动,且这样一款小巧便携的空气炸锅能更加吸引女性用户,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提升女性用户的购买欲望,从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销售量;同时,采用上述尺寸范围内的外壳和下内壳,还便于外壳内部的其他元器件的结构设计和布局,如导风罩、热风装置等元器件,不仅保证内部结构紧凑,同时又保证外壳内部的散热性良好,以保证空气炸锅能长时间工作,即保证单次工作时不会因过热而停机,也就是保证空气炸锅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当H1小于150mm或下内壳的容积小于1.5L时,使得空气炸锅整体尺寸太小,既不方便外壳内部元器件的布局,影响空气炸锅的散热,又使得单次烹饪食物量太少,不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当H1大于320mm或下内壳的容积大于2.5L时,使得空气炸锅整体尺寸太大,不能实现小巧便携的功能,不方便用户搬放、移动。

2、下内壳的高度为H2,90mm≤H2≤100mm,下内壳的宽度为W,140mm≤W≤180mm,在此参数范围内,可很好的保证下内壳与空气炸锅整体空间之间的一个最优比例,也就是保证炸锅的容量最大,以保证单次烹饪的食物量最大,从而可更好的满足用户对单次烹饪的食物量的基本需求。当H2小于90mm或大于100mm时,而W也小于140mm或大于180mm时,下内壳与空气炸锅整体空间比例没达到最优或合理,要不造成尺寸太小,影响单次烹饪的食物量,要不造成尺寸太大,造成空气炸锅整体不够小巧便携。

3、外壳的外轮廓形状呈蛋形且横向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设置,这样大大提升了外壳的外观性,使得空气炸锅的外观看起来更具有个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易于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提升了产品的销量。

4、通过将下内壳与上内壳一体成型,由上内壳的下端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相比之前由两个部件组合而成,减少了装配工序,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无需紧固件,优化了结构,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5、外壳底部设有底盖,下内壳底部设有底板,底盖与外壳之间的配合缝隙与下内壳与底板之间的配合缝隙间隔错开设置,这样当热风进入烹饪腔后,将热风完全封闭在烹饪腔内,很好的防止热风从配合缝隙中漏出,即使有部分热风漏出,而通过错开设置,可对热风形成双重阻挡和密封,延长了热风漏出的路径,使得热风更加不易漏出,保证烹饪腔内的热量足够且稳定,提高了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6、通过将间隔错开的距离设为D1,且10mm≤D1≤20mm,进一步延长了热风漏出的路径,使得热风更加不易漏出,更好的保证烹饪腔内的热量足够且稳定,从而更好的提升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当D1小于10mm时,间隔错开的距离太小,热风易漏出;当D1大于20mm时,影响底盖与外壳和底板与下内壳之间的配合。

7、通过在开口上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挡圈,这样在炸锅推入下内壳中,即炸锅位于烹饪腔内后,挡圈可很好的阻挡热风从炸锅的边缘泄露,提高了热风的使用效率,进而保证烹饪腔内的热量足够且稳定,以保证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8、挡圈的高度为H3,2mm≤H3≤8mm,这样设置可保证挡圈的最佳挡风效果,同时也不会因挡圈设置太高而浪费生产材料,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当H3小于2mm时,挡风效果差;当H3大于8mm时,挡圈的高度太高,虽然挡风效果加强,但挡圈的生产成本增加,设计不合理。

9、热风装置设于上内壳的下方且位于下内壳的上方,这样既保证了热风装置的安装空间足够,便于热风装置自身的散热,主要是保证电机的散热性良好,从而保证热风装置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又使得产生的热风能快速进入烹饪腔内,以保证烹饪效率。

10、外壳顶部设有顶盖,电机的顶端与顶盖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2,25mm≤D2≤35mm,这样既保证了有效的进风和散热空间,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剩余空间还可以设置其他元器件,以拓展空气炸锅其他的功能,如定时功能等。当D2小于25mm时,距离太小,空间太小,不利于电机散热;当D2大于35mm时,空间过大,使得空气炸锅整体的高度增加,达不到小巧便携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炸锅中上内壳与下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外壳;2、上内壳;3、下内壳;31、开口;32、烹饪腔;33、挡圈;4、炸锅;5、热风装置;51、风扇;52、电机;53、加热装置;6、导风罩;7、底盖;8、底板;9、顶盖;10、定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巧便携的空气炸锅,包括外壳1、导风罩6、热风装置5、上内壳2和带有开口31的下内壳3,下内壳3内设有炸锅4,炸锅4经开口31可抽拉地设于下内壳3内,下内壳3形成烹饪腔32,热风装置5包括风扇51、驱动风扇51转动的电机52及设于风扇下方的加热装置53,热风装置5产生的热风经过导风罩6导向后流向烹饪腔32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加热装置53具体为环形的加热管,且结构简单,为标准件,方便安装更换;加热管围绕风扇51设置,这样风扇在转动时,产生的冷风能很好的将加热装置上的热量吸收,使得产生的热流的热量稳定,且在风扇的作用下热流从加热装置的四周斜向下射出,热流与炸锅的底部配合对食物进行翻动,从而烹调炸锅内的大部分食物。

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高度为H1,150mm≤H1≤320mm,H1具体为240mm,下内壳3的容积为1.5L~2.5L,容积具体为2L,这样不仅使得空气炸锅变得小巧便携,同时又能很好地保证空气炸锅单次烹饪的食物量,以满足用户基本所需,不会因单次烹饪食物量太少而需要多次烹饪,节省用户烹饪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及满意度,且空气炸锅整体占用空间小,方便用户搬放、移动,而空气炸锅尤其受女性用户的青睐,因为可以满足她们闲暇时DIY的需求,而女性用户的力气一般都较小,这样可方便女性用户的搬放和移动,且这样一款小巧便携的空气炸锅能更加吸引女性用户,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提升女性用户的购买欲望,从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销售量;同时,采用上述尺寸范围内的外壳和下内壳,还便于外壳内部的其他元器件的结构设计和布局,如导风罩、热风装置等元器件,不仅保证内部结构紧凑,同时又保证外壳内部的散热性良好,以保证空气炸锅能长时间工作,即保证单次工作时不会因过热而停机,也就是保证空气炸锅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且,下内壳3的高度为H2,90mm≤H2≤100mm,H2具体为95mm,下内壳的宽度为W,140mm≤W≤180mm,W具体为160mm,在此参数范围内,可很好的保证下内壳与空气炸锅整体空间之间的一个最优比例,也就是保证炸锅的容量最大,以保证单次烹饪的食物量最大,从而可更好的满足用户对单次烹饪的食物量的基本需求。

为了提升空气炸锅整体的外观性,将外壳1的外轮廓形状设置呈蛋形且横向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设置,这样大大提升了外壳的外观性,使得空气炸锅的外观看起来更具有个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易于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提升了产品的销量。

为了减少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将下内壳3与上内壳2设置成一体机构,即一体成型,具体为一体注塑成型,且下内壳3由上内壳2的下端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相比之前由两个部件组合而成,减少了装配工序,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无需紧固件,优化了结构,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外壳1底部设有底盖7,下内壳3底部设有底板8,底盖7与外壳1之间的配合缝隙与下内壳3与底板8之间的配合缝隙间隔错开设置,这样当热风进入烹饪腔后,将热风完全封闭在烹饪腔内,很好的防止热风从配合缝隙中漏出,即使有部分热风漏出,而通过错开设置,可对热风形成双重阻挡和密封,延长了热风漏出的路径,使得热风更加不易漏出,保证烹饪腔内的热量足够且稳定,提高了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同时,间隔错开的距离为D1,10mm≤D1≤20mm,D1具体为15mm,进一步延长了热风漏出的路径,使得热风更加不易漏出,更好的保证烹饪腔内的热量足够且稳定,从而更好的提升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为了更好的防止热风泄露,开口31上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挡圈33,挡圈33由开口31上边缘向下延伸形成,这样在炸锅推入下内壳中,即炸锅位于烹饪腔内后,挡圈可很好的阻挡热风从炸锅的边缘泄露,提高了热风的使用效率,进而保证烹饪腔内的热量足够且稳定,以保证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同时,挡圈33的高度为H3,2mm≤H3≤8mm,H3具体为5mm,这样设置可保证挡圈的最佳挡风效果,同时也不会因挡圈设置太高而浪费生产材料,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

具体的,热风装置5设于上内壳2的下方且位于下内壳3的上方,这样既保证了热风装置的安装空间足够,便于热风装置自身的散热,主要是保证电机的散热性良好,从而保证热风装置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又使得产生的热风能快速进入烹饪腔内,以保证烹饪效率。

且,外壳1顶部设有顶盖9,电机52的顶端与顶盖9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2,25mm≤D2≤35mm,D2具体为30mm,这样既保证了有效的进风和散热空间,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剩余空间还可以设置其他元器件,以拓展空气炸锅其他的功能,如定时功能等。

可以理解的,外壳内还设有定时装置10。

可以理解的,H1也可以为150mm、180mm、200mm、220mm、250mm、260mm、280mm、300mm、320mm等。

可以理解的,下内壳的容积也可以为1.5L、1.6L、1.7L、1.8L、1.9L、2.1L、2.2L、2.3L、2.4L、2.5L等。

可以理解的,H2也可以为90mm、92mm、94mm、96mm、98mm、99mm、100mm等。

可以理解的,H3也可以为2mm、3mm、4mm、6mm、7mm、8mm等。

可以理解的,W也可以为140mm、145mm、150mm、155mm、165mm、170mm、175mm、180mm等。

可以理解的,D1也可以为10mm、11mm、12mm、13mm、14mm、16mm、17mm、18mm、19mm、20mm等。

可以理解的,D2也可以为25mm、26mm、27mm、28mm、29mm、31mm、32mm、33mm、34mm、35mm等。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