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7117发布日期:2019-10-28 22:1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通常,真空吸尘器具有包括带切向气流入口的尘杯的集尘组件,该尘杯用于气旋气流,利用离心力来从空气流中对尘土或碎片实现有效的清除。

而一般空气流会维持足够高的速度来携带一些尘土或碎片颗粒,从而会产生空气回流,使得来自杯底部的尘土或碎片被再次升起到顶部,从而降低了真空吸尘器的整体清洁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经过研究,通过在尘杯的底壁上或外圆柱形侧壁上设置沿纵长方向延伸一定长度的叶片或翼部来减少颗粒回流,结果导致气流和携带的颗粒以强烈的力冲击翼部。通常,该冲击力会导致大量气流湍流,并且颗粒散向尘杯中心,从集尘腔引出的气流被朝向气流出口升起,从而影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其成本较低、且集尘效率较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尘杯和设置在尘杯内的第一旋风分离结构、构成于所述尘杯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之间以用来收集从气流中分离出的污物或灰尘的集尘区域、用于将气流切向地引导到所述尘杯和第一旋风分离结构之间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上设有将气流从所述集尘区域中去除的气孔,所述尘杯包括周向环绕且沿纵长轴向方向延伸的尘杯侧壁和连接于所述尘杯侧壁的尘杯下盖,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和/或尘杯侧壁上设有粗糙区域,所述粗糙区域具有复数个点状止挡部,且所述点状止挡部位于所述集尘区域,所述气孔较所述点状止挡部远离所述尘杯下盖。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点状止挡部为沿所述尘杯径向延伸的点状凸起或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点状凸起构造为柱状、锥状或台状;所述点状凸起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点状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径向的方向的夹角为零;或所述点状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中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同或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点状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轴向的方向垂直;或所述点状凸起的延伸方向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尘杯下盖的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复数个点状止挡部设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包括筒状部,所述点状止挡部设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筒状部的外围的套筒,所述点状止挡部设于所述套筒的外周。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筒状部的裙状部,所述裙状部延伸出所述筒状部的外周,且所述裙状部在所述纵长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气孔和所述点状止挡部之间;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还包括滤网和与所述滤网相邻接的第一旋风锥,所述滤网构成所述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和/或尘杯侧壁上还设有光滑区域,所述光滑区域与所述粗糙区域相互交错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和/或尘杯侧壁上设有复数个点状止挡部,且所述点状止挡部位于所述集尘区域,结构不但简单、成本较低,而且点状止挡部给流入集尘区域内的空气增加流动阻尼,使空气流有效降速,从而防止尘杯内过快的气流将已经沉降的灰尘再次扬起而降低旋风除尘的过滤效率,因此该发明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集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吸尘器的第一旋风分离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中吸尘器的第一旋风分离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2中第一旋风分离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旋风分离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旋风分离结构的左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旋风分离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B-B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再者,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上述术语的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表面可以被称作第二表面,同样,第二表面也可以被称作第一表面,这并不背离该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其中,所述吸尘器包括壳体10、过滤器12和旋风分离装置14,过滤器12和旋风分离装置14均设置于壳体10内,且过滤器12用于过滤经旋风分离装置14分离过的气流。旋风分离装置14用于从气流中分离污物或灰尘,并经过滤器12进一步过滤后形成洁净气流,且旋风分离装置14还用于收集从含尘气流中获得的杂质或灰尘。

吸尘器还包括电池包16,本优选实施例中,电池包16设置于壳体10。当然,电池包16也可以设置于其它地方,电池包16至少用于为吸尘器的电器元件如控制板、开关、显示屏和气流发生装置等提供电源。另外,也可以不采用电池包16供电,而直接采用外接电源。

吸尘器包括用于驱动气体沿一定气路通道流动的风机18,风机18与电池包16电连接,壳体10上还设有进风口20和排气口22,风机18驱动含尘气流从进风口20进入气路通道,再经旋风分离装置14分离和过滤器12过滤后处理成洁净气流,最后由排气口22排出。

进一步参照图2至图5,具体的,旋风分离装置14包括尘杯24、位于尘杯24内的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构成于尘杯24与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之间以用来收集从气流中分离出的污物或灰尘的集尘区域、用于将气流切向地引导到尘杯24和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之间的进气口28。其中进气口28与壳体10上的进风口20相贯通,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上设有将气流从集尘区域中去除的气孔,尘杯24包括周向环绕且沿纵长轴向方向延伸的尘杯侧壁30和连接于尘杯侧壁30的尘杯下盖32,其中,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上设有粗糙区域X,粗糙区域X具有复数个点状止挡部,且点状止挡部位于集尘区域,气孔较点状止挡部远离尘杯下盖。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点状止挡部设置为点状凸起34。当然,也可以将尘杯侧壁30上设置粗糙区域X,粗糙区域X具有复数个点状止挡部。具体的,可仅仅在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或尘杯侧壁30上设置复数个点状止挡部,或在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和尘杯侧壁30上均设置复数个点状止挡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和/或尘杯侧壁30上沿径向延伸设有复数个点状止挡部,且点状止挡部位于集尘区域,结构不但简单、成本较低,而且点状止挡部给流入集尘区域内的空气增加流动阻尼,使空气流有效降速,从而防止尘杯24内过快的气流将已经沉降的灰尘再次扬起而降低旋风除尘的过滤效率,因此该发明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集尘效率。

含尘气流从进风口20,到达进气口28,通过进气口28相对于尘杯侧壁30切向地进入到尘杯侧壁30和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之间,气流到达收集区域底部,颗粒物和灰尘沉降到收集区域中。另外,点状止挡部给流入到收集区域内的空气增加流动阻尼,有效地使气流降速,从而防止尘杯24与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之间过快的气流将已经沉降的灰尘再次扬起而降低旋风除尘的过滤效率,此外,点状凸起34的设计还有利于缠绕进入尘杯24的头发、线等细长状物,防止此等细长状物向上缠绕在气孔周围或气孔上,影响吸尘效率。被降速过的气流继续向上,然后通过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上的气孔流出,最后流经过滤器12后的洁净空气通过排气口22排出。

点状凸起34可构造为柱状、锥状或台状。另外,复数个点状凸起34的形状可设置成相同或不同。

再者,点状凸起34的延伸方向与尘杯24径向的方向的夹角为零。另外,点状凸起3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中的空气流动方向可设置成相同或相反。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点状凸起34的延伸方向与尘杯24轴向的方向相垂直。当然,点状凸起34的延伸方向也可以设置成朝向靠近或远离尘杯下盖32的方向。

特别地,点状凸起3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中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且设置成朝向靠近尘杯下盖32的方向。

本优选实施例中,点状凸起34的高度为1 mm~5 mm,具体的,点状凸起34的高度设置为1 mm、2 mm、3 mm、4 mm或5 mm。当然,点状凸起34也可以设置为其它高度。另外,复数个点状凸起34可以设置成相同,也可以设置成不相同。复数个点状凸起34的高度也可以设置成相等或不相等。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复数个点状凸起34设于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上。进一步的,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包括筒状部36,点状凸起34设于筒状部36的外周。筒状部36设置为大致圆柱状,当然,筒状部36也可以设置成其它形状。

优选的,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包括可拆卸地设于筒状部36的外围的套筒38,点状凸起34设于套筒38的外周。如此,更加方便制造,降低了制造成本。当然,也可以将点状凸起34直接设置于筒状部36的外周。本优选实施例中,套筒38的内径小于筒状部36的外径,如此,可以使得套筒38更可靠稳定地安装于筒状部36的外围。具体的,套筒38为橡胶套筒。橡胶套筒可采用软胶件或硬胶件。当然,套筒38也可以采用其它柔性件。

为使套筒38的安装更加可靠,筒状部36的端部设有用于止挡套筒38的止挡部40。本实施例中,止挡部40为凸筋,与筒状部36一体成型设置,当然,也可以与筒状部36分体设置,从而可拆卸地设于筒状部36。

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还包括连接于筒状部36的裙状部42,裙状部42延伸出筒状部36的外周,且裙状部42在纵长轴向方向上位于气孔和点状凸起34之间。具体的,裙状部42向尘杯下盖32的方向斜向延伸,裙状部42与筒状部36一体成型设置。当然,裙状部42与筒状部36之间也可以采用分体结构设置,采用螺钉等连接方式固定到一起。

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还包括滤网44和与滤网44相邻接的第一旋风锥46,滤网44构成气孔。在纵长轴向方向上,滤网44位于第一旋风锥46和裙状部42之间。具体的,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旋风锥46的支撑架48,滤网44设于支撑架48的外围。支撑架48包括沿纵长轴向延伸的复数个支撑条50和连接于支撑条50的安装座52,复数个支撑条50在周向上相互间隔设置,支撑条5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旋风锥46,支撑条50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座52,安装座52上设有螺钉柱54,裙状部42上设有螺钉孔56,螺栓57穿过螺钉孔56与螺钉柱54配接,从而将支撑架48与筒状部36固定到一起。具体的,滤网44为圆筒状。

进一步参见图1,本优选实施例中,旋风分离装置14为二级旋风分离,具体的,旋风分离装置14还包括设于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内的第二旋风分离结构58。第二旋风分离结构58包括第二旋风锥60和与第二旋风锥60相连接的连接筒62,第二旋风锥60倒扣于筒状部36,筒状部36上且与裙状部42相对应的内侧位置设有抵接部64,第二旋风锥60与抵接部64相抵接,抵接部64为自筒状部36的上周缘向筒状部36内侧延伸,并向下延伸。连接筒62的上方设有第二旋风结构进风口20,第二旋风锥60和连接筒62与滤网44和第一旋风锥46之间具有间隙,从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上的气孔流出的空气流进入到上述间隙,并向上流动,通过第二旋风结构进风口20进入到第二旋风分离结构58内,随着气流的下行,将较小颗粒的灰尘沉降到尘杯下盖32,且较小颗粒的灰尘位于筒状部36内,接下来第二旋风分离结构58内的气流再上行并进入过滤器12,最后经过滤器12后的洁净空气通过排气口22排出。

本优选实施例中,尘杯下盖32可被操作地打开或关闭,从而清理尘杯24内所收集的杂质或灰尘。具体的,尘杯下盖32铰接于尘杯侧壁30的下方,可被操作地密闭或打开尘杯侧壁30的下开口。所述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和/或尘杯侧壁(30)上还设有光滑区域,所述光滑区域与所述粗糙区域相互交错布置。另外,第一旋风分离结构26和/或尘杯侧壁30上还具有光滑区域Y,且光滑区域Y与粗糙区域X相互交错布置。粗糙区域X上设有点状凸起34,光滑区域Y上未设置点状凸起34,从而可以方便清除缠绕在点状凸起34上的毛发等。详细的,筒状部36的外周具有粗糙区域X和光滑区域Y。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套筒38的外周具有粗糙区域X和光滑区域Y。

进一步的,粗糙区域X和第二区域Y在周向上间隔分布。粗糙区域X的面积大于光滑区域X的面积,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点状凸起34的设置数量,提高了旋风分离装置14的集尘效率。本优选实施例中,粗糙区域X和光滑区域Y均设置为三个,其中粗糙区域X中,相邻点状凸起34在周向上的间隔距离相等。点状凸起34在纵长轴向方向上呈复数列对齐排布。当然,相邻点状凸起34在周向上的间隔距离也可以设置成不相等。另外,点状凸起34在纵长轴向方向上也可以不对齐排布。

如图6至9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该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不同是,将点状凸起设置为凹槽70,下面仅对不同部分做详细介绍。

第一旋风分离结构72沿径向延伸设有复数个凹槽70,且凹槽70位于集尘区域,气孔较凹槽70远离尘杯下盖74。同样,也可以将尘杯侧壁76上设置复数个凹槽70。具体的,可仅仅在第一旋风分离结构72或尘杯侧壁76上设置复数个凹槽70,或在第一旋风分离结构72和尘杯侧壁76上均设置复数个凹槽70。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旋风分离结构72和/或尘杯侧壁76上沿径向延伸设有复数个凹槽70,且凹槽70位于集尘区域,结构不但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凹槽70给流入集尘区域内的空气增加流动阻尼,使空气流有效降速,从而防止尘杯内过快的气流将已经沉降的灰尘再次扬起而降低旋风除尘的过滤效率,因此该发明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集尘效率。

该实施例中,第一旋风分离结构72包括筒状部78,凹槽70设于筒状部78的外周。具体的,筒状部78的外周面具有光滑区域80和与光滑表面80交错设置的粗糙区域82,光滑区域80为基本光滑的表面,凹槽70设置于粗糙区域82。

另外,光滑区域80和粗糙区域82的邻接边平行于纵长轴向方向。也就是说,光滑区域80和粗糙区域82之间的分界面平行于纵长轴向方向。如此设置,使得结构简单,且方便清理。进一步的,光滑区域80和粗糙区域82沿其周向相互间隔设置,且光滑区域80和粗糙区域82均设置为两个。当然,光滑区域80和粗糙区域82也可以设置成其它数量。再者,光滑区域80和粗糙区域82的面积可设置成相同,也可设置成不相同。同样,两个光滑区域80的面积也可以设置成相同,也可以设置成不相同;两个粗糙区域82的面积也可以设置成相同,也可以设置成不相同。

在筒状部78的外周方向上,粗糙区域82突出于光滑区域80,也就是说,筒状部78在粗糙区域82区域处的壁厚大于光滑区域80区域处的壁厚,这样可在粗糙区域82上设凹槽70,同时并不增加光滑区域80的壁厚,降低了制造成本。当然,也可以将筒状部78在粗糙区域82区域处的壁厚与光滑区域80区域处的壁厚设置成相同。

具体的,粗糙区域82上的凹槽70均匀分布。凹槽70为正六边形,且相邻两凹槽70的边相互平行。当然,凹槽70也可以设置成其它任意形状,如圆形、方形或其它不规则的形状等。本实施例中,凹槽70在纵长轴向方向上呈复数列对齐排布。当然,凹槽70也可以采用其它排布形式。复数个凹槽70的深度也可以设置成相等或不相等。另外,复数个凹槽70可以设置成相同,也可以设置成不相同。

第一旋风分离结构的设置形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一旋风分离结构同样包括连接于筒状部78的裙状部84,裙状部84延伸出筒状部78的外周,且裙状部84在纵长轴向方向上位于气孔和凹槽70之间。在此不再详细展开介绍。旋风分离装置也可以包括两级或两级以上的旋风分离,如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旋风分离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旋风分离结构内的第二旋风分离结构。第二旋风分离结构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详细展开。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