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7206发布日期:2021-04-02 09:2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脱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靴器。



背景技术:

防化靴对化学物质有良好的防腐性,能有效防止化学物质(油脂、燃料、强酸、强碱、消毒剂、清洗剂)侵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法医、生物制药、消防队、化学救援队、辐射应急队、辐射救援队等行业或领域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可能会使自身受到病源或化学品危害的相关作业时均需要穿着防化靴进入污染区。

进入污染区的应急队员穿着防化靴,靴子是受污染面最广的部分。按照操作规范,从污染区走出来一般会先对应急队员全身进行喷淋消杀,其中包括:让应急队员走过洗消池,对靴子外部和底部进行消杀。但现实中,并不是每次应急事件中,都会设置有完备的洗消系统。多数情况下,人们使用简易可得的消杀方法。比如,用喷雾器对应急队员的身体部分进行低压喷洒,然后对应急队员的鞋底进行低压喷洒。

从污染区出来以后,经过简单的洗消或喷洒消毒剂(低压喷洒)以后,靴子外表面是湿的,走入半污染区。应急队员需要在半污染区脱除全身的防护装备。如果应急队员穿着a级(气密型防化服+空气呼吸器+防化靴)或b级(液密型防化服+空气呼吸器+防化靴)防护装备的话,一般需要观察员帮忙在半污染区脱除装备。由于气密型防化服和液密型防化服,一般都是双层裤腿设计,即:内层为连裤袜套,穿入靴中;外层为翻折裤腿,裤腿向下拉可以盖住防化靴的上部开口及靴筒外围,防止污染物进入靴中(如图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穿着者几乎没有可能自己脱除防化靴。必须要有坐的地方,由观察员协助脱除防化靴。脱除的方法是:观察员佩戴手套,抱住应急队员的靴子,两人分别用力,拔掉防化靴。

而此时,防化靴经过喷消以后,外表是湿的,有可能在脱除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另外,由于靴底布满各种防滑纹路,部分污染物有可能隐藏在纹路中,未能得到有效和彻底的消毒。那么在脱除靴子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污染观察员,也有可能污染了所在区域。下一步如果应急队员解除了呼吸和身体防护,就有可能受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污染物污染。可见,两人脱靴风险高。

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靴器,改变现有的两人脱靴的现状,让应急队员在走入半污染区时(脱靴器应放置在污染区与半污染区的分界线上),通过这个装置,使应急队员可以自己脱除污染的防化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脱靴装置,脱靴装置包括踏板、鞋头卡板、后跟卡板、拉簧和后立柱,后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后跟卡板固定在后立柱上部,后跟卡板的前端设有u型开口,踏板可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后立柱的前方,踏板的前端设置有鞋头卡板,鞋头卡板的后端面设有与鞋头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拉簧一端与踏板的后端连接,另一端与后立柱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踏板可滑动连接在底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上位于踏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滑轨、右滑轨,左滑轨、右滑轨的相向内侧均设有沿滑轨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踏板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滑轮的轮轴垂直固定在踏板的底部,滑轮可绕轮轴转动,滑轮的径向外侧设有与所述凸条相配合的环状凹槽,凸条嵌入滑轮的环状凹槽内,踏板通过滑轮在滑轨上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左滑轨和右滑轨的前端设置有前挡板,左滑轨和右滑轨的后端设置有后挡板。

优选的是,所述后跟卡板外表面包有软胶。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上位于脱靴装置两侧均设有扶手。

优选的是,所述脱靴装置的数量为1个或2个。

优选的是,所述拉簧的后端与一螺杆连接,后立柱上设有供螺杆穿过的通孔,螺杆贯穿固定在后立柱上,螺杆上位于后立柱的前后两侧均套设有螺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脱靴器结构简单,可以将受污染的防化靴在不借助手力的情况下脱除,确保使用者在工作中安全迅速地脱除污染的防化靴。

附图说明

图1为防化服的双层裤腿和防化靴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靴器的脱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靴器的结构示意之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脱靴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靴器包括底座1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脱靴装置,脱靴装置包括踏板3、鞋头卡板5、后跟卡板6、拉簧4和后立柱2。后立柱2固定在底座1上,后跟卡板6固定在后立柱2上部,后跟卡板6的前端设有与防化靴后跟相匹配的u型开口60。踏板3可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位于后立柱2的前方。踏板3的前端设置有鞋头卡板5,鞋头卡板5的后端面设有与防化靴的鞋头形状相匹配的凹槽50,拉簧4一端与踏板3的后端连接,另一端与后立柱2连接。

踏板3可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踏板3可沿前后方向滑动。踏板3可与底座1连接,也可以不连接,例如仅在踏板3底部设置滚轮,使踏板可以前后滑动。

脱靴时,将防化靴01的鞋头嵌入鞋头卡板的凹槽50内,推动踏板3向前滑动一定距离,使防化靴01的后跟卡在u型开口40处,拉簧4的拉力作用可以帮助应急队员将防滑靴01的后跟卡紧在u型开口40处,向上提起脚,即可脱下防化靴。

踏板的可滑动结构可以设置为:在底座1上位于踏板3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滑轨81、右滑轨82,左滑轨81、右滑轨82的相向内侧均设有沿滑轨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8,踏板3的底部设置有滑轮9,滑轮9的轮轴垂直固定在踏板3的底部,滑轮9可绕轮轴转动,滑轮9的径向外侧设有与所述凸条8相配合的环状凹槽90,凸条8嵌入滑轮的环状凹槽90内,踏板3通过滑轮9在滑轨上滑动。踏板的可滑动结构除了采用滑轮和滑轨配合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只要使踏板能在底座上前后滑动即可,例如在底座上设置燕尾槽,在踏板底部设置滑块,滑块嵌入燕尾槽内沿燕尾槽前后滑动。

所述左滑轨81和右滑轨82的前端设置有前挡板83,左滑轨81和右滑轨82的后端设置有后挡板84。前挡板83和后挡板84可以对踏板3的行程进行限位。

所述拉簧4的后端与一螺杆7连接,后立柱2上设有供螺杆7穿过的通孔,螺杆7贯穿固定在后立柱2上,螺杆7上位于后立柱2的前后两侧均套设有螺母70。通过调节螺母70与螺杆7的位置可以对拉簧4的拉力进行调节。

后跟卡板6外表面包有软胶。增加后跟卡板与防化靴的摩擦力,使防化靴易于脱除。

底座1上位于脱靴装置两侧均设有扶手10,应急队员用手扶着扶手10,可以有效防止因重心不稳导致滑倒、摔伤。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脱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脱靴装置,脱靴装置包括踏板、鞋头卡板、后跟卡板、拉簧和后立柱,后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后跟卡板固定在后立柱上部,后跟卡板的前端设有u型开口,踏板可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后立柱的前方,踏板的前端设置有鞋头卡板,鞋头卡板的后端面设有与鞋头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拉簧一端与踏板的后端连接,另一端与后立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可滑动连接在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位于踏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滑轨、右滑轨,左滑轨、右滑轨的相向内侧均设有沿滑轨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踏板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滑轮的轮轴垂直固定在踏板的底部,滑轮可绕轮轴转动,滑轮的径向外侧设有与所述凸条相配合的环状凹槽,凸条嵌入滑轮的环状凹槽内,踏板通过滑轮在滑轨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轨和右滑轨的前端设置有前挡板,左滑轨和右滑轨的后端设置有后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卡板外表面包有软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位于脱靴装置两侧均设有扶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靴装置的数量为1个或2个。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脱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的后端与一螺杆连接,后立柱上设有供螺杆穿过的通孔,螺杆贯穿固定在后立柱上,螺杆上位于后立柱的前后两侧均套设有螺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靴器,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脱靴装置,脱靴装置包括踏板、鞋头卡板、后跟卡板、拉簧和后立柱,后立柱固定在底座上,后跟卡板固定在后立柱上部,后跟卡板的前端设有U型开口,踏板可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后立柱的前方,踏板的前端设置有鞋头卡板,鞋头卡板的后端面设有与鞋头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拉簧一端与踏板的后端连接,另一端与后立柱连接。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脱靴器结构简单,可以将受污染的防化靴在不借助手力的情况下脱除,确保使用者在工作中安全迅速地脱除污染的防化靴。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米;肖新才;马晓薇;谢朝军;李泳光;陆剑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信满坤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卫生检验中心、广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中心、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李思米
技术研发日:2018.12.19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