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8729发布日期:2020-04-14 20:0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使用的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榨汁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榨汁机不断涌现,尤其是压榨式的榨汁机成为养身人士的新宠。现有的压榨式的榨汁机分为卧式和立式,其中的卧式榨汁机通常包括内部设有电机的机座、与机座一侧连接且下部具有出汁口和出渣口的集汁腔、设置在集汁腔上侧的进料筒、横向设置在集汁腔内的螺杆,螺杆包括螺杆体、设置在螺杆体上用于驱动物料的螺旋、嵌设在螺杆体内的金属螺杆轴,机座内的电机与具有输出轴的减速机构相连接,输出轴则与集汁腔内的螺杆轴相连接。其中的螺杆体和集汁腔分为粉碎段和研磨段,进料筒设置在集汁腔的粉碎段。需要榨汁时,先将需要榨汁的水果、蔬菜切成小块,然后通过进料筒放进集汁腔内,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上的螺旋对块状果蔬进行挤压推送,从而使块状果蔬从粉碎段向研磨段移动,并逐步压榨出果蔬汁液,果蔬汁液通过出汁口向外流出,榨出汁液的残渣则被逐步推送到出渣口,最终通过出渣口向外排出。

为了方便加工制造以及装拆使用,现有榨汁机的集汁腔和机座通常为组合式结构,横向布置的圆筒状的集汁腔通过旋转式卡扣卡接在机座上部的后侧。上述连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首先,安装集汁腔时需要先将外露于集汁腔的螺杆轴对准机座侧面的输出轴,当集汁腔轴向移动到位时,需要转动集汁腔,使集汁腔与机座的侧壁形成卡接,从而造成安装步骤的复杂。其次,集汁腔在机座侧面形成悬臂梁结构,因此,当螺杆在粉碎、挤压物料时,集汁腔容易产生晃动,使集汁腔与机座的卡接处容易损坏,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榨汁机,可方便集汁腔的装拆,进而便于榨汁机的使用,同时有利于提高集汁腔与机座的连接强度,改善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使用的榨汁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内具有输出轴的电机总成、与机座连接的压榨组件,所述压榨组件包括集汁腔、横向地设于集汁腔内的挤汁螺杆,所述挤汁螺杆与输出轴插接,集汁腔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排料口,机座包括安装台,集汁腔与机座连接的前段支承在安装台上,所述安装台两侧分别设有可使集汁腔轴向限位的锁扣,两个锁扣通过联动机构相关联,所述联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台内。

在现有的榨汁机中,由于集汁腔只是依靠和机座的卡接连接在机座的侧面,整个机座成为一个悬臂梁。本实用新型的机座包括一个安装台,而集汁腔与机座连接的前段则支承在安装台上,从而使集汁腔得到可靠地支撑,可有效地避免榨汁时集汁腔的晃动,有利于提高集汁腔与机座的连接强度。特别是,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台两侧分别设有可使集汁腔轴向限位的锁扣,这样,使用者在将外露于集汁腔的螺杆轴插接到机座内的输出轴上、并使集汁腔轴向移动到位时,可通过左右两侧的锁扣锁住集汁腔,使集汁腔在轴向上限位。也就是说,在安装集汁腔时无需转动集汁腔,当集汁腔安装到位时即可锁住集汁腔,从而方便集汁腔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需要取下集汁腔时,只需解除锁扣对集汁腔的锁止,即可轴向移动集汁腔,使集汁腔与机座分离,螺杆轴与输出轴分离。进一步地,由于两个锁扣通过设置在安装台内的联动机构相关联,因此,通过操控一侧的锁扣,即可实现左右两个锁扣的同步动作,从而极大地方便操控和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设有容纳集汁腔的弧形凹陷,在弧形凹腔对应集汁腔上靠近机座一端的排料口处设有避让通孔。

弧形凹陷可使筒形的集汁腔与安装台之间形成足够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对集汁腔的支撑力度,使集汁腔在工作时更加稳定,避免晃动。可以理解的是,当安装台的弧形凹陷内设有避让通孔时,一方面方便集汁腔靠近机座一端的排料口(可以是出汁口或者出渣口)的布置,便于出汁或排渣,有利于缩短集汁腔的轴向长度和整机的外形尺寸。另一方面,此时的弧形凹陷呈环形,因此,弧形凹陷的外侧仍然与集汁腔的外侧壁密切接触,使集汁腔得到可靠地支撑,因而不会影响集汁腔与机座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台包括与机座相连接的支架,弧形凹陷设置在支架上表面,支架下侧设有下盖,下盖和支架之间形成围绕避让通孔的环形容纳空腔,联动机构包括连接左右两个锁扣的连接段,连接段位于远离机座一侧的容纳空腔内。

由于安装台采用包括支架和下侧的下盖的拼接式结构,因而方便其模塑成型、以及联动机构、锁扣等的装配。而设有弧形凹陷的支架和机座相连接,因而有利于提高支架的弧形凹陷对集汁腔的支撑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当集汁腔连接在机座上时,集汁腔靠近机座一端可通过螺杆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连接而实现中心定位,也就是说,集汁腔工作时远离机座的一端容易产生晃动。由于连接段位于远离机座一侧的容纳空腔内,因此,与连接段相连接的左右两个锁扣会位于安装台上远离机座一侧,因此,锁扣除了实现集汁腔的轴向限位以外,还可起到避免集汁腔晃动的作用,并且可减小榨汁时锁扣所承受的作用力,有利于延长锁扣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台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限位槽,在限位槽的下侧壁设有滑动通孔,所述锁扣包括可上下移动地位于滑动通孔内的限位端,所述集汁腔两侧与限位槽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卡位凸起。

安装集汁腔时,集汁腔两侧的卡位凸起可进入到安装台左右两侧的限位槽内,从而避免集汁腔的转动,而限位槽内可上下移动的限位端则可方便地使集汁腔在轴向上限位或解除锁止。可以理解的是,左右两个锁扣的限位端可通过连接段方便地实现同步升降。

作为优选,支架位于弧形凹陷一侧的上表面设有按钮通孔,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按钮通孔内且与连接段相连接的控制按钮,安装台内设有抵压控制按钮下侧的复位弹簧。

当我们向下按压控制按钮时,即可通过与其连接的连接段带动左右两侧的限位端同步地向下移动,此时集汁腔左右两侧的卡位凸起即可顺畅地进出安装台两侧的限位槽,同时使复位弹簧压缩形变。当我们松开控制按钮时,复位弹簧复原而释放能量,从而通过连接段带动左右两个限位端向上移动而进入限位槽内,进而将集汁腔轴向限位在机座上,或者使限位端恢复初始状态。也就是说,使用者可通过外露的控制按钮方便地控制左右两个锁扣的同步升降,从而方便操控。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按钮下侧设有竖直的十字形定位筋,下盖设有导向套,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十字形定位筋上,十字形定位筋的下端适配在导向套内。

由于十字形定位筋的下端适配在导向套内而形成轴向的滑动连接,因此,当我们按压控制按钮时,可使控制按钮、以及由连接段连接的左右锁扣竖直地上下移动,避免出现倾斜的状态。而套设在十字形定位筋上的复位弹簧可有效地避免在压缩时产生弯曲变形。可以理解的是,人们通常会采用一根圆柱形的定位柱与定位套配合,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十字形定位筋与导向套配合,一方面可在x、y两个方向上形成准确的定位,从而起到良好的上下方向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可充分地减小十字形定位筋与控制按钮连接处的壁厚,进而有利于避免或消除因壁厚不均匀导致的控制按钮表面的收缩痕等表面瑕疵。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空腔内设有竖直的定位柱,所述连接段上设有容纳定位柱的定位孔,定位孔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圆孔。

一方面,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有利于连接段的竖直上下移动,避免左右两侧锁扣出现升降不同步的现象。当左右两个锁扣一旦出现轻微的升降不同步时,连接段会形成一个左右方向上的小角度倾斜。本实用新型将定位孔设置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圆孔,因而可有效地避免连接段因轻微的倾斜造成定位孔与定位柱之间出现卡死现象,确保锁扣的动作正常。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端的后侧面包括从下至上向前倾斜的第一斜面。

当我们将集汁腔安装到机座上时,集汁腔左右两侧的卡位凸起推挤位于限位槽内的限位端的后侧面。由于后侧面包括从下至上向前倾斜的第一斜面,因此,卡位凸起对倾斜的后侧面的作用力可分解成一个向下的分力,进而使限位端向下移动而缩回到安装台的容纳空腔内,集汁腔即可方便地向前移动到位,此时的卡位凸起与限位端分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限位端自动上升复位,从而实现卡位凸起在限位槽内的轴向限位,避免集汁腔从机座上的后移。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只需向前轴向移动集汁腔,即可方便地使集汁腔安装并定位在机座上,从而极大地方便集汁腔的安装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端的前侧面包括贴靠滑动通孔的竖直平面,竖直平面的上侧向后弯折形成避让面。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端前侧面包括下部的竖直平面以及连接在竖直平面上部的向后弯折的避让面。这样当集汁腔安装到位时,限位端前侧的竖直平面与集汁腔两侧的卡位凸起相贴靠,从而可确保对集汁腔轴向限位的可靠性,避免集汁腔在榨汁过程中发生后退。需要拆卸集汁腔时,我们可向下按压控制按钮,使限位端下移而退出限位槽,以便集汁腔后移退出,此时的卡位凸起则越过卡位凸起而从限位槽内移出。可以理解的是,当控制按钮下压不到位、或者两侧的限位端移动不完全同步时,会出现限位端的上端部分地停留在限位槽内的情况。也就是说,此时限位端前侧面的竖直平面部分缩回到安装台内,而避让面则部分地停留在限位槽内。此时卡位凸起跟随集汁腔向后移动,因此卡位凸起顶推向后弯折倾斜的避让面,从而对限位端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分力,使限位端下移而完全退出限位槽,进而确保卡位凸起从限位槽内方便地退出,方便集汁腔的拆卸。

作为优选,远离控制按钮一侧的限位端的后侧面包括由第一斜面的下侧向下延伸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从上至下向后倾斜,第二斜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在15°至45°之间。

如前所述,安装集汁腔时,集汁腔左右两侧的卡位凸台可对限位端后侧面的第一斜面形成挤压,从而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限位端向下移动而缩回到安装台的容纳空腔内,此时的卡位凸起即可在限位槽内越过卡位凸起而向前移动。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确保集汁腔的可靠定位,避免其在轴向上产生轻微的往复位移、以及由此形成的振动,我们需要使限位端的前侧面紧贴卡位凸起,此时限位端的后侧面则紧贴滑动通孔的侧壁。也就是说,限位端处于限位状态时会与卡位凸起、滑动通孔之间形成一个静摩擦力。当我们需要拆卸集汁腔而向下按压控制按钮时,靠近控制按钮一侧的限位端可迅速地同步下移,而通过连接段相连接的另一侧的限位端则可能出现动作滞后、下移行程不同步甚至无法下移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使远离控制按钮一侧的限位端后侧面的第一斜面的下侧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斜面,并通过合理地控制第二斜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从而使该限位端呈上小下大状,进而极大地方便其向下移动。当我们向下按压控制按钮使该侧的限位端向下移动时,由于此时该侧的限位端尚未完全退出限位槽,因此,卡位凸起以及集汁腔保持不动,从而可通过连接段带动远离控制按钮一侧的限位端向下移动。当该侧的限位端开始下移时,即可与卡位凸起以及滑动通孔的侧壁产生间隙而松动,从而可确保该侧限位端的可靠下移,解除对集汁腔的轴向限位。当第二斜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小于15°时,限位端下移时不易产生松动的间隙,因此不利于两侧限位端的同步下移。当第二斜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大于45°时,则会使该限位端在受到安装到位的集汁腔侧面的卡位凸起的反推作用力时形成自动下移,降低限位端对集汁腔轴向限位的可靠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方便集汁腔的装拆,进而便于榨汁机的使用,同时有利于提高集汁腔与机座的连接强度,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集汁腔、安装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扣和卡位凸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架的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11、安装台111、弧形凹陷112、避让通孔12、支架13、下盖131、导向套14、限位槽15、定位柱2、电机总成21、输出轴22、电机3、集汁腔31、排渣口32、出汁口33、卡位凸起4、挤汁螺杆5、连接段51、定位孔6、锁扣61、限位端611、第一斜面612、竖直平面613、避让面614、第二斜面7、控制按钮71、十字形定位筋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方便使用的榨汁机,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内的电机总成2、与机座连接的压榨组件,电机总成包括电机22,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与一输出轴21相连接,从而使电机可通过输出向外传递扭矩。压榨组件包括横向地连接的机座后侧的筒状的集汁腔3、横向地设置在集汁腔内的挤汁螺杆4,挤汁螺杆则包括螺杆体、螺杆体的螺杆轴,螺杆体表面设有螺旋,螺杆轴则与输出轴通过花键、正多边形孔等插接,以便传递扭矩。此外,集汁腔靠近机座的前端的下侧设置排渣口31,集汁腔远离机座的后端下侧设置出汁口32。

为了加强对集汁腔的支撑,机座包括位于后侧的安装台11,集汁腔与机座连接的前段支承在安装台上,从而使集汁腔得到可靠地支撑,有效地避免榨汁时集汁腔的晃动,有利于提高集汁腔与机座的连接强度。此外,我们需要在安装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可使集汁腔轴向限位的锁扣6,并且两个锁扣通过联动机构相关联,从而可实现两个锁扣的同步动作,而联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台内。其中,位于左侧的锁扣为主动侧的锁扣,而位于右侧的锁扣为从动侧的锁扣,当主动侧的锁扣动作时,即可通过联动机构带动从动侧的锁扣同步动作。这样,当我们需要将集汁腔安装到机座上时,可先将外露于集汁腔的螺杆轴对准机座内的输出轴,然后使集汁腔轴向地向前移动,将螺杆轴与输出轴形成插接。当集汁腔移动到位时,使主动侧的锁扣锁住集汁腔,此时联动机构即可带动从动侧的锁扣同步动作而锁住集汁腔,左右两侧的锁扣可使集汁腔在轴向上可靠地限位,然后即可开始榨汁。需要取下集汁腔时,只需解除锁扣对集汁腔的锁止,即可轴向后移集汁腔,使集汁腔与机座分离,螺杆轴与输出轴分离,从而方便地拆下集汁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集汁腔与机座连接一端称为前端、前侧或前段,将远离机座一端称为后端、后侧或后段,并相应地定义左侧、右侧。

为了提高对集汁腔的支撑强度,我们可在安装台的上表面设置容纳集汁腔的弧形凹陷111,从而使筒形的集汁腔与安装台之间形成足够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安装台对集汁腔的支撑力度,使集汁腔在工作时更加稳定,避免晃动。当然,我们可在弧形凹腔对应集汁腔前端的排渣口处设置避让通孔112,使弧形凹陷呈环形,在确保对集汁腔形成可靠支撑的前提下,使集汁腔前端的排渣口可通过避让通孔向外排出残渣,以避免排渣口与弧形凹陷产生干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图3、图4所示,安装台包括一个支架12,支架则由与机座后侧相连接的直立部分、向后侧横向延伸的横向部分一体构成,从而使支架呈l形。弧形凹陷设置在支架横向部分的上表面,支架下侧设置下盖13,下盖和支架之间即形成围绕避让通孔的容纳空腔,该容纳空腔包括连成一体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从而使容纳空腔呈环形。此外,联动机构包括连接左右两个锁扣的连接段5,连接段位于后侧的容纳空腔内。当然,此时与连接段相连接的左右两个锁扣应位于安装台上远离机座的后侧。

当集汁腔连接在机座上并开始榨汁时,集汁腔的前端依靠螺杆轴与输出轴之间的插接而实现中心定位,而安装台后侧的左右两个锁扣一方面可实现集汁腔的轴向限位,还可对集汁腔形成一个足够的阻力扭矩,起到避免集汁腔后端晃动的作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我们还可在安装台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向前延伸的限位槽14,该限位槽连通弧形凹陷,在限位槽的下侧壁设置滑动通孔,如图5所示,锁扣包括可上下移动地位于滑动通孔内的限位端61,集汁腔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与限位槽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可滑入限位槽的卡位凸起33。

安装集汁腔时,我们可将集汁腔放置到安装台的弧形凹陷内,使外露于集汁腔外的螺杆轴对准机座上的输出轴。集汁腔两侧的卡位凸起则对准安装台对应一侧的限位槽。然后使主动侧锁扣的限位端下移而缩回安装台的容纳空腔内,继而通过连接段带动从动侧锁扣的限位端同步地下移并缩回安装台的容纳空腔内。此时即可方便地向前轴向移动集汁腔,使螺杆轴插接在输出轴上,集汁腔两侧的卡位凸起越过限位端而进入限位槽内部。当集汁腔安装到位时,我们可方便地使主动侧与从动侧的限位端同步上升,从而对集汁腔在轴向上限位,避免其向后退出。与此同时,通过卡位凸起与限位槽的配合,可有效地避免集汁腔在工作时产生转动。

为方便对锁扣的控制,我们可在支架位于弧形凹陷左侧的上表面设置按钮通孔,联动机构还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按钮通孔内的控制按钮7,控制按钮的下部与连接段相连接,从而能通过控制按钮同时控制左右两侧锁扣的动作。此外,我们可在安装台的容纳空腔内设置抵压控制按钮下侧的复位弹簧8,从而使控制按钮定位在初始位置,此时控制按钮的上部外露于按钮通孔。

需要安装集汁腔时,我们可向下按压控制按钮,即可通过与其连接的连接段带动左右两侧的限位端同步地向下移动,此时集汁腔左右两侧的卡位凸起即可顺畅地进入安装台两侧的限位槽,同时使复位弹簧压缩形变。当集汁腔安装到位时,我们可松开控制按钮,复位弹簧推动控制按钮上移复位至初始状态,从而通过连接段带动左右两个限位端向上移动而进入限位槽内,进而将集汁腔轴向限位在机座上。可以理解的是,当我们需要拆卸集汁腔时,可向下按压控制按钮,从而通过与其连接的连接段带动左右两侧的限位端同步地向下移动,此时集汁腔左右两侧的卡位凸起即可顺畅地退出安装台两侧的限位槽,从而使集汁腔与机座分离。

优选地,我们可在控制按钮下侧设置竖直的十字形定位筋71,下盖上则设置竖直的导向套131,复位弹簧套设在十字形定位筋上,可有效地避免复位弹簧在压缩时产生弯曲变形,十字形定位筋的下端则适配在导向套内,使十字形定位筋的与导向套形成轴向的滑动连接。

当我们按压或松开控制按钮时,导向套使十字形定位筋竖直地上下移动,进而可使控制按钮、以及由连接段连接的左右锁扣竖直地上下移动,避免出现左右两个锁扣因相对偏转而不同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十字形定位筋与导向套之间形成四处线性接触配合,因此,可大大滴减少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在确保两者之间形成较小配合间隙的高精度配合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避免两者之间出现卡死现象。

此外,如图6所示,我们可在连接段中部设置定位孔51,在容纳空腔内设置竖直的定位柱15,定位柱位于定位孔内。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有利于连接段的竖直上下移动,避免左右两侧锁扣因产生偏转而出现升降不同步的现象。优选地,我们可将定位孔设置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圆孔。这样,当左右两个锁扣一旦因为连接段的偏转而出现轻微的升降不同步时,可有效地避免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出现卡死现象,确保锁扣的动作正常。

为了方便操作,限位端的后侧面包括从下至上向前倾斜的第一斜面611,优选地,该第一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应大于45°。

当我们需要将集汁腔安装到机座上时,集汁腔左右两侧的卡位凸起对准限位槽并推挤位于限位槽内的限位端的第一斜面。由于第一斜面从下至上向前倾斜,因此,卡位凸起对第一斜面的作用力可分解成一个向下的分力,进而使限位端向下移动而缩回到安装台的容纳空腔内,卡位凸起即可越过限位端,集汁腔则可方便地向前移动到位,此时的卡位凸起与限位端分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限位端自动上升复位并贴靠卡位凸起的后侧,从而实现卡位凸起在限位槽内的轴向限位,避免集汁腔在机座上的后移,从而实现集汁腔的快速简便安装。

而需要拆卸集汁腔时,则可手动按压控制按钮,从而方便地使集汁腔后移并与机座相分离。

为了确保锁扣对集汁腔的可靠限位,如图5所示,限位端上用于使卡位凸起限位的前侧面包括下部的竖直平面612,竖直平面的上侧向后弯折形成避让面613,避让面与竖直平面顺滑连接。

当集汁腔安装到位时,限位端前侧的竖直平面与集汁腔两侧的卡位凸起相贴靠,从而可确保对集汁腔轴向限位的可靠性,避免集汁腔在榨汁过程中因限位端的自动下移而产生后退。

需要拆卸集汁腔时,我们可向下按压控制按钮,使限位端下移而退出限位槽,以便集汁腔后移退出,此时的卡位凸起则越过卡位凸起而从限位槽内移出。可以理解的是,当我们通过控制按钮同步控制左右两个锁扣时,其中原理控制按钮的从动侧锁扣容易产生偏转,从而造成两个锁扣动作的不完全同步。当使用者下压控制按钮未完全到位、或者两侧的限位端动作不完全同步时,会出现两侧限位端的上端部分地停留在限位槽内、或者从动侧限位端的上端部分地停留在限位槽内的情况。也就是说,此时限位端前侧面的竖直平面部分缩回到安装台内,而避让面则部分地停留在限位槽内。此时卡位凸起跟随集汁腔向后移动,因此卡位凸起顶推向后弯折倾斜的避让面,从而对限位端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分力,使限位端下移而完全退出限位槽,进而确保卡位凸起从限位槽内方便地退出,方便集汁腔的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避让面可以是一个斜面、或者是一个弧面,并且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应大于45°,或者在前后方向的纵截面内,弧面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应大于45°。

如前所述,由于从动侧的锁扣远离控制按钮,因此,容易相对主动侧的锁扣形成一个偏转而造成不同步。特别是,为了确保集汁腔的可靠定位,避免其在轴向上产生轻微的往复位移、以及由此形成的振动,我们需要使限位端的前侧面紧贴卡位凸起,此时限位端的后侧面则紧贴滑动通孔的侧壁。也就是说,限位端处于限位状态时会与卡位凸起、滑动通孔之间形成一个静摩擦力。优选地,我们可使远离控制按钮一侧的限位端的第一斜面的下侧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斜面614,第二斜面从上至下向后倾斜,也就是说,远离控制按钮一侧的限位端的后侧面包括上部的第一斜面和下部的第二斜面,从而使该限位端在前后方向上尺寸从下至上逐渐减小。

当我们向下按压控制按钮使该主动侧的限位端向下移动时,由于此时该限位端尚未完全退出限位槽,因此,卡位凸起以及集汁腔在轴向上保持不动。而从动侧的限位端在连接段带动下向下移动时,即可迅速与卡位凸起以及滑动通孔的侧壁产生间隙而松动,使从动侧的限位端在下移时不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从而可确保从动侧限位端与主动侧限位端一起可靠地同步下移,解除对集汁腔的轴向限位。

优选地,第二斜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可控制在在15°至45°之间,一方面有利于从动侧限位端的下移,另一方面避免从动侧限位端在受到卡位凸起的挤压时自动下移,确保限位的可靠性。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